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338例海洛因依赖者住院戒毒后又再复吸的时间、复吸动因以及戒毒方法和复吸时间关系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95%的病例在3个月内都复吸,平均复吸时间为25 d,复吸原因多为病态渴求,次为同伴引诱,部分依赖者则认为多种原因共同起作用,至于戒毒方法和复吸时间关系,以用抗精神药物戒毒复吸较快,其次为二氢埃托啡,美沙酮;丁丙诺啡最慢。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依赖者338例复吸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对338例海洛因依赖者住院戒毒后又再复吸的时间、复吸动因以及戒毒方法和复吸时间关系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95%的病例在3个月内都复吸,平均复吸时间为25d,复吸原因多为病态渴求.次为同伴引诱,部分依赖者则认为多种原因共同起作用.至于戒毒方法和复吸时间关系.以用抗精神药物戒毒复吸较快,其次为二氢埃托啡,美沙酮;丁丙诺啡最慢。  相似文献   

3.
518例阿片类依赖者复吸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的复吸情况及原因,以提高戒毒的操守率.方法:采用<复吸原因调查表>调查518例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复吸的情况.结果:在518例被调查者中,复吸者486人,复吸率为93.4%,平均复吸次数为4.56±2.13.复吸原因:稽延性戒断症状是产生复吸的主要身体原因(占60.2%);为解除心情烦恼(占65.3%),打发无聊时间(占56.2%),再吸"最后一次"(占58.1%),是产生复吸的主要心理原因;戒毒后回归旧环境,触景生情(占53.3%),受毒友的影响(占61.8%)开始复吸,是产生复吸的主要社会原因;另外,吸毒者戒毒信心不足(45.0%以上),使不少吸毒者不能保持操守.身体、心理、社会因子对复吸的影响差异显著(F=6.36,P<0.01),经配对相关t检验,身体、心理因子对复吸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结论:选用合适的戒毒药品和在身体脱毒后进行心理康复是降低复吸率的必要手段.另外,政府的政策是控制吸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戒毒人员的自我概念对其复吸倾向的影响及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戒毒工作的针对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德阳市"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四川省成都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女性241名,男性240名),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修订量表、中文生命意义问卷(C-MLQ)和复吸倾向问卷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戒毒人员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2)女性戒毒人员的自我概念与复吸倾向没有显著相关;男性戒毒人员的自我概念与复吸倾向呈显著负相关;(3)在女性戒毒人员中,生命意义感在自我概念对复吸倾向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男性戒毒人员中,生命意义感在自我概念对复吸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女性戒毒人员的自我概念对复吸倾向没有直接影响,它完全通过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复吸倾向;男性戒毒人员的自我概念对复吸倾向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可通过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复吸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男性强制戒毒人员自我概念、戒毒动机与复吸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戒毒动机量表"与"复吸倾向问卷"对378名成年男性强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共同方法偏差、Pearson相关系数及Bootstrap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自我概念与戒毒动机呈显著正相关(r=0.179,P<0.01),戒毒动机与复吸倾向呈显著负相关(r=-0.361,P<0.01),自我概念与复吸倾向呈显著负相关(r=-0.302,P<0.01);(2)戒毒动机在自我概念与复吸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6,占总效应的18.28%)。结论:针对男性强戒人员,应重视自我概念评估,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手段,提高自我心理结构中自我概念水平与戒毒动机,以降低复吸倾向。  相似文献   

6.
复吸是药物依赖者戒断用药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些因素的激发,重现渴求感受药物精神效应欲望而恢复用药行为。复吸是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治疗药物成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各种方式的戒毒治疗其复吸率居高不下,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戒毒患者半年内复吸率高达95%以上,绝大多数药物滥用者陷入了戒断治疗-复吸-再治疗-再复吸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药物滥用防治工作面临两大任务: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毒、康复、防复吸和苯丙胺类兴奋剂等合成毒品(或称"新型毒品")滥用的防治.对于前者,应该说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已经认识到海洛因依赖戒毒和复吸的一般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比较科学、可行的阿片依赖的治疗模式,即以强制戒毒为主要戒毒(脱毒)方式,以包括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在内的社区戒毒(康复)为基本戒毒康复和防复吸措施的戒毒康复体系.这些基于实践和经验总结出的模式成为禁毒法中戒毒康复立法的主要依据和内容.下一步的工作是根据《禁毒法》所确定的原则,并结合东西部不同城乡地区的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的问题.而后者即合成毒品滥用防治则是禁毒工作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以下就合成毒品滥用问题并结合我们的相关科研工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复吸情况及复吸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了解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的复吸情况及原因,以提高戒毒操守率。方法··:采用《16项复吸原因调查问卷》调查285例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复吸的情况。结果··:在285例被调查者中,282例在脱毒后1年内就复吸,仅3例没有再吸食毒品(戒毒时间超过1年),1年内复吸率高达98.9%。复吸原因:稽延性戒断症状是产生复吸的主要身体原因(占60%);为了解除心情烦恼(占65%),打发无聊时间(占56%),再吸“最后一次”(占58%),是产生复吸的主要心理原因;戒毒后回归旧环境,触景生情(占53%),受毒友的影响(占60%)开始复吸,是产生复吸的主要社会原因;另外,吸毒者戒毒信心不足(占40%),使不少吸毒者不能保持操守。身体、心理、社会3因子对复吸的影响差异显著(F=6.36,P<0.01),经配对相关t检验,身体、心理因子对复吸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结论··:选用合适的戒毒药品和在身体脱毒后进行心理康复是降低复吸率的必要手段。另外,政府的政策是控制吸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戒毒人员的自尊是否影响其复吸风险,以及抑郁是否在自尊与复吸风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毒品复吸高危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26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处理。结果:戒毒人员的自尊与复吸风险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感显著正相关;抑郁感在戒毒人员的自尊与复吸风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戒毒人员的自尊会影响其复吸风险,自尊主要通过抑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复吸风险。  相似文献   

10.
实现戒毒人员顺利再社会化是戒毒事业的难点与关键。再社会化障碍的实质就是重新违法犯罪或复吸。情感缺失是导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再社会化障碍的心理动因,社会支持系统破损是导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情感缺失的重要因素。探究这些导致情感缺失的因素,寻求情感重构的途径与方式,对于重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健康的心理结构,促进戒毒康复,预防重新违法犯罪有极大助益。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依赖复吸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身想毒",这是对吸毒成瘾者最形象和真实的写照,一旦染上毒瘾,戒毒十分艰难,有92%以上的人不出半年又复吸,复吸率之高,令人心寒.为了探讨复吸者现状,对120例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者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复吸行为是禁戒毒工作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戒毒人员开展防复吸戒治,降低其复吸风险,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降低戒毒后的复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进行生理-心理-家庭-社会等多层面的康复治疗干预。行为改变轮理论(Behaviour Change Wheel, BCW),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训练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理论综合了个人、环境与社会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来改变和影响某一行为问题,与复吸行为的综合戒治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能较好地应用到戒毒人员复吸行为的康复训练之中。本研究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原理和操作技术,探索构建甲基苯丙胺戒毒人员防复吸戒治模型,对毒品成瘾的防复吸戒治提出新的思考和戒治模式,可为禁戒毒实务部门提供一种新的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重视自愿戒毒全过程管理,提高戒毒成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对吸毒人员实行强制戒毒的同时鼓励吸毒人员到自愿戒毒机构自愿戒毒,给他们提供了一条较宽松的戒毒康复之路。但不少自愿住院戒毒者出院后复吸,戒毒成功率很低。我院自愿戒毒专科从1991年至今收治了大批自愿戒毒者,从出院后戒毒成功与出院后复吸正反两方面例子中,我们总结经验,认为要提高自愿戒毒的成功率,必须重视自愿戒毒全过程的管理。1重视自愿戒毒病人入院前的筛选和教育自愿戒毒机构注意对自愿戒毒者入院前的筛选和教育,对提高脱毒成功率和减少出院后复吸十分重要。由于吸毒者个人情况和社会关系比较复杂,自愿住院戒毒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编制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该研究基于文献回顾、个别访谈及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进行理论构建,编制了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问卷并正式施测于501名戒毒人员,用SPSS 19.0社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戒毒人员复吸倾向性量表可解构为生理唤醒、戒毒行动、家庭关系、情绪管理、戒毒效能感5个因子。经分析,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α=0.951)和分半信度(0.946),其结构效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可接受的水平。结论:该问卷适用于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个体评定。  相似文献   

15.
戒毒康复期是预防复吸的关键阶段,但康复戒毒在我国正处于摸索期,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戒毒方案。本文通过剖析患者复吸的心理原因,分成四个类型,在康复期中引入行为疗法,阐述行为疗法的优势,提出使用套餐式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类戒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史、滥用行为特征、特别是复吸原因等多方面分析我国海洛因滥用者的复吸情况,以提高戒毒的成功率。方法:检索1995年~2008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海洛因滥用者复吸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洛因复吸者具有较为明显的人口学特征和药物滥用行为特征,复吸者中男性占74.43%,年龄分布在21~40岁的占74.28%,初中以下占76.24%,未婚则有53.85%,无业和个体经营者占73.89%。海洛因依赖者完全脱毒十分艰难,复吸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结论:必须充分了解我国海洛因依赖者复吸情况,加强对毒品流行的预防和控制。坚持多元视角对戒毒问题进行研究,寻求有效的预防复吸的方案,并且重视戒毒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提高戒毒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自编调查表对在我院住院自愿戒毒出院的吸毒者进行戒毒后回归社会后的随访调查,结果表明单纯的戒毒治疗操守率是很低的,其一周内复吸率为59.91%,第二次戒毒后一周内复吸率为88%,第三次戒毒后一周内复吸率为97.28%,逐步回归分析可见影响复吸的因素分别为复吸动因、婚姻状况、戒毒方法、吸毒方式、吸毒时间、戒毒时间等,复吸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尤其是戒毒后回归社会时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及督促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吸毒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抗复吸必须有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否则预防复吸很可能成为空话.对于普通慢性疾病患者旧病复发,我们会毫无疑问尽力救治,如以同样的心态对待戒毒者的复吸,何患无策?戒毒所里的戒毒人员除药物治疗外,还接受各种形式的毒品知识和思想教育.但家庭和社会对吸毒者的内心活动了解尚少,不利于出所后戒毒效果的持续.为了让社会了解引起戒毒者复吸的因素,了解戒毒者面对复吸的心理活动,使戒毒者得到有效的帮助,保持长期操守.我们设计一份复吸问卷调查表,于2003年6月5日以匿名方式对在所的395名吸毒人员开展调查,参与者均单独完成答卷.现将结果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同特点的戒毒劳教复吸人员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和社会心理特征的戒毒复吸劳教人员的人格特点 ,来寻求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的可能的突破口。对处于戒毒康复期的 1 5 8例戒毒复吸劳教人员施行 MMPI人格测试 ,结果表明 :复吸次数和复吸倾向与人格特点无关 ,而依据首吸年龄大小、吸毒时间长短、目前年龄大小和家庭关系好坏分组比较 ,不同情况的被试在某些人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开展康复心理干预时应充分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禁毒的决定》,其中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予以强制戒除,强制戒除后复吸人员实行劳动教养。此外,卫生部门开设自愿戒毒机构,进行戒毒治疗。从长期禁吸戒毒工作成效看,现行的强制戒毒,劳教戒毒和自愿戒毒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吸毒人员再次复吸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