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情权作为一项法定权利已经受到我国现有法律的保护.全国人大颁布的于1999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6条明确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家属介绍病情.该法律从人大立法的层面确立了患者知情权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同时,国务院颁布的于2002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亦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因此,当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告知义务,侵害了患者知情权时,医务人员可能因此而同时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正>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出台。条例产生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 生。条例突出以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为主,加大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同时也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权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  相似文献   

3.
涉及知情权与告知责任的医疗鉴定案例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燮林  朱炎苗 《上海医学》2005,28(10):898-900
有关患者知情权与医方告知责任的法律依据主要有:〈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法律界认为公民在医疗过程中知悉与其生命健康权相关的信息并对此作出选择决定应当是该项权力的具体内容;〈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关系人同意并签字”;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4.
临终关怀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它提倡“提供友爱,不仅针对患者而且面向家属”。濒死患者家属也需要心理咨询和必要的信息交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2条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对濒死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不但能为患者创造优良的临终环境,维护患者的知情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知情同意是护理人员的伦理职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道自己的病情是患者起码的权利 ,让病人知道自己的真实健康状况 ,在大多数情况下 ,更能赢得患者的配合 ,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新颁布的并于今年 9月 1日即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明确规定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即“知情同意”[1]。患者知情同意权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有两个特征 :一是医疗行业的侵害性和创伤性。护士可以用针“扎”患者 ,这叫打针 ;医生可以用刀把患者身体切开 ,这是做手术。而在一般公民之间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为了更好地在使用药品治疗的患者中实施这一规定,2003年3月~5月,我们对在本科住院的200患者中进行了“知情权”需求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释义】《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履行告知义务中,应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明白自己做何种检查项目;明白如何选择看病医生;明白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和影响自己病情转归应注意的事项。让患者知道看病时应遵守医院诊疗秩序和规章制度;知道看病时应尊重医…  相似文献   

8.
举案学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9.
谈医师的独立诊疗权和患者知情同意权对医患纠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医患纠纷。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界呼吁医院尽快落实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以解医患纠纷的燃眉之急。知情同意是医学伦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即“知情同意”。临床医疗中落实好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不仅有助于达到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癌症患者知情权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产生不良后果。为了更好地在癌症患中实施这一规定,2003年4~10月,对我院43例癌症住院患的家属进行了“知情权”需求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2年8月1日执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及时解答、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产生不利后果。近年来,临床医生越来越切身地感受到:他们在诊疗工作中单纯考虑患疾病治疗技术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出台,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1告知医生向患者告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患者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条例》里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有关专家提醒医务人员,对于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例如恶性肿瘤患者,还是要选择适当的告知方式,比如向患者家属告知。有法律专家建议,对需要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医院可以事先请患者签署一份委托书,委托其家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医疗纠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处理医疗纠纷中 ,如何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于 2 0 0 2年 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中医疗纠纷诉讼施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已于 2 0 0 2年 4月 1日起施行 ,这两个法规对我国正确处理医疗纠纷 ,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维护医疗秩序 ,保障医疗安全将起重要作用。1 实施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解决医疗纠纷《规定》中第四条第八款指出 :“因医疗…  相似文献   

14.
在日益重视维护患者权利,充分珍视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今天,临床护理告知义务作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疗界的重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中明确规定了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和患者的知情权,同时也强调了知情后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这一规定的目的就是尊重患者的自主决定权。  相似文献   

15.
陈仲强 《中国医院》2007,11(7):72-73
1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我国《民法通则》虽未明确规定知情权,但是在其他单行法律法规中规定了患者有知情权,但同时要求医生在必要时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其他类似的法律法规内容,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等,都要求医生“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6.
癌症患者知情认知调查分析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癌症”作为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它的确诊对患者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反应,有可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后果。那么,癌症患者是否应该告知实情?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还有医务人员他们对待癌症患者知情的认知是怎样的呢?笔者将国内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调查分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树鸣霞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2):140-140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实践也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患者为中心。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并及时解答其咨询。  相似文献   

1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实施以来,已有2年余了,该条例赋予患者12种权利。其核心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医疗机构对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有告知的义务,患者有知情权。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极不正常,不利于医务人员正常开展医疗业务,也不利于我国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据统计在本院发生医疗纠纷当中,由知情权引起的纠纷占60%以上,那么在这种极度不正常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首先必须提高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程秀莲  陈健 《广西医学》2003,25(12):2588-258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 0 0 2年 9月1日起施行。它共分 7章 6 3条 ,与 1 987年 6月 2 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比较 ,内容有大幅度增加 ,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其立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 ,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以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维护医疗秩序 ,保障医疗安全 ,进一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护士应认真学习《条例》,用《条例》规范护理行为 ,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1 《条例》对…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病人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享有知情权,因此病人在接受护理操作前有权知道护士为他进行的是什么样的操作,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操作,护士应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因此,在对护士进行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培训的同时,也应教会她们解释沟通的技巧。2004年6月-2005年12月,我院在对护士进行护理基本技术操作培训时,对技术操作规范用语也进行了培训,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培训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