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5期)、PubMed(1978年1月至2014年5月)、EMBASE(1966年1月至2014年5月)、SCI(1961年1月至2014年5月)、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78年1月至2014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1月至2014年5月),维普(1989年1月至2014年5月)和万方数据库(1998年1月至2014年5月),同时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并追查纳入研究参考文献,收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与胰空肠吻合术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 1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胰空肠吻合组相比,胰胃吻合组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RR=-0.56;95% CI:0.41~0.75; P=-0.0001)、胆漏发生率(RR=0.43;95% CI:0.19~ 0.95;P=-0.04)腹腔内多发并发症(OR=-0.26; 95% CI:0.12 ~ 0.56;P=-0.0007)和腹腔内积液的发生(OR=-0.54;95% CI:0.38~ 0.77;P=0.0005),但两者在术后并发症、胃排空延迟、围手术期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胰胃吻合术优于胰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PPPD与PD治疗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的相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 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68例患者,PPPD组232例,PD组23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术后1,2,3年生存率(RR=1.20,95%CI=0.73-1.97;RR=1.02,95%CI=0.78-1.32;RR=0.99,95% CI=0.84-1.16)以及术后并发症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RR=0.86,95% CI=0.66-1.14;RR=1.30,95% CI=0.69-2.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PPD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少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527.21,95% CI=-1044.05--10.36,P=0.05;WMD=-29.82,95% CI=-48.05--11.59,P=0.001)。结论:如果把握手术适应征,PPPD与PD比较,前者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Gao HQ  Yang YM  Zhuang Y  Wang WM  Wu WH  Wan YL  Huang YT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48-1051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后胃排空延迟(DGE)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42例PPPD与同期104例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SPD)围手术期并发症,对可能影响PPPD术后发生DGE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PPPD与SPD手术时问、失血量相当,PPPD组术后胰瘘明显少于SPD组,两组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PD组DGE发生率为35.7%,显著高于SPD组的18.3%(P=0.024)。与手术时间〈6h者相比,手术时间〉6h者DGE发生率明显增加(17.2%对76.9%,P〈0.05)。结肠后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后DG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结肠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者(50%对20%,P=0.043)。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胰瘘、胆瘘等腹腔并发症并非导致DGE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也无预防DGE的效果。结论 PPPD术后DGE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采取结肠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目前尚无确切药物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英文检索词包括:pancreaticoduodenectomy、duodenopanreatectpmy、whipple、robotic、Da Vinci。中文检索词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机器人、达芬奇。比较RPD组与OPD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胰瘘发生率、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术区感染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Rev 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2项文献共21 653例患者,其中RPD组2 401例,OPD组19 2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PD组与OPD组患者术后死亡率[优势比(OR)=0.80,95%CI:0.48~1.32,P=0.39]、术后胰瘘发生率(OR=0.85,95%CI:0.63~1.15,P=0.29)、胃排空延迟发生率(OR=1.12,95%CI:0....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吻合和套入式胰肠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Springer Linker、Science Direct、EBSCO、中国知网、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医药系统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式,检索2016年1月以前有关导管对黏膜与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计有706例患者,其中导管对黏膜吻合组349例,套入式胰肠吻合组3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胰肠吻合方式在胰瘘发生率(OR=1.24,95%CI:0.81~1.90,P=0.33)、胃排空障碍发生率(OR=0.84,95%CI:0.40~1.73,P=0.84)、围手术期死亡率(OR=0.91,95%CI:0.38~2.20,P=0.84)、并发症发生率(OR=0.97,95%CI:0.72~1.31,P=0.83)、再手术率(OR=1.40,95%CI:0.74~2.65,P=0.30)、住院时间(WMD=-1.19,95%CI:-3.49~1.12,P=0.31)、Clavein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OR=1.12,95%CI:0.67~1.88,P=0.66)、软胰的胰瘘发生率(OR=1.53,95%CI:0.81~2.89,P=0.19)及B、C级胰瘘发生率(OR=1.26,95%CI:0.69~2.31,P=0.45)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导管对黏膜与套入式胰肠吻合对术后胰瘘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住院时间、Clavein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软胰的胰瘘发生率及B、C级胰瘘发生率等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结肠、直肠吻合术后常规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177例结肠、直肠吻合病例。分析发现,引流组与不引流组在死亡率[RR为0.91,95%CI(0.51,1.63),P=0.75]、吻合口漏发生率[RR为1.11,95%CI(0.76,1.62),P=0.60]、再手术率(RR为0.79,95%CI(0.40,1.58),P=0.96]、切口感染率和肺部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引流管留置部位分为腹膜返折上和腹膜返折下两个亚组进行分析发现,引流组和不引流组在死亡率和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吻合术后常规引流是安全的,研究并未发现常规引流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结肠、直肠切除吻合术前常规机械性肠道准备(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M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检索2008年1月以前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纳入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992例结肠、直肠切除吻合病例。分析发现,MBP组与无MBP组在病死率[RR为1.02,95%CI (0.64,1.59),P=0.95]、吻合口漏发生率[RR值为1.16,95%CI(0.86,1.55),P=0.33]、再手术率[RR值为1.05,95%CI(0.81,1.35),P=0.71]、切口感染率[RR值为1.17,95%CI (0.98,1.40),P=0.08]和腹腔脓肿发生率[RR值为0.93,95%CI(0.60,1.45),P=0.75]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直肠切除吻合术前无需常规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支撑外引流与非引流术后胰瘘的发病率、总的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以及住院天数.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查找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支撑外引流与非引流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总共416例患者,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的患者207例,未行胰管支撑引流的患者20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与未行胰管支撑引流相比,行胰管支撑外引流能够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57,95% CI(0.41,0.80),P=0.001],尤其是胰管直径≤3.0 mm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55,95% CI(0.37,0.82),P=0.003]和质地较软胰腺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67,95% CI(0.45,0.99),P=0.040],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RR =0.79,95% CI(0.64,0.98),P=0.030],缩短住院天数[WMD=-3.98,95% CI(-6.42,-1.54),P=0.001];两组在胰管直径>3.0 mm者的术后胰瘘的发病率[RR =0.37,95% CI(0.08,1.83),P=0.220],以及总的术后病死率[RR =0.86,95% CI(0.28,2.65),P=0.800]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行胰管支撑外引流能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病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胰管外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相关数据库,纳入2000年1月—2017年12月的有关在PD术中比较胰管支撑外引流与非引流的研究,对每个试验进行评估并且提取数据后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共458例患者,其中227例为胰管支撑外引流组,231例为非引流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管支撑外引流组较非引流组总体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RR=0.57,95%CI=0.40~0.82,P=0.002),且主要降低B/C级胰瘘的发生率(RR=0.57,95%CI=0.38~0.85,P=0.006)以及主要对胰管直径≤3 mm的患者有效(RR=0.55,95%CI=0.37~0.82,P=0.003),此外,在行导管黏膜吻合术患者中,胰管支撑外引流组的胰瘘发生率也较非引流组明显降低(RR=0.42,95%CI=0.22~0.80,P=0.008)。胰管支撑外引流组术后总体并发症较非引流组明显降低(RR=0.79,95%CI=0.64~0.98,P=0.03)。两组患者在胃排空延迟、腹腔出血、腹腔积液、伤口感染与总体术后病死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胰管支撑外引流的使用能有效减少PD术后胰瘘及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但该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胰肠吻合口内引流与外引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重点分析对术后胰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客观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胰肠吻合口内引流与外引流对比分析的相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总计1 686例患者,其中内引流组932例,外引流组7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纳入文献中内引流组与外引流组术后胰瘘发生率(OR 0.02,95%CI 0.08~0.3)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4)。去除相关干扰因素,进行各种亚组分析后,结果 依然是两种引流方式术后胰瘘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胰肠吻合口内引流与外引流对PD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没有差异,术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自己比较熟练而且对患者比较安全的引流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Braun吻合(BEE)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重点分析对术后胃排空障碍(DGE)的影响,以探讨BEE的价值和意义,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客观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关于BEE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3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Rev Man 5.3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15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纳入文献中BEE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OR=0.61,95%CI=0.47~0.81,P=0.0006)和术后总DGE发生率(OR=0.36,95%CI=0.19~0.67,P=0.001)要低于非BEE组。同样,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学组(ISGPS)标准的8篇文献中,BEE组总DGE发生率(OR=0.36,95%CI=0.18~0.72,P=0.004),B级DGE发生率(OR=0.36,95%CI=0.11~1.17,P=0.09)和C级DGE发生率(OR=0.28,95%CI=0.16~0.48,P0.01)均要低于非BEE组。结论 Meta分析显示,BEE可以降低PD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和DGE的发生率,尤其是可以降低C级DG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不同的消化道吻合方式及相关辅助方法。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和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以及EMBASE等数据库中,关于PD手术后消化道吻合方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分析,提取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生胰漏、胆漏、出血、胃排空延迟、死亡率、再次手术以及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指标,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7篇RCT研究共计2504例病例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胰胃吻合组术后胰漏和胆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胰肠吻合组(OR=0.60,95% CI:0.44~0.82,P=0.00; OR=0.33,95% CI:0.13~0.82, P=0.02)。胰肠吻合组中,胰管-黏膜吻合术与传统端端吻合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胰漏、再次手术和围手术期死亡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支架管引流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胰漏、尤其是Ⅱ~Ⅲ级胰漏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无支架管引流组(均P<0.05)。结论 PD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推荐采用胰胃吻合,辅以外支架管引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胰胃吻合(PG)和胰肠吻合(PJ)两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腺消化道吻合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PD术中应用PG和PJ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数据的提取,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并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1 121例患者,其中PG组562例,PJ组5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G组在胰瘘(OR=0.60,95% CI=0.44~0.82,P=0.001)、胆瘘(OR=0.42,95% CI=0.18~0.93,P=0.03)、腹腔积液(OR=0.50,95% CI=0.34~0.74,P=0.0005)发生率方面优于PJ组;两组在胃排空障碍(OR=0.98,95% CI=0.53~1.82,P=0.95)、术后腹腔出血(OR=1.29,95% CI=0.95~1.96,P=0.24)、二次手术率(OR=0.96,95% CI=0.61~1.52,P=0.87)、病死率(OR=0.82,95% CI=0.43~1.58,P=0.5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D在减少胰瘘、胆瘘、腹腔积液发生率方面较PJ更有优势,但两者的安全性与远期疗效尚值得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胰胃吻合术与采用胰空肠吻合术在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胰瘘、胃排空延迟、出血、腹腔积液、二次手术等方面有无明显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使用Jadad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7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211例病人.结果显示,胰胃吻合组(PG)与胰空肠吻合组(PJ)相比,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胃排空延迟、出血以及二次手术方面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胰瘘及腹腔积液方面,PG组优于P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胃吻合术的安全性不亚于胰空肠吻合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胰瘘以及腹腔积液的发生率.但是尚需要更多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以进一步对PG及PJ两种术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199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问138例PD病例,分析影响PD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及幽门保留与否对胰瘘的影响。比较保留幽门的PD(PPPD)与不保留幽门的PD对术后胃潴留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胰瘘总发生率23.18%(32/138),其中胰空肠黏膜对黏膜侧侧吻合组22.48%(29/129),胰残端空肠端侧传统套入组33.33%(3/9)。PPPD术后胃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PD。胰肠吻合方式、保留幽门与否并不显著性的影响胰瘘的发生。多数手术近期吻合口出血与应用胃肠吻合器有关。结论 胰肠吻合方式、保留幽门与否未能显著的影响PD后胰瘘的发生,但保留幽门后会增加胃潴留的发生率;慎重应用胃肠吻合器,人工手法细心进行胃肠吻合可能有助于预防胰腺癌手术后近期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采用保留幽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肠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胰管支撑外引流等术式、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未发生胰瘘及胰断面出血。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组有1例术后发生胃潴留,其余胃功能正常。结论:PPPD只要操作得法,可避免术后胃潴留,胰腺遮盖套入式端端吻合操作简便,可有效防止术后胰瘘、胰断面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 评价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能否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方法 检索1966年到2006年7月间发表的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的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入选和排除标准,有7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 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生长抑素预防性使用组和不使用组两组之间胰瘘(OR=0.70,95%CI:0.42~1.16,P=0.17)、总并发症(OR=1.12,95%CI:0.73~1.70,P=0.61)、住院期间死亡数(OR= 1.61,95%CI:0.52~5.03,P=0.41)、住院天数(OR=-2.87,95%CI:-9.83~4.10,P=0.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并不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总并发症、住院期间死亡数和住院天数,不推荐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和术后常规应用生长抑素来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检索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以及“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检索了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共得到874篇相关文献,纳入本文研究的为8篇,比较分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开放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9个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再次手术率、胰瘘发生率、伤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WMD=-69.96,95%CI (-83.34,56.57),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WMD=363.15,95%CI(87.76, 638.54),P<0.05];腹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WMD=3.18,95%CI (2.31,4.05),P<0.05];腹腔镜组再次手术率、胰瘘发生率、伤口感染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总并发症率、死亡率与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收集ERAS理念与传统理念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相关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1篇临床对照试验,共2 185例患者,其中ERAS组1 036例,非ERAS组1 14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ERAS组比较,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MD= -4.38,95% CI=-4.73~-4.04,P<0.000 01)、术后首次排气(便)时间明显缩短(MD=-1.34, 95% CI=-2.33~-0.35,P=0.008)、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RR=0.66,95% CI=0.57~0.75,P<0.000 01);两组在术后胃排空障碍、胰瘘发生率、胆瘘发生率以及院内病死率、再入院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当前证据表明,ERAS能加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推荐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后预防性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际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国内数据库CNKI、VIP、CBM和WanFang,搜集有关EST术后预防性胆囊切除术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项研究,共13 7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与胆囊保留组相比,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RR 0.58,95%CI 0.44~0.77,P<0.001),降低胰腺炎发生率(RR 0.37,95%CI 0.27~0.52,P<0.001)和胆管炎发生率(RR 0.34,95%CI 0.29~0.41,P<0.001)。结论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后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改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预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