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近3年,我院对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在内镜诊断同时,进行活检胃粘膜直接涂片和尿素酶试验(福建三强生化有限公司HPUT试剂盒)共检测病人1325例.并评价HP感染与性别及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纤维胃镜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邓若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13-2014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所有患儿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并分析其结果.结果:80例患儿中,消化性溃疡41例,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重度浅表性胃炎21例,急性胃黏膜病变9例;HP检测47例阳性中均发生溃疡或者浅表性胃炎,所有患儿均采取无痛性胃镜检查及治疗.结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出血最多见,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早期无痛性胃镜检查小儿上消化道出血能早期明确病因并指导治疗,简单易行,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2年11月~1994年11月,对有上腹不适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053例,常规进行了胃粘膜活检,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切片染色检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将其中535例农民患者(甲组)HP感染情况与518例城镇其他职业患者(乙组)进行了比较,以期探讨这些农民患者HP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旋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对电子胃镜检查疑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在胃窦大、小弯距幽门2—3厘米处,各取一块胃黏膜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对快速尿素酶试验及Warthin银染色检查阳性患者定为HP感染阳性。HP阳性患者进行抗HP治疗两周。停药1个月后胃镜复查,观察胆汁反流情况并行病理切片检查。Warthin银染色及快速尿素酶实验HP检查阴性患者,定为HP根除。结果: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胃术后患者占15.2%,胆囊疾病者占27.2%,不明原因者占57.6%。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28例,占30.4%。HP阳性患者中25例,于停药一个月后行胃镜复查,发现23例HP根除,HP根除后有6例患者仍存在胆汁反流性胃炎(24%),HP根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愈率为76%。结论:HP感染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密切,可能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北海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北海地区幽门螺杆菌(Her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为防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1050例门诊病房具有上消化症状患者,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取活检作胃粘膜组织切片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服的感染率,并分析与职业,上消化疼痛的关系。结果:HP总检出率52.9%,男、女性别HP感染无差异,分别为53.8%、51.1%。年龄以30—59岁感染率最高(57.1%),16—29岁较低(38.5%),职业以渔民感染率最高(76.8%),农民次之(65.1%);上消化道疾病服感染,以球部溃疡最高(64.9%),糜烂性胃炎次之(60.4%),萎缩性胃炎最低(25%)。结论:本地区HP感染率以渔民、农民高为特点,HP感染是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疑有上消化道疾病的279例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及对87例患儿中87例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84例作快速尿素酶试验,63例行血清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如三项检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则可诊断为HP感染。[结果]279例胃镜检查出上消化道疾病277例。其中慢性胃炎168例,消化性溃疡92例,十二指肠炎21例,食管炎7例,过敏性紫癜5例,食管异物3例,胃内异物2例,胃息肉、胃黏膜脱垂、食道裂孔疝、食管贲门炎各1例,正常2例。87例HP检测中,阳性率为51.72%。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8.88%(22/4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1.29(19/31),十二指肠炎40.0%(2/5),胃溃疡33.33%(2/6)。【结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HP感染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最高,其次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且儿童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酶免疫法(ELISA)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粪便抗原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用酶免疫试剂对90例接受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组织的患者粪便标本进行HP粪便抗原检测,确认试验为胃粘膜组织HP培养和尿素酶试纸快速试验检查,若结果均阳性则确认为HP感染。将粪便抗原检查结果与确认试验的结果比较,判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90例患者中确认为HP阳性的54例,阳性率为60%,其中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3.3%、64.7%、50.0%。HP粪便抗原阳性的57例患者中HP阳性的54例;HP阴的36例患者中HP粪便抗原阴性的29例,其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3.7%。结论酶免疫法检测HP粪便抗原,方法可靠,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探讨胃粘膜淋巴滤泡的形成与HP感染及慢性胃炎的关系。1 临床资料本组经胃镜和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共 586例 ,年龄 8~ 79岁 ,平均 45 8岁 ,男性 30 2例 ,女性 2 84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0 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1 78例。胃镜检查 :常规胃镜操作 ,每例患者在胃窦部至少取粘膜组织 4块 ,1块做快速尿素酶试验 ,1块做HP培养 ,2块做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常规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 ,若观察到淋巴细胞聚集和清晰的生发中心就认为淋巴滤泡的存在。HP感染的诊断标准 :HP培养或快速尿素酶检查出…  相似文献   

9.
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评价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介绍一种新型纸片法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PyloriTek ,探讨该方法在评价幽门螺杆菌 (Hp)根除效果中的应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12 7例患者因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 ,经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病理组织学检查及 (或 )Hp培养 ,确诊为Hp感染。其中慢性胃炎、胃溃疡各 3 4例 ,十二指肠溃疡 4 3例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12例 ,胃息肉 2例 ,反流性食管炎 2例。男性 97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3 1~ 68岁。Hp根除治疗方案为联合应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 ,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为评价Hp根除…  相似文献   

10.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32例儿童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其中46例行纤维胃镜检查和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全组中男226例,女206例。分为3组:①胃肠疾病组:临床诊断为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炎或溃疡共262人,年龄3~14岁,检测Hg-IgG,其中46例行纤维胃镜检查和胃粘膜快速尿素酶试验。②新生儿组:25例。测Hg-IgG,阳性者同时检测其母或父Hg-IgG。③健康对照组:145人,年龄3~14岁.检测Hp-IgG。1.2方法1.2.1血清Hg-I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患儿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行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 490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儿行~(13)C-UBT检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症状患儿的~(13)C-UBT阳性率。对阳性患者再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有上消化道症状的4 490例儿童中,~(13)C-UBT总阳性率为17.22%,儿童Hp感染无明显下降趋势;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1岁组和11~17岁组患儿阳性率分别为20.39%和19.97%,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者阳性率为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3)C-UBT阳性患儿中有736例(95.21%)接受胃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与~(13)C-UBT阳性符合率为95.24%。~(13)C-UBT阳性患儿的胃镜下改变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十二指肠炎最多见,消化性溃疡其次。结论 2011~2013年成都地区儿童Hp感染无明显下降趋势。~(13)C-UBT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及症状相关,~(13)C-UBT对5岁以上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寻找病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可提高患儿及家长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对阳性者再行胃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 ,尤其在十二指肠溃疡 (DU)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 ] 。作者对因中上腹不适或黑便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HP检测 ,分析不同月份HP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的季节性变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752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或黑便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 ,男 3870例 ( 57 3% ) ,女 2 882例( 4 2 7% ) ,平均年龄 46± 1 5 3岁。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胃粘膜标本取自距幽门 3cm处的胃窦部 ,判定时间为 5min ,温度控制在 2 0~2 5℃。其中 1 9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同时进行改良Gim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分析湘西地区苗族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朱本院胃镜室检查的522例苗族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同时检测HP感染情况。 结果 1522例患者HP感染率为29.1%,其中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胆汁反流性胃炎、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为22.8%、45.5%、42.7%、30%、11.7%、16.7%, 结论 HP是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湘西地区苗族人HP感染率不高,可能属HP感染低发区。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病密切相关。我们对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的血清学试验、体外尿素酶试验、Hp镜检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DNA进行了评价。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186例消化系症状就诊的患者。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56岁。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0例、十二指肠溃疡(DU)29例、胃溃疡(GU)31例、复合性溃疡(MU)5例及胃癌(GC)13例。当天抽静脉血3ml,分出血清,-20℃保存。2快速尿素酶试验(RUT):1min尿素酶试剂(深圳)。3细菌形态学检查:粘膜切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病的发病情况及与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 1 585例胃病患者在内窥镜检查时分别取胃窦部和胃体部粘膜组织作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二项均为阳性则诊断为HP感染。结果 1 585例中HP阳性率48.3%,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感染率最高(64.6%),胃癌患者次之(62.2%)、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45.3%、胃溃疡患者为44.4%、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0.3%。HP阳性的胃溃疡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1~0.05)。结论 HP感染增加了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儿童650例胃镜检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探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胃镜在小儿消化道疾病诊查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总结并分析了1985年8月-2003年9月650例小儿胃镜检查的资料。结果 该组病例发现上消化道疾病患者644例,阳性查出率99.08%,其中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伴十二指肠炎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较高,6例未见异常。结论 胃镜检查对小儿上消化道疾病是一种快速、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大部分成人胃镜检查用于小儿检查是可行的,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缪应雷  周曾芬 《临床荟萃》1999,14(22):1052-105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1982年,Warren和Marshall从人胃粘膜组织中分离出该菌以来,其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现已基本确定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所以HP感染的检测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将就各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目前HP的检测方法分为侵人性检查和非侵入性检查,前者包括:培养,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PCR;后者包括:~(13)C/~(14)C-尿素呼吸试验及~(15)N尿氨排泄试验,血清学(IgA,IgG,IgM)。尽管检测方法较多,但在临床和科研中,由于使用目的不同,选择的检测方法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83年Marshall和Warren报道胃粘膜活检标本中成功地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检测技术上有很大发展。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为HP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全新手段。本文对冒镜确诊的362例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例作PCR技术确定HP检出率,并以病理检查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标本采自本院1995年3月~1997年10月经胃镜检查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类胃炎及溃疡合并胃炎362例,每例在距幽门口5cm内钳取胃粘膜2份(每例检…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胃癌、胃MALT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密切相关。目前检测Hp有多种方法,我院传统的是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2003年9月开始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breathtest,14C-UBT)检测Hp。我们将2004年1月~12月在我院行14C-UBT检查的120例结果与快速尿素酶试验进行比较,用以评价14C-UBT诊断Hp感染的可靠性。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120例,均因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不适等)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普通门诊,专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血透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30例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的结果为胃溃疡6例,十二指肠溃疡6例,慢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炎5例,广泛性出血性胃炎3例,其中29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胃十二指肠病变是慢性血透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因症状多不典型,应常规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有利于防止发生致死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