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透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症 ,通常称为口眼歪斜、面瘫。各种年龄段均有出现。常因面部受凉 ,风吹引起 ;一般发作几天或发作时有感冒或急慢性中耳炎等症状出现。笔者于近年用透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 患者采用随机分为透针组和对照组 ,经过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透针组 :患者 46例 ,均为门诊病人。男性 2 0例 ,女性 2 6例 ;其中年龄最小 8岁 ,最大的 70岁 ;左侧 1 8例 ,右侧 2 8例 ;病程最长的 3个月 ,最短1天 ;其中病程 1天~ 3 0天的 3 0例… 相似文献
2.
经筋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经筋透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经筋组(6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其急性期、静止期和后遗症期的疗效,并观察电针测定面神经痛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两种针刺手法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5%和90.5%,经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急性期选择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经筋组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对急性期面神经麻痹和神经活跃型患者疗效确切,对后遗症期和神经不良型面神经麻痹患者可采用经筋透刺法。 相似文献
3.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寻找和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的透刺方法。方法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以阳白透头维,阳白(原穴略上)透上星、丝竹空透鱼腰、牵正透迎香、地仓透颊车、迎香与颊车互透,使透刺方向与局部瘫痪肌束约呈45°角。对照组45例,选穴基本同治疗组,常规透刺,以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地仓与颊车互透,牵正透地仓,四白透迎香。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6.0%,愈显率92.0%;对照组痊愈率55.6%,愈显率75.6%。两组痊愈率、愈显率及痊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透刺方向与瘫痪肌束呈45°角的刺法更利于面瘫的恢复,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4.
费晓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0):1352-135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疾病 ,一般采用针灸、理疗、贴敷、中西药物口服等方法治疗。 1998年 9月— 2 0 0 3年12月 ,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疗法为主治疗本病患者 14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4例 ,女 6 4例 ;年龄 18个月~ 80岁 ,平均 4 相似文献
5.
烧山火浅针透刺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烧山火浅针透刺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应用烧山火透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25例,与同期采用电针透刺治疗25例进行比较,观察疗程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2例(4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28%),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山火浅针透刺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疗程短。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闪罐、梅花针叩刺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与传统针刺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88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47例,女4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5岁,5~20岁20例,21~50岁45例,51~74岁23例;左侧病发者38例,右侧病发者50例;病程均在半月之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8.
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梅花针叩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梅花针叩刺与激素疗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32例急性期用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或静脉点滴地塞米松,治疗5天后2组均只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4%,经统计学χ2检验,P<0.05,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急性期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神经炎疗效优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70例患者均根据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确诊 [1]。男 40例 ,女 3 0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6 7岁。其中 1 8~ 2 4岁 47例 ,2 5~ 45岁 1 4例 ,46~ 6 7岁 9例。临床表现 :通常急性起病 ,于数小时或 1~ 2 d内达高峰。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 ,不能皱额蹙眉 ,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患侧鼻唇变浅、口角下垂 ,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 ,进食时食物易滞留于患侧齿颊之间。病程最短 1d,最长 3月余。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透穴及进针方向 :从鱼尾透鱼腰 ;从瞳子直下 0 .1…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学又称为面瘫或吊线风,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表情肌瘫痪,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笔者从1988~2004年采用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梅花针加拔罐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患处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91.7%,对照组分别为17.8%和5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加拔罐是治疗扁平疣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穴位注射和梅花针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比较针刺、穴位注射和梅花针叩刺3种针灸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加针刺组(Ⅰ组)、基础治疗加穴位注射弥可保组(Ⅱ组)、基础治疗加梅花针叩刺组(Ⅲ组)3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Ⅲ组有效率86.59%,Ⅱ组有效率77.39%,Ⅰ组有效率52.18%;Ⅲ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结论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梅花针叩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棍针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配合棍针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3等级40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判定评分法"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的指标,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33.3%,对照组为6.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等级40分面神经麻痹程度判定评分法"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吹哨症状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余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治疗比较,棍针配合针刺对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更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吹哨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刺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针刺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50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42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粗针平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照4:1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采用粗针平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8%和94.2%,对照组分别为23.3%和7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率为75.4%,对照组为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粗针平刺是一种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针刺分段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不同神经损伤节段、不同分期及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神经损伤节段不同分为A组14例,B组19例,C组20例和D组33例。A组为面神经Ⅰ段损伤,B组为面神经Ⅱ段损伤,C组为面神经Ⅲ段损伤,D组为面神经Ⅳ段损伤。四组均采用针刺方法进行分期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疗效分析,6个月后回访患者后遗症发病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与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总有效率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后遗症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是一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且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针刺加风池穴注射腺苷钴胺、针刺加肌注腺苷钴胺和单纯针刺三种方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差异,探讨针刺加穴注腺苷钴胺治疗本病的机理。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又分为风寒、风热、风痰三种证型,治疗组32例应用针刺加穴注治疗,对照Ⅰ组30例应用针刺加肌注治疗,对照Ⅱ组31例应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各证型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评分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5或P〈0.01)。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其中针刺加穴注效果最好,针刺加肌注疗效次之。 相似文献
19.
20.
针刺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配合面肌功能训练辅助超短波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面肌功能训练、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面肌功能训练、超短波治疗。康复评估标准采用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标准。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为主配合面肌功能训练辅助超短波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