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季钢  刘其胜 《安徽医学》1997,18(1):33-33
<正>新生儿Rh溶血病大多病情严重,易发生胆红素脑病,病死率高。换血疗法可迅速移去抗体并降低血清胆红素,在治疗重症新生儿Rh溶血病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近年来为3例患儿进行了换血治疗,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例1:男,日龄35小时,系G_5P_4,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500g。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剧。前3胎生后不久均因“黄疸”死亡。母血型A,CcDee,血清抗E效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治疗1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Rh阳性血换血治疗Rh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不同血源用于Rh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效果 ,明确ABO同型Rh阳性血换血治疗对于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是否有明显优势。方法 收集 1987~ 1995年我院新生儿科Rh溶血病换血治疗病例 ,与我院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5月Rh溶血病换血治疗的病例 ,将两者的一般情况、换血方法、血源、疗效、预后等进行比较 ,明确ABO同型Rh阳性血换血的优越性。结果  1987~ 1995年 ,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h溶血病 18例 ,换血 11例 ,均采用Rh阴性血 ,经脐静脉换血 (NB组 ) ,换血量 (3 5 4 4 5±12 9 0 6)ml,血清总胆红素 (TB)由 (40 9 3 8± 71 5 9) μmol/L降至 (2 93 18± 116 5 6) μmol/L(P <0 0 5 ) ,下降率 0 2 8± 0 2 9,黄疸退尽时间为 (17 18± 7 0 6)d;2 0 0 0年以后 ,均采用Rh阳性血 ,经外周血管双管同步换血 (PB组 ) ,收治Rh溶血病换血 9例 ,血清总胆红素 (TB)由 (3 5 2 2 7± 14 4 3 8) μmol/L降至 (160 2 8± 5 3 83 ) μmol/L(P <0 0 5 ) ,下降率 (0 5 3± 0 0 8) ,明显高于NB组 (P <0 0 5 )。PB组换血量 (488 89± 12 4 4 4 )ml,较NB组明显增加 (P <0 0 5 ) ;黄疸退尽时间降至 (10 5 6± 1 4 2 )d(P <0 0 5 )。两组换血后血钾均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自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指母子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患儿多于出生后 2 4h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 ,如不及时治疗 ,可发生核黄疸 ,造成患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死亡 ,病死率高达 34.4 % [1] 。本科自 1989年 3月至 2 0 0 0年 7月 ,采用脐静脉和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技术 ,治疗新生儿Rh溶血病 18例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7例 ,女 11例 ,年龄 <2 4h13例 ,2 4~ 4 8h 5例。胎龄 34~ 38周。体重 15 0 0~ 4 0 0 0g。新生儿窒息 4例。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最短 0 .5h ,最长2 0h。肝脾肿大 12…  相似文献   

6.
7.
新生儿Rh溶血病不同血源换血疗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 Rh溶血病实行换血疗法时的血源选择和换血量的确定。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换血治疗的 6 3例 Rh溶血病患儿 ,其中用 Rh阳性血换血 32例 ,Rh阴性血换血 31例 ,分析其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和血红蛋白 (Hb)变化以判断疗效。 结果 :两种换血术均获得满意疗效 ,换血后胆红素值明显下降 ,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 结论 :在紧急情况下 ,若无法及时得到 Rh阴性血 ,可用 Rh阳性血换血 ,换血量至少应 >2 0 0 m l/ kg(为 Rh阴性血的 2倍 ) ,若应用得当 ,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8.
<正>新生儿Rh溶血病合并重症新生儿黄疸,目前国内外多主张采用快速同步换血治疗。近日我科确诊2例未行换血,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维吾尔族,出生25h因皮肤发黄13h入院。患儿为第3胎第3产,孕37^ 5周,剖宫产儿,生后无窒息,全身无苍白及水肿,Apgar评分1~5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2800g.患儿家庭第1胎出生时无皮肤黄染,现体健;第2胎出生1d出现皮肤黄染,在县医院退黄治疗10d,黄疽未消退而加深,并出现痉挛性抽搐,于出生15d死亡.查体:患儿发育营养正常,精神反应尚可,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呼吸平稳,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严重时可直接威胁婴儿生命或造成神经后遗症.用换血疗法治疗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症是最有效的方法.最近我科成功地对一名Rh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施行了换血疗法.现报告如下:是换血成功不可缺少的保证,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病房的消毒隔离,给以适当的抗生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溶血病双管同步换血疗法2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卞小玉  陈娟 《广东医学》2008,29(2):275-276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肱动脉、头皮静脉作为换出、输入途径,输注与换出平衡的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法治疗23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换血前后监测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血压和常用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换血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24 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机体内环境。该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 2 0 0 0年 11月 2日检测到 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为母婴Rh血型不合 ,产生抗D抗体 ,效价为 64 ,经换血治疗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  产妇余某某 ,女 ,2 7岁 ,于 2 0 0 0年 11月 1日在重庆市某医院经剖腹产娩出一子 ,1min及 5minApgar评分为 10分 ,出生体重为 3 65 0g ,羊水清亮 ,脐带及胎盘正常。当晚皮肤黄染 ,且进行性加重。前来我院就诊。妊娠史 ,孕 2产 0剖 1,1999年人工流产 1次。未做产前抗体监测。  患儿余某之子新生儿 ,2 0 0 0年 11月 1日 2 1:5 1入我院儿科 ,查体T 3 6.8℃ ,脉搏 112次 /…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病末梢换血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溶血病末梢换血疗法米延李晶王竹颖张文双崔岚巍李希娟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150001)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急救医疗中主要疾病之一。对于有发生胆红素脑病危险性的新生儿溶血病必须采取急救治疗,即换血治疗。现将我院于1996年11月~1997...  相似文献   

14.
陈伟  田洪燕 《新疆医学》2011,41(12):107-109
Rh系统母婴血型不合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 重症新生儿Rh不合溶血病患儿宫内处理如不及时后果严重。最近我们采用孕妇血浆置换及新生婴儿换血治疗抢救一例重症Rh血型不合溶血病获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重症新生儿Rh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华  李世群 《安徽医学》1996,17(2):60-61
<正> 新生儿Rh溶血病临床病情大多较重,且病死率高。我科自1990~1995年收住Rh溶血病患儿6例。通过换血治疗及精心护理,均获成功。笔者就其有关护理体会如下。 一、一般情况: 本组男4例,女2例;足月顺产5例,臀助产1例;G_3P_33例,G_5P_41例,G_3P_22例;母亲有流产史2例;母Rh(E)阴性子Rh(E)阳性3例;母Rh(D)阴性子 Rh(D )阳性3例。 二、换血前准备 1.换血前停止喂乳一次,必要时抽出胃内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溶血病血细胞分离机换血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陈玉婷 《安徽医学》2014,(4):549-549
Rh母子血型不合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 )的主要原因之一[1],占新生儿溶血比例的14.6%。我院采用换血疗法治愈1例IgG抗D新生儿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Rh(D)阴性产妇常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婴儿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HDN),并且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症状逐胎加重。本报告一例妊娠,3次的Rh阴性(rr)产妇两次足月顺产,血清中均检测到抗D抗体,并引起二胎婴儿均发生RhHDN。经换血等治疗,患儿健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