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研究对象的手术时间为130~240 min。术后对患者进行3~18个月的随访,40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平均为1.8级;患者接受治疗的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87.5±12.1)cm,明显高于治疗前(43.7±14.8)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具体脊髓损伤程度、骨折类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34-37
目的:对比单纯减压和融合手术在治疗腰椎滑脱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3例行单纯减压或者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单纯减压手术者31例(减压组)、减压联合融合手术者32例(融合组)。平均随访4.5年(1~6年)。回顾性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随访时间、手术节段、ASA分级及手术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融合组的腰椎前凸角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果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临床疗效(Odom’s标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方面,减压组均明显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后钉棒融合手术效果较佳,单纯椎板切除减压创伤较小,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但以融合为佳。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2004年3月,我们对门诊及住院的7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开展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2例患者中,男23例,女49例,年龄3岁~50岁,病程3个月~8年,骨髓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减低。急性型者,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2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后凸进行后路全脊椎截骨矫正术的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月,31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16.7岁(9~37岁);先天性脊柱侧后凸16例,特发性脊柱侧后凸9例,脊柱侧凸术后翻修6例。术前:侧凸平均95°(76°~159°),后凸103°(90°~153°),躯干偏移3.9 cm(2~8.1 cm)。其中5例存在不同程度下肢神经症状,24例存在中、重度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 h(3.5~6.2 h),平均出血量1170 ml(920~2300 ml)。术后1周左右戴支具下地活动,5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神经损伤等)发生。矫正效果:术后侧凸平均51.2°(11°~79°),矫正率63.7%;后凸平均53.3°(39°~86°),矫正率54.9%;躯干偏移1.3 cm(0~1.9 cm),矫正率72%;身高平均增长7.1 cm(6~11.5 cm)。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1~5.2年),其中1例术后9个月发现假关节以及固定棒断裂,经过再次手术换棒、植骨后融合。最终随访时97%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后路360°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安全性好,矫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2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保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148例。其中男107例,女41例;年龄7~72岁。148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及不同程度的意识变化,伤后昏迷时间最长3 h,入院时按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com a scale,GCS)昏迷分级计分,8~15分116例,3~8分32例;有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120例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患者54例,研究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66例,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122.47±6.74)min、术后活动时间(38.96± 10.39)h与住院时间(8.44±3.25)d显著短于对照组(174.85±11.36)min、(56.98±12.47)h、(14.59±4.47)d,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同时VAS(1.99±0.96)分、NRS(2.04±0.70)分低于对照组(5.41±0.85)分、(5.55±0.74)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未超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狭窄或阻塞,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作为治疗OSAHS的主要方法,尤其对于重度患者,术中及术后气道护理难度大,易发生意外甚至危及生命,故行UPPP术时应小心谨慎,现将我们行该手术时的经验体会和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2月~2004年10月,武警浙江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重度OS-AHS(杭州标准[1])患者22例,28~65岁,平均43岁。其中男14例,女8例,体重指数为20.3~35.1 kg/m2,平均为28.5 kg/m2。病程6个月~10年。所有患者均有打鼾和夜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疼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3例,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椎弓根螺钉加椎间钛网自体骨固定,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指标,术后随访3~24个月,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脊髓损伤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10~600 min,平均438 min;术中出血量800~7500 mL,平均3000 mL;VAS评分由术前(8.56±0.77)分下降至末次(4.12±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例因选择性肿瘤动脉栓塞发生截瘫,术后双下肢肌力0级,只能佩戴支具坐轮椅;;Frankel级别从D级跌至A级,余均获得改善;术中发生1例硬脊膜撕裂伴脑脊液漏,予以缝合修补,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中枢系统感染;还有1例神经根牵拉损伤,术后通过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已恢复。结论全脊椎切除术在脊柱转移瘤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刘颖  周霞 《安徽医学》2017,38(6):757-759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亚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预后及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依据肌电图的表现分为髓鞘型21例,轴索型27例,髓鞘+轴索型24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Hughes量表进行评定,比较3种不同亚型GBS预后情况.对存在轴索损害的GBS患者分别给予丙种球蛋白、激素及两者联合治疗,比较3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的短期效果.结果 依据肌电图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区分出髓鞘型、轴索型、髓鞘+轴索型.轴索型、髓鞘+轴索型患者神经功能修复较差,Hughes评分分别为:入院时2.37(0~4)分、2.42(0~4)分,出院时1.92(0~4)分、1.88(0-4)分,髓鞘型患者Hughes评分入院时1.38(0~4)分、出院时0.71(0~2)分,与髓鞘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轴索型与髓鞘+轴索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激素联合使用对存在轴索损害的GBS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预后与轴索是否受损密切相关,存在轴索受损的患者,预后较差,但无论应用丙种球蛋白、激素、还是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0.
孙凤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882-882
我院2006年收治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32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年龄21~43岁。输卵管结扎后18例,不孕症3例,哺乳期5例,放置节育环4例,其他2例,患者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症状。进入手术室时,患者收缩压9.5~12kPa(1kPa=7.5mmHg)11例,6.5~8k  相似文献   

11.
<正>1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0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6岁(14~53岁),仰卧位反向弯曲柔韧性平均17.8%(1%~30%)。后凸Cobb's角38°~72°平均48.3°。6例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症状(ASIA分级:C级2例,D级  相似文献   

12.
左茂生  白妮 《吉林医学》2011,32(13):2604-2604
<正>我院自2009年10月~2010年3月应用肝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3例,临床疗效显著,现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CHF患者43例,其中男37例,女6例;年龄43-73岁,均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尿少,肺底部有细  相似文献   

13.
X线平片与CT扫描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而且临床后果严重的创伤,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提供资料,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对脊柱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单纯依靠X线平片或CT扫描有时不可能做出完全正确的诊断结果。本组通过我院自2002年至2006年5年之间116例的脊柱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从两个方面对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脊柱损伤中的各自应用价值和限度讨论,供参考。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6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29例;年龄19岁~78岁之间;检查前均不排除脊柱损伤可能。1.2临床资料116例中均有明确的外伤病史,其中砸伤28例,坠落伤39例,挤压伤13例,跌坐伤15例,车祸伤17例,均无病理性骨折病史。临床表现均有疼痛,其中搬动时症状加重52例;18例症状不明显,行排除性检查;6例出现不同程度截瘫性感觉障碍;1例休克。1.3检查方法按受伤部位均摄该部位的正侧位X线平片,部分加摄双斜位,环枢关节开口位。大部分进行CT扫描,扫描部位层厚5mm,层距5mm。2结果本组116例,单个椎体骨折77例,两个椎体骨折(含跳跃性)18例,多个椎体骨折5例,共累及推体106个;推弓板骨折12例,横突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伴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城正骨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多节段脊柱骨折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神经功能按照ASIA分级,其中A级2例、B级22例、C级26例、D级7例、E级5例。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患者术前准备时间3~12 d,术后切口均为Ⅰ/甲愈合。62例患者术后获得12~18个月随访,复查X线提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患者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20.3±3.3) mm,后凸角度为(16.1±2.8)°;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0.6±2.4) mm、(7.6±2.6)°,较术前具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前A级2例均恢复至B级;术前B级恢复至C级13例、D级9例;术前C级恢复至D级24例、E级2例;术前D级恢复至E级7例。结论多节段脊柱骨折伴多发伤的患者伤情危重,多数患者入院前伴随胸腹部脏器伤,尤其对于颈椎骨折伴有骨盆和骶髂关节骨折移位明显的患者,多有截瘫、高热、低钠血症、失血性休克、低蛋白血症、呼吸功能障碍、心动过缓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现象,在院前及时救治的同时,围手术期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后择期对多节段脊柱骨折和伴随的多发骨折伤的救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柱结核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5年06月共收治30例胸腰椎脊柱结核病人,经术前严格的抗痨治疗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疾病的程度、发病部位、脊柱的破坏程度、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依从性,选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0.5)个月.手术时间60~240 min,平均(150±10.5)min,出血量100~800 ml,平均(300±20)ml;全组术后均无窦道形成,2例伤口延迟愈合,疼痛缓解程度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标准:术前(7±0.66)分;术后(1.88±0.6)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79±3.8);术后(17.8±2.3).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移位,6例有脊髓和神经功能受损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获得融合.无一例复发.结论: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躯体症状或意识状况完全恢复后,因脑器质性损伤而遗留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精神障碍。颅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有发生,特别是额、颞叶损伤其发病率更高,而且症状多样。1998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患者43例,对其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开展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14~58岁,平均30岁,交通事故伤22例,高处坠落伤9例,各种锐器、钝器击伤9例,工矿事故伤3例。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昏迷,有中间清醒期16例,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4~5分20例,6…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29例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症状侧单侧(椎间孔或椎板间入路)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经过6~18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5.3±2.1)分,术后6个月为(1.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评分术前为(76.3±25.9)分,术后6月为(16.9±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满意程度: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内镜下离断骨块是否完全摘除需根据术前CT三维重建,判定离断骨块稳定性,以神经根或硬膜囊充分减压为目的,并评估完全摘除后对椎间盘纤维环强度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院自2004年10月~2006年5月,治疗急性肠梗阻42例,疗效良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31~89岁,其中≤60岁26例,>60岁16例,病程<1天14例,1~2天10例,>3天18例。入院时患者均有腹痛、腹胀(满)、呕吐和肛门排气排便停止(闭)四大主症。X线立体腹部平片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肌电图(EMG)对于神经根性颈椎病的诊断指导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2011年的颈椎病患者86例,经肌电图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49例。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17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1岁。对所有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入院时及手术治疗1个月后的肌电图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入院时49例患者中,双侧受损12例,左侧或右侧单侧受损37例。经治疗后41例患者病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8例患者无明显疗效。结论:肌电图可作为诊断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一项可靠的诊断手段,并可作为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评定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近6年来,我院收治27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其中有20例(7.3%)合并胸腔积液。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4岁2例,5~7岁9例,6~13岁9例。入院时病程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