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最大化保留残端结合内减张技术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18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在我所进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保残内减张重建术,对比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IKDC、Lyshlom、Tegner评分和KT-2000差值。结果:保残内减张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后,膝关节IKDC、Lyshlom及Tegner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8.2分、51.9分和3.0分显著增加到术后的88.5分、92.9分和5.1分。术后膝关节KT2000差值(1.9 mm)显著小于术前(8.8 mm)。结论:最大化保留残端结合内减张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能有效改善膝关节的后向稳定性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后外侧束(PLB)在股骨足迹的解剖变异范围、参考标记和关节镜下定位方法。方法:采用30侧人膝关节标本,解剖ACL的PLB在股骨髁间窝外侧壁(Lateral Intercondylar Wall,LIW)的足迹。观察髁间窝外侧壁的形态、住院医师脊(Resident Ridge)与ACL足迹关系、测量ACL长轴与股骨干夹角(AA)、PLB中心距离髁间窝外侧壁下缘软骨的垂直高度(PD)。采用数字影像学方法对足迹进行图像分析。结果:(1)住院医师脊为ACL足迹的上界(屈膝90°),紧靠住院医师脊下方为ACL纤维最集中的部位。(2)AA=18.7±15.25°,范围在-18°与56°之间;PD=7.02±1.47mm,范围在11 mm与3.75 mm之间,二者组数据离散程度均较大。(3)髁间窝外侧壁有2种类型,梯形8侧,三角形22侧,两种髁ACL的AA、PD均有明显差异(P=0.00)。结论:(1)AA、PD因人而异,数值差异较大,必须在术中测量进行个体化PLB定位。(2)虽然由于个体化的解剖变异,关节镜下难以采用通用的指引,但新鲜损伤,可根据明确的残端足迹术中定位;陈旧损伤住院医师脊可见时,PLB中心位置可参考在住院医师脊下方、前内束骨道前方予以定位;另外,3D-CT显示的髁间窝外侧壁形态也可以作为参考,梯形者PLB中心点较高、AA角较平,三角形者PLB中心点较低、AA角较倾斜。(3)如陈旧损伤住院医师脊无法辨认,难以明确PLB高度和AA角,建议进行双束个体化原位解剖重建时需谨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结合快速康复与解剖单束重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PCL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P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65例, 女23例;年龄18~55岁[(39.3±10.8)岁]。44例采用关节镜下内减张技术辅助解剖单束重建PCL结合快速康复治疗(减张组), 44例采用关节镜下解剖单束重建PCL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传统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12, 24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的运动周期(最大步长、最小步长、步频)和膝关节6个运动学指标(前屈后伸角、内外旋角、内外翻角、上下位移、内外位移、前后位移)。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二次关节镜检查Marburger关节镜评分(MAS)和敖英芳教授改良评分。观察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6个月[(25.5±6.3)个月]。术后3个月减张组和传统组IKDC评分分别为(71.8±9.8)分、(68.5±6.5)分, 术后12...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膝关节尸体标本上测量后交叉韧带(PCL)止点的形态大小,探讨重建PCL时骨道直径的选择。方法:解剖20具新鲜冷冻的膝关节尸体标本,标记PCL股骨和胫骨止点边界和前外束(AL)与后内束(PM)的分界。确定PCL、AL和PM纵轴并测量其长度,经过纵轴中点做其垂线,沿垂线测量其止点宽度,该宽度则为骨道最大直径。测量值用均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表示。结果:PCL、AL和PM胫骨止点的纵轴宽度分别为10.64(9.52~11.51)mm,6.54(5.50~7.58)mm和5.85(5.37~6.56)mm。股骨止点纵轴宽度分别为11.01(10.27~12.04)mm,9.56(8.91~10.52)mm和9.47(8.85~10.28)mm。结论:根据解剖重建和胫骨、股骨骨道一致的原则,PCL单束重建的骨道直径可从9.5 mm到11.5 mm,均值10.5 mm;双束重建AL骨道直径可从6.5 mm到8.5 mm,均值7.5 mm;PL骨道直径可从6.0 mm到7.5 mm,均值6.5mm。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中前内束(AMB)与后外束(PLB)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方面所起的不同作用。方法对12具新鲜冰冻尸体的膝关节标本在分别屈曲0°、15°、30°、60°及90°下对胫骨施加100N的前负荷及在0°、15°、30°下5Nm的胫骨内旋负荷,使两束韧带拉伸并带动电阻应变片形变引起阻值改变,从而引起输出电压值的变化。结果在对胫骨施加100N前负荷的条件下,AMB在屈膝60°和90°时的原位拉力显著>屈膝0°和15°时(P<0.05);而PLB在屈膝0°和15°时的原位拉力显著>屈膝30°、60°和90°时(P<0.05);在屈膝0°和15°时PLB的原位拉力显著>AMB(P<0.05);而在屈膝30°、60°和90°时AMB的原位拉力显著>PLB(P<0.05)。在对胫骨施加5Nm内旋负荷时,在屈膝15°和30°时AMB的原位拉力显著>PLB(P<0.05);在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时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虽然在ACL的双束中AMB起主要作用,但PLB的辅助作用仍不可忽视,其体现在膝关节接近伸直位维持前向和内旋稳定性方面。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l ligament,PCL)的方法并观察其早期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4年8月,对10例PCL受损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术.其中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l ligament,ACL)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ACL;3例合并半月板后外侧角损伤,同期取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重建后外侧角.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2个月,其中6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患膝关节功能,术前平均50.3分,术后平均91.2分.客观检查结果显示,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胫骨结节后沉,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阳性;术后所有患者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有3例病史较长(大于1年)的患者胫骨结节有轻度后沉.合并ACL损伤的2例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轻度受限(5°~20°).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跟腱双束重建PCL可减少自体取材造成的损伤及相应的并发症;提前制作供材,软腱端容易通过骨道,缩短镜下操作时间,减轻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单束重建方法,使股骨止点形态更接近解剖,术后CT检查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形态,观察对比研究股骨骨隧道变化。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共45例ACL断裂患者接受改良关节镜下微创ACL重建术治疗,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所有手术由同一高年资术者完成。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行CT检查,导入MIMICS软件,将骨隧道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骨隧道截面长径、短径。应用四分法测量并评估股骨骨隧道的位置。结果:所有45例患者中,移植物均可通过椭圆形骨隧道,术中未出现骨隧道后壁破裂、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不同调整方法(6调7、6调8、7调8),骨隧道截面长径测量值分别为8.34±0.52 mm、10.65±0.72 mm、9.27±0.11 mm,与理论值(8.16 mm、10.66 mm、9.14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骨隧道截面短径测量值为6.57±0.12 mm、6.74±0.13 mm、7.52±0.05 mm,与理论值(6 mm、6 mm、7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骨隧道中心点位于股骨外髁长度的后26.4%±4.8%、高度的下30.1%±5.6%。结论:本研究通过改良ACL解剖单束重建,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术后测量证实移植物与骨隧道良好匹配。CT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定位在ACL解剖止点范围内,骨隧道入口处形态更接近解剖。  相似文献   

8.
目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单骨道双束和单骨道单束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差异。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共48例初次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单骨道双束组(n=24)和单骨道单束组(n=24),分别采取关节镜下单骨道双束和单骨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技术,移植物均使用自体腘绳肌腱。两组胫骨骨道均用Tibial Intrafix固定,单骨道双束组股骨骨道用Femoral Intrafix固定,而单骨道单束组股骨骨道用Endobutton固定。术后随访分别采用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进行主观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KT-2000测量客观评估稳定性。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71±1.69)个月。两组功能评分显示,术后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客观稳定性评估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在134N拉力下KT-2000测量侧侧差值:单骨道双束组屈膝30°时为(1.44±1.28)mm,屈膝90°为(1.15±1.30)mm;单骨道单束组屈膝30°时为(1.63±1.15)mm,屈膝90°为(1.31±1.26)mm。结论:单骨道双束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很好恢复膝关节前向稳定性,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近期疗效满意;但与单骨道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相比,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和客观稳定性评估均无明显差别,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兔异体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兔异体骨-前交叉韧带-骨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方法:24只骨骼成熟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每只兔的一侧后腿进行无菌取材,用新鲜冰冻异体骨-前交叉韧带-骨移植重建兔后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第6周、12周、26周、52周对重建后的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重建后的移植物在关节内经历了细胞长入、胶原纤维再生和再塑形过程,术后52周时移植物类似于正常PCL,细胞形态、大小及排列接近正常,胶原纤维束排列规律、致密,甲苯胺蓝异染物质分布类似于正常PCL,移植物外包绕的滑膜趋于正常,其Ⅲ型胶原含量下降,Ⅰ型胶原明显增多,但移植物内Ⅰ、Ⅲ型胶原的含量及分布仍与正常PCL有区别。结论:兔异体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术,移植物的组织学特性对PCL重建效果有明显影响,提示应用同种组织类型移植物可取得更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口螺旋肌腱剥离器剥离半腱肌腱,保留肌腱远侧附着点,在近侧腱肌交界处切断,对折成两股编织,转移到关节镜下重建PCL。隧道内口侧使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股骨隧道外口加强固定。结果手术16例,平均随访23.5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93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4分提高到90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2例抽屉试验弱阳性,l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1)关节镜下使用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PCL较B-PT-B通过隧道时柔顺通畅。(2)隧道内口可吸收螺钉挤压固定,愈合后内口消失,可避免韧带撞击内口使之逐渐扩大引起重建韧带松弛。(3)隧道内外口的坚强固定,使重建后交叉韧带有足够刚强度。  相似文献   

11.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使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减小手术创伤 ,能够早期功能康复 ,于 1997年 11月开展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至 1999年 4月共治疗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 7例 ,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 ,骨道定位准确 ,能够做到等长重建。应用自体髌腱 (中 1/ 3)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 ,两端带有骨块 ,重建的韧带最终可达到牢固的生物学固定 ,是较为理想的自体重建材料。根据实践 ,结合具体病例 ,介绍了膝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隧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基于术中透视的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隧道的合理规划及准确定位,探讨导航技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方法:导航系统需要在胫骨及后交叉韧带胫骨导向器上分别安装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主动发射的信号,实时计算确定胫骨近端的三维空间位置及与胫骨导向器的相对关系,并将后交叉韧带重建中所需要的虚拟胫骨隧道路径叠加至由术中“C”型臂X线透视机所获得的胫骨近端X线影像上。根据规划方案术中实时调整虚拟隧道的位置,直至达到术前规划的要求,实现导航目的。术中隧道规划方案为:正位影像隧道出口位于两侧髁间嵴中线偏外侧、关节面远侧1.5cm处;侧位影像上要求在保证胫骨近端后侧皮质完整的情况下、与胫骨平台关节线角度呈最大。结果:2006年8月至2007年3月,导航辅助下完成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15例,14例获得成功,1例失败。手术中透视次数由2~15次减少至2~4次,透视时间缩短10~30分钟。无导航相关并发症出现。术后采用X线片、三维CT及MRI评估胫骨隧道的位置和角度。14获得成功的病例隧道出口均位于后交叉韧带的解剖附丽区内,胫骨隧道与移植物夹角平均为123.3°;隧道与胫骨后方皮质贴合紧密,贴合距离均在2mm内。10例隧道后壁完整,4例轻度破裂但隧道整体完整性存在。结论:透视导航技术可以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隧道的快速定位,具有节省透视时间、准确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自体重建兔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后移植物止点的转归。方法:以18只新西兰大白兔为研究对象,切断其右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后即刻以自体双股半腱肌腱重建。分别于术后第3、6、12、26、52周时处死动物。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对移植物止点转归进行研究。结果:腱骨间愈合是骨壁-交界层-韧带的重塑过程。骨壁最初有新生骨形成,向骨道中间生长,渐渐成熟。交界层最初为肉芽组织,经过细胞和纤维有序化,最终变为止点结构。术后6周时可见Sharpey’s纤维形成,12周时可见止点处有纤维软骨形成,26周时可见潮线形成。术后同期在骨道内的不同部位所形成的止点成熟度不同,下骨道口处止点愈合较快。结论:腱骨间愈合与其所受应力有重要关系,其最终形成直接止点。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及板股韧带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分束情况及板股韧带的作用,为临床重建后交叉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例成人膝关节标本,在无载荷与后抽屉试验两种条件下分别观察其后交叉韧带纤维束及板股韧带的紧张-松弛模式,根据纤维束紧张与松弛情况对后交叉韧带分束,确定各束中最能代表该束功能的纤维束,即"功能束"及其止点位置,明确板股韧带的作用。结果:后交叉韧带中未见等长纤维束。无载荷条件下屈伸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中各纤维束处于较松弛状态(过伸与过屈位除外);后抽屉试验条件下,不同纤维束紧张,维持胫骨后向稳定性。后交叉韧带可以恒定地分为前外侧束与后内侧束,两束作用不同。前外侧束与后内侧束中均存在"功能束",两者的"功能束"联合作用可基本维持膝关节活动范围内胫骨的后向稳定性,"功能束"止点与两束止点中心不吻合。前、后板股韧带的出现率分别为3%与90%,二者横截面积均较小,前者的紧张-松弛模式类似于后交叉韧带前缘纤维,后者则与后内侧束相一致,二者均有维持胫骨后向稳定性的作用,后者还有在最大屈膝位防止后交叉韧带与股骨髁间窝后缘发生撞击的作用。结论:后交叉韧带是不等长的复杂的纤维结合体,其双束重建应根据"功能束"止点位置进行骨道定位,板股韧带在有条件时应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后交叉韧带(posteriorcruciateligament,PCL)和后外复合体损伤(posterolateralcorner,PLC)重建术后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动态评估重建术后的时间-距离指标、运动学指标和动力学指标。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收住后交叉韧带合并后外复合体损伤患者16例(实验组)并进行异体跟腱重建后交叉韧带以及异体胫前肌重建腘腓韧带手术,术前行外旋拨号测试、术后1年行步态分析测试和外旋拨号测试。并与对照组(16例健康志愿者)的步态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时间-距离指标和运动学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运动力学指标中患侧膝关节伸膝力矩占主导地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16例患者术前患侧外旋角度较对侧平均增大16.5±6.2度,重建术后1年,外旋拨号试验患侧较对侧外旋角度平均增大-4.4±7.8度,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建术后1年,实验组步态分析中膝关节最大外旋角度绝对值为14.1±15.7度,外旋拨号试验最大外旋角度绝对值为29.7±15.2度,二者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9671,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以及后外复合体重建术后1年,除屈膝力矩明显小于对照组外,患者步态基本达到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