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有很大影响。平原人进入高原后,劳动能力明显降低。部分人可发生急性或慢性高原病,但人体对高原环境也具有强大的习服适应能力,在一定限度内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手段,可以有效加快个体或群体的习服过程,促进高原习服,促习服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有阶梯习服,适应性运动锻炼,缺氧预适应,高原富氧室,药物,促习服因子,营养和高原耐缺氧食品等,平原人在由平原进入高原的过程中阶梯习服复合适应性体格锻炼是促进高原习服最有效的措施,在此过程中,辅以药物预防可能会起到更为有效的效果。有关其作用的模式和效果更为显著的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高原睡眠质量,合理的营养均有利于促进高原习服,预缺氧作为一种新的促习服措施。目前正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对预缺氧方式的选择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积极研究寻找有效的生物促习服因子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综述国内外有关促进高原习服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官兵急进高原和高原习服后两种暴露状态下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情况,为高原心肌损伤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将急进高原(海拔4 300 m)和高原习服后(海拔4 300 m)的新疆某部队57名官兵纳入到试验组,同时将世居平原(海拔43 m)的42名官兵纳入到对照组,利用化学发光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C反应蛋白(CR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 结果人们急进高原状态时血液中CK、CK-MB、MYO、hs-cTnI、CRP和hs-CRP的中位数分别为:168.20 ng/L、1.20 ng/L、39.80 ng/L、1.00 pg/L、0.70 mg/L和0.75 mg/L;高原习服状态分别为:135.70 ng/L、0.90 ng/L、38.80 ng/L、1.00 pg/L、0.50 mg/L和0.40 mg/L,二者的CK、CK-MB和hs-CRP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平原对照组相比较,急进状态下的各指标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而习服状态下的CK、CK-MB、MYO和hs-cTnI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当机体急性暴露于高原环境导致其心肌标志物升高。而经过高原习服后炎性指标有所改善,但依然会导致其心肌标志物升高,心肌酶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应注意心肌保护;同时该研究为机体急进高原和高原习服心肌损伤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血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缺氧习服大鼠较未习服鼠冻伤的程度更为严重的原因。对平原(FN)、急性缺氧(FAH)和缺氧习服(FHAC)大鼠冻伤前后血液流变性质的改变进行了观测。FHAC组大鼠在模拟的高原条件下锻炼4周后,与其余两组一起接受冷冻处理,造成双后足重度冻伤。在冻前及冻后不同时间,各组动物分别由心脏穿刺采血,测定各项流变学参数。结果表明,冻伤前FHAC组RBC比积、全血粘度、KBC聚集指数及硬度明显高于FN及FAH组,变形指数明显低于二者(P<0.05)。冻伤后各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变,与冻前比较,冻后24小时FN、FAH及FHAC组全血粘度分别增加35.9%、29.0%、162.8%(P<0.01),RBC聚集指数分别增加31.6%、117.5%、166.3%(P<0.05)。提示缺氧习服和冷冻损伤均可引起大鼠血液流变性质明显恶化,而缺氧习服冻伤后血液流变性质恶化的程度更趋严重。这是造成缺氧习服大鼠冻伤程度更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低氧环境下大鼠与高原鼠兔血液中NO与ET-1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低氧环境下大鼠与高原鼠兔血液中NO与ET-1含量。方法将Wistar大鼠暴露于3780m低氧环境中,分别于低氧24h、2周、3周后取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液中ET-1、NO含量,计算NO/ET1比值,并与高原鼠兔比较。结果急进高原24h后,大鼠血液中的NO与ET-1比同海拔的鼠兔显著增加(P<0.01),而两者NO/ET-1比值却非常接近(P>0.05)。随着大鼠在高海拔停留时间延长,血液中NO呈减少趋势,而ET1呈上升趋势。高原鼠兔NO/ET-1值约是大鼠缺氧2、3周时的2倍(P<0.01)。结论适当的NO/ET-1比值是高原鼠兔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适应性选择。急进高原时,NO显著增加和适当的NO/ET-1值是机体对抗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有效的代偿性机制;随着缺氧时间延长,NO、NO/ET1值的降低及ET-1的增加,可能是机体不适应低氧环境的一个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急进高原时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高原习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10日急进驻藏的某部男性青年560例,依据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量表症状评分3分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从第2天开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方法。每天下午检测研究对象心率、血氧饱合度,调查Lake Louise高山评分量表并计算总分,连续7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 200 m高原治疗组3~6 d,Lake Louise急性高山病评分降低、心率(HR)降低、血氧饱和度(Sa 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后高山病评分、HR、Sa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氧疗能明显减轻急进高原人群的急性高原病症状、降低心率、增加氧饱和度,促进高原习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血浆瘦素(leptin)水平及弓状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方法 将48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西宁(海拔2 262 km)]组和第1、3、7、15、30天组[花石峡(海拔4 300 km)],每组8只.于饲养的既定时间检测血浆瘦素水平和弓状核中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从急进高原第1天开始,各组大鼠血浆瘦素水平和下丘脑弓状核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急进高原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浆瘦素水平和下丘脑弓状核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在第7、3天达到峰值.结论 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血浆瘦素水平及弓状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推测血浆瘦素可能参与了高原习服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低氧与重度冻伤家兔血液流变学4项指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低氧条件下重度冻伤家兔血液流变性质的改变进行观察,并探讨了抗栓、溶栓、稀释血液等综合治疗措施对其的治疗作用。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5~3.0 kg单笼喂养,饲混合料,随意饮水,室温(20±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基于富氧环境的高原习服训练中心,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海拔3570 m利用分子筛制氧机供氧和自动供氧控制系统,模拟较低生理等效高度,建立习服训练中心。将24名男性急性高原反应(AMS)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训练组在O2含量分别为26.0%、24.5%、23.0%和21.5%的富氧环境中进行运动训练各1 d;对照组处于自然低氧环境中,不进行运动训练。将训练组训练期间和训练结束后1 d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AM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值进行比较。结果训练组进入习服训练中心训练后,血氧饱和度有所改善,训练1~4 d和训练后1 d,AMS评分分别为2.08±1.17、1.67±0.65、1.50±0.79、1.33±0.89、0.58±0.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0±0.08、5.58±0.09、4.50±1.17、3.92±0.09、3.42±0.7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高原习服训练中心通过阶梯式调节生理等效高度并进行运动训练,能及时缓解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缩短习服时间。  相似文献   

9.
8 677名官兵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部队官兵HBV、HCV、HIV、梅毒感染状况,为部队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血液传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我们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驻地部队官兵进行了上述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动态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取驻徐地区部队官兵8 677名,其中干部321名,战士8 356名,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2)试剂和仪器: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均为批批检合格试剂(上海科华生物和厦门新创产品);ST-360酶标仪和ST-36W洗板机为上海科华产品。(3)方法:常规采集血液,及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冬休时间、性别、年龄对再入高原施工人员早期生理习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2004年参加高原施工且2003~2005年重返高原(海拔3080m)习服7~15d2528人的“工前体检”资料,根据冬休时间的长短随机分为长休组(≥90d,n=984)与短休组(≤60d,n=1544)并依年龄、性别的不同再分亚组;利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次年重返高原习服7~15d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红蛋白均值长休组均低于短休组,脉搏血氧饱和度略高于短休组(均P≤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血压异常率长休组亦显著低于短休组(P<0.05或P<0.001);②无论同组或全组中,女性亚组的血压、血红蛋白均优于男性(P<0.05或P<0.001),<40岁亚组的血压、心电图优于≥40岁组(P<0.05或P<0.001)。[结论]高原施工人员(特别是40岁以上男性)冬休时间超过3个月对重返高原的早期生理习服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部队进驻高原初期不同低氧习服时间对脑力作业能力的影响以及个体习服状况与脑力作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进驻高原3700 m部队2天组(108人)、7天组(52人)、30天组(73人)和平原对照组(90人)的脑力作业能力(颜色选择反应时,听觉选择反应时,注意力,客体工作记忆,动作敏捷性,空间工作记忆),血氧饱和度进行测试,并进行急性高原反应(AMS)问卷调查与相关分析。结果颜色选择反应时高原2天组高于平原组(P<0.01)。注意力、动作敏捷性、空间工作记忆成绩高原各组均低于平原组(P<0.01),其中,动作敏捷性成绩高原7天组最低(P<0.01)。注意力和空间工作记忆成绩高原30天组最低。除动作敏捷性测试与血氧饱和度(SaO2)呈显著正相关(r=0.247,P<0.05),其他脑力测试成绩与SaO2、AMS评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头痛和气短两个单项症状与部分认知能力有相关性。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对脑力作业能力有显著影响,在高原习服30天内,部分认知功能随习服时间延长逐渐好转,但仍低于平原水平。部分认知功能随习服时间延长而降低,出现SaO2下降以及头痛、气短症状者更易出现脑力作业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急性缺氧和缺氧习服对冻伤大鼠直肠温和冻足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原冻伤组在冷冻与复温过程中,大鼠直肠温度不变或升高;冻足皮肤温度在冻后1-2天升至高峰,随后降低,冻后6-7天降至接近未冻足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研究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毫米波的生物效应。方法 检测大鼠在35GHz高功率毫米波短时间(小于50s)局部辐照下AST(谷草转氨酶)、CK(肌酸磷酸酶)、LDH(乳酸脱氢酶)三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AST、CK、LDH指标随辐照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 本研究提示即使是短时间的局部辐射高功率毫米波可能引起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器官受损;AST,CK,LDH可作为研究毫米波生物效应的重要生化指标;辐照后1h测量生化指标与辐照剂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时间段为生化指标的测量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4.
高原习服是平原人进入高原一段时间后,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而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在进入高原后,机体多个系统参与低氧应答以维持血氧含量,而这种应答的程度与范围对高原病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产生的影响及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指出,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原可引起许多医学问题[1,2],其中心电图表现包括Q波出现,P波高尖,Q—T波延长,T波增高,还可以引起电轴QRS电压之改变,这些已引起医学界足够重视而介于1 500—3 000 m海拔高原一般较少引起临床疾病,所以未引起重视。本文研究100例地处1 600 m海拔正常人心电图和:100例地处2 200海拔正常人心电图,试图寻找此两种海拔高度下,心电图时间指标R—R间期、Q—T间期、Q—T间期、QRS时限间之关系以及不同海拔面上述4项时间指标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血液生化指标是大鼠30d喂养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采取血液时,发生溶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溶血前后大鼠血液生化指标会出现如何变化,至今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室测试了80只SD大鼠溶血前后生化指标,并进行了统计学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参芪花粉片对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期间脱习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由平原及低海拔地区进入海拔4 300m地区工作的中青年健康职工380名,采用每周在海拔4 300m室内工作5d,返回海拔2 800m的后方基地休养两天的固定公休模式,连续观察在高原暴露3年期间在海拔2800m休养期间高原脱习服症状的发生率及实施参芪花粉片干预的效果.结果 高原脱习服的总检出率为82.37% (313/380);其前10位症状的排序及检出率依次为:嗜睡(66.31%)、乏力(42.37%)、头昏(35.78%)、失眠(30.79%)、食欲降低(29.73%)、心烦(29.21%)、全身不适(28.95%)、情绪低落(27.89%)、心慌(27.10%)、胸闷(24.47%).高原脱习服人群中需要治疗者占全部脱习服检出者的34.18% (107/313).参芪花粉片对其的干预效果为,服药15 d症状完全消失者占92.52% (99/107),其中半年无复发不需继续服药(痊愈)者占78.79% (78/99)、偶有症状出现而自行服药缓解(显效)者占21.21% (21/99),症状无缓解或部分缓解但需经常服药(无效)者占7.48% (8/107).观察期间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高原慢性间歇性缺氧暴露下有较高的高原脱习服患病率,参芪花粉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与远期干预效果,是防治高原脱习服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大鼠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毒理学评价提供比较准确、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实验室近3年来8-10周龄SPF级Wistar大鼠对照组血液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按照正态分布原理推断其95%可信度正常值范围,并比较雌雄性别的差异.结果 血液学指标中的WBC、RBC、HGB计数雌雄性大鼠间无统计学意义,但PLT和白细胞分类计数雌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化指标中雌性大鼠ALT、TG比雄性大鼠低,TP、ALB、A/G比值比雄性大鼠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初步建立和完善了不同性别Wistar大鼠的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原低氧对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影响及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变化。方法 将SD大鼠分别进行高原低氧干预1、2、3和30 d,并设置对照组;4个高原低氧组由海拔5 m的西安地区途中耗时1d带到海拔2 700 m青海格尔木地区、途中耗时2 d带到海拔5 000 m唐古拉地区,途中耗时3d带到海拔4 500 m的西藏那曲地区,并饲养30 d。结果 光镜及电镜观察显示,急性高原低氧2 d组肺组织出现明显高原肺水肿,高原低氧30 d组HIF-1αmRNA条带积分吸光度值(0.874±0.075)明显高于对照组(0.225±0.026)(P<0.01),高原肺水肿现象则明显减轻。结论 低氧习服后肺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升高,有利于减轻高原肺水肿。  相似文献   

20.
在食品、药品、农药、消毒剂、化学物质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中 ,血液学和生化指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而判断受试物是否导致某项指标的异常 ,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以外 ,还需要考虑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即是否超出正常参考值的范围以外。我国食品和药品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实验 ,已要求应用清洁级以上的实验动物。为此 ,我们总结分析了近 1年来 2 7批次 30天喂养试验SPF级Wistar种大鼠的常规血液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正常参考值的科学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动物用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