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脑血管造影术3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霞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73-1174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 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的血管检查方法。按照目前常规的标准选择术式,常规消毒、局麻后,经皮肤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鞘,在导丝导引下,分别将造影导管置于主动脉弓、颈总动脉起始处、锁骨下动脉近椎动脉开口处,注射造影剂,使脑血管动态显影  相似文献   

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实时显示图像等优点,并能显示颅内血管动脉期、静脉期、毛细血管期,能清楚显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AVM)、脑血管闭塞、动静脉瘘、肿瘤血管的多少和肿瘤染色,为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2002-2005年我院开展股动脉插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5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急诊治疗四肢血管损伤。方法 24例上、下肢血管损伤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二维、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原始横轴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24例中,下肢闭合性骨折17例,骨盆骨折4例,右上肢牵拉伤2例,右肩部锐器刺伤1例。17例下肢骨折血管损伤均位于骨折断端周围,其中有6例股动脉损伤伴周围血肿,11例腘动脉损伤伴周围血肿。4例骨盆骨折血管损伤为左右髂外动脉损伤各2例。右上肢牵拉伤为腋动脉损伤并臂丛神经损伤,右肩部锐器刺伤为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二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较好显示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细节,而三维重建(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形象直观显示病变空间立体关系,根据诊断结果急诊采用直接吻合血管、自体大隐静脉搭桥修复血管、人造血管移植修复血管、带膜支架腔内修复血管。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二维及三维重建技术结合原始横轴位图像,是一种准确、无创、便捷、实用、快速的诊断四肢血管损伤的检查方法,为早期诊断治疗四肢血管损伤、避免误诊漏诊提供了便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 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62 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 准,观察两种检查方式检查下的动脉血管内斑块发生情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效 能。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显示,共有 52 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51 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 91.94 %,灵敏度为 94.23 %,特异度为 80.00 %,与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 期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无法确诊患者可进一步应用脑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全脑血管造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颅内、外动脉病变分布情况。结果颈内动脉系统TIA以颅内血管狭窄为主,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以颅外血管狭窄为主。结论颅内血管病变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颅外血管病变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旋转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在超选择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疑有血管迂曲病变的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进行常规正位血管造影,然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旋转DSA检查,50例(91%)造影图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相互的重叠,清晰地显示相关血管的来源和走向。其中5例病例旋转DSA检查多角度图像虽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但因其局部血管过度迂曲,局部血管走向显示欠佳。结论旋转DSA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腹部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迂曲动脉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对肝癌病人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5例头颅16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11例行CTA检查后进行MRI及MRA检查,8例行DSA及手术治疗。结果:CTA显示25例患者中8例为动脉瘤,5例动脉狭窄、闭塞,1例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4例为动脉瘤术后复查,3例动脉狭窄、闭塞治疗后复查,3例阴性,8例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为脑血管疾病筛查、病因诊断、治疗效果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使用全自动造影剂注射器,找到腹部螺旋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的准确注射时间。方法,德国西门子生产的SomatomSensation 16排CT。美国MEDRAD Envisiou CT造影注射器,外周静脉单相注射法进行非离子型造影剂的腹部脏器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获得显示腹部脏器动、静脉期图像的时间是在开始注射后30秒和70~90秒。结论:使用自动造影剂注射器,可以准确地控制造影剂的总量,流速和造影剂的注射方法。随着近年多层螺旋CT机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在CT检查中为增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显示密度的差别,使断层扫描图像更加清晰,对一些疾病在CT扫描的同时需要静脉或动脉注射造影剂作CT增强检查。作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注射器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9.
烟雾病的诊断(附2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本文对经脑血管造影是确诊烟雾病患者27例此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脑血管造影示一侧颈内动脉末段闭塞或狭窄19例;双侧颈内动脉末段闭塞或狭窄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3例。基底动脉受累2例;1例一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同时受累。结论:CT是诊断烟雾病的首选检查项目;脑血管造影是确诊烟雾病的直接方法,可以显示动脉闭塞部位、范围和侧支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DSA动脉造影及早期介入治疗,降低蛛网膜下腔岀血的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在DSA下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并给予血管栓塞和放支架治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精心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结果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护理,无并发症,均康复出院。分阶段访视,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预后好,是蛛网膜下腔岀血患者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中央型肺癌介入治疗前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到阳春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治疗前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其中17例患者行供血动脉的螺旋CT三维重建,明确供血动脉解剖情况,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6例,右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共干8例,左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共干3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病灶血管变粗、扭曲,管径大小不一,环绕病灶,新生血管变多、染色,病灶供血动脉走向、分支和螺旋CT检查结果基本相同,符合率为100%;术中造影剂平均用量为(38.2±4.7)mL,选择性置管平均时间为(7.1±1.2)min;余下18例术中造影剂用量都 50 mL,选择性置管时间都 10 min。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中央型肺癌介入治疗前应用,有助于了解病灶的解剖特点,减小治疗难度,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随着介人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利用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疾病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然而由于血管造影技术不同于普通摄片及造影,要求较为特殊,所以,要求血管造影的造影片必须是高质量的,因此,在进行血管造影时,医技人员及病人必须充分合作。现对我科6年来所进行的200例血管造影摄片的质量进行如下分析讨论。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人年龄6~72岁,均经股动脉插管将导管插人所需检查部位。其中肺动脉造影50例,肝动脉造影60例,肠系膜动脉造影40例,腹腔动脉造影20例,其他动脉造影30例。1.2仪器与方法:①仪器:日产岛津1250mAX线机…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造影术就是将导管经股动脉插入至主动脉根部进入冠状动脉入口,在此处灌注造影剂来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径的大小,观察其阻塞和病变的情况。冠状动脉造影的操作技术基本上分为2种:Somes法和Judkins法。笔者观察1例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手术治疗骶骨肿瘤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39例恶性骶骨肿瘤及19例良性骶骨肿瘤手术前行股动脉插管数字减影动脉造影及靶血管栓塞。结果:39例骶骨恶性肿瘤多显示大量增生血管.在肿瘤区呈团块状表现,血管迂回不规则,可见肿瘤染色。而良性肿瘤则多无大量血管增生,可供鉴别。靶血管栓塞后24小时内手术出血量大为减少。结论:DSA检查显示骶骨肿瘤部位的血管图像清晰,骶骨恶性肿瘤大量不规则增生血管并有密度不均匀的肿瘤染色.对鉴别良恶性肿瘤有重要意义,并对外科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接诊的脑血管病变患者5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其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均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处理分析。结果:本组5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的MIP、VR及MPR三维重建图像对患者的脑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均为100%。其中动脉瘤患者20例,瘤体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囊状变化,直径4~15 mm,通过VR技术对图像进行任意方向、多角度旋转观察,均可清晰显示动脉瘤颈部、瘤体及截瘤动脉位置,且可获得完整的形态及和颅骨、邻近血管的解剖关系。脑血管畸形(AVM)患者11例,动脉狭窄患者5例;胚胎性大脑后动脉患者12例。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其具有安全、快捷及准确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股动脉鞘拔除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动脉穿刺并置入血管鞘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操作,诊疗结束后拔除血管鞘时个别患者出现的血管迷走反射是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仔细地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并予以正确处理非常重要。笔者就我院心内科病房心脏介入治疗后股动脉鞘拔除时出现的血管迷走反射及其护理作一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肾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癌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对临床效果的评价.方法:对28例中晚期肾癌患者应用化疗加栓塞后手术切除.介入前经B超、CT、MR检查确诊后采用SELDINGE技术,选掸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插入患侧肾动脉,进行DSA造影观察肿瘤供血动脉,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再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近肿瘤动脉供血支进行化疗、栓塞.结果:介入术中反应轻、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恶心、呕吐、少数副反应较重,静脉或肌注止痛、止吐药后缓解.血管造影显示肾肿瘤血管明显增粗、扭曲、移位、粗细不均、部分呈环状包绕征象,肿瘤血管染色深.结论:肾癌术前介入栓塞是一种可行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使肿瘤血管闭塞,瘤体坏死,体积缩小,周围粘连减轻,提高了手术切除率,术中出血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左头臂静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对左头臂静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的左头臂静脉狭窄病例。磁共振成像序列包括:加上空间饱和带2D-TOF,团注试验(test bolus)和多期相3D CEMRA扫描。造影剂注射部位选择左肘静脉。例3在行经左肘静脉团注试验后行加下饱和带的2D-TOF、右肘静脉注射的团注试验及3D CEMRA扫描,在磁共振检查结束后行经左肘静脉注射的CT血管造影。结果3例患者在加上饱和带的2D-TOF中颈总、内外动脉和椎动脉均正常,例3加下饱和带的2D-TOF显示左颈静脉无信号;在经左肘静脉团注试验中显现异常,首先出现左颈静脉强化,依次为椎旁静脉丛、右颈静脉、双侧椎动脉和颈总动脉。3D-CEMRA静脉期及CT血管造影中左头臂静脉狭窄均清晰显示。结论3D-CEMRA结合团注试验及2D-TOF可以诊断左头臂静脉狭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对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深入,已认识到血管病变是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动脉僵硬度已经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功能测定颈-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C-F PWV)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性好的大血管弹性测量方法,被认为是评估血管僵硬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伪.本研究通过测量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F PWV值,并分别与对应的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造影相对比,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功能、颈动脉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有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脑血管造影(DSA)是一种以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检查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脉瘤、先天性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1]。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自2008年开始,笔者在脑血管造影术中实行全程陪护护理服务,即由一名责任护士负责脑血管造影全程的护理服务。使全脑血管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