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顾凯凯  孔令华  高彬  潘颖  严春雷  李冬娟 《中外医疗》2012,31(26):47+49-47,49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甲状腺99mTc核素静态扫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89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有80例患者双侧甲状腺均不显影或隐约显影,8例患者单侧甲状腺不显影,1例表现为峡部"凉结节"。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核素扫描以双侧甲状腺不显影为主要表现,对疾病的诊断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进行99TcmO4-甲状腺静态显像,同时选择10例无甲状腺疾病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中36例双叶均隐约显影或不显影,放射性分布与周围软组织本底相似,15例甲状腺仅单叶隐约显影,2例呈单侧冷结节。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核素甲状腺静态显像有特征性改变,甲状腺核素显像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耿建  计学理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27-3328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价值。方法:对32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99m) TcO_4~-甲状腺核素显像,通过影像处理计算颌下腺放射性计数/甲状腺放射性计数的比值。以TIU、TT_4、TT_3、FT_4、FT_3、STSH、TG-Ab、TM-Ab、ESR等项目作为对照。结果:94例甲状腺未显影(++),占29.28%;227例甲状腺双侧或单侧甲状腺轻度显影,影像模糊不清,放射性分布稀疏不均匀(+),占70.72%。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核素显像结果证实,甲状腺影像的清晰程度与TIU结果的高低呈平行关系,且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情轻重有关。颌下腺放射性计数/甲状腺放射性计数的比值作为一项半定量指标有助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检出率。甲状腺核素显像不但可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而且可作为判断其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扫描联合乳酸、C-反应蛋白(CRP)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2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和临床检查指标以及影像学资料,根据资料可知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乳酸、CRP检测及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总结重症肺炎在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扫描中的影像图像学特征,并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重症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情况。结果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乳酸+CRP检查诊断重症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6%和92.4%,均显著高于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乳酸和CRP三种检查方法单独检查以及其两两结合检查(P0.05);重症肺炎在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扫描中绝大多数含气支气管影,大多表现为肺部可见边缘模糊的稍高密度影,以团片状、斑片状、结节状为主,部分病灶内可见小空洞影,且可见支气管变窄或闭塞,心影稍大,且心包周围可见稍低密度影,呈弧形状表现。进一步扫描可示肝叶外侧段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小片状低密度影,肝周可见少许弧形低密度影。结论高分辨率多层螺旋CT可更为清晰、多角度显示出重症肺炎病变组织结构、感染部位以及其形态和邻近组织关系,联合乳酸和CRP检查诊断重症肺炎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更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SPECT/CT对筛骨纸板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法医鉴定的83例眼眶外伤患者的CT和SPECT/CT影像资料,分析各影像征象的诊断价值。83例患者均接受了64排螺旋CT与SPECT/CT检查。结果 64排螺旋CT显示眶周软组织肿胀16例,眼内直肌肿胀54例,筛板骨质不连续并/或筛板骨质向内侧凹陷81例,邻近筛窦小房内有积血或积液41例。SPECT/CT除可显示以上影像表现外,显示筛板局部异常核素浓聚78例,筛骨纸板无异常核素浓聚5例。结论 SPECT/CT可灵敏准确的诊断筛骨纸板骨折,可为法医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14-1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6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采用Siemens64排螺旋CT机进行检测,观察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CT表现、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大小及增强CT扫描。结果良性结节:CT示形状规则,呈圆形、类圆形,为多发低密度结节。恶性结节:CT示甲状腺增大,有不同程度的低密度区,边界较模糊,部分患者可见不规则点片状钙化,部分患者可有壁结节形成,增强后可见瘤壁和壁结节增强。良性结节直径小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明显少于恶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三维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肺动脉三维成像,以便更精确地直接观察血栓累及部位、形态特点及其他改变。结果肺栓塞的直接征象:肺动脉内条状及斑片状充盈缺损,表现为部分性充盈缺损、完全性充盈缺损、轨道征、血管壁缺损;间接表现:肺门动脉增宽、肺梗死和肺纹理稀疏等。结论由于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检测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能够可靠地用于临床怀疑急性肺栓塞病人的无创、安全、快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扫描图像特点。方法:比较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和甲亢患者的131^I—NaI甲状腺扫描图像。结果:1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有11例甲状腺不显影,1例双叶增大,放射性分布稀疏,1例左叶局部放射性分布稀疏,有一“凉结节”,右叶局部有一“热结节”,2例正常。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但甲状腺扫描以甲状腺不显影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李恒  黄志成  陈曦  杨磊 《吉林医学》2010,31(10):1362-136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对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及CT表现。方法:利用螺旋CT对208例发现的肝内小结节病变进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对诊断为SHCC的54例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总结SHCC在不同时相内的影像表现。结果:54例中动脉期强化:表现高密度38例,表现低密度无强化13例,表现等密度3例。门静脉期表现低密度40例,稍高密度14例。平衡期均为低密度灶。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在SHCC的早期诊断有特征性表现及优势,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晓冬  董萍 《当代医学》2021,27(14):156-157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于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27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的多排螺旋CT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和4期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应用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通过工作站重建技术处理的图像,能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性质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 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9mTcO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Marconi Fx810 SPECT仪对38例正常对照者和189例Graves病、亚急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进行99mTcO4-甲状腺动静脉态双时相显像,测定颈动脉与甲状腺显影时间差(Td)及20分钟时甲状腺与颈部软组织像素的平均放射性比值(UI)。结果:①Graves病组表现为Td缩短,UI值明显增高,且UI值恢复速度滞后于体外甲功指标的恢复(P<0.01)。②亚甲炎组甲状腺摄锝功能降低(P<0.01),静态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普遍稀疏或局限性稀巯。③单甲肿组、甲减组Td、UI值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④对照组、Graves病、亚甲炎及单甲肿组24小时吸131I率与UI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99mTcO4-甲状腺显像定量分析法操作简便,误差小,适用范围广,在常见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郝士丹  康向辉 《医学综述》2011,17(21):3321-3323
近年来,螺旋CT的重要量化参数——CT值,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甲状腺疾病(Graves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值有所不同,绝大多数甲状腺疾病的CT值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另外,不同甲状腺疾病的CT值也不同。甲状腺CT值不但可以评估甲状腺的结构改变,而且可以评价功能改变,这为甲状腺疾病与非甲状腺疾病以及甲状腺疾病之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此,甲状腺CT值是临床早期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50例胫骨平台骨折中,X线平片显示骨折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0%。多层螺旋CT扫描湿示50例均骨折,诊断准确率100%。CT扫描发现的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均多于X线平片的诊断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螺旋CT扫描检查胫骨平台骨折准确率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甲状腺腺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和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且同时接受术前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差异,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良恶性甲状腺结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低于超声造影(P0.05)。4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多数可见均匀低密度灶,且边界清晰,钙化征和囊性灶偏少,仅少数边界欠清,且密度不均匀;40例患者增强扫描见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且强化密度显著高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46例受试者中44例超声造影表现为高增强(95.7%),部分可见环状增强带;2例(4.3%)表现为等增强,均呈均匀增强特点。结论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均在甲状腺腺瘤中具有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临床可将其联合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有效手段,以此降低误诊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子宫圆韧带囊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结合轴位、冠状及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加局部薄层及曲面重建(CPR)图像。结果 CT表现特点:沿子宫圆韧带走行区梭形、椭圆形囊性包块,囊壁薄而光滑,11例囊内密度均匀,CT值5-12Hu;4例伴囊壁钙化,11例清楚显示子宫圆韧带走行与包块相连。结论多层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显示解剖关系清楚,对子宫圆韧带囊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泌尿系病变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 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结果:128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可获得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三维图像,能良好地显示泌尿系统病变(重复肾并输尿管畸形、输尿管肿瘤、迷走血管压迫所致狭窄、输尿管瘘)的形态、位置、解剖关系、毗邻关系及血供情况。结论:运用128层螺旋CT对泌尿系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高,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钟宇  肖旭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6):837-838,84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并与支气管镜所见进行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直观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阻塞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评价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准确、无...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非增强扫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非增强扫描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患者,行腹盆部多层螺旋CT非增强扫描。输尿管成像方法为选取冠状面进行曲面重建。结果30例输尿管成像均清楚地显示输尿管,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状、位置和输尿管梗阻扩张程度及范围。结论多层螺旋CT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输尿管结石及梗阻扩张的程度,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何忠威  任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00+102+161-100,102,F0003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54例甲状腺癌患者,给予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54例患者的CT显像中可见密度不均匀者52例,边界不清者43例,出现不规则坏死者40例,囊性病变者12例。癌肿周围出现半岛样的强化结节者15例。出现钙化者29例,增强扫描后强化不均者48例。经病理证实,CT诊断的准确率为96.29%。结论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准确判断癌肿有无侵袭周围组织,为临床医生进行癌症术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