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作为"七年一贯,本硕融通"的培养方式,它既区别于五年制本科,又不同于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七年制中西医结合的培养方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本文针对七年制中西医专业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提出改革,并在部分教师和2009-2011级七年制学生中展开调研,对计划不断进行监控改良,努力探索出一条七年制中西医专业教育的优化课程体系,为培养合格的七年制中西医临床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清  经燕 《中医教育》2006,25(3):60-61
中医七年制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的高级临床医师”;培养原则是“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七年制培养的学生应该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扩招,中医学七年制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加强德育教育、调整课程安排和优化临床实习安排等措施能进一步提高中医学七年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七年制教育作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医学高等人才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世界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旧的七年制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当下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就启发与文献检索式教学应用于七年制教学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以期探索出一条新的、更适合当前社会需要的七年制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完成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提高七年制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七年制医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开展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这些实验教学改革能够使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科研得到更好的结合,对七年制医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培养和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激发七年制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医专业七年制培养的是临床型的中医学人才,七年制毕业生临床技能水平是体现七年制作为中医高级人才的标志之一,体现学校与临床医学院对七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正确与否。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经过两年的综合性大学的学习,三年的基础和临床知识的学习,一年的临床轮转实习,一年的专科实习后,学生的医学知识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临床操作动手能力是否娴熟,毕业后能不能胜任一  相似文献   

7.
韩燕  张冰 《中医教育》2000,19(6):16-17
中医七年制教育创办于 1991年,从首批 3所院校(北京、广州、上海)进行中医专业七年制试点以来,至今已有 11所院校(北京、广州、上海、成都、南京、山东、黑龙江、湖南、辽宁、天津、浙江)招收七年制学生。这种本硕融通的七年制教育,经过 10年的尝试,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门人才,适应了社会对中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面对越来越多医院承担培养临床七年制学生的趋势,医院应从医学生本身出发,从基础知识、临床思维、科研能力和医德医风等方面对临床七年制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在本校中医学七年制学生中开展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一些经验,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推理能力,更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七年制中医学专业教育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中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而中医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故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全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考核医学教育质量,检验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实习过程管理等对策,为完善七年制中医人才后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教学对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七年制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中医七年制学生研究性教学体系,探讨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医学生中医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七年一贯”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通过实施“5+2”培养计划、推行半开放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标准化病人考核、设立七年制论坛基金、建立优胜劣汰学制互通制度等措施进行前期教育的改革,以培养具有硕士学位水平的高层次l临床研究型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教育界认为,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是未来中医教育的发展方向。1991年秋,我校与中山大学联合,率先在全国试办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到2002年已培养出91名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连续5年一次性就业率100%,得到同行普遍认同。为总结七年制教育改革的成效,给深化长学制教育改革提供依据,我们在2003年初对我校前五届七年制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函调广州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学专业91~95级毕业生,统计就业城市、单位类型、医院级别、职业意向符合度。职业意向符合度按工作地、工种、薪酬、单位与求职愿望吻…  相似文献   

14.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之一,是七年制中医专业的必修课.但目前的七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就其模式而言基本是五年制的沿袭,七年制与五年制使用同一教材.如何在利用有限的学时为七年制学生上好中医妇科学这一门课,我们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七年制中医教育的改革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开始着手于申办七年制中医专业的研讨、论证及专业设置的前期准备工作,2000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院开办七年制中医专业,并于当年招收新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高等院校七年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摸索和建立符合七年制临床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多途径、多方法综合教学模式,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基础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建立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相似文献   

17.
郑兰英 《中医教育》2004,23(4):65-68
七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由于近、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潜在不足和中国医疗市场的现实制约了其良性机制的形成和模式的创新,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模式优化等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依然困扰着它.七年制中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赖于人们对中医学学科模式的了解和办学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在本校中医学七年制学生中开展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一些经验,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推理能力,更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为此中、西医院校都开设了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但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探讨和不断钻研的课题.本文对中医院校七年制学生在普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七年制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造就掌握较高临床技能,具有较大发展潜能的临床医学人才。为了达到七年制麻醉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应该在七年制医学生硕士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鼓励学生早期深入临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加强麻醉学理论与临床技能培训,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学训练和自学能力提高,加强科研能力培养和专业英语学习。通过改进临床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能够得到教师更细致的指点,并且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及临床带教医生的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地探索、总结,改进我国现有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使其更加完善,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医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