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ICC置管患者导管断裂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护理学杂志》2011,26(17):57-59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导管断裂的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例导管体外部分断裂患者采取修复导管,对1例导管断裂体内患者经静脉切开术取出断端导管。结果 10例导管体外部分断裂患者通过导管修复后继续使用,未出现导管修复后相关性并发症,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全部化疗疗程后顺利拔除PICC。1例经静脉切开术取出断端导管患者,术后血管恢复良好,术后第12天复诊行切口拆线,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断裂导管,同时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正确维护导管,规范操作,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可减少和预防PICC断裂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取出与血管粘连滞留体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的经验和技巧。方法总结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4例PICC导管因血管粘连滞留体内患儿介入取出经验,穿刺单侧股静脉,应用导丝建立从PICC导管尾端-PICC导管头端侧孔-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股静脉全轨道,用导管或长鞘管沿着导丝逐步分离粘连。结果 3例患儿成功取出PICC导管,1例患儿取出PICC导管近心端,4例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经导管介入建立全轨道方法可有效分离与血管粘连无法顺利拔出滞留体内的PICC导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罕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罕见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体内断裂漂移入肺部、体外断裂各1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囊袋感染伴港体移位翻转和港体外露各1例。经紧急处置,PICC体内断裂患者顺利取出体内残留断管,体外断裂患者经修剪后成功保留导管;IVAP 2例患者取出港体,伤口愈合良好。结论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并发症应急机制,加强中心静脉置管及维护人员培训,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指导,提高其自护能力,是中心静脉置管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刘婷  昌爱琛  刘琼 《护理学杂志》2012,27(19):51-52
目的探讨PICC导管断裂移位于心脏及大血管内的有效取出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例PICC导管断裂移位到心腔和肺动脉内的患者,行单侧或双侧股静脉穿刺,置入猪尾导管及导丝,先将脱落入心腔或肺动脉内的PICC导管的一端拉入下腔静脉内,再置入鹅颈套圈套取PICC导管,自血管鞘拉出体外。结果5例患者心血管腔内的PICC导管均成功取出,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应增强医护人员防范意识,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第一时间发现断裂PICC导管;介入技术取出心血管腔内断裂PICC导管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下医源性血管内异物的取出方法和技巧。方法对15例医源性血管内异物患者(包括中心静脉导管2例、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导管2例、深静脉输液港导管6例、可回收滤器3例和穿刺血管鞘断端、V18导丝头端各1例),根据异物种类、残留血管腔位置及血管腔大小,分别采用介入和外科手术或介入联合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处理。结果采用外科手术取出1例锁骨下深静脉穿刺导管及1例V18导丝;对1例可回收滤器,先用介入方法将下腔静脉滤器移至髂股静脉,再用外科手术方法取出;用EV3鹅颈式抓捕器、三叶草式抓捕器或自制抓捕器介入取出其余12例血管内异物。所用时间20min-4h,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介入方法可取出医源性血管内异物,必要时可行局部手术切开或介入联合外科手术局部切开取出。  相似文献   

6.
有关钢板及螺丝钉断裂的取出方法报道较多,而复杂性股骨带锁髓内钉断裂后的取出报道尚少,2004年4月至2008年1月,现就取出不同断裂类型的股骨带锁髓内钉中的7例复杂性断钉取出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1~55岁,平均41岁,骨折位于股骨干中段者2例,中下段者5例,粉碎骨折4例,简单横断3例,均为切开逆行打钉;髓内钉主钉断裂位于骨折端近侧约3 cm者,合并封帽进入梨状凹骨质内约0.5 cm 1例,位于骨折端近侧约6 cm者1例,于骨折线远侧2 cm以内2例,2 cm以上3例;单纯主钉断裂3例,合并锁钉断裂3例,其中1例4枚锁钉断裂3枚,且3枚锁钉断裂为3段;断裂时间于术后4个月~2年,平均9个月,均为骨折不愈合。1.2方法:1.2.1髓内钉主钉断裂位于骨折端近侧约3 cm者,合并封帽进入梨状凹骨质内约0.5 cm 1例:本例因封帽进入骨质,在梨状凹处寻找困难,无法顺行取出近侧残钉,先把锁钉取出,暴露骨折端,加大畸形,露出残钉远侧并拔出,再把残钉插入近端髓腔,顶住近侧残钉,锤击,使近端残钉上移,突破梨状凹皮质,屈髋关节继续锤击,在皮肤处可摸到突起,切一小口,取出...  相似文献   

7.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割断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性,年龄2岁4个月,体重12kg,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前行右侧颈内静脉高位外侧入路穿刺置管,经过顺利。术中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术毕保留颈内静脉导管回监护病房。术后72h患儿哭闹躁动过程中致使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自其固定缝线处割断,远端进入静脉,无法拔除。立即肌注安定2mg,患儿镇静入睡。沿静脉走向未摸及导管残端,急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扫描示导管残端(长约5cm)尚残留于右颈内静脉内,急诊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右颈内静脉切开顺利将其取出。术后患儿生命体征维持稳定,10d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8.
PICC置管过程中支撑导丝撤除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ICC置管过程中支撑导丝撤除时间对导管异位后复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血液病患儿按其是否立即拔出导丝的意愿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留置PICC结束保留导丝,待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后撤除导丝;对照组按PICC操作常规送导管至预定的长度后,固定、撤除导丝。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置管相关并发症及导管异位后复位的情况。结果两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导管异位后复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PICC结束保留导丝,至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后再撤除导丝,有利于导管异位后的复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访分析2013年4月—2016年3月在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输液港植入的过程、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 83例恶性肿瘤患者完成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其中经锁骨下静脉入路75例,右颈内静脉入路7例,右股静脉入路1例。操作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98%(78/83)。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1/83),表现为输液不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23%(6/83),包括术后局部皮肤感染1例,发生在术后第10个月,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导管血栓形成1例,发生在术后第8个月,经抗凝处理后取出输液港;导管堵塞1例,证实纤维蛋白鞘形成,经尿激酶处理无效后取出输液港;导管夹闭综合征3例,其中1例在术后第22个月导管断裂进入左肺动脉,通过抓捕器经右股静脉入路取出,1例在术后16个月因输液后肩膀酸痛拆除输液港,1例患者表现为输液不畅,植入输液港后6个月死于晚期肺癌。结论 DSA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操作简单、可视、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可为恶性肿瘤提供长期、安全、方便的静脉通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分步骤法维护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留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郑小华  刘珊 《护理学杂志》2006,21(13):23-24
目的预防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后滑脱及体外部分非人为移入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防止导管性静脉炎发生.方法将42例接受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分步骤法维护,即分步骤地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或先换肝素帽,再换透明贴膜),并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维护,即同时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导管体外部分S形固定.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穿刺点渗液、硬结,导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行PICC导管维护时,分步骤更换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将导管体外部分直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滑脱及体外部分进出体内,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预防导管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