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41例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及疗效等。结果:所有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者25例(61.0%),头痛者23例(56.1%),恶心呕吐者8例(19.5%)及颈项强直者29例(70.7%)。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个/L者40例(97.6%);脑脊液压力>180 mmH2O者34例(82.9%),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者34例(82.9%),脑脊液培养示新生隐球菌阳性者28例(68.3%),6例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查均阳性(100%),合并新生隐球菌败血症者23例(56.1%);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者12例(29.3%)。经规范化抗隐球菌治疗,有效率为70.7%(29例),病死率为29.3%(12例),其中复发率为2.4%(1例)。结论:对疑似艾滋病合并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感染患者应及时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病原学检测及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查,对疑似患者...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2岁。因发热17d,头痛,呕吐10d,于2004年8月11日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患者于2004年7月23日外出旅游后出现咽痛,咳嗽,发热,体温38.5℃,7月28日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给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咽痛,咳嗽好转,但出现头胀痛,以双侧颞部为重,并出现2次非喷射性呕吐,未予以特殊处理。8月5日头痛,呕吐加重,出现烦躁,不能行走,  相似文献   

3.
肺部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在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前,常漏诊或误诊为肺部肿瘤,或错过治疗时机,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使治疗难度增大。我们报道2例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例1男,21岁,福建闽清县人。于1997年7月在当地参加高考体检,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右肺有一块状阴影,当时患者无发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等任何症状,CT示右肺紧贴胸膜处有实质性肿块,疑诊为肺部肿瘤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肿块,病变组织培养见新生隐球菌生长,给予口服氟康…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继发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7岁,果农。突发剧烈头痛伴发热3天入院。半年前患者右颧部出现一绿豆大红色结节,无痛痒,后形成溃疡,周边隆起,并向周围逐渐扩大。2月前出现间断头痛伴发热,体温38℃左右,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经脑CT检查无异常发现。取面部病变组织活检,排除皮肤肿瘤,住某市医院按脑膜炎处理,治疗1月未见缓解。3天前患者突发剧烈头痛,伴发热38.2℃~39℃,恶心喷射状呕吐,视物不清。于1998年11月30日收我院内科诊治。入院后给磺胺嘧啶口服,甘露醇、速尿及先锋霉素Ⅴ、甲硝唑等静脉注射,剧烈头痛缓解,自觉头胀…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对2002年9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13例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平均体重47.90 kg,恶病质表现;CD4+细胞计数11例<0.05×109/L,2例在(0.05~0.1)×109/L之间,平均0.038×109/L.结论: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常发生在晚期患者,病情重,顶后差,应加强早期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1岁.因"颜面四肢皮疹1个月,咳嗽伴低热1周"入院.皮肤科情况:颜面四肢分布红色结节,中央有脐凹.胸片显示双肺间质性改变.组织病理检查示组织中有多核巨细胞,PAS染色可见孢子.HIV检测(-).诊断:播散性隐球菌病.  相似文献   

7.
重度隐球菌性脑膜炎抢救成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球菌性脑膜炎(以下称隐脑)是由新生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即使经过正规治疗,死亡率仍高达25%~60%[1],以往认为隐脑患者脑脊液(CSF)中菌体计数超过280个/mm3,即无法救治,往往在数天内死亡。最近我...  相似文献   

8.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该病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最近,笔者应用两性霉素B成功地治疗了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发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2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入产均曾误诊1-4种不同的疾病,其中以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频率最高。采用一霉素B,氟康唑单用或与氟胞嘧合用治疗,可评价疗效的15例患者中,痊愈10例,好转2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0%,复发率10%。  相似文献   

10.
免疫放射测定法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脑脊液进行隐球菌活性研究。方法 对脑脊液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动物接种和中性红染色检查。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见在治疗早期,多数标本菌体较为完整,常能见到出芽现象;在治疗后期,胞浆水肿,荚膜结构排列紊乱常见,通过对连续多次常规真菌培养不生长而镜检阳性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动物接种,结果全部感染,中性红染色检查见多数标本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深血红色菌体,结论 上述方法可以对隐脑患者脑脊液隐球菌菌体活性进行动态观察,作为临床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隐球菌性脑膜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有基础疾病者8例,发病前有鸽子接触史13例,严重高颅内压[≥3.43kPa(35cm H2O)]17例(17/35),腰穿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4例.侧脑室引流2例。7例单用氟康唑或与氟胞嘧啶合用:9例应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联合鞘内注射、氟胞嘧啶口服;23例采用分期治疗,即初期采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与鞘内注射同时应用,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口服.直到脑脊液培养转阴,后期应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维持治疗。39例患者治愈28例,好转2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复发3例。采用分期治疗的23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脑脊液隐球菌菌体计数作为主要疗效监测指标是合适的:采用分期治疗方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显著,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应当提倡;颅内降压治疗是降低早期死亡率、减少病残率的关键,腰穿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和侧脑室引流是有效降低颅内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前期治疗用两性霉素B加氟康唑或氟胞嘧啶,后期治疗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维持,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结果:40例患者治愈。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不仅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及改善症状,对颅内高压及后期治疗中各种不明原因的症状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结论: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有其特有的作用,如能准确用药将对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免疫指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方法:用液式细胞仪和免疫扩散法检测了12例隐脑患者外周T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隐脑患者CD4^ 细胞百分率、CD4^ /CD8^ 及C3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gG下降(P<0.05)。结论:在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隐脑患者同样存在着细胞免疫低下情况。  相似文献   

15.
隐球菌性脑膜炎体外培养具有很高的假阴性率,因此有必要将患者的脑脊液保存下来并保持其中隐球菌的活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留下材料。  相似文献   

16.
腰椎椎管置管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49 岁 。因 反 复头 痛、呕吐 2 个 月 余,于 2003 年 2 月15 日 入住 我院 。患 者 曾于 1998 年 患 自身 免疫 性 溶血 性贫 血 ,长期 口 服 泼 尼 松 15 m g/d 治 疗 。 入 院 后 体 格 检 查 :T 37.1 ℃,P 88次/m in,R 20 次/m in,BP 120/80 m m H g(16.0/10.7 kPa)。颈 稍有 抵抗,心 肺检 查 无 明 显异 常 。 血 、粪 常 规 正常 ,尿常 规 :蛋白 (++)。脑脊 液 检查 查到 隐 球菌 ,脑 脊液 隐球 菌 计数 为 54×106/L,隐 球 菌乳胶 凝 集抗 原滴 度 1∶640。脑 脊 液真 菌培 养 后鉴 定为 新 生隐 球菌。颅 内 压 > 400 …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内首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新生隐球菌rDNA部分特异性序列的方法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所试11株新生隐球菌均扩增产生预期长度136bp的特异性片断,21株非新生隐球菌未见此片断。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因间歇性发热1个月余,头痛、呕吐半个月,于2003年10月25日入住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治疗。患儿1个月余前因发热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体温未控制,时高时低。10月1—24日在外院2次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头痛、呕吐,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为21.3×109/L,中性粒细胞0.34,淋巴细胞0.18,嗜酸性粒细胞0.43,血沉78mm/lh。骨髓穿刺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查血未查到微丝蚴,寄生虫全套检查阴性。胸部X线片示:两肺有感染灶。骨髓、血培养见新生隐球菌生长。腰椎穿剌脑脊液墨汁涂片查到隐球菌,诊断为隐球菌性肺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给予头…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双夹心ELISA法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病情复杂,治疗困难。目前临床上判断隐脑患者的病情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腰穿检查结果,即颅内压、脑脊液生化检查和真菌学检查。笔者总结回顾我科4年来收治的36例隐脑患者临床资料,就其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意义进行初步评价。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的隐脑患者36例,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培养、乳胶凝集试验确诊,其中男20例,平均年龄29.3岁(3~61岁);女l6例,平均年龄38.9岁(8~56岁);经治疗痊愈或好转3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4例。1.2方法1.2.1脑脊液检查36例患者入院后3d内行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