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平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6):547-548
随着化疗方案的完善,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不断增加。然而无病长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的患者仍然有限。影响患者长生存的主要原因就是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导致的复发.即便连造血干细胞移植仍存在复发的风险。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s.DCS)起源于髓系,是迄今所知人体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APC),能诱导原发和继发的免疫应答.激活辅助T淋巴细胞(Th)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克服对肿瘤抗原的自身耐受,从而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反应。因此DC用于免疫治疗AML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细胞嵌合率变化与复发的关系;观察根据血细胞嵌合率变化给予个体化免疫抑制剂治疗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疗效。方法:106例供者细胞顺利植入的allo-HSCT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的方法,动态检测移植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嵌合率。根据血细胞嵌合率的变化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和DLI的使用。结果:6例患者在移植后2个月,供者T细胞嵌合状态一直为混合嵌合(MC),将免疫抑制剂减量后均达到完全供者嵌合(FDC)。12例患者在移植后1~5个月,发生供者T细胞嵌合率下降,予免疫抑制剂减量后转为FDC。24例患者血液学复发或髓外复发(进展),有6例在复发前共发生10例次血细胞嵌合率下降,经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药后一度回升至FDC,但最终血液学或髓外复发。12例患者在复发或疾病进展后停用免疫抑制剂,共给予DLI23例次,其中8例在DLI前或后给予化疗,最终5例再次达到完全缓解,其余患者最终均因疾病复发死亡。Ⅱ度及Ⅱ度以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28.3%。慢性GVHD发生率为55.7%。中位随访期为17(1.5~90.0)个月,无病生存65例,死亡41例。67例标危患者预期3年生存率为59.0%;39例高危患者预期3年生存率为44.7%。结论: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嵌合状态可作为血液恶性肿瘤复发的预测指标;基于血细胞嵌合率的个体化免疫治疗可以推迟甚至避免临床复发,且不增加急性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D19-CAR 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细胞在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采用CD19-CAR T细胞治疗的难治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共有10例患者被纳入本分析,均符合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均为CD19+。接受CD19-CAR T细胞治疗后28 d的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70%(7/10),其中6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60%),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0%); 90 d CR率为30%。结论:CD19-CAR 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效,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4.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GVHD)和复发是干细胞移植后的两个主要死因。最有效的防止GVHD的方法是去除移植物中的T细胞 ,但这又增加了复发危险 ,因为缺乏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效应 ,GVL效应被认为是干细胞移植后抗白血病的重要效应 ,尤其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中。GVL效应和原始T淋巴细胞的作用被证实后 ,研究者就把供者淋巴细胞输给干细胞移植后的CML复发患者 ,于是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DLI)得到发展。现对DLI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0例行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并分析CYP3A5基因和MDR1基因位点的SNP与CML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的关系。结果:无细胞遗传学复发者41例(无复发组),复发者49例(复发组),随访36个月。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3435T、C1236T的TT+CT基因型的患者,CC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升高(P 0. 05)。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3435T的CT+CC基因型的患者,TT基因型的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几率显著下降(P 0. 05)。相比MDR1基因位点中的C1236T、C3435T的CT、CC基因型患者,TT基因型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延长(P 0. 05)。相比无复发组,复发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9. 27%vs 71. 43%)、血液毒性(39. 02%vs 61. 22%)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 0. 05)。伊马替尼剂量(OR=2. 95,95%CI:1. 37-7. 76)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OR=0. 09,95%CI:0. 05~0. 72)是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 0. 05)。结论:伊马替尼治疗剂量与MDR1基因中的C3435T、C1236T基因型对CML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MDR1基因中的C3435T基因型对评估患者细胞遗传学复发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此可作为一种临床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各系细胞嵌合状态与移植物植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移植物被排斥和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65例患者进行allo-HSCT,在移植后定期采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用流式细胞术分选了65例患者的CD3+T淋巴细胞,52例分选了CD3-CD56+CD16+NK细胞,32例分选了CD15+粒细胞,20例分选了CD19+B淋巴细胞.进行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各系细胞嵌合状态.结果 移植后NK细胞早期植入比例(55.5%)最高,T细胞最晚(+21 d)达到完全供者嵌合状态.+7 d T淋巴细胞供者嵌合比例(DC)≥70%和+14 d T淋巴细胞DC≥95%属aGVHD发生的高危患者.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出现移植物被排斥的分子生物学征象者和疾病复发者,都以T淋巴细胞供者嵌合状态下降为主.在过继免疫治疗中,动态检测嵌合状态可以判断疗效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结论 allo-HSCT后T淋巴细胞嵌合状态动态检测可以早期预测发生aGVHD的高危患者、判断移植物植入、发现移植物被排斥和疾病复发并指导免疫调节治疗的时机和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癌50例(口腔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水平,分析口腔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NK细胞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口腔癌组CD3~+及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8~+T淋巴细胞降低不明显(P0.05)。与Ⅲ~Ⅳ期口腔癌患者比较,Ⅰ~Ⅱ期患者的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0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4~+/CD8~+降低不明显(P0.05)。与无复发患者比较,术后复发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结论口腔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且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B和T细胞亚群分型,评价T细胞功能与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257例ESRD患者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根据患者是否血液透析和血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能否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肿瘤免疫。方法:选择2004-01/09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住院的初诊或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例。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在体外给予钙离子载体100μg/L培养3~5d(钙离子载体组),或1000U/mL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0U/mL白细胞介素4和500U/mL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7~10d(组合细胞因子组)。通过细胞形态的观察及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鉴定树突状细胞,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及细胞毒实验检测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变化:钙离子载体组及组合细胞因子组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均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但钙离子载体组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表面CD80,CD86,CD83,CD40,CD54等分子的表达较组合细胞因子组明显增高。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钙离子载体组所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及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活力比组合细胞因子组强。结论:钙离子载体能高效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比组合细胞因子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se,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分布情况与特征。方法选择HT患者28例(HT组),GD患者15例(GD组),无功能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6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获取甲状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CD127-),总B淋巴细胞(CD3-CD19+),总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CD56+)的细胞数及CD4+/CD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升高,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降低(P<0.05),GD组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和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下降(P<0.05),CD3+CD4+的T淋巴细胞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HT组与GD组CD3+CD8+T淋巴细胞和CD3-CD19+B淋巴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及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较GD组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GD组下降(P<0.05)。结论 HT和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发生偏移,提示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曾云  佟力  李维佳 《临床医学》2003,23(2):16-17
目的 :探讨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北京健尔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对 4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液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Ag -NORs的核仁银染面积与核面积比值 (1.5 % )为 1.77± 7.95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1.5 % )为 2 .5 7± 7.3 7与正常对照组 (1.5 % ) 6.14± 9.45比较 0 .0 0 0 =P <0 .0 1。结论 :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检测不仅可准确反映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而且与髓系白血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病情发展呈良好的相关性 ,同时高度的特异性 ,灵敏性及检测的简便 ,可作为判断髓系白血病的转归的临床追踪观察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预防高危白血病移植后的复发率,促进NK细胞相关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而不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我们对5例高危难治白血病移植后进行了CD56+细胞富集的预防性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方法 5例病例均为复发难治白血病,单倍体清髓移植后2个月以上;采集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2次,一次性采用CD56~+免疫磁珠分选柱分(Miltenyi)一步分选,分别观察输注相关毒性、白血病复发、总生存,NK细胞活性测定2例,所有供患者均行KIR配型。结果 5例分选后CD56~+细胞纯度4例均在90%以上,1例为71.3%,分选回收率在48%~59.5%之间,2例分选后产品进行NK细胞活动测定提示杀伤活性良好,5例病例均未出现输注反应,输注后3个月内无输注相关的GVHD出现,输注后有3例复发(其中1例为髓外复发),总生存4例,1例死亡,3例无病生存,1例带瘤生存。结论 Clini MACS通过CD56~+分选柱分选供者来源的CD56~+细胞,对供者淋巴细胞进行NK细胞富集,分选纯度较高,产品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注是安全的,且具有一定的疗效,更进一步的疗效可能需要反复多次输注,需要更多的样本进行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在肝移植肝癌复发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肝移植治疗和5年随访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 比较肝移植肝癌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21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类等实验室指标及5年生存情况, 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指标与肝移植肝癌复发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诊断效能, 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D4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比较, 复发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淋巴细胞、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Ⅱ、CD3+、CD4+、CD8+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移植肝癌复发组复发时间为13.0(6.0, 24.0)个月, 在5年随访中全部死亡, 未复发组无死亡;复发组生存时间为18.0(9.0, 36.0)个月, 明显低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的60...  相似文献   

14.
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可通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互作用,影响NK细胞活性,进而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预后.在去T淋巴细胞allo-HSCT中,KIR/HLA错配的异源反应性NK细胞,在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未去T淋巴细胞allo-HSCT中,KIR/HLA错配对患者预后影响迥异.研究者提出,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中也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并且患者存在不同KIR对移植预后影响不同.笔者拟就KIR/HLA错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究托珠单抗联合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2月一-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托珠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2例,用流式法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DAS28评分降低,外周血中活化中央记忆T细胞和活化效应记忆T细胞(包括活化CD4 /CD8*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比例降低,血清中IL-6 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托珠单抗联合甲 氨蝶呤治疗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活化记忆T细胞以及髓样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减少炎性因子IL-6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难治和复发是导致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难治复发患者远期生存率<1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细胞)是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获得的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近年来,可特异性识别B细胞表面抗原CD19的CAR T细胞在针对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文章综述了抗CD19 CAR T细胞在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与B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BCL)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健康对照组及BCL患者疾病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这些免疫指标与患者一般状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共44例,男∶女=24∶20,中位年龄57(17-82)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晚期活化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的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CD4+细胞、NK细胞数目显著高于未达到完全缓解即部分缓解(PR)及疾病进展(SD)的患者(P 0. 01,P 0.01,P 0. 05,P 0. 01,P 0. 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ECOG评分、LDH、β2微球蛋白水平、结外累及部位数目、有无B症状、CD4+细胞、NK细胞、FAC-1(FAC-1是对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出的成分因子)发现,NK细胞、FAC-1、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水平在CR组和PR+SD组水平有显著差异(P 0. 05,P 0. 01,P 0. 05,P 0. 01),其中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K细胞和FAC-1为预后保护因素。根据初诊时患者NK细胞水平对患者作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发现,NK细胞绝对计数 61. 5/μl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高于NK细胞水平低者(P 0. 000)。结论:BCL患者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晚期活化T细胞水平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总B细胞、CD4+细胞、NK细胞计数是判断BCL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NK细胞、FAC-1为判断BCL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从2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获取骨髓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白血病细胞IDO的表达;在有或无1-甲基色氨酸(1-MT)存在下,以白血病细胞为刺激细胞,外周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建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MLR),利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相应MLR体系上清液中的IDO活性.结果显示,在2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17例患者的骨髓白血病细胞上有IDO的表达;白血病细胞上的IDO活性抑制MLR体系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白血病细胞表达的IDO活性能阻抑外周T淋巴细胞的增殖,它可能参与了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在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BC-AP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白血病细胞14种抗原标记,结合临床、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染色对白血病进行诊断及分型。结果 58例初发白血病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7例(45.0%),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8例(30.0%),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5例(8.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10.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3.3%),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系变(CML-ALL变)2例(3.3%)。结论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为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白血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探讨Treg的增高与白血病疗效监测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预后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Foxp3-FITC/CD-25PE/CD4-PerCP/CD3-APC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的方法 ;比较10例正常骨髓标本以及33例白血病初发患者[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17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7例]骨髓标本中Treg的数量;结合56例临床缓解患者MRD监测结果 ,评估Treg作为白血病患者预后判断评价指标的价值.结果 正常骨髓组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中位数(M)为8.09%,初发自血病组M为12.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1,P<0.01);而在B-ALL、T-ALL和AM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22,P>0.05).Treg数量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此外,Treg数量在MRD阳性组(M=14.74%)与MRD持续阴性组(M=11.3%)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5,P<0.05).结论 白血病初发患儿体内的Treg数量显著增高,且患儿中Treg表达水平与MRD有关联.高水平Treg预示白血病患儿预后较差,存在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