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媒介蚊虫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部分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等后遗症。现将宁波市鄞州区2000~2007年乙脑病例的随访调查简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来源根据传染病报告资料,收集实验室诊断和临床诊断乙脑病例信息、免疫史信息,发病时临床资料来源于原个案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2.
沭阳县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计划生育工作也处于滞后状态。因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致使199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的疫情出现了回升,现将调查结果分析介绍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个案调查 以县乡各医院的报告卡为线索,按《江苏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个案调查表》对每个病人进行个案调查。12 专题调查 在乙脑疫情消除后,以个案调查为线索,对相关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加以设计,对1998年发生的所有病例逐一进行回顾性调查。2 结果与分析21 流行特征(1)乙脑的人群分布 发病7…  相似文献   

3.
我市自 1982年实施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疫苗接种以来 ,乙脑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我市乙脑流行规律 ,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现将我市 1990~1999年乙脑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常规疫情报告系统 ,流行病学资料由我站防疫科资料室提供的《乙脑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诊断标准按卫生部颁布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结合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2 结果2 .1 临床特点1990~ 1999年共发生乙脑 149例 ,其中临床症状轻型 33例 ,占 2 2 .15 % ;普通型 90例 ,占 6 …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的发病情况 ,进一步加强乙脑疫苗接种工作 ,降低乙脑发病率 ,对潍坊市1996~ 2 0 0 2年乙脑发病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潍坊市 1996~ 2 0 0 2年乙脑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与乙脑个案调查资料。乙脑疑似病例早期血清乙脑IgM抗体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两家疫苗生产企业生产的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价和比较不同生产企业乙脑减毒活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的AEFI监测系统,导出2015—2021年兰州市七里河区乙脑减毒活疫苗的AEFI个案数据;通过甘肃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接种数据,比较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生物)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乙脑减毒活疫苗AEFI的发生情况。结果:2015—2021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共报告乙脑减毒活疫苗相关AEFI个案235例,其中一般反应234例,报告发生率为212.23/10万剂,异常反应0例,偶合症1例(上呼吸道感染)。武汉生物、成都生物乙脑减毒活疫苗AEFI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83.25/10万剂和234.79/10万剂,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8,95%CI:0.98~1.68,P>0.05)。234例乙脑减毒活疫苗相关AEFI一般反应个案的临床表现以发热(201例)、局部硬结(175例)、哭闹...  相似文献   

6.
1990年我市乙脑流行,我们对330例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发现乙脑的发病高峰在7月,与疫情报告乙脑的发病高峰在8月不相符。分析原因是:疫情报告日期比发病日期约推迟一旬,本文对在没有完善的订正措施,仅靠疫情报告确定乙脑的时间分布提出质疑。本年乙脑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易感人群长期积累,根据我市每次乙脑流行持续两年以上的规律,推测1991年还是流行年。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疫苗时代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德州市1994~1997年乙脑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1994~1997年德州市临床诊断的乙脑病例.按照山东省统一制定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调查表”逐个进行调查.1.2 病例血清标本1994~1997年,德州市乙脑病例发病后5~30d内采集单份血清标本68份.1.3 健康人群和免疫对象血清标本 1995年和1997年分别在6个县(市、区)调查人群免疫水平和免疫成功率.采样时间每年4~6月.免疫成功率,按山东省免疫监测要求.对象为年满1周岁,完成两剂灭活乙脑疫苗(间隔7~10d)后1个月,采集部分儿童的末梢血.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以高热、惊厥、昏迷、抽搐为主要表现,重症者病后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高达10%。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为有效预防乙脑,对泗阳县1997年~2006年乙脑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黔东南州2009—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检测,对黔东南州2009—2013年乙脑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2013年黔东南州共发生乙脑110例,死亡17例,年发病率在0.09/10万~0.99/10万之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呈季节性,以7-8月为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9.09%;全州各县市均有病例发生,以农村居民为主,占90.00%,男女性别比为1.57:1,病例全部为学生和散居儿童;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2.73%,最小发病年龄8月龄,最大15岁;有免疫史19.09%,免疫史不详及空白占80.91%。结论黔东南州自2006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乙脑疫情控制效果明显。鉴于各年龄段人群发病情况不同,加强疫苗常规免疫预防接种的同时,综合考虑财力和疫苗供应情况,可以在全州范围内对不同年龄段开展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96~2005年贵港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贵港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乙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贵港市1996~2005年乙脑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5年共报告265例,死亡16例,发病率在0.09/10万~1.31/10万,发病率最高是2003年,最低是2004年。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均为10岁(含10岁)以下散居儿童,以0~6岁儿童为主,占84.91%,男女性别比为1.60:1。对2002~2005年的109例乙脑病例分析,有乙脑接种史的占28.44%,无接种史的占67.89%,接种史不详的占3.67%。结论贵港市乙脑发病呈高度散发,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乙脑疫苗覆盖率低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建议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韶关市2006-2007年监测的乙脑病例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呈散发性。发病季节高峰为6~7月,占95%;发病人群为2~12岁,以4~10岁儿童为主,占80%;所有病例均发生于农村,部分来自相邻的省、市。结论该市乙脑疫情呈散发,主要在农村和儿童,乙脑防治的重点在农村,应采取以免疫接种为主的措施,接种的主要人群为10岁及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三地区2005-2006年度病毒性脑炎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陕西省安康、宝鸡、渭南3个地区病毒性脑炎,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情况.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对监测医院报告的所有病毒性脑炎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同时采集血和/或脑脊液标本,用ELISA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IgM抗体;用Epi Data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病毒性脑炎1097例,对其中1053例(96.0%)检测乙脑IgM,阳性311例(29.5%).监测的两年度内病毒性脑炎、乙脑病例均在7、8月份出现高峰,病毒性脑炎发病趋势与乙脑lgM阳性病例趋势基本一致;宝鸡、渭南和安康地区14岁以下年龄组人群乙脑IgM阳性病例分别为33.7%、43.9%~1188.3%,其他病毒性脑炎在3个地区均是5~14岁组所占比例较高(53.3%);乙脑IgM阳性病例中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占85.2%,其他病毒性脑炎病例学生所占比例较高(51.0%);病例出院时398例中,乙脑IgM阳性病例和其他病毒性脑炎治愈比例分别为67.1%、83.7%,病死率分别为9.2%、3.1%.578例出院90 d后随访,乙脑IgM阳性病例和其他病毒性脑炎治愈比例分别为69.6%、90.2%,病死率分别为13.6%、3.6%,留后遗症比例分别为10.0%、4.5%.结论病毒性脑炎的高发季节和乙脑一致,临床报告的乙脑病例中乙脑IgM阴性病例占45.6%,提示对临床报告的乙脑/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乙脑实验室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不同地区乙脑高发人群存在差异,在预防控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江县乙脑疫情动态及发病趋势,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乙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取早期血进行IgM检测,5月取9岁以下儿童血和6~7月各旬分别取猪血进行Ig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结果全年发病8例,发病率为1.41/10万,病例呈高度散发点状分布。8月发病占87.50%,男多于女,2~7岁占87.50%。有乙脑疫苗接种史者为25%,后遗症发生率为25%,临床上轻型和普通型占62.50%。2~9岁健康儿童抗体阳性率为20%。猪乙脑抗体阳性率高峰在7月上旬。临床病例血清学确诊率为75%。结论加强农村地区乙脑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7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做好防蚊灭蚊,是开江县控制乙脑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疫情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资料,准确的发病时间及数量是预测疾病流行的决定因素。在工作中发现,我市汇集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疫情资料与实际发病时间不相符合。为此,我们于1990~1991年对乙脑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并查阅了乙脑报告卡。现将核查结果与疫情报告资料的吻合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5年我市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共报告128例乙脑病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1/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1/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2.34%,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有所回升。结论: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1990年~1998年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郑州市 1990年~ 1998年乙脑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显示 :9年中以 1990年~ 1994年乙脑发病率较高 ,1990年乙脑发病率及病死率为最高 ( 7.16/十万和 10 .13% ) ,自 1995年后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乙脑病例多集中在农村并以农民和散居儿童居多 ,10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 4 8.30 % ,发病有向大年龄组推移趋势。乙脑发病有明显季节性 ,以夏季为主。  相似文献   

17.
五华县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五华县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爆发流行特征,为今后有效控制乙脑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爆发的所有乙脑病例的个案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病45例,罹患率3.8/10万;死亡6例,病死率13.33%;其中实验室确诊22例,临床确诊23例,分布全县22个镇43个村,发病年龄为8个月~10岁.有1次以上免疫史的占13.33%,无免疫史者占8.89%,免疫史不详占71.11%.结论爆发原因与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不够落实、疫情报告延误、经济落后、群众认识不足、儿童流动性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钦州市儿童少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以便为有效防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钦州市1994~2003年儿童少年乙脑疫情资料及爆发流行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a来,钦州市儿童少年乙脑共发病4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4/10万。1999年发生爆发流行,发病265例,发病率为24.09/10万,其余年份呈散发状态;男性病例多于女性,集中在农村的学龄前散居儿童,流行年和散发年均以每年6月为高峰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将接种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是降低乙脑发病的一项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54-2004年焦作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焦作市重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经过30多年的预防接种,虽然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但还未能彻底控制。为进一步探索乙脑在焦作市的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依据,现根据历年乙脑资料,现对焦作市1953-2004年乙脑流行趋势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来源于焦作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和乙脑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焦作市统计局。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2结果2.1流行概况1954-2004年全市共报告乙脑1473例,死亡167例,年平均发病率1.76/10万,年平均死亡率0.20/1…  相似文献   

20.
2003-2004年五华县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下简称乙脑 )在五华县的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1985 - 2 0 0 2年 18年未报告有乙脑病例发生。 2 0 0 3-2 0 0 4年连续 2年发生乙脑疫情。为探讨防制策略 ,现将 2 0 0 3- 2 0 0 4年乙脑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乙脑病例个案调查表和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报告单 ,人口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统计局。1 2 方法 采集部分患者静脉血送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 ,用ELISA法检测早期乙脑IgM抗体 ,病例诊断按卫生部 1990年颁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