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柴胡汤毒副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误服小柴胡汤会发生严重的变证,温病学派对此已有论述,主要是小柴胡汤有耗液伤阴之变证。但在整理古代有关医案时却发现,小柴胡汤不仅可以伤津涸液,而且亦可以亡阳、耗气。尤其是内伤杂病误当伤寒治时,易致亡阳,其势不弱于劫阴。现代文献中常有关于小柴胡汤毒副作用的报道,尤其是日本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第101条写道: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俗有"柴胡劫肝阴"之说,而张仲景于柴胡剂群中柴胡用量达半斤之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张仲景何出此言、何出此举?况且,作为少阳病百病之宗的小柴胡汤证有四大主证: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少阳病有三大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小柴胡汤证还有7个或然证。小柴胡汤是当今仍然在广泛应用的千年古方之一,临床时,究竟见到哪一证便可以确诊为柴胡汤证呢?搜集了部分古今医家及伤寒论注家对此条文的见解,以期探求……  相似文献   

3.
柴胡在中药使用史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各病证。然而到明清时期却提出"柴胡劫肝阴"的说法,极大的缩小了其运用范围,笔者对其进行考证,发现"柴胡劫肝阴"是对柴胡的错误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本文将从柴胡的功效、"柴胡劫肝阴"的溯源以及自己的见解三方面进行论述柴胡不会劫伤肝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柴胡记载中关于"柴胡劫肝阴"的源流发展及其兴盛的原因,结合近代诸多名家的认识,认为柴胡"劫肝阴"之说有失偏颇,现代临床使用不应受此束缚而惧怕使用柴胡。  相似文献   

5.
柴胡劫肝阴说史略——万石斋医话(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曾针对"柴胡劫肝阴"之说,撰写<为柴胡辨冤>一文(收入<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书中),从中可以发现当年不少医患受"柴胡劫肝阴"之说迷惑甚深.  相似文献   

6.
临床不同病证,不同病机,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或言辨证方中加入小柴胡汤)来治疗,如气分热甚有柴胡白虎汤,病涉血分用大柴胡汤、柴胡破瘀汤、柴胡四物汤,兼有湿热用柴胡陷胸汤、柴胡温胆汤,寒水停滞有柴胡真武汤、柴苓汤,中虚不足有柴胡建中汤、柴胡六君子汤等。柴胡类方就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或参以辨证之药,或合用其它名方所组成的方剂。在柴胡类方中,小柴胡汤并非是对"证"治"病"之方,它不同于麻桂之发"汗",白虎之清"热",承气之通"便",五苓之利"水",四逆之温"阳",十枣之逐"饮",其所治之"病"相对抽象,在作用层次上更深一层。  相似文献   

7.
柴胡类方即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柴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柴胡剂"方剂群,其选药精炼,组方严谨,药量精确,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疗效显著。该文将近年来关于柴胡类方(小柴胡汤、四逆散、血府逐瘀汤、逍遥散、柴芍六君子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苓汤、柴平汤)在CHB中的应用、疗效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 自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柴胡劫肝阴”之语后,即有许多附庸者,铺张其说,视柴胡为药队中之坏品,害人伤命,于是柴胡一药便被冷落,即使有用者,亦微其量,发挥不出应有之功,甚是可惜。究天士原意,实际是针对当时的“幼科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参,或香薷、葛根之属”作为治疟常规法而告戒之,并补充了桂枝白虎汤、正气散、四兽饮等方剂,教人治疟审证选用,不当概以柴胡剂治之。笔者近年来用柴胡  相似文献   

9.
世所公认,小柴胡汤不仅能解外感少阳之邪,也可用治内伤杂病。然而,对本方的药物比例与适应范围等,却见仁见智,看法不一。现结合临床肤浅体会,略陈管见。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按照仲师原意,该方的柴胡用量是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的一倍以上,可是现行处方,各药用量常相近,如原方大枣12枚,现多用3—5枚。特别方中柴胡的剂量问题,医家颇多争议,每认为剂量太大,有劫肝阴之嫌,而原方柴胡为半斤,约合现今24克。个人体会,柴胡的功用因剂量而异,大剂量(16—24克)能和少阳,退寒热;中等剂量(10—  相似文献   

10.
夏仲方先生在60年代初曾对柴胡劫肝明问题进行探讨,并抒发己见。今整理如下。柴胡一药,性味苦、微寒,前贤每称它是和解剂中的代表药。据张仲景经验,柴胡剂不但用于外感诸症,而且还广用于杂病、妇人病。仲景十分重视小柴胡汤,故特在方  相似文献   

11.
李健  杨学 《中医药导报》2011,17(12):1-4
就明清医家提出的"柴胡劫肝阴",从柴胡的功效、柴胡在温病学中的应用、柴胡的临床报道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加以探讨,认为"柴胡劫肝阴"值得商榷,临床上对于柴胡的应用在辨证符合柴胡运用范围时当大胆使用;对于肝阴不足者,应用柴胡当用小剂量,并应配伍大剂量的滋阴之品.但都须注意中病即止,避免柴胡的大剂量、长时间服用.并通过对文献的研...  相似文献   

12.
<正>"柴胡劫肝阴"之说首见于李北海重刊张司农《伤暑全书·序》:"柴胡劫肝阴,葛根耗胃汁。"其后叶天士《幼科要略·虐门》曾应用,王孟英亦大肆渲染,导致后来影响颇大。然而柴胡是否劫肝阴近人多有异  相似文献   

13.
小柴胡汤加减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阳证之方剂,笔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如:外感发热,风湿病,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小柴胡汤的方药原方组成小柴胡汤的原方药组成为:柴胡15 g,炒黄芩10 g,人参10 g,法半夏15 g,炙甘草10 g,生姜3片,大枣5枚.小柴胡汤共7味药,由3组配合而成.柴胡、黄芩为肝胆药,其中柴胡疏肝达外,黄芩清胆内泄,亦可视柴胡为少阳表药,黄芩为少阳里药,2药合用共奏疏肝泄胆之功;人参(现使用党参)、法半夏和甘草共同起到调和脾胃的作用,人参补益脾肺之气(党参健脾益气),法半夏既能和胃又可顺气,甘草调和诸药,可甘守津回;生姜、大枣性味辛甘透达、温养阳气,此2味药是调和营卫而达表的要药,所以在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表证时姜枣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小柴胡汤是透达外邪、调和脾胃、调和营卫,病邪在半表半里而偏于表的首选方.  相似文献   

14.
"柴胡劫肝阴"一说由来已久,众说纷纭,笔者通过一则实际临床病例,还原诊治经过,剖析伤寒与风温的区别,探讨"柴胡劫肝阴"之说,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首次记载于《伤寒论》。张机(字仲景)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杂病、妇人病等疾病有良好疗效,并且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列举了诸多柴胡类证,创立了一系列柴胡类方,而各方的适应证也是在小柴胡汤证的基础上不断演变产生的。中医认为,焦虑归于“郁证”范畴,常因肝郁气滞,枢机不利所致,常使用小柴胡汤等类药治疗。郁证日久,其病机往往会发生改变,这时需要及时加减调整方剂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童光东教授治疗长期郁证患者颇有经验,在掌握少阳枢机不利,肝郁脾虚为本的基础上,兼顾病久继发的气阴两虚、营卫不和、虚火上炎等复杂病机,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进行灵活配伍,治疗郁证疗效显著。文章介绍一则童教授用小柴胡汤成功治疗郁证的案例,以期为临床治疗郁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为少阳证主方,而柴胡又为小柴胡汤之主药.胸胁苦满为柴胡汤证之一证,在临床上观察对热性病之胸胁苦满有良效.有经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而胸胁苦满证显著者,投以小柴胡汤有效.近有同道用于大叶性肺炎六七例均获效,亦以胸胁苦满为主.关于柴胡解除胸胁苦满之药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叶天士香岩先生在《三时伏气外感篇》和《幼科要略》中都提出了“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的论点。由于叶氏是温病学名家,对后世影响很大,尤以江南一带为甚。叶氏此言,是在论治小儿暑症中说的,对此历来有不同的见解。如徐灵胎在该段的眉批云“古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比较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方与方间对CCl4引起大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组,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组,小柴胡汤组,桂枝汤组,分别将各汤剂给SD大鼠灌胃(ig)给药,用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组织GSH-PX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中药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均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提高肝脏GSH-PX活性。结论:柴胡桂枝汤——先合后煎、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小柴胡汤、桂枝汤能保肝降酶,抗脂质过氧化,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柴胡桂枝汤——先煎后合中的桂枝汤与小柴胡汤药效间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相恶"的类"七情"关系。  相似文献   

19.
柴胡类经方,主要是指以柴胡为主药、功能主治有类似之处的经方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等.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临证新用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是张仲景治疗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和解方剂 ,具有透达外邪、调理脾胃、调和营卫之功效 ,小柴胡汤方药见七味 ,由三组药配合而成。其一 ,柴胡、黄芩为肝胆药 ,柴胡疏肝达外 ,黄芩清胆内泄 ,亦可视柴胡为少阳表药 ,黄芩为少阳里药 ,共奏疏肝泄胆之功。其二 ,党参、半夏和甘草为脾胃之药 ,其中甘草有甘守津回之意 ,半夏既和胃又顺气 ,共同起到调和脾胃的作用。其三 ,生姜、大枣 ,从其性味辛苦透达 ,温养阳气的功用看 ,实则是调和营卫而达表的要药、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表证 ,姜、枣是不可少的。而且从小柴胡汤的组成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