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是危害人类比较严重的一种传染病,危害性较大,尤其在中国,姬鼠型和家鼠型EHF每年都有流行,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过去长春市为低发区,近几年发病人数逐年增加,现已将该病列为重点防治疾病。鼠类是EHF病毒的主要储存动物,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过去鼠类携带EHF病毒以家鼠型居多,但2004年鼠类出血热病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以野鼠型居多。并以褐家鼠携带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鼠类带毒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本文报道了2004年采集的621份鼠肺出血热病毒分型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几个流行病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国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病。1931年发现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边境地区,1955年后在我国许多其它地区发现流行,发病地区扩大,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1980年后,由于发现并经血清学证实我国存在家鼠型出血热的广泛分布及爆发流行,发病地区迅速扩大,发病率急剧上升。1983年全国设置了42个EHF监测点及5个综合性防治试点,从1984年起又组织全国EHF地  相似文献   

3.
淮南地区流行性出血热46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10年淮南地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46例EHF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有典型临床五期经过者仅为39.13%(18/46),而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分别占23.91%(11/46)和19.57%(9/46);(2)EHF病毒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43.48%(20/46),但单纯感染组与重叠感染组比较,两组的肝损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肝,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3.91%(11/46)和86.96%(40/46),84.78%(39/46)的患者出现蛋白尿,76.09%(35/46)的串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为45.65%(21/46);(4)该病好于春季(1-3月),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农民,所检病均有明确鼠类接触史。结论:淮南地区近年收治的EHF病人逐年增多,其中EHF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较多,病死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省近10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疾病发展态势,为该病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0年间,2005年发病率最高,之后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发病率达到最低。发病时间呈现两个高峰,高发月份为4~6月和11~1月。各市(州)均有病例报告,2005年发病率排名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市、吉林市。2014年为白城市、通化市、辽源市。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报告,其中男性发病人数均多于女性,主要集中在30~59岁年龄组,职业以农民为主。 结论  吉林省近几年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发病年龄后移,发病地区有从农村向城市、从东向西发展的趋势。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高发地区和发病率上升地区的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并在高发季节来临前做好宣传和环境整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近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在我国分布广,发病多,病死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现将HFR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情况及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鼠类为传染源,发病率较高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农村,在秋冬两季易流行。临床以急性起病、短期发热、热退后相继发生休克、肾功能衰竭和严重出血倾向等危险综合征为特征。EHF可合并多脏器出血,临床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肾脏破裂出血者较罕见,现将我科收住1例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陕西是我国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最早和重发病省份之一,但汉中地区以往被认为是EHF非疫区。1984年汉中南郑和勉县发现本病,以后每年均有发病,疫区扩大。我们于1984年至1989年对汉中地区EHF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进行了研究,1989年作者从褐家鼠和EHF病人血清中分离到EHF病毒,进一步证实本病在汉中地区存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疫情资料 每年收集各发病县(市)核实的发病数、死亡数及人口总数,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疫区制定标准:临床诊断并经特异性血清学检测证实的EHP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确为当地感染者。 二、人群血清学调查 从发病地区采集病人、疑似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GMP—140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活化的原因十分复杂,迄今尚未清楚。其中免疫损伤是其重要原因之一[1,2]。为验证之,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EHF患者36例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a-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3~1996年2月我们收治、送检的EHF36例患者。符合卫生部1987年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诊断与分型标准。其中男33例,女3例。年龄18~63岁,平均39.9岁。轻型11例,中型15例,重危型10例,死亡3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与血清学证实(间接免疫荧光法,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2002-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国每年发病5~10万例,占世界总发病数的90%以上,发病数在70年代逐年增加,至80年代因家鼠型EHF的出现与流行而发病急剧上升,从80年代末至今,发病率又逐渐下降〔1〕。而天津市自1995年始,EHF发病人数却呈逐年上升趋势〔2〕,2001年发病率达历史新高,严重影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为探讨我市EHF病人发病特点、感染因素以及与主要宿主动物(老鼠)的关系,2002年7月,在原常规监测的基础上选择了2个发病较高的地区(南开区、宁河县)和1个发病相对低的地区(宝坻区)设立监测点对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感染情况做了全面的监测。现将…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国流行较广,其中危重型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1].本文对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糖尿病伴E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鼠密度和鼠带EHFV监测与EHF疫情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鼠类为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宿主动物。我们从 1988 年1月至 1990年 12月开展鼠情、鼠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原及人间EHF 疫情的监测,工作以探讨本病的流行过程及其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 ,在吉林省延边地区发生流行性出血热 (以下简称EHF)的同时 ,在一些农场和饲养专业户的家兔群中也流行一种原因不明、死亡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为查明病因 ,收集了症状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家兔脏器组织 ,选取细菌培养阴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从 4只病兔体内分离到 13株病毒 ,选择其中 3株为代表株进行了系统鉴定 ,确定其为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 (EHF)病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脏器标本 本院动物室从疫区购进一批实验用家兔 ,在这批家兔中发生和疫区家兔同样症状的传染病。选临床症状典型处于发病急性期的病…  相似文献   

13.
我市为流行性出血热(EHF)高发病区,自1973年发现首例患者,至1988年这段时间为流行高峰,共发病43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65/10万,死亡197例,病死率为4.53%。1988年以后年平均发病率逐年下降,而且出现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较多。1988年以前的病例没有特异性的实验诊断,只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和流行病学特征确诊。为验证既往病例诊断的正确与否,了解病后抗体持续时间和该病流行后的演变过程,并观察密切接触者及疫区健康人群的隐性感染状况,进行了血清抗体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标本的采集…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65例,其中并发肝损害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5年3月~199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其临床表现特点较既往有用显不同,现报道如下。一、一股资料本组12例患者全部符合1986年全国EHF会议诊断及分期、分型标准,并给血清学检测证实。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1~60岁,平均34.75岁。计轻型1例,中  相似文献   

16.
我院对1984~1990年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进行了院内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EHF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其感染类型等,以供防治参考。一、调查分析本组721例EHF患者均按1981年全国EHF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并经荧光抗体检测证实。院内感染系指患者入院时无感染或  相似文献   

17.
孙黎 《地方病通报》2005,20(4):88-89
人感染汉坦病毒后能导致2种严重的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HPS).在我国流行的是HFRS,并通常将HFRS称为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  相似文献   

18.
Wang GQ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881-88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现HFRS,我国是HFRS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每年发病人数占世界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我国大陆除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道。本病在我国主要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类型,其中黑线姬鼠、黄颈姬鼠和大林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目前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鼠型疫区逐渐扩大,而且正在发生部分姬鼠型疫区向混合型疫区、混合型疫区向家鼠型疫区演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圆形分布研究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与褐家鼠带毒率的关系河南省焦作市卫生防疫站马俊生,郭正仁为探讨褐家鼠带毒率与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关系,我们应用圆形分布法对焦作市1990年至1991年人群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和褐家鼠带毒率的逐月监测...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EHF)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中、重型EHF常合并急性肾衰竭(ARF)。这是EHF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血液透析是当前治疗EHF合并ARF的主要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EHF并发ARF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