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0岁.因右乳肿物半月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患者诉半月前与女儿打闹玩耍时触及右乳略有疼痛,因其女学过医,触摸右乳发现一肿物,椭圆,直径约1 cm,质硬,无触痛,引起注意.2011年9月15日来我院门诊查乳腺B超:右乳内上2点钟位探及一大小1.1 cm×1.1 cm低回声,界限清楚,边缘规整.CDFI: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提示右乳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2.
1病例患者女性,52岁,右侧乳腺肿物18年,明显肿胀3个月,于2010年4月5日入院。入院时查体:双侧乳腺不对称.右外上限可触及8.0cm×7.0cm的肿物,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右乳头少量血性溢液,右侧腋窝(前线)可触及5.0cm×5.0cm肿大的淋巴结,左侧乳腺未触及肿物,左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临床诊断右侧乳腺癌,行肿物切除术。术后肿物送病理。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4 5岁 ,因右乳肿物于 2 0 0 3年 3月 5日收入院。患者 1999年在外院曾行右乳肿物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纤维腺瘤”。入院前 1年余 ,再次发现右乳内上象限有肿物 ,约2cm× 3cm大小 ,质韧 ,无痛。 2个月前肿物迅速增大 ,扩展至整个乳房 ,约有“足球”大小。查体 :双侧乳腺明显不对称 ,右乳明显增大 ,表面高低不平、静脉曲张 ,内上象限皮色发红 ,有一陈旧性手术切口瘢痕 ,约 5cm长 ,右乳柔韧 ,无压痛。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淋巴结 (见图 1)。乳腺彩超 :右乳巨大 ,形态不规则 ,内部结构紊乱 ,可见团块状回声及大量液性…  相似文献   

4.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8岁,于3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长有一肿物,起初约黄豆大小,质硬,活动度可。后肿物逐渐增大,增至花生米大小,半月前开始出现疼痛不适感,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乳实性结节,未行其他特殊治疗,今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乳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右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约1.5×1.5cm大小包块,质硬,有压痛,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活动度大,左侧乳腺无压痛,未触及包块。双侧腋窝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胸骨无压痛。病理检查:淡黄色组织一块,大小1.5*1*1cm,切开,见一肿物,大小1*0.8*0.8cm,肿物切面实
  性,灰白、灰黄色,质韧,无包膜。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6岁,第1次以发现右乳肿物2个月为主诉于2014年1月10日入院,彩超示:右乳占位性病变,需除外乳腺癌;体格检查:右乳触及一质硬肿物,大小约2.5 cm ×2 cm ×2 cm,活动差,界欠清。第2次以术后4个月肿物复发为主诉于2014年5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乳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 ×3 cm ×2.5 cm肿物,性质同前,两次均未触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第1次送检肿物大小为2.5 cm ×2 cm ×2 cm,切面灰红灰白,实性,质较硬,边界欠清;第2次送检肿物大小为4 cm ×3 cm ×2.5 cm,性质同第1次送检。2次送检组织学特征基本一致,肿瘤区域大部分(>95%)为梭形细胞成分,细胞核轻中度异型性,可见核分裂象(2个/HPF),呈纵横交错状、编织状或羽毛状排列(图1-A、B),肿瘤边界不清,呈指突状侵犯周围纤维脂肪组织。经大量补取材及连续深切片,均未见明显的肿瘤性上皮样细胞成分,肿瘤内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明显,局部坏死出血,间质内残留少量乳腺导管成分,上皮无明显异型。肿瘤周围乳腺组织有部分导管轻度扩张,少数导管伴有大汗腺化生,呈良性增生性改变。梭形肿瘤细胞AE1/AE3(图1-C)、34βE12(图1-D )和 CK7均(+), Vimentin (+)(图1-E)、P63部分(+)(图1-F)及SMA灶状(+),Ki67增殖指数约15%;ER、PR、Her -2、Desmin、S100、CD34、CD99、P53、EMA 梭形细胞均阴性。最终病理诊断:(右侧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 fibromatosis -like meta-plastic carcinoma )(低度恶性)。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9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4个月余于2013年8月20日入住我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左侧乳腺乳头上方有一蚕豆大小肿物,无疼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硬结等,双侧乳头无溢液及出血等,自发现肿物4个月以来其未见明显增大。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乳腺形态正常,大小对称,双侧乳头无溢液、溢血,左侧乳头上方可触及一大小约2 cm ×3 cm 肿物,质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明显触痛,右侧乳腺未触及明显肿物。外院及我院乳腺部超声均提示:双侧乳腺结构层次清晰,其中右侧乳腺层厚约1.1 cm,左侧乳腺层厚约1.2 cm;腺体层内乳腺导管扩张,呈“蜂窝状”改变,右侧乳腺10点钟方向可见一个大小约0.8 cm ×0.4 cm 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左侧乳腺可见一个大小约3.8 cm ×1.5 cm 低回声光团,包膜光滑完整,内部回声不均,似为2个光团融合在一起。 CDFI:左侧乳腺低回声光团内可见血流信号(图1)。术前各项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于2013年8月23日在局麻下行左侧乳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左侧乳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SFT),免疫组化:CD34(+),CD31血管(+),肿瘤细胞(-),PCK(-),CK7 (-),ER(-), PR(-),s -100 (-),SAM(-),P63 (-),Desmin(-),Calponin 局部(+)(图2)。建议到上级医院会诊,经省级人民医院病理科会诊,其病理诊断结果与我院病理诊断一致。患者在我院行保留乳头的乳腺大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5个月,复查乳腺超声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
1病例简介患者,男,3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半年,于1982年7月入院。查体:左乳腺乳晕部可触及一4cm×6cm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小、与皮肤及胸壁不固定、边缘尚清,触之有胀痛感。于入院后第5d局麻下行肿物切除,见肿物约7cm×8cm×8cm大小,表面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物深面与胸大肌肌膜粘连,将全部肿物并胸大肌部分切除,腋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冰冻病理报告为血管肉瘤。遂改全麻行左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肉眼观察,冰冻标本为乳腺并部分胸大肌组织标本15cm×10cm×10cm,表面附皮肤组织8cm×10cm,乳头下方可触及3cm×2cm×2cm肿…  相似文献   

8.
孟刚  柳凤轩  章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7):1526-1526,1532
例1,患者,男,69岁,发现右乳包块1年.患者1990年发现右乳包块,质硬、界清、移动,无压痛,包块逐渐增大,入院前1月增大至3 cm×4 cm,双侧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未扪及.家族史、个人史无异常.人院查胸片、血常规、肝肾功无异常,于1991年3月行右乳单纯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切除右乳腺组织12 cm×8 cm×2 cm,乳头下有灰白色组织,大小2.5 cm×2cm×1.5 cm.镜检:癌细胞排列成小片状、巢状或梁索状,偶见少量腺管状,癌细胞呈多角形或椭圆形,核圆形、核膜清楚、核分裂像可见,癌组织间纤维组织分隔,部分纤维组织呈透明变性,癌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浸润周围脂肪组织.病理诊断: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0岁,汉族,未婚。主诉“发现右乳肿物2月”门诊以“右乳肿物”收入院。查体:T36.3℃,P79次/分,R20次/分,BP140mmHg/90mmHg。专科情况:双乳对称,双乳头等高,无内陷、偏斜、溢液,皮肤无红肿、破溃,橘皮征(-)。右乳上象限距乳晕2cm可及一约2.5cm×2.0cm大小的肿物,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触痛。双腋下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右乳区段切除术中冰冻病检为右乳腺叶状囊肉瘤,后石蜡病理为右乳腺叶状囊肉瘤(良性,瘤细胞增生活跃,建议密切随访),患者切口愈合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以“发现左乳肿物4个月”为主述,于2015年5月11日收住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患者1年前曾有乳腺外伤史,未予诊治,于4个月前无意发现左侧乳腺有一肿物,花生米大小,无胀痛、刺痛、隐痛,4月以来肿物逐渐增大,5月5日常规超声检查示:左胸壁皮下囊实混合型占位,以囊性为主,形态规整,界清,大小约7.5cm×4.7 cm,实性部分见少许血运.入院专科查体:双乳头无糜烂、刺痛及瘙痒,无乳头溢液,左乳腺内可触及8 cm×4 cm大小肿物,质韧,实质感,界清,活动度可,表面皮肤有红肿,同侧腋窝未触及肿物,周围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1.
1病历报告患者,女,51岁。因发现左乳腺肿物5个月于2012年8月20日入院,入院后查乳腺彩超示:左乳实性团块7.5cm×7.0cm×5.5cm,左腋下多发低回声结节,最大2.0cm×1.0cm(图1A)。于2012年8月21日行左乳腺肿物及左腋下淋巴结穿刺术,穿刺病理:(左侧)乳腺侵润性导管癌,Ⅱ级,未见脉管内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5岁。因右乳房肿物20余年,近数月感增大于2000年2月28日就诊。查体:右乳头无凹陷,无桔皮征,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卵圆形肿物,直径约2cm,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无压痛,与皮肤胸肌无粘连。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门诊以右乳肿物(乳腺腺瘤可能)于2000年3月2日行肿物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乳腺腺样囊性癌。2000年3月15日行右乳癌根治术(单纯切除右乳腺)。术后病理检查:肿物大小约2cm×1.8cm×1.3cm,形状呈不规则圆形,包膜完整,质地中等,切面白色,半透明,质地均匀。镜检示:肿物由二类细胞构成,一类是立方形细胞围成腺管样结构,腺腔上皮细胞较大,胞浆丰富,核大深染,较一致,间质为疏松透亮原纤维。另一类是肌上皮样细胞,较小,细胞核成卵圆形或狭长形,致密,深染,细胞呈实性团索性分布,其间质为红色玻璃样物。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因“扪及右腹股沟区包块1年余,确诊转移性低分化腺癌4日”于2021年3月29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年前,患者自觉包块直径约1 cm,边界清,无触痛,未到医院诊治。后因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21年3月17日当地医院就诊,行盆腔CT示:双侧腹股沟区见大小不等结节影,较大灶约5.8 cm×4.2 cm(图1),进一步行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转移性低分化腺癌,倾向卵巢来源。入院后,我院病理会诊:符合高级别浆液性腺癌(图2A),请查附件及盆腹膜。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6 cm×6 cm×3 cm,边界尚清;左侧腹股沟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3 cm×2 cm×2 cm,边界尚清。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4岁,1994年2月发现右乳包块约黄豆大小,在外院行切除术,病理示:“乳腺癌”。2000年右侧乳腺包块复发并逐渐增大,出现皮肤破溃、出血,于2001年4月再次行病理活检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同年9月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并反复肉眼血尿,于2001年12月18日首次入我院。查体:轻度贫血貌。右乳可见一约3cm×4cm的肿物,质硬,高出胸壁约2cm,基底可推动,表面皮肤破溃,创面呈鱼肉样,触之有少量渗血。腰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膀胱右侧壁可见约5.0cm×4.0cm×4.0cm大小的肿物。膀胱镜检见膀胱底壁右侧大片绒毛状赘生物生长,范围约7.0cm×7.0cm,…  相似文献   

15.
张立涛  高东宸 《北京医学》2006,28(8):480-480
患者 女,59岁,因左乳头间断瘙痒1年,发现左腋下肿物5d,于1994年3月就诊.红外线检查:左腋下肿物,考虑为乳腺转移癌.肿物针吸病理检查见恶性细胞.查体:左腋下触及直径约2.5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位置固定.左乳外上腺体增厚,乳腺未触及肿物.心电图、X线胸片、腹部B超未见异常.于1994年3月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见左腋多个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左乳未发现肿物.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3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块伴疼痛1个月,治疗好转后再次发作2d入院.既往病史:怀孕时发现右乳房外侧一质软肿块,未经任何处置自行消失.1个月前右乳房外侧同一部位发现一肿块,质软、伴疼痛,超声检查显示为囊性,行局部切开引流,引出新鲜不凝血液100 mL,经止血、放置引流管和局部加压包扎等治疗后痊愈出院.查体:双乳不对称,右乳外侧明显膨隆,无乳腺局部皮肤红肿和桔皮样改变,右乳外侧及外下方分别可扪及一大小约6.0 cm×4.0 cm和4.0 cm×3.0 cm囊性肿物,质软、界不清、压痛(+)、活动差.左侧乳腺未扪及明确肿物,两侧无乳头溢液,双侧腋下和双侧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双乳回声不均,右乳外下可见4.0 cm×2.0 cm×2.0 cm无回声,有流动感,右乳腺外侧方可见6.0 cm×2.5 cm×2.4 cm不纯无回声,有流动感,二者相通,未见血流信号;右腺乳内上另见2.5 cm×1.4 cm×1.2 cm不纯无回声,内见分隔及散在团块状较高回声.左乳及双腋下未见异常.手术前行肿物穿刺术,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8岁。患者以右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后2年,右乳晕下肿物1个月而入院。该患于2年前以右乳外上相限无意中发现4cm×3.5cm大小肿物就诊,在某医院行保留乳腺的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右乳腺浸润导管癌,无淋巴结转移。术后给予“CAF”化疗5周期及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服用2年。1个月前无意发现右乳晕下肿物,故人我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好,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肝、脊柱、四肢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病例报告 患者:女,39岁.因右乳无痛性肿物10年入院.查体:双乳无酒窝征和橘皮样变,右乳外下象限可及一约5cm×4cm×4cm肿块,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差,无压痛,两侧腋窝和锁骨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乳实质性低回声块物,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9.
文保钢  李林  陈锐  王冬 《重庆医学》2023,(4):541-544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例女性生殖系统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为36~55岁,中位发病年龄46岁;病程6~36个月,平均14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阴道及臀部发现无痛性肿物,其中4例位于大阴唇(左侧2例,右侧2例),1例位于左侧阴阜,1例位于宫颈,1例位于右侧臀部。肿物最大直径1~8 cm,平均4 cm。5例呈实性,2例呈囊性,肿物均可活动,边界清楚。术前检查,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位于正常范围。超声检查均提示肿物异常回声,3例考虑囊肿,1例考虑血管瘤,1例考虑肿大淋巴结,1例考虑肌瘤,1例考虑脂肪瘤。所有病例均行单纯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部分区域兼类似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改变,1例部分区域细胞伴轻度异型。术后随访47~148个月,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女性生殖系统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质细胞肿瘤,需术后病理确诊。  相似文献   

20.
郗俊生  沈玉琨  曹金龙 《上海医学》2005,28(11):938-938
患者女,36岁。发现无痛性右乳肿块2月余入院。外院钼钯片示:右乳占位增生,左乳小叶增生;B超示:右乳头上方低回声团(性质待定)。我院门诊拟诊为乳腺癌收治入院。体格检查:未触及浅表淋巴结肿大,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乳头无溢液,右乳隆起,右乳中部可触及一肿物,椭圆形,大小为4cm×5cm,质中等,活动尚可,与皮肤无粘连,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双侧锁骨上及腋下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术前乳腺B超示:右乳内上方可见一29cm×19cm大小实质不均匀的光团,边界不规则,左乳未见异常。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乳房肿物切除术,切下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