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调查医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10d内有无服用NSAIDs及年龄(≥60岁)分为4组,对老年人NSAIDs组(Ⅰ组)、老年人非NSAIDs组(Ⅱ组)、中青年NSAIDs组(Ⅲ组),中青年未服药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597例病人,其中Ⅰ组82例、Ⅱ组95例、Ⅲ组45例。Ⅰ组心脑血管病史高于Ⅲ组,消化道出血病史高于Ⅱ组;Ⅰ组服用阿斯匹林类药物为主,发病多在服药1个月以上;Ⅲ组主要服用非阿斯匹林类NSAIDs,发病多在服药1个月以内(P〈0.01);发病季节均以冬春季为高;Ⅰ组无痛性溃疡、胃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及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高于Ⅱ组;胃体溃疡、胃黏膜萎缩发生率高于Ⅲ组;Ⅱ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较Ⅰ组高(P〈0.05)。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及预防。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雷贝拉唑(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是否可以有效治疗由胃食管反流病(GER D)引起的吞咽困难。研究共纳入68例由GER D引发吞咽困难的门诊患者。其中52例通过内镜检查被确诊为食管炎。给予患者雷贝拉唑20m g/d,共服用8周。对吞咽困难有所改善的16例患者,雷贝拉唑服用的疗程延长6个月(10m g/d),其中5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接受食管24hpH值监测。68例患者中,40例患者的吞咽困难完全缓解,被分到组Ⅰ。20例患者部分改善,8例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将这28例患者分到组Ⅱ。对组Ⅰ和组Ⅱ的多变量分析表明,与雷贝拉唑对吞咽困难的疗效相关的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分析艾普拉唑在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胃粘膜损伤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84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1:1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四组患者均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片、观察组加用艾普拉唑、对照Ⅰ组加用抑酸剂(雷尼替丁)、对照Ⅱ组加用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且对上述四组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粘膜损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及生活质量加以观察与数据的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下降、粘膜损伤程度、单核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也相应下降且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照Ⅲ组,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其他组别,P<0.05。结论:艾普拉唑能有效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残胃Hp感染现状、各种因素对Hp生存的影响及残胃Hp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5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胃镜检查、胃液pH值测定、BC—UBT检测,Hp感染者进行为期1周的治疗。结果:Hp检出率对照组高于残胃组;保留胃窦组高于非保留胃窦组(P均〈0.05);pH值≤4的Hp感染率87.2%;残胃胆汁返流Ⅱ组显著高于Ⅰ组和胃窦保留组。结论:残胃Hp检出率与手术方式有明显关系;胃癌术后Hp检出率逐年下降;常规抗Hp的治疗方案同样适用于残胃的Hp感染,当pH值〉4时,质子泵剂量可以减半。  相似文献   

5.
两种中药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两种中药制剂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服用健骨颗粒剂,Ⅱ组服用骨松宝颗粒剂,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使用UBIS 5000型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超声振幅衰减值和骨硬度均明显升高(P<0.01),而相对骨折危险性明显减小(P<0.05).结论:两种中药制剂均能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危险性,从而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变化对胃癌前病变及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因消化道症状做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539例,根据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将受检者分为5组.胃溃疡124例为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130例为浅表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102例为萎缩性胃炎组,胃癌90例为胃癌组,体检证实无胃、肠、心、肝、肾等疾病史93例为正常组,比较各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水平显著升高(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著降低(P<0.01).结论 血清PGⅠ、PGⅡ水平以及PGⅠ/PGⅡ比值对提高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规律,应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16例健康志愿者和5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MMC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MMC完整出现者占75.0%;糖尿病组MMC正常者仅27.5%,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MMCⅢ期缺失者占41.1%,MMCⅢ期胃窦收缩波幅较对照组减低。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31-134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水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的表达及患者血清PGⅠ、G-17水平和PGⅠ/PGⅡ值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活检确诊的非萎缩性胃炎患者34例和CAG患者86例分别作为非萎缩组和观察组,并从同期健康体检者中招募43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计算PGⅠ/PGⅡ值;同时测定观察组患者Hp感染情况。分析三组受试者血清PGⅠ和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胃窦、胃体、全胃不同胃黏膜萎缩病变程度与各指标相关性,各血清指标与HP感染相关性。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PGⅠ、G-17水平及PGⅠ/PGⅡ值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与对照组比,非萎缩组及观察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均明显下降,而G-17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非萎缩组比,观察组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亦明显下降,G-17水平明显升高(P<0.05)。随萎缩病变严重程度加重,胃窦、胃体及全胃胃黏膜发生萎缩的CAG患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胃窦病变患者G-17水平随病情加重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而胃体及全胃病变患者G-17水平则随病情加重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与HP(-)比,HP(+)者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值均明显降低,G17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PG及G-17水平均可用于CAG筛查及患者胃黏膜萎缩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尤其是HP+病例,PG及G-17优先检测对CAG早期筛查及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运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药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归入两组(54例/组)试验,Ⅰ组接受西咪替丁治疗,Ⅱ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溃疡恢复情况。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取得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疼痛缓解时间显著缩短,胃内pH值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观察期间均有出现轻度药物副反应,但总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运用奥美拉唑治疗,药效理想、安全性高,且可缩短疼痛时间,调节胃内pH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加喂奶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繁殖性能,将8对SHR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饲喂全价颗粒料,Ⅱ组除喂全价颗粒料外,每周定期加喂2次奶粉预混料。结果表明:Ⅱ组在年产仔数、窝产仔数和仔鼠存活率等方面均优于Ⅰ组,且与Wistar大鼠相近;Ⅰ组和Ⅱ组的尾动脉血压分别为23.76±0.96、23.89±1.26kPa,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黄宗勖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老以针灸中药内外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①用针之要、得气为宝,取穴以督脉,阳经为主,阴经为辅,刺必得气,有良好的镇痛效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消化功能和神经内分泌等作用。②健脾益胃,贯穿始终,用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作用,对参芪应用特点尤为明确。③经筋瘀阻、虫类搜剔,归纳虫类药物于辨证施治中的特点。④益肝补肾,以协同增强虫类药物对关节变形、功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以自拟柴百瓜连汤治疗活动期消化怀溃疡肝胃郁热证患者62例,并与胃苏冲剂治疗的03便进行对照,用药20d后显示:治疗组的叫面积、HP感染率显著减少,临床总有效率为96.8%,均显著优于胃苏冲剂组。提示对于肝胃郁热证型的消化性溃疡,在舒肝和胃的基础上配合佐金平木法,会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给大鼠灌胃大黄水提取液10天,造成类“脾虚”模型进行胃粘膜损伤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消炎痛、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补中益气汤治疗7天,其胃粘膜损伤指数较非治疗组明显下降,提示“脾虚”大鼠胃粘膜易损伤性增高,补中益气汤对其有复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减大柴胡汤治疗胆道残余结石9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98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患者采用加减大柴胡汤持久间歇内服治疗 ,在间歇期服用加味四君子汤 ,排石 6 5例 ,随访 5 a,症状未再发 5 2例 ,总有效率6 6 .3%。此疗法优点在于能使患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多次排石 ,从而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15.
肖熙教授治疗关格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功能衰竭相当于中医关格、隆闭范畴,治疗棘手,死亡率高。肖熙教授认为关格病机为脾肾衰败,湿浊内留;治疗大法为调补脾肾,通泄浊邪,疏达气机,清利活血。在大黄的运用上独具特色。治疗中注重顾护胃气,饮食上强调补血肉有情之品,补药需辨证使用。  相似文献   

16.
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发性口疮由脾胃虚寒,虚火上浮所致者,临床并非少见。笔者采用温中散寒,厚土敛火法,以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30例,显效12例,占40%;好转16例,占53.3%,总有效率93.3%。本病应重视整体辨治,勿囿于"心脾积热"、"阴虚火炎"而滥施泻火滋阴之剂,以免戕伐脾胃阳气,使病情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肠动力及激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医辨证分型与胃肠动力及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患者30例,其中肝郁气滞型16例,脾胃虚弱型14例,并选择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胃排空、胃窦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胃电图(EGG)和胃动素的检查,分型统计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FD两型的胃排空、MMCⅢ相收缩波幅及协调收缩、空腹胃电主功率均较正常组下降,其中脾胃虚弱组各指标又低于肝郁气滞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同时,肝郁气滞组表现为Ⅱ组延长,I相、Ⅲ相不延长;脾胃虚弱组表现为I相延长,Ⅱ相、Ⅲ相缩短。结论:胃排空、MMC、EGG以及胃动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分型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用健脾汤和益肾汤对脾虚小鼠的疗效作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健脾汤好于其它组,表现在体重、体温恢复较快,生存率较高。此外还发现健脾汤在促进细胞DNA合成和增强细胞增殖方面也高于其它组。但健脾汤不能阻断或延缓脾虚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俞慎初教授运用陈修园时方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举例介绍俞慎初教授临床灵活运用清代陈修园《时方歌括》和《时方妙用》所载方剂的经验,如用百合汤加味治气滞日久化热之胃痛;在消瘰丸基础上增入软坚散结药物,拟成“散结消瘿汤”治气瘿;正元丹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证的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巳申亥时辰不同疗法对脾阳虚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苦寒泻下饥饱失常法塑造脾阳虚家兔模型,然后分别于巳、申、亥时辰采用附子理中汤灌办及针灸双侧三阴交穴的不同治疗方法,观察家兔一般情况的变化,测定体重、肛温,并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XRI活性。结果显示:巳、申、亥时辰采用中药及针灸施治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脾阳虚家兔的体重,升高肛温,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2种疗法均以巳治组疗效最佳,申治组次之,亥治组又次之,然均显著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