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观察两种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蝶翼针衬垫敷料摆放方法在输液港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4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收治的采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的129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采用传统衬垫敷料摆放方法,即蝶翼针针下垫医用脱脂纱布,共6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改良衬垫敷料摆放方法,即将医用脱脂纱布折叠包绕于蝶翼针针翼上下,共64例病人作为试验组。两组病人均在出院前拔除蝶翼针。比较两组病人拔针时疼痛程度及拔针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拔针疼痛程度为(0.59±0.58)分低于对照组(1.43±0.84)分(P<0.01);试验组拔针时间(3.81±0.38)min短于对照组(6.70±0.69)min(P<0.01)。结论:采用改良输液港蝶翼针衬垫敷料设计能有效降低病人拔针时疼痛程度,缩短拔针用时。 相似文献
3.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利用蝶翼针进行皮下植入无损伤穿刺,能长期留置,创伤小,受到需长期接受间断输液治疗[1]、化疗患者的欢迎,临床上也在普遍使用[2],也可用于输血、采集血样等[3],目前化疗是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正确合理的选择中心静脉通路,对于肿瘤化疗患者来说十分的重要 [4]。但在蝶翼针拔针的时候很容易反弹反向扎到医护人员的手,且每次拔针时,护士需要左手两个手指按压输液港的底座,然后右手拔蝶翼针,因此拔出时的反弹在临床上经常发生,容易扎到护士左手。现有的按压保护板不能进行多种形式的放置,安全防护措施较差且在使用时手部容易打滑,针对此问题,笔者设计了一次性输液港蝶翼针拔针按压保护板 相似文献
4.
该输液港蝶翼针防针刺伤拔针装置包括吸附在皮肤上的底座,连接在底座上的海绵体;底座位于输液港上方,底座上设有第一开口以形成置针区,海绵体上设有第二开口,蝶翼针在置针区扎入输液港,蝶翼针的两翼抵接在第二开口内。本输液港蝶翼针防针刺伤拔针装置为一次性耗材,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安全,通过海绵体的第二开口固定了蝶翼针的两翼,蝶翼针可在底座的第一开口内灵活置针,方便了左侧或右侧方向拔针,拔针时可有效预防针刺伤,很好地保护了操作者,且底座受力均匀,大大减轻了患者拔针时的疼痛感,减少了紧张焦虑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改进输液港蝶翼无损伤针拔除方法,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方法:自2008年11月~2013年1月,我科选用8F单腔三向瓣膜式静脉输液港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输液港植入的病人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拔针方法,分析两组针刺伤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拔除208次,无1次针刺伤发生;对照组病人拔除129次,发生针刺伤11次,两组针刺伤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拔除蝶翼无损伤针时采取改进措施,防止了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液港植入术后首次蝶翼无损伤针的穿刺时机,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意见。方法 将输液港植入术后的11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术后(0~3)d进行首次穿刺;观察组在术后(4~5)d进行首次穿刺,2组穿刺步骤和日常观察护理相同。比较2组的渗漏、局部感染、一次穿刺成功率、护士操作满意度、疼痛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渗漏和局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护士操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输液港植入术后,首次蝶翼针穿刺的时间选择在术后4~5d进行,这样可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士操作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连接以及分离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方法,设计分离蝶翼针时使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以降低该操作的针刺伤发生率。方法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本科3个病区64名护理人员在改进连接以及分离蝶翼针操作前、后的针刺伤发生情况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改进措施后,患者、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均较改进措施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改进连接静脉输液港蝶翼针的技巧,设计新型安全防护设备,进一步强化职业防范安全体系,可降低此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一定程度保护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临床许多病人在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验的同时还要进行输液治疗。为了减少病人痛苦,我们将真空采血装置中的蝶翼针与一次性静脉输液器相连接,达到一次穿刺完成采血、静脉输液。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输血后静脉输液港所需冲洗液量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输血后需要多少冲洗液量和如何冲洗才能冲净静脉输液港内残留的血液。方法用静脉输液港输完100 ml悬浮红细胞后,用输血器直接接生理盐水自然输注冲管和用10 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观察冲洗液量及输液港内血液的残留量。结果用输血器直接接生理盐水自然输注冲管者,输入生理盐水200 ml后,输液港的穿刺座内仍有沉积性血迹。用10 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当冲洗到5 ml后输液港的穿刺座和导管清亮。结论用静脉输液港输血或输入两种不相容药物时必须用10 ml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才能冲净输液港内的残留物,保证永久性导管的通畅。 相似文献
14.
15.
肿瘤患者应用静脉输液港两种封管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留置静脉输液港的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和化疗间期应用生理盐水封管和肝素液封管的再通效果,寻找不同时期最佳的封管方法。方法试验组15例在化疗期间和化疗间期均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静推再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对照组15例在化疗期间和化疗间期均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静推再用生理盐水5ml封管,观察两组输液港再通效果。结果在化疗期间肝素液封营和生理盐水封管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间期肝素液封管和生理盐水封管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期间输液间隔时间在24 h以内的选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静推再用生理盐水5ml封管方法最佳,在化疗间期选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式静推再用50U/ml肝素液5ml封管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16.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皮肤消毒法的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应用穿刺前消毒、穿刺后消毒、拔针前消毒——“三消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皮肤消毒。将2003年10月~2005年8月的152例住院新生儿厦138例住院成人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2个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明显低于其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留置针保留时间2个实验组分别长于其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皮肤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应用穿刺前消毒、穿刺后消毒、拔针前消毒--"三消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皮肤消毒.将2003年10月~2005年8月的152例住院新生儿及138例住院成人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三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 2个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明显低于其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留置针保留时间2个实验组分别长于其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应用"三消法"消毒皮肤,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8月行输液港植入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上臂静脉植入组(n=155)和中央静脉植入组(n=159)。比较2组穿刺置管成功率、近远期的并发症及舒适度。 结果 2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8),上臂静脉植入组的导管异位、输液不畅、导管脱落、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低于中央静脉植入组;患者舒适度高于中央静脉植入组(Z=-3.688,P<0.001)。 结论 超声引导下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且安全性及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