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时刻威胁着人群的健康。早期诊断胃癌,予以及时的治疗,能够提升胃癌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达到控制甚至是治愈胃癌的目的。窄带成像与放大内镜技术是当前内镜诊断中的新兴技术,也是热点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其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优势明显,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碘染色在食管癌前病变和早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ESD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和早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独采用碘染色法筛查)和研究组(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联合...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术加放大内镜(NBI-ME)及内镜活检在早期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采用NBIME对可疑病变(胃黏膜形态、颜色改变)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活检,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确诊。计算NBIME、内镜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NBI-ME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内镜活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ME对早期胃癌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若符合NBI-ME早期胃癌诊断的患者建议行内镜活检,并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8例以反酸、嗳气、烧心为主诉的患者行普通内镜及NBI内镜检查,评价两种内镜图像清晰度,统计BE病灶数目。在NBI模式下对BE病灶进行放大内镜(ME)检查,对BE黏膜腺管开口形态进行Goda分型,异常部位行定向取检,统计特殊肠上皮化生(SIM)检出率。结果:NBI诊断BE 86例,其中15例普通内镜阴性,NBI发现病灶数目多于普通内镜(P<0.01)。NBI对鳞柱状上皮交界处轮廓、BE病灶图像的清晰度明显优于普通内镜(P<0.01)。NBI-ME下Ⅳ型及Ⅴ型腺管开口形态检出SIM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91%、95%。结论:NBI-ME有助于BE的早期诊断,并能提高SIM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黄宇 《求医问药》2014,(20):48-49
目的 :分析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在诊断胃平坦型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1年03月至2014年0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胃平坦型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为其完成常规内镜检查后分析其镜下病变特征,为其采取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进行检查,观察其病变周围胃小凹及微血管的形态,并对比分析为其进行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有55例慢性炎症患者,有25例炎症伴肠上皮化生患者,有20例炎症伴不典型增生患者,有12例早期胃癌患者。与采用普通白光内镜相比,为本组患者采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胃平坦型病变、慢性炎症、炎症伴肠上皮化生、炎症伴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的符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检查胃平坦型病变时应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技术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而且操作简单便捷,此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早期食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37例接受NBI-ME检查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以术后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评价NBI-ME对早期食管癌定性和定深度诊断的价值.结果 3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中,术前常规胃镜活检定性诊断率为4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2例,食管癌15例),NBI-ME定性诊断率为78.4%(判定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食管癌29例),NBI-ME与术前活检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79,P=0.0009);定深度诊断方面,NBI-ME和微探头超声的准确性分别为83.8%(31/37)和81.1%(30/3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3,P=0.7600).结论 NBI-ME能为早期食管癌提供比较准确的定性及定深度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12-11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价值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9月于我院内镜中心行内镜检查发现有结肠肿瘤样病变的患者67例入组,对入组患者的86枚肿瘤样病变行NBI+染色放大内镜观察腺管及血管分布情况,记录诊断结果;同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比较NBI+染色放大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分析两组数据的一致性。结果 NBI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检出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4%、90.32%、92.54%、91.89%和93.33%,两种诊断结果Kappa值为0.850。结论采用NBI联合染色放大内镜诊断结肠肿瘤样病变与活组织学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对早期大肠癌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日本食道学会(Japan Esophageal Society,JES)分型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 2020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白光内镜检查高度疑似早期食管癌病灶或经活检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的203处病灶,所有病灶均行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 magnifying endoscopy,NBI-ME)检查,并接受内镜或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放大内镜下JES分型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NBI-ME模式下JES分型B1型、B2型判断早期食管癌准确度分别为63.5%(95%CI:63.3%~63.8%)和71.9%(95%CI:71.7%~72.1%),灵敏度分别为65.7%(95%CI:58.0%~73.5%)和75.0%(95%CI:60.0%~90.0%),特异度分别为58.3%(95%CI 45.9%~70.8%)和71.3%(95%CI:64.6%~78.1%)。比较放大内镜JES分型及术后病理判断病变浸润深度的一致性,Kappa值为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JES分型能够诊断早期食管癌和预测肿瘤浸润深度,但效果欠佳,预测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较低,需要更多多中心大样本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与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ME-FICE)在消化道早期癌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337例疑似早期消化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175例行ME-NBI检查,162例行ME-FICE检查。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2种诊断方式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符合率分别为88. 00%(44/50)、84. 21%(48/57)、92. 65%(63/68),Kappa值分别为0. 754、0. 679、0. 849,ME-NBI对早期胃癌、大肠癌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3. 48%(43/46)、77. 36%(41/53)、87. 30%(55/63),Kappa值分别为0. 864、0. 550、0. 733,ME-FICE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 71%(18/21)、86. 96%(20/23)、89. 66%(26/29),特异度分别为89. 66%(26/29)、82. 35%(28/34)、94. 87%(37/39); 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分别为94. 44%(17/18)、94. 12%(16/17)、74. 07%(20/27),特异度分别为92. 86%(26/28)、69. 44%(25/36)、97. 22%(35/36); ME-NBI与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E-NBI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877、0. 836、0. 927,ME-FICE诊断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的AUC分别为0. 929、0. 777、0. 893。结论 ME-NBI和ME-FICE对早期胃癌、食管癌、大肠癌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中ME-NBI更适用于大肠癌、食管癌的诊断,而ME-FICE则更适用于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色素内镜(chromoendoscopy,CE)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ME-NBI)评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确诊为Hp根除后早期胃癌并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口侧CE组(n=35)和口侧ME-NBI组(n=36)。比较CE与ME-NBI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率,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E与ME-NBI错误评估肿瘤边界的相关因素。结果 ME-NBI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率高于CE(P<0.05);ME-NBI诊断浅表凹陷型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率高于CE(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E-NBI错误评估肿瘤边界与非肿瘤上皮覆盖率相关(P<0.05);CE错误评估肿瘤边界与组织学类型、黏液表型、非肿瘤上皮覆盖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分化型早癌、非肿瘤上皮覆盖率>10%、胃肠混合表型均是CE错误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E-NBI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准确性优于CE。未分化型早癌、非肿瘤上皮覆盖率>10%、胃肠混合表型是CE错误评估Hp根除后早期胃癌边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易  韩盛玺  刘晓岗 《西部医学》2009,21(7):1143-114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的胃黏膜淡蓝色嵴,并与其肠上皮化生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研究,对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用淡蓝色嵴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为88.46%,特异性为91.03%,准确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6.79%,阴性预测值为92.21%。结论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观察淡蓝色嵴,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进行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醋酸-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并于病灶处进行醋酸-靛胭脂染色后活检。167例胃黏膜有可疑病灶的患者进一步行放大内镜检查后活检。常规内镜和色素内镜下取材部位选择病灶边界。经放大胃镜检查后取材部位选择病灶边缘胃小凹变化明显处。结果 167例胃黏膜可疑病灶醋酸-靛胭脂染色后活检,病理学检查发现早期胃癌5例(检出率3.00%),异型增生18例(检出率10.78%),肠上皮化生26例(检出率15.57%),分别高于常规胃镜检查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其中早期胃癌为3例(检出率1.80%),异型增生为11例(检出率6.59%),肠上皮化生为19例(检出率11.38%),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染色放大胃镜检查后活检病理检查发现,早期胃癌10例(检出率5.99%),异型增生29例(检出率17.37%),肠上皮化生36例(检出率21.56%),分别高于染色胃镜检查结果,明显高于常规胃镜检出率。与常规胃镜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醋酸-靛胭脂染色放大胃镜能够指导内镜下胃黏膜病变的活检,早期胃癌、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胃功能(胃蛋白酶原Ⅰ,Ⅱ及PGR、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Hp)感染联合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胃溃疡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经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诊断为胃溃疡、胃癌,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患者113例,分为胃溃疡组65例和胃癌组48例,选择体检均合格的健康者6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R、胃泌素-17等血清胃功能指标,采用C14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胃溃疡组和胃癌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R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PG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胃癌组比较,胃溃疡组PGⅠ、PGR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胃溃疡组、胃癌组的血清G-17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GⅠ、PGⅡ、G-17等血清胃功能指标联合Hp指标的测定并经过NBI-ME进一步测定在胃溃疡及胃癌诊断及预后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的胃粘膜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易  韩盛玺  刘晓岗 《四川医学》2009,30(5):650-652
目的观察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胃粘膜细微结构变化。方法对112例具有不同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完成普通内镜检查后,应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对胃窦胃小凹形态和胃体集合小静脉进行观察,并在所观察部位活检做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体下部集合小静脉分为规则型(R)、不规则型(Ⅰ)和消失型(D),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8.9%、64.3%和69.1%,其中D型和Ⅰ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R型(P〈0.01)。幽门螺杆菌只发生在胃小凹的B、C、D3型中,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25.0%、67.6%和33.3%,C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B型和D型(P〈0.05)。结论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粘膜表现为集合小静脉模糊、混乱或消失,胃小凹稀疏、粗大、开口扩张发红。  相似文献   

19.
联动成像(linked color imaging,LCI)内镜以增强病灶与周围黏膜的颜色对比度为主要特点,在多种消化道疾病的筛查、诊断上显现出特有的优势.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能减少外科手术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诊断率较低,使用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