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习护生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慧  吕卫华 《天津护理》2004,12(6):341-34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针刺伤后的处理方法;探讨防护措施施.方法:对实习的47名护生,8个月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生针刺伤37人,发生率为78.7%,其中28人被污染针头刺伤占75.6%.发生针刺伤不同环节的刺伤率分别是穿刺前占29.4%,穿刺中占7.3%,穿刺后占63.2%.结论:实习护生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欠规范,针刺伤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岗前职业安全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强化规范操作行为,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4名在三级医院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294名实习护生中,发生针刺伤者占86.7%,共发生1299例次,平均4.4例次/名;发生针刺伤的地点以外科、内科为主,分别占39.6%和29.4%;针刺伤主要发生在针头回收毁形环节,占37.8%;受伤后没有报告者占72.2%;采取预防血源性疾病措施的比例低,仅占3.5%;32.3%的护生接受过学校或医院的安全注射教育;防护知识的答对率为50.6%。结论不同科室、环节、防护知识以及防护教育是影响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护士学校及实习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伤前防护系统和伤后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某校2002级实习护生实习期间针刺伤及发生情况,为制定实习护生职业防护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级184名实习护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中82.6%曾被针刺伤,发生两次以上的占64.5%,共受伤324人次,被污染针头刺伤的占71.0%,被安瓿割伤的占65.8%;发生针刺伤后正确处理者占5.3%;认为针刺伤可感染HIV、HBV、HCV者占6.5%;防护知识来源于临床带教老师的占72.2%;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时不戴手套的占44.5%,49.5%未接种乙肝疫苗。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淡薄,应对护生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针刺伤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自我防护意识,处理程序知晓情况等,以引导护生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护生身心健康。 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2012年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120名护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为76.7%,其中87.6%为污染针头。64%的针刺伤发生在回套针帽和整理用物时,其中只有6.7%的护生向预防保健科报告。结论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实习护生防护知识欠缺、防护意识薄弱,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通过必要的正性强化方法,养成安全操作的职业行为。  相似文献   

5.
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544名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疆3所卫护校544名护生实习6个月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52.76%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了针刺伤,发生2次以上的占34.45%。其中64.81%发生于白班,78.05%在发生针刺伤时未戴手套。42.16%发生针刺伤后向护士长汇报。结论: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淡薄。应增强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认知和防护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和防护现状,为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24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针刺伤、抗肿瘤药物损伤、X线损伤危害性的认知较低,分别占48.8%、39.0%和23.6%;对运动功能性和心理社会性损伤危害性的认知相对较高,分别占65.9%和5l.2%;护生对预防针刺伤的方法、发生针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及被HBsAg(+)血污染针头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的认知程度较低,分别占11.0%、41.5%和13.8%;护生对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的处理、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配置抗肿瘤药物时的自我防护等方法实施的正确率较低,分别为26.8%、25.2%和10.8%;在实习中能始终运用节力原则的有51人,占20.7%;针刺伤和和皮肤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发生率分别为66.3%和22.8%。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较低,职业防护现状不容乐观,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培养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探讨容易发生针刺伤的受伤环节.方法对432名毕业于26所护理学校的2001届护理毕业生进行了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在毕业实习期间,432名实习护生在10个月实习期间发生针头刺伤总计967次;在回套针头帽这一环节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最多,占27.9%.结论不正确的操作习惯是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学生上岗前未接受过系统的有关针刺伤的防护教育及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5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8人次发生针刺伤,针刺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占34.09%。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与防护意识薄弱、护理操作不熟练等有关。结论护生实习期间可因多种因素发生针剌伤,学校及医院应对实习护生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重视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王秀菊  刘娜  唐翠卿 《家庭护士》2009,7(14):1303-1304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及引起针刺伤的主要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7年6月-2008年7月在我院完成毕业实习的166名护生做问卷调查,收集并分析问卷.[结果]被调查护生中132名护生发生过针刺伤,占79.52%;拔下和回套针帽为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占43.55%.[结论]护生初到病房实习,环境生疏、工作压力大、操作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职业防护知识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生岗前及临床的防护教育,严格规范护理操作是减少针刺伤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熊爱民 《全科护理》2014,(25):2392-239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状况,分析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156名实习护生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其针刺伤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6名实习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为55.8%;中专学历、双眼平均视力(含矫正)〈5.0的实习护生易发生针刺伤;实习护生针刺伤多发生在实习的前半段时期;多在工作繁忙、大夜班时,在处置针头或注射器时、处理临床医疗废物时、给针头加盖帽时发生在手指的自伤性针刺伤;针刺伤主要原因为违反操作原则、防范意识薄弱。[结论]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率较高。应提高实习护生重视程度,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根据实习护生易发生针刺伤的环节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干预,督导实习护生执行操作规程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专业实习生(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生意外损伤的情况,并探讨预防对策,以便加强护生安全意识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回顾性问卷对331名护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发生医疗意外损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问卷显示,73.1%护生发生过针刺伤,64%损伤发生在操作前,最常见的损伤原因是防范意识淡漠,获得防护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在校期间的学习。结论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常发生意外损伤,针刺伤普遍存在,故应在学校及临床教学中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生对临床意外损伤的认知和预防能力,以减少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翔  李宛  李恩慈 《护理研究》2005,19(16):1440-144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院241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1名护士中最近6个月发生过针刺伤的185人,占76.8%,主要为注射或抽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28.2%)和浸泡前取下针头时(29.6%);操作时不戴手套的124人(51.5%);针刺伤后没有向上级汇报的21 0人,占87.1%;针刺伤后表现为无可奈何的125人(51.9%),感到害怕的96人(39.8%);护士认为领导对针刺伤不重视的169人,占70.1%;伤后能采取较正确的方法处理伤口的仅占44.0%.[结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发生率高,刺伤后大多数护士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强岗前培训期对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在预防和减少针刺伤中的作用,为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实行“对护生岗前培训期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制度前后的两批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在是否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的原因、标准预防认知情况、针刺伤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是否了解针刺伤后的处理方法及是否报告六个项目上进行调查对比。结果制度实行前的护生中:有186人曾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高达94.9%;制度实行后的护生中:仅有36名护生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18.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2,P〈0.01)。结论重视和加强对护生岗前培训期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是预防护生针刺伤的有效方法。加强对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和针刺伤防护管理,强化护生针刺伤报告制度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预防护生实习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1 年、2012 年实习的大专护生96 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 年护生为对照组,共43 人;2012 年护生为干预组,共53 人。干预组在进入临床实习前1 d,介绍针刺伤的定义、危害和基本防护知识,现场模拟易发生针刺伤的情景,进行预防针刺伤的技能训练。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结果实习期内,对照组、干预组护生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48.84%、20.75%;针刺伤发生频次分别为1.36 次/人年、0.42 次/人年(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有效降低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和发生频次,是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中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护生对肝病防护知识的认知及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实习即将结束的153名护生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者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有关肝病防护知识及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表.结果 被调查护生中,1.96%在学校接受过肝病防护知识的培训;95.42%的护生知道血液和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只有24.18%的护生知道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医源性传播最有效的措施;49.67%的护生知道经针刺伤传播危险系数最高的是乙型肝炎病毒;发生针刺伤时,只有32.03%认为戴手套操作可降低自身发生血源性感染的风险;47.05%的护生在8个月的临床实习期间发生过针刺伤.结论 护生对肝病防护知识的认知度不高,实习期间发生针刺伤情况严重,医院应加强护生有关肝病防护及针刺伤方面知识的岗前培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伤害类型、程度、部位、时间、频率、原因探讨传染病护理人员伤害的相关因素,为传染病护理人员制定预防伤害措施和伤害后处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伤害问卷调查表对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的195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95名护士在不同部位均遭受过不同类型的伤害.其中以针刺伤、玻璃安瓿伤最常见分别占64.62%、76.92%,受伤部位以手指为主,加药时受伤多见,工作繁忙是导致受伤的主要原因.结论:传染病护理人员经常面临多种伤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伤害对他们的影响,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及职业心理教育,严格规范操作规程,配备充足的护理人员,强化乐观的从业思想,是保证职业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医院保洁员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原因,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有关医院保洁员针刺伤防护意识调查表,对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50名保洁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82%的医院保洁员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针刺伤,68%的医院保洁员被隐藏在敷料里或废弃物里的注射器针头刺伤,78%的保洁员未按正确的程序对针刺伤进行处理,98%的医院保洁员在被针刺伤后未进行血液检测和未上报相关机构。结论医院保洁员对针刺伤防护意识薄弱,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了解,应重视并加强医院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知识、针刺伤防护知识的培训及正确处理针刺伤步骤的学习,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医院保洁员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在中国护生中开展实习前职业防护教育预防针刺伤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WanFangData和VIP,收集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和不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比较预防针刺伤的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02.10—2012.10,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2197名护生。10个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职业防护教育可降低33%的针刺伤发生率;3个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职业防护教育可提高52%的防护知识知晓率;4个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职业防护教育可提高61%的伤后正确处理率。结论实习前开展职业防护教育能有效预防实习护生针刺伤。但由于本研究的局限性,希望开展更多高质量的试验,为其预防效果的有效性提供进一步的佐证.并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程度与针刺伤/锐器伤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MBI-GS(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工作倦怠量表及自制问卷对宁波市28家医院1 535名临床在职注册护士进行情绪衰竭程度及针刺伤/锐器伤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本组临床护士重度情绪衰竭占71.6%,中、重度去人性化占34.1%、43.2%,低个人成就感占64.8%;81.3%的护士过去1年内发生过针刺伤,92.4%的护士发生过锐器伤。针刺伤发生率平均2.0次/(人·年),锐器伤平均7.5次/(人·年)。情绪衰竭与锐器伤呈正相关(r=0.220,P0.05)。结论宁波地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高度水平,针刺伤/锐器伤发生率呈中高水平,情绪衰竭程度与锐器伤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75,自引:11,他引:75  
王红红 《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为了解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现状,采用问卷对215名实习护士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知识、职业防护行为及医疗锐器刺伤发生率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知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手套使用情况、污染针头的处理、洗手技术、医疗锐器刺伤及其处理。结果: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防护措施不力,有48.8%的护生在临床实习时未接种乙肝疫苗,在做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操作时戴手套的频率低。护生在操作中被针刺伤率达72.6%,与针刺意外相关的操作有将针头套回针帽、处置用过的针头、注射及冲洗针头时。提示,为避免护生职业感染的危险,对她们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培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