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26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脊柱、髋关节的X线、CT征象,旨在提高二级医院对AS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所有26例AS患者骶髂关节、脊柱、髋关节的X线、CT征象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骶髂关节X线表现Ⅰ级改变1例,Ⅱ级改变5例,Ⅲ级改变9例,Ⅳ级改变12例.CT表现:Ⅱ级改变6例,Ⅲ级改变10例,Ⅳ级改变12例.脊柱:X线表现正常6例,早/中期13例,晚期7例.CT表现正常2例,早/中期16例,晚期8例.髋关节:X线表现正常17例,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3例.CT表现正常10例,Ⅰ期5例,Ⅱ期7例,Ⅲ期4例.结论 X线、CT是AS的首选检查方法,对AS的诊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AS的诊断还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26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脊柱、髋关节的X线、CT征象,旨在提高二级医院对A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所有26例AS患者骶髂关节、脊柱、髋关节的X线、CT征象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骶髂关节X线表现Ⅰ级改变1例,Ⅱ级改变5例,Ⅲ级改变9例,Ⅳ级改变12例。CT表现:Ⅱ级改变6例,Ⅲ级改变10例,Ⅳ级改变12例。脊柱:X线表现正常6例,早/中期13例,晚期7例。CT表现正常2例,早/中期16例,晚期8例。髋关节:X线表现正常17例,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3例。CT表现正常10例,Ⅰ期5例,Ⅱ期7例,Ⅲ期4例。结论X线、CT是AS的首选检查方法,对AS的诊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AS的诊断还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所致骶髂关节改变的X线与CT表现,探讨早期影像学特征,比较X线片与CT对早期AS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确诊的40例AS患者,摄取骶髂关节正侧位平片,其中30例做骶髂关节至腰椎CT扫描,总结其影像学的表现、病理改变及临床分期,并对X线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早期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为:X线Ⅰ级2例,仅表现为关节面不清,间隙存在;Ⅱ级(诊断为早期病变)9例,表现为髂骨侧关节中下部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破坏.CTⅠ级2例,双侧骶髂关节面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轻度糜烂;Ⅱ级12例,软骨下局限性硬化,骨质模糊不清,斑块脱钙侵蚀及微小囊变,骨质硬化.对Ⅲ-Ⅳ级AS病变,X线与CT诊断基本相同,但对AS早期病变CT明显优于X线平片,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论 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及软骨下骨质糜烂,斑片脱钙侵蚀、小囊变、骨质硬化是AS早期征象.CT更能准确清楚的显示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4.
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  艾脉兴  赵孟君  林雪  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6):336-338,341,F0002
目的:比较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136例,对其X线平片及CT成像诊断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性及病变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诊为0~Ⅱ级骶髂关节改变中有48.8%在CT诊断中提高了诊断级别。骶髂关节面模糊(Ⅰ级改变)在X线平片中检出率较CT高(P<0.05),而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则在CT中检出率较X线平片高(P<0.05)。X线诊断为0~Ⅱ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6.6%、36.6%、53.3%;X线诊断为Ⅲ~Ⅳ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4.6%和90.9%。结论:CT较X线片对骶髂关节轻微病变的诊断敏感性高,所以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炎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X线与CT对非早期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 (AS)骶髂关节的CT征象 ,评价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2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征象 ,参考相关文献将骶髂关节病变分为 :0、Ⅰ、Ⅱ、Ⅲ、Ⅳ级 ,并讨论其鉴别诊断。结果 本组 0级 3例 ,占 9.4% ;Ⅰ级 5例 ,占 1 5 .6% ;Ⅱ级 9例 ,占 2 8.1 % ;Ⅲ级 1 1例 ,占3 4.4% ;Ⅳ级 4例 ,占 1 2 .5 %。结论 根据骶髂关节的CT表现 ,结合相关临床资料 ,可准确诊断AS。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其早期影像学表现,比较X线与CT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确诊的43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有骶髂关节平片,另外腰椎正侧位片34例,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片各3例;骶髂关节CT扫描29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骶髂关节炎,其中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17例.脊柱异常表现为竹节状者26例,其他中轴关节异常表现者8例.X线与CT检查对Ⅲ、Ⅳ级骶髂关节表现显示基本相同,CT对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显示明显优于X线摄影.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累及骶髂关节,逐步向脊柱及中轴关节发展,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做出正确分期,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有较高的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实验室与放射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 (AS)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确诊为AS的患者 35例 ,测定其ESR及IgG、IgM、IgA和HLA -B2 7,并同时做骶髂关节平片和CT扫描 ,研究其相互关系。结果 :本组双侧骶髂关节受累者达 10 0 %。HLA -B2 7阳性率 90以上。 35例中 ,10例平片诊断Ⅰ~Ⅱ级 ,CT诊断Ⅱ~Ⅲ级 ;15例平片诊断Ⅱ~Ⅲ级 ,CT诊断Ⅲ~Ⅳ级。AS骶髂关节炎分级越高 ,其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均加重 ,红细胞沉降率在Ⅱ~Ⅲ级中最快。结论 :AS与HLA -B2 7高度相关。AS患者骶髂关节炎分级基本可反映病情程度。两性AS患者存在差异 ,女性病情轻 ,预后好。CT对AS骶髂关节炎的诊断较平片敏感一个级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和CT表现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79例临床诊断为As患者的x线平片和CT平扫图像对As骶髂关节病变不同分级的表现特征。结果(1)CT检查对于Ⅰ~Ⅱ级骶髂关节炎的认定优势大于x线;而Ⅲ级和Ⅳ级二者接近。(2)CT检查对于关节面囊状破坏、关节面模糊和关节间隙的改变方面有较高的显示率。结论cT检查能够比x线更早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病变,有利于临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椎炎(AS)骶髂关节受累的X线平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X线检查23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17.4%;CT检查32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59.4%;MRI检查40例,骶髂关节受累检出率90.0%。MRI显示AS骶髂关节受累的检出率优于X线平片和CT(P0.05)。结论:X线平片对典型AS能作出准确诊断,但对AS的早期诊断不如CT、MRI;MRI能显示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AS骶髂关节受累的急性炎症改变,滑膜炎所致的少量积液和滑膜异常强化是骶髂关节受累最常见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有 《中原医刊》2005,32(17):78-79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枉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王飙  王立群 《当代医学》2014,(23):44-45
目的:对比分析X线平片与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68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X线平片及CT诊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CT对Ⅰ级及Ⅱ级病变的临床检查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Ⅲ级、Ⅳ级病变中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在关节面模糊、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征象检测率方面明显优于X线(P<0.01),而在关节软骨、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等晚期影像学征象等方面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线仅能确诊中晚期AS病变,对于早期疑似AS病变的患者,应尽早采用CT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CT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J43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中,Ⅰ级8例(18.6%),Ⅱ级14例(32.6%),Ⅲ级12例(27.9%),Ⅳ级9例(20.9%)。早期CT表现为关节面毛糙,关节面皮质白线消失,软骨下骨质微小侵蚀、囊变,关节面轻度硬化,但关节间隙正常。进展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局部皮质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改变,软骨下骨质囊状破坏,局部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增宽。稳定期CT主要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分级,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MRI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曾阳东 《广西医学》2009,31(4):482-48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MRI表现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3例患者行骨盆X平片及双侧骶髂关节MR扫描,对比分析X线、MRI扫描征象。结果23例AS患者中X线检出率52.2%,MRI检出率87.0%。Ⅰ-Ⅱ级患者MRI可见关节软骨增厚、信号异常,滑膜信号异常,以及骨髓水肿;Ⅲ-Ⅳ级患者除有Ⅰ-Ⅱ级的表现之外,还可见大范围的骨质硬化、骨髓内脂肪沉积。Ⅰ-Ⅱ级病变MRI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Ⅲ、Ⅳ级病变两种方法检出率相似(P〉0.05)。结论MRI能够显示AS患者骶髂关节的早期病理改变,可作为AS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X线表现,增强对AS影像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我院明确诊断为AS患者的X线及CT表现。结果:双侧骶髂关节受累13例,单侧(右侧)1例,骨质破坏12例,骨质硬化11例,关节间隙狭窄10例,关节骨性强直3例;腰椎呈"竹节样改变"3例;双髋关节同时并双侧耻骨、坐骨受累1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结论:骶髂关节骨质破坏、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及最后骨性强直是AS诊断的依据,腰椎的"竹节样改变"是最为典型的X线表现,CT可明显提高检出AS骶髂关节病变的细节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10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其骶髂关节的CT征象。结果: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主要以增生或破坏为主,关节面早期变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进展期可呈虫噬状破坏,也可骨质强直。CT检查是鉴别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22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影像表现分析,讨论CR平片、CT和MRI对AS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对所有22例AS患者骶髂关节的CR、CT、MRI显示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骶髂关节:CR平片表现,0级2例,Ⅰ级改变1例,Ⅱ级改变4例,Ⅲ级改变6例,Ⅳ级改变9例.CT表现:Ⅰ级改变3例,Ⅱ级改变5例,Ⅲ级改变5例,Ⅳ级改变9例.本组4例行MRI检查,CR表现正常2例,但2例在MRI上表现为软骨炎性水肿,关节面下周围骨髓在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另外2例为中晚期.结论 :CR平片、CT、MRI是AS的主要检查方法,对AS的诊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AS的诊断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MRI较CR平片能更好地显示细微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0例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资料,总结相应影像学表现及病变分级,并作平行对照研究。结果:①CT与MRI对早期AS骶髂关节改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但CT与MRI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0级,X线平片与CT、MRI分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AS骶髂关节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侵蚀、囊变以及关节软骨肿胀等,CT、MRI较X线平片对这些表现的检出率要高,尤其是对于那些临床疑似AS但X线平片难以准确判断的早期病变,CT与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覃文  张勇军  黄皿 《中外医疗》2014,(5):180-181,183
目的探讨CT及X线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CT平扫及X线扫描。分析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在CT平扫及X线下病变程度以及表现。结果经不同检测后,90例患者影像显示,CT平扫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病变分级诊断人数比较,0级一Ⅳ级诊断人数中CT人数高于X线人数(P〈0.05),X线与CT检查在病变级别较低时检测关节数存在差异(P〈0.05);UI级到Ⅳ级病变,两组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应用CT平扫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较高,更易观察出细小部分及早期病变,为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提供更为明确的依据,且误诊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36例临床诊断为AS骶髂关节炎的患者中,3例CT表现正常,早期病变包括I级和II级共24例,CT表现主要以髂骨面增生破坏为主,多为双侧对称,关节间隙保持正常。中晚期病变包括Ⅲ级和Ⅳ级共10例,CT表现为骶髂关节弥漫性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面呈毛刷状破坏,关节间隙呈不规则狭窄,韧带受累钙化,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呈骨性强直。结论: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准确观察其宽度,判断有无关节强直或部分强直,有利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病变,正确分级,对了解病情发展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