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d-YAG激光治疗鼻腔血管瘤曾二健,郭华经病理证实鼻腔血管瘤患者34例,男27例,女7例;年龄17~58岁;病程20天~8个月。毛细血管瘤25例,瘤体较小可有蒂;海绵状血管瘤9例,瘤体较大基底较广。检查见血管瘤呈暗紫红色或红色,质地柔软有弹性,触之...  相似文献   

2.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及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超声诊断福建省立医院翁秀云,林宝仁本文报告14例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及脉络膜黑色素瘤超声检查结果,总结了这两种病的日超声像学特征: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检查时应把增益调至眼球后见到眶脂肪呈均匀的点状回声时,在眼球后肌圆锥...  相似文献   

3.
浅表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岩  袁珍  陈涛  闫冰  罗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423-142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浅表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浅表海绵状血管瘤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结果:浅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二维超声特点,表现为窦状扩张、管样、网样结构。彩色多普勤检查示丰富血流信号.挤压周围软组织后,血流信号明显增加,并随周围软组织压力改变色彩也相应发生改变。结论:超声检查为浅表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160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探查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侯世科,宋国祥,田文芳,赵慧芬本文报告1986~1993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0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8型超声探查结果。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文中介绍并讨论了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颅内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21 例,位于中颅窝鞍旁的18 例,中颅窝外病灶3 例。20 例行MRI检查,9 例行CT 扫描,13 例行DSA 检查。结果 根据解剖部位、影像表现等特点将颅内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分为中颅窝组和中颅窝外组。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类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 信号,在T2 WI和质子密度像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见明显均匀强化。DSA多表现为毛细血管期至窦期的淡染色影。右顶镰旁及左额凸面病灶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强化。右CPA(桥小脑角)病灶CT 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团块,DSA 见致密染色影。结论 中颅窝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和DSA 表现比较有特异性,颅内中颅窝外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高频超声在儿童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激光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观察激光治疗儿童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0例儿童面部皮下海绵状血管瘤的Nd:YAG激光治疗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治疗胶肿瘤呈不均匀的低回声,内有较丰富的血液信号;治疗后肿瘤回声增强且较均匀,内部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结论 高频超声作作为激光治疗儿童面税少绵血管瘤术前定位和术后疗效判断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B型超声诊断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王健刚蒋茵露范德义刘明石晓建B超诊断的4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病变直径均在20cm以上),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5岁~42岁,平均38.5岁,均进行过一次或数次B超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眶内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rnous hemangioma,OCH)的声像图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明确诊断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可显示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回声、血流分布等.结论 超声检查对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价值,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造影时的表现及产生机制。方法:对39例患者经左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 Vue2.4mL,观察时间〉5min,重点观察强化形式、时相、有无消退。结果:3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各型不同时相表现形式不同,肝血管瘤大小与强化形式亦不同。结论:结节状环形渐进性强化为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改变,任何强化形式均有病理基础。肝海绵状血管瘤窦腔的大小、是否均一、有无纤维化钙化等病理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超声造影不同强化形式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及增强模式。方法应用超声及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对5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造影模式。结果 52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49个(49/52,94.23%)瘤体表现为典型的增强模式,在增强早期瘤体由周边开始增强并出现小结节状突起,小结节状突起逐渐增大,达到峰值强度后造影剂增强幅度维持一个短暂的平台期,然后缓慢消退;2个瘤体(3.85%)迅速不均匀增强,然后快速消退;1个瘤体(1.92%)整体无增强。结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具有典型的"滚雪球"样增强模式,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经皮直接瘤内注射无水酒精,分别在术后1,3,6,12,24个月观察海绵状血管瘤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海绵状血管瘤平均直径(6.9±1.6)cm,栓塞后3个月(3.7±1.1)cm(P<0.01),栓塞后6个月以上(1.2±0.8)cm(P<0.01),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I与DSA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定性、定位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颅内海绵状因管瘤的CT,MRI和DSA的影像特点。结果:CT对2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做出了100%的准确定位,而定性准确率为7.4%。MRI对26例患者均100%准确定性,定位。DSA定位准确率为38.4%,定性准确率为0%,结论:MRI对颅内海绵血管瘤诊断价值优于CT和DS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MRI表现。方法对5年来我院收治的19例CA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男9例,女10例,年龄31~72岁,其中30~40岁的有12例。结果19例发现病灶25个,6个在T1WI上呈等信号,19个为高信号,在T2WI上全部病灶为高信号,其中9个病灶周围伴有环形低信号,大多数病灶较小,周围无水肿带,无占位效应。结论MR是诊断CA最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我中心自1994年4月至1995年10月,应用MRI与MRA技术诊断了1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14~69岁,平均370岁。病程1天~3年,4例为查体中发现。本组16例均行MRI与MRA成像。手术及病理证实9例。所用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0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装置,使用头部线圈,MRI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常规做矢状T1(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500/16ms),轴…  相似文献   

15.
周围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绵状血管瘤是周围组织中较常见的血管瘤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周围海绵状血管瘤的正确诊断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2例周围海绵状血管瘤,对其声像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软组织血管瘤的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海绵状、蔓状血管瘤患者的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在MRI上呈团块或不规则状,呈等T1长T2信号.蔓状血管瘤在MRI上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图像上多为高回声,血流信号丰富,加压时信号显示更为明显,大部分可探及静脉石.蔓状血管瘤在超声图像上多为液性低回声.MRI确诊5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46例,二者对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13).结论 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超声可以显示血管瘤内的钙化、静脉石,MRI可显示瘤内的脉管及间质成分,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并探讨最佳扫描方案。方法收集28例经MRI诊断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分析其MRI表现。男16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均无明显临床症状。MRI用05T超导型机,常规T1加权及T2加权扫描后,再行重T2加权成像,TR=4000~6000ms,TE=140~180ms。18例行GdDTPA增强扫描,9例为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多发病灶12例,单发16例。瘤体在SE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明显高信号,在重T2加权像上亦呈明显高信号,边缘均清楚锐利。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持久强化,较大病灶呈向心性强化。结论重T2加权像及GdDTPA增强扫描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18.
Nd~(+3):YAG激光治疗阴茎龟头海绵状血管瘤钟泽华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激光科血管瘤是一种由血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良性肿瘤。我科近年来用Nd+3:YAG激光治疗机治疗近10例病员。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全系男性,8岁1例、12岁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以期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对1998~2004年收治的6例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6例均行了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4例好转,2例无变化。结论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常致严重的脊髓损伤,MRI为确诊的唯一手段,手术完全切除病变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围海绵状血管瘤的彩色超声表现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996年2月至12月,对11例病理明确诊断的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特点分为局限型、弥漫型两种。看来CDI可为临床诊断血管瘤提供新的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