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社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工作模式,解决目前高血压病防治中存在的"三高、三低"和"三个误区"[1],我们在一个3.8万人口的社区人群中开展了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下属4个社区(村)中年龄在35~74周岁居民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分级管理及药物治疗等。结果通过2年的综合防治,规范管理率及血压控制良好率均达到上级要求,干预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具有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官江  覃业宁  钟娟  吴曙粤 《广西医学》2011,33(12):1581-1584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5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5例,对照组患者就诊时,采用一次健康教育后进行自我测量血压的单一模式,即:常规介绍高血压基本知识,发放健康教育资料1次;对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干预组患者则给予综合干预,进行多次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社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5~2007年住院的150例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治疗,并接受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以及定期随访,对照组按高血压病系统管理,定期随访坚持服药。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糖等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面推行高血压病社区综合防治,以及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初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服药的依从性的现状,对干预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管理,评价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作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社区人群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近6年在我社区居住的居民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维持原来的生活和治疗方式,实验组实施综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居民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控制率。结果:实验组经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控制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值得社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丽霞 《求医问药》2014,(16):79-79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02月~2013年07月期间我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50例患者的高血压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然后,比较这些患者在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前和进行社区综合防治3个月及6个月后其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这50例患者,在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前,其上午9点的平均血压为145.3±8.8/88.9±5.9mmHg,其下午6点的平均血压为147.8±9.1/89.3±6.2mmHg。在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的3个月后,其上午9点的平均血压为140.3±8.0/85.7±6.1mmHg,其下午6点的平均血压为142.5±8.6/86.4±6.0mmHg。在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的6个月后,其上午9点的平均血压为136.3±7.4/81.4±5.3mmHg,其下午6点的平均血压为137.4±7.3/82.9±4.3mmHg。这些患者在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后其血压均明显低于其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病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好,可以使其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在社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正禄 《四川医学》2007,28(8):859-860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8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社区干预,通过门诊预约、定期电话或家庭随访或到社区中心听取健康教育讲座,提醒和监督患者遵从医嘱,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两组进行防治效果对比。结果血压控制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生活方式(遵医行为、体育锻炼、低盐饮食、戒烟戒酒)较合理。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理解,改善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996年起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北京市1996~2000年健康促进规划》(即卫Ⅶ项目)中有关社区高血压病预防的子项目,在社区采用一系列控制高血压病的综合预防措施,开展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6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通过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生活方式及行为改变比较。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比单纯药物治疗更能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农村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适宜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到村卫生站建立健康档案的农民患者实施1年综合防治干预,对到全科门诊就诊的农民患者实施1年常规药物干预。结果:通过干预,全部对象的血压均值明显下降,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变,其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水平,综合防治干预组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干预组。结论:在农村开展面对广大农村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对高血压病前期人群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68名血压处于高血压病前期(血压120~139/80~89 mm Hg)的体检者,进行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结果 干预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率明显提高,影响血压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主要生化指标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病前期人群进行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血压,防止和延缓其向高血压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山市古镇社区人群慢性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中山市古镇社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效果,探讨农村社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工作模式。方法 1997年12月-1998年5月分别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古镇社区6920名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了慢性病的基线调查和KAP问卷调查,随后对全镇6.3万人口采取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干预(内容包括高血压管理、控烟、全民健身运动、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合理膳食及糖尿病管理)、监测和评价活动。结果 (1)1997~2002年人群高血压防治及控烟、全民健身运动等方面的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有上升趋势(P<0.01);(2)全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由1998年的16.99%下降到2000年的15.16%和2002年的13.48%;(3)高血压的管理率和控制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由1997年的25.66%、4.43%上升到2002年的80.50%、45.8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4)社区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别由1997年的136.90/10万和93.63/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15.83/10万和69.90/10万,6年来分别减少了21.07/10万和23.73/10万(P<0.05);(5)1997~2002年居民死因谱及潜在寿命损失(PYLL)分析表明:居民的主要死因仍然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COPD、损伤和中毒,而造成早死的主要死因是损伤中毒。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是有效的。研究总结并提出了以社区力量为主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中心内容、基层医生对人群进行高血压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为起点,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既充分体现全人群策略,又能体现高危人群、患者策略的防治工作模式和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13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综合防治效果观察。方法:对130例高血压患者行社区综合防治,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且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率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确切,对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的社区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社区防治高血压的关键因素是:健康教育,高血压病人的检出、防治和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12月于我院就诊的病历资料完整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依据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菊明颗粒配合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并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年,评价菊明颗粒配合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作用及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较干预治疗前显著下降,干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治疗后SBP、DBP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role-physieal,Rp)、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躯体疼痛(bodily Paln,Bp)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RE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综合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 11月在我处确诊的32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为期一年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一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为期一年的社区干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19.8%提高到97.9%;正规服药率由干预前51.5%提高到97.0%;平均收缩压由干预前153.8mmHg降低到了136.7mmHg;平均舒张压由干预前91.3mmHg降低到了87.5mmHg,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37.5%提高到86.6%.社区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手段的社区干预模式是控制高血压疾病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模式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效果的分析 ,评价模式的可行性 ,为探索适合于中国社区高血压病的有效防治途径积累经验。方法 在中关村社区组织“高血压之家” ,对这部分高血压病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半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干预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显著 (P <0 .0 5 ) ,整体血压水平收缩压下降了 4 .6 2mmHg ,舒张压下降幅度为 2 .11mmHg ,基线血压异常者收缩压下降了 10 .30mmHg ,舒张压下降幅度为 4 .77mmHg。高血压判定标准知晓率由干预前 6 6 .15 %上升到 74 .6 2 % ,显著高于干预前 (P <0 .0 1)。血压控制率从 5 9.6 2 %上升到 79.4 9% (P <0 .0 0 1)。对高血压患者绝对危险评估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后危险程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防治模式对有效降低血压、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是一种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小军 《中外医疗》2008,27(16):133-134
高血压的病因比较复杂,发病机制涉及身体多个系统.常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因此,在治疗上要有多种思路、方法和手段,要最大限度地控制高血压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其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治。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高血压病社区控制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和二级预防(检出和治疗高血压病人)。长期血压高可影响重要器官尤其是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导致器官衰竭。因此,筛查、防治高血压病是社区医生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社区高血压病防治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其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