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致命性并发症,糖皮质激素是急性GVHD的一线治疗药物,但激素治疗的有效率仅为30%~50%,且激素耐药的重度急性GVHD患者预后极差.间充质干细胞(MSC)可以调节体内外的免疫反应,因此MSC可用于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本研究旨在观察骨髓MSC治疗激素耐药的重度急性GVHD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徐丽  万滢  张良满 《护理学杂志》2007,22(23):58-59
对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因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 1个位点不合的供者.3例患者于移植后60、105、116 d并发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例因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死亡,2例得到有效控制.提示allo-HSCT后并发重度肠道GVHD进展快、症状重,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及用药护理对移植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脏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人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探讨其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15例肝移植术后肝脏穿刺活检标本,根据组织病理改变分为: 对照组(无排斥反应)、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组及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组,对其进行HSP7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3组肝脏组织均有HSP70表达,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质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SP70累积光密度(IOD)图像分析提示: 对照组IOD值为30.99±11.14,明显低于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组(68.84±21.37)和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组(71.82±19.99),P<0.01; 而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组IOD值又高于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组,P<0.05.结论 HSP70对移植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表达持续增高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5例移植后发生肠道急性GVHD的患者,均为Ⅲ~Ⅳ度肠道GVHD,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8.8岁,5例为HLA配型全相合,10例为HLA配型不全相合,肠道GVHD发生的中位时间是移植后66.7d.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方法为每次5 mg/kg,1次/周,根据肠道GVHD控制情况应用1~4次.观察患者的有效性和输注相关毒副作用.结果 输注英夫利西单抗后患者总体不良反应较轻,7例肠道GVHD得到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6.7%.随访至2015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11.1个月.全部患者中5例死于肠道GVHD,3例患者死于复发,1例死于感染,其他患者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无病生存率为40%,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32个月.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移植后肠道急性GVHD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皮肤、肝脏和肠道。其中,肠道GVHD发病率较高、程度较重,重度肠道GVHD往往难以逆转,并且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加重全身GVHD,影响移植疗效,增加病死率。肠道GVHD的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在GVHD的诊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肠道GVHD的症状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病理机制、治疗进展等方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肠道aGVHD主要表现为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血便、腹痛和肠梗阻,是影响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布地奈德是一种肠道吸收率低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多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及结肠炎所致的腹泻。我们将布地奈德用于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aGVHD的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累及皮肤、肝脏和肠道。其中,肠道GVHD发病率较高、程度较重,重度肠道GVHD往往难以逆转,并且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加重全身GVHD,影响移植疗效,增加病死率。肠道GVHD的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在GVHD的诊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肠道GVHD的症状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病理机制、治疗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相比,小肠移植的长期效果不理想.肠道存在大量的淋巴组织,肠道黏膜对缺血损伤的高度灵敏以及经常接触环境刺激等均为移植小肠易发生排斥反应和感染的原因.除了难以控制的急性排斥反应和致命的感染外,慢性排斥反应也是导致小肠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徐丽  万滢  张良满 《护理学杂志》2007,22(12):58-59
对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因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1个位点不合的供者。3例患者于移植后60、105、116d并发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例因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死亡.2例得到有效控制。提示allo-HSCT后并发重度肠道GVHD进展快、症状重,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及用药护理对移植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染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对大鼠脂肪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携带有HO-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HO-1),于供肝切取前48 h经阴茎背静脉将Ad5-HO-1注入供者体内,供肝置于4℃HTK液保存2 h,然后移植.对照组接受正常肝移植;轻度对照组接受轻度脂肪肝移植;轻度实验组接受注射Ad5~HO-1的轻度脂肪肝移植;重度对照组接受重度脂肪肝移植;重度实验组接受注射Ad5-HO-1的重度脂肪肝移植.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率及肝功能;观察移植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测定移植肝组织中HO-1的活性以及HO-1、Bcl-2、锌指蛋白A20、凋亡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重度对照组相比较,重度实验组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P<0.05).轻度实验组和重度实验组的HO-1活性分别高于各自的对照组(P<0.05).重度实验组移植肝组织中HO-1、Bcl-2及锌指蛋白A2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重度对照组(P<0.05),而Caspase-3的表达是降低的(P<0.05).重度实验组的1、7、21 d存活率分别为66.7%(4/6)、50%(3/6)和50%(3/6),而重度对照组的1、7、21 d存活率分别为33.3%(2/6)、16.7%(1/6)和16.7%(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血HO-1基因可减轻大鼠脂肪肝移植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异基凶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早期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PS)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方法 同顾件分析192例allo-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IPS的发牛情况及其临床表现,对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移植时疾病状态(高危组70例,疾病处于难治、未缓解状态;标危组122例,疾病处于缓解状态)、供者类型、HLA相合程度、移植类型、预处理方案、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aGVHD程度、aGVHD累及器官等11项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筛选出发生IP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 192例allo-HSCT受者中,有23例发生IPS,发生时间为术后76 d(32~120 d),其中20例经治疗无效死亡,发病至死亡的时间为9 d(3~92 d),其余3例治愈.23例IPS患者中,有19例发生过aGVHD,其中肠道aGVHD1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危组、非亲缘供者、HLA不合、发生aGVHD、Ⅲ~Ⅳ度aGVHD及肠道aGVHD等6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凶素分析显示,非亲缘供者、Ⅲ~Ⅳ度aGVHD和肠道aGVHD等3个因素是发生IP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非亲缘供者、Ⅲ~Ⅳ度aGVHD及肠道aGVHD是发生IPS的独立危险因素;IPS可能是由aGVHD引起的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2.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髓系白血病2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效果.方法 髓系白血病患儿26例,平均年龄为9.8岁,其中CML 8例,AML18例.CML患儿中,第1次慢性期(CPl)6例,加速期(AP)1例,第2次慢性期(CP2)1例;AML患儿中,第1次缓解(CRl)9例,第2次缓解(CR2)7例,2例未缓解(NCR).26例中,2例接受HLA全相合同胞供者的外周血与骨髓干细胞联合移植;2例接受由HLA半相合母亲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出的CD34+细胞输注;2例接受脐血移植;其余20例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每例移植有核细胞(6.8±6.0)×108/kg,CD34+细胞(4.0±5.8)×106/kg,CD3+细胞(2.6±3.8)×108/kg.所有患儿均采用白消安及环磷酰胺进行清髓性预处理.移植后采用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联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接受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6例CML患儿加用霉酚酸酯.若发生Ⅱ度以上GVHD,则给予甲泼尼龙或巴利昔单抗治疗.结果 除2例HLA半相合移植失败外,其余24例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24例植入成功的患儿中,2例未发生急性GVHD(aGVHD),15例(62.5%,15/24)出现Ⅰ~Ⅱ度aGVHD,7例(29.2%,7/24)出现Ⅲ~Ⅳ度aGVHD(重度aGVHD).7例重度aGVHD均为CML患儿.26例平均随访20.5个月,其中原发病复发死亡者4例,治疗相关死亡者5例,尚有17例(65.4%,17/26)患儿无病存活.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助于提高髓系白血病患儿的存活率,只要加强预防,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产生的GVHD是可以控制的.而对于高危患儿,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与亲缘相关供者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脾肠联合移植对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方法 选用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 ,进行异位全小肠和脾脏联合移植。实验分 3组 ,每组 6只。A组 :小肠移植非免疫干预组 ;B组 :受体脾切除 ,脾肠联合移植组 ;C组 :小肠移植环孢霉素A(CsA)治疗组。术后 3、5、7、10d取移植小肠回肠段 0 .5~ 1.0cm进行病理学检查 ,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黏膜厚度 ,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采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 3、5、7d移植小肠黏膜细胞凋亡 ,评价移植小肠急性排斥反应损伤程度。结果 A、B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排斥反应损伤 ,但A组高于B组 ,移植后 3、5、7d分别属于轻、中、重度排斥 ,10d黏膜基本完全脱落。B组移植后 3、5d符合轻度排斥 ,7d中度以下排斥 4只 ,重度排斥 2只 ,10d中度排斥 2只 ,重度 4只 ,但仍可见黏膜层。C组移植后 10d 1只出现轻度排斥其余未见明显损伤。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B组明显高于A组 ,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数目较A组低。结论 受体脾切除 ,脾肠联合移植可减轻移植小肠急性排斥反应损伤 ,诱导一定程度的小肠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P与HD串联治疗急性重度中毒70例,与单纯HD或HP治疗急性重度中毒37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昏迷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治愈率(97.24%)相对于对照组(78.1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P串联HD治疗急性重度中毒并发症较少且较轻,病情恢复较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基因骨髓注射在大鼠小肠移植中的免疫耐受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F344/N和Wistar/A进行全小肠异位移植,实验组在异基因移植前7d取供体BMC行受体胸腺内注入,对照单纯同基因及异基因大鼠移植模型了解异基因供体骨髓在受体胸腺内注射能否减少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观察其生存时间、病理结果及CD4、CD8、CD25的变化.结果 (1)A组移植大鼠平均存活时间为(7.33±1.03) d;B组为(43.76 ±4.57) d;C组为(55.28±7.48)d.(2)异基因大鼠异位全小肠移植术后3、7、15 d可出现典型的轻、中、重度排斥反应,而同基因组和实验组中未出现排斥反应.(3)异基因移植组术后CD4、CD25+,高于其他组(P<0.05).而CD8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植术前7d异基因供体骨髓在受体胸腺内注射能显著减少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并可以抑制移植肠CD4、CD25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方法 将雄性Brown-Norway(BN)大鼠40只随机分成肝移植组(BN→BN,n=16,共8对)、模拟移植组(n=8)、假手术组(n=8)和对照组(n=8),24 h后处死,分析肠道菌群构成、回肠末端超微结构变化、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细菌易位至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比例.结果 肝移植术后24 h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加(P<0.05),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下降(P<0.05),移植组与模拟移植组存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的损伤;肝移植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P<0.01),细菌易位至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阳性率增加(P值均<0.05);与模拟移植组比较,肝移植组细菌易位至肝脏的阳性率增加(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紊乱和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可能与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所经历的缺血再灌注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和探讨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经支气管活检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类和治疗。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分别为3例肺气肿、肺功能重度减损的患者进行了单肺移植。其中后2例为同一供者的左、右肺,第2例受者HLA无1个位点匹配。结果第1例左肺移植术后第9d发生1次急性排斥(A2b级),经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症状消退;第2例右肺移植第7d持续发生急性排斥(A4c级),经甲泼尼龙冲击并用OKT3治疗无效,术后第15d死亡;第3例左肺移植第9d、第15d发生2次急性排斥(A3a级),经甲泼尼龙冲击并用OKT3治疗8d后缓解。结论选择组织相容性好的供、受者进行肺移植,是成功的保证。肺组织活检成为诊断急性排斥的金标准,对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及时诊治是减少术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时机及该技术对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将15例小肠移植受者分为3个阶段.1994-1995年为第1阶段(3例),2003-2006年为第2阶段(7例),2007年以后为第3阶段(5例).第3阶段进行计划性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监测,既术后第3天进行首次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此后活检的频次在术后第1个月为2次/周,术后第2~3个月为1次/周,术后第4~6个月为1次/2周,术后7个月以后为1次/月,在受者出现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和抗排斥反应治疗期间,也进行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结果 15例共进行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255次,移植肠腹壁造口肉眼直视下取材活检21次.以上276份样本中,诊断排斥反应共51份(18.5%),其中诊断不确定急性排斥反应至轻度排斥反应32份(11.6%)、中度排斥反应9份(3.3%)、重度排斥反应10份(3.6%),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份(0.7%),细菌感染2份(0.7%).15例共发生病理证实并需l临床治疗的排斥反应20次,其中不确定急性排斥反应至轻度排斥反应11次、中度5次、重度4次,发生细菌性和CMV肠炎各1次.结论 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及其病理学检查是小肠移植术后诊断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重要手段,有计划的进行该检查对排斥反应有术后监测、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诊断和治疗.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间确诊的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AMR病例3例.移植前受者均有HLA致敏史,其中2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曾为阳性,但移植前已转为阴性,另1例移植前PRA-Ⅱ类抗体为强阳性.3例术前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实验均为阴性.移植后1周内均出现了抗HLA抗体水平的迅速升高伴急性移植肾功能衰竭.急性AMR确诊后采用反复多次血浆置换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联用硼替佐米)治疗.结果 3例移植肾穿刺病理结果均符合急性AMR的诊断标准.1例因确诊时移植肾已破裂出血而切除移植肾;1例经4次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抗体水平显著下降且病理损伤明显好转,于术后50 d移植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例经5次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于术后24 d切除移植肾.结论 HLA预致敏患者即使PRA移植前已转阴都属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AMR的危险人群,当出现移植肾早期原发性无功能或移植肾功能急剧下降时,及时检测HLA抗体水平和移植肾穿刺活检对确诊急性AMR十分重要.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或联合硼替佐米)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方法,预后与干预早晚及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在移植肾切除术后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例突发移植肾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行移植肾切除术后2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AHF、急性肺淤血、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MDT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综合MDT讨论意见,给予经鼻高流量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