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吹乳痈是指哺乳期发生的乳房部急性化脓性疾病,目前有关外吹乳痈的中医古代文献梳理较少。为系统整理外吹乳痈的古代中医文献记载,文章对外吹乳痈的病名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医家先后使用了妒乳、吹乳、吹奶、产后吹奶、产后妒乳、妒乳乳痈、吹乳乳痈、产后乳结痈、外吹、乳毒、乳吹、外吹乳等病名描述哺乳期外吹乳痈,可见中医对该病的认识至少从晋代始已非常清晰。通过对古代医籍中相关病名的分析,对外吹乳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整理分析该病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乳痈、乳疽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纤维瘤.此病不仅给广大妇女带来了痛苦,同时还给婴幼儿的喂养带来了困难.我院近2年来共收治了乳痈、乳疽患者60例,全部采用乳康饮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改良手法摩揉乳周与通草汤联合治疗乳痈疗效。方法:选取40例发生产后乳痈的产妇作为治疗对象,对每个产妇进行无痛乳房按摩疏通乳腺后,给予通草汤口服3天。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改良手法摩揉乳周与通草汤联合治疗乳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乳痈为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哺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是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乳痈之病名,最早见于晋《肘后方》明《寿世保元》中提出“内吹”“外吹”之名,前多指怀孕期乳痈,后多指哺乳期乳痈。《外科理例》中不但主张乳痈成脓宜早期切开,而且认识到成脓不切开有传囊之变。我1993年至1998年运用(经验方)桔叶瓜蒌散治疗乳痈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简介如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学习赵炳南先生"急性乳腺脓肿合并中毒性休克"病案,了解赵教授乳痈治疗中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及其精妙用药、重视脾胃的观点。探讨赵教授治疗乳痈危重急症的思路,学习挖掘名老专家经验,提高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6.
姜兆俊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专攻中医外科,尤其对乳腺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姜老师治疗哺乳期乳痈的经验总结如下。1重视病因早治防变妇女产后不能正常哺乳,乳汁瘀积是发生乳痈的重要原因。故《肘后备急方》说“凡乳汁不得泄,内结名妒乳,乃急于痈...  相似文献   

7.
护乳消痈汤治疗乳痈46例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高亚陇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张惠珍护乳消痈汤是我区名老中医董平主任医师自拟经验方,主要用于治疗妇女乳痈病。笔者多年来运用本方治疗乳痈4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病人中,门诊...  相似文献   

8.
乳痈是发生于乳房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文章主要论述了乳痈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乳痈的辨证施护原则、护理要点,以及乳痈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康饮治疗乳痈、乳疽的疗效。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乳康饮加减治疗。结果:治疗效果显著,且不影响产妇哺乳。结论:乳康饮配方合理,是治疗乳痈、乳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乳癖病证源流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乳癖的病名源流进行初步考证,并梳理了古代医籍中关于乳癖病因病机及证治的论述。乳癖的病名提出约在宋代以前,至明代后期该病名方与妇人乳房肿块建立起确切的联系,清代医家逐步丰富了乳癖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11.
蒋可心  孙霃平 《中医学报》2022,37(4):713-717
粉刺性乳痈的发病机制与肝、肾、脾胃及冲任有密切联系.该病初期以导管扩张、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若能在此阶段加以重视并治疗,既能降低疾病的传变风险,缩短病程,又能最大程度保护乳房原有外形,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乳腺导管扩张期粉刺性乳痈应注重两个方面,即疏通乳腺导管和抑制粉刺样溢液的病理性分泌.中医通涩兼用法相反相成,通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粉刺性乳痈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 依据设计好的问卷,对270例粉刺性乳痈患者进行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粉刺性乳痈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按在本研究患者群中出现的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以下5方面:乳络(乳腺导管)不通畅,局部外伤,饮食不节,月经周期和产后哺乳状态,其他相关因素有高泌乳素血症、精神类疾病、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病史,还有压力、劳累等。结论 粉刺性乳痈发病相关因素包括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2个方面,致病因素当属乳络内分泌物(似粉刺样分泌物)的积聚,诱病因素以乳络不通畅、外伤、饮食不节最常见。  相似文献   

13.
朱彦 《中原医刊》2001,28(6):60-61
乳痈是乳腺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总的病机为厥阴经之气不行,阳明胃腑之热熏蒸,肝郁与胃热相互影响成乳痈。《诸病源候论》日:“热结于乳,故令乳肿,其红肿不散,则成痈。”临床上我们采用加强心理疏导,手法推拿,辅以逍遥散加减,此法具有疗效迅速简便,易行,副作用少,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患者53例,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7.5岁,治疗两次而愈的2例,其余治疗3~7次,全部治愈。 1.2 治疗方法 手法推拿:患者取坐位,患侧暴露,医者面对患者而坐,用右手在…  相似文献   

14.
乳痈是乳房部最常见的外科急性化脓性疾病,往往发生于产后尚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其中以初产妇最为多见。发生在哺乳期的叫外吹乳痈;发生在怀孕期的称内吹乳痈;无论男女老少与哺乳无关而发生的名非哺乳期乳痈。但临床以外吹乳痈为最多,根据笔者数年来的临床体会,认为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外吹乳痈时有明显的优势。中医学认为外吹乳痈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乳汁蓄积,蓄积的乳汁可使气血乖违,乳络失宣,乳汁郁久化热酿毒,毒盛内腐而成脓。《圣济总录》说:“新产之人,乳脉正行,若不自乳儿,乳汁蓄结,气血蓄积,即为乳痈。”根据乳痈的临床表现,一般分三期,…  相似文献   

15.
《妇人大全良方》系宋·陈自明所著,该书对宋以前妇科、产科诸病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在产后门中对乳痈发生、诊治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并收集了包括单验方在内共42首方药,提出了按摩、吸奶等治疗乳痈早期的简单方法,并对乳痈的预后作了判断,对后世诊治乳痈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乳痈"病名首见于晋代《针灸甲乙经》,其后《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等书中记述的乳痈可能包含不乳儿乳痈,《儒门事亲》所述可能为不乳儿乳痈,《外科启玄》首次以实例描述乳疳即不乳儿乳痈,《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可明确定义为不乳儿乳痈。其病因病机主要由风、热邪侵袭,或忧郁、暴怒伤肝,或厚味饮食,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壅而成;或湿火挟肝阳逆络,或时疫、伏邪聚结,使气血瘀滞成痈;男子乳痈则主因怒火、房欲过度损伤肝肾,使肝虚血燥,肾虚精怯,肝经无以荣养,或胃火炽盛、中壅乳房成痈。  相似文献   

17.
乳岩病名释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岩古代病名近20种,通过解析其病名的文字本义,总结了文字中提示的病因、病证特点以及预后等信息。研究乳岩病名有助于了解古人对乳岩病的认识,提示字义亦为古代文献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楼丽华用“温通法”对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随机收集乳痈病例100例,40例病例用温通法阳和汤加减治疗、30例病例用清热解毒法瓜蒌牛蒡汤治疗、30例病例用抗菌法青霉素治疗,观察并分别记录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及第4周的全身症状及体征、血象、乳房B超的变化,治疗结束后运用疗效积分评价参考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阳和汤组在治疗乳痈时疗效明显优于瓜蒌牛蒡汤和青霉素组(97.50%比83.33% , 97.50%比86.67%)。结论 乳痈的病人有相当一部分并未感染细菌,青霉素在治疗乳痈中并不是必须药物。温通法配合穿刺治疗乳痈是中医治疗乳痈的最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祖国医学“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乳痈发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旨在降低乳痈的临床发病率。并强调乳痈早期要及时治疗,使乳痈消散于无形,免受化脓及刀割之苦。  相似文献   

20.
自拟乳痈煎治疗乳痈66例疗效观察中医学教研室(046000)吕昌宝闻喜县人民医院郭慧学乳痈是授乳期妇女的常见病。作者应用自拟乳痛煎治疗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分布:本组66例,为门诊无选择性病例。绝大部分是青年妇女。年龄最小的2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