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肺部感染是脑梗死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我院神经内科病房2001-01/2007-12收治的73例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7例,女26例,平均年龄57岁;初发者43例,其中腔隙性5例,单脑叶7例,多叶梗死31例;再发者30例,腔隙性3例,单脑叶2例,多叶梗死25例。并经颅脑CT或M RI证实。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治疗急性局灶性和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斌  李协 《临床荟萃》2001,16(22):1012-1012
近年来 ,如何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成为当今重要课题。我院自 1998~ 2 0 0 0年用高压氧治疗局灶性和腔隙性脑梗死 10 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治疗组 10 2例 ,男 6 5例 ,女 37例 ,年龄 36~ 85岁 ,平均 6 5 .6岁。一侧基底节腔隙性梗死 30例 ,多发性腔隙性梗死 6 0例 ,一侧脑叶梗死 12例 ,均于发病 1~ 7天内住院治疗 ,平均 3 .7天。对照组 98例 ,男 6 3例 ,女 35例 ,年龄 39~ 82岁 ,平均 6 7.2岁 ,一侧基底节腔隙梗死 31例 ,多发性腔隙性梗死 5 0例 ,一侧脑叶梗死 17例。均于发病 1~ 6天住…  相似文献   

3.
腔隙性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本组回顾分析经临床和头颅MRI检查确诊的8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旨在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CD)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女45例,男40例,年龄50~80岁,平均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脑微量出血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微量出血(CMB)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6个月内脑梗死患者,详细记录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资料盲法对CMB、腔隙性梗死及脑白质病变(WML)进行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了636例患者。250例(39.3%)存在CMB。≤50岁、50~65岁及>65岁组CMB发生率依次为27.2%、38.1%和47.6%(P<0.05)。腔隙性梗死数目越多,CMB发生率越高(P<0.05)。在无WML、轻度、中度和重度WML患者中CMB的发生率依次为21.9%、33.8%、46.9%和63.1%,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523,95%CI 1.019~2.276)、WML程度(OR=1.535,95%CI 1.258~1.874)和腔隙性梗死程度(OR=1.517,95%CI 1.087~2.118)是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中CMB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大、腔隙性梗死和WML程度越严重,CMB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史、WML和腔隙性梗死程度是脑梗死患者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自1843年Durand-Fardel在他的有关脑软化一文中首先使用腔隙(Lacunae)一词描写病理所见以来时间已过去100多年,直至1965年才有学者对脑内腔隙梗死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本世红70年代以后,随着CT、MR等神经影像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认识才得以深化。1986年和1995年我国的脑血管疾病分类中已将其列入一种独立疾病。的确,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此类病人。因此,怎样认识与处理腔隙梗死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讨论。1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所谓腔隙性脑梗死是指位于大脑深部的宛如小豆粒大小的梗死病灶,直径多小于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脑梗死的CT特点。方法 :对 3 0例糖尿病脑梗死与 3 0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的临床表现、CT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3 0例糖尿病梗死中有 2 6例腔隙性脑梗死 ,其中 2 1例为多发性梗死病灶 ,病灶数目总共 12 4个 ,平均 4 8,3 0例非糖尿病有 15例腔隙性脑梗死 ,其中 6例为多发性梗死病性 ,病灶数目总共 43个 ,平均 2 8,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组的临床表现及其它CT特点基本一致 ,无差异性。结论 :糖尿病脑梗死以多发性腔隙梗死为主要特点 ,但与非糖尿病梗死的临床表现、病灶好发部位无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前庭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对5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进行视频眼震电图(VNG)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梗死组中88.9%的患者前庭功能异常,其中74.1%为中枢性前庭功能异常,5.5%为周围性前庭功能异常,5.5%周围和中枢均异常.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可影响患者的前庭功能,VNG检测可客观反映前庭功能变化,对临床脑梗死并发头昏、眩晕等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状况以及二者关系。方法对39例老年志愿者进行头颅MRI、CT检查,按照有无腔隙性脑梗死分为梗死组14例和无梗死组25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评估两组执行功能损害状况,分析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量和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腔隙性梗死组执行功能测验中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8.73±3.47)分,执行性画钟作业(CLOX)(8.73±3.47)分,词语流畅性测验(RVR)(29.75±12.17)分,均低于无梗死组的(11.66±2.37)分、(12.15±2.36)分及(38.24±8.93)分(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目和3项执行功能测验均呈明显的负性关系,FAB评分r2=0.9420,P<0.05;CLOX评分r2=0.8715,P<0.05;RVR评分r2=0.9231,P<0.05。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会对执行功能产生影响,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量与执行功能的下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表现及其危险因素,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预防和早期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与60例同期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并分析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是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死密切相关,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脂旨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是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具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能预防和早期诊断腔隙性脑梗死,减少腔隙性脑梗死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0.
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2005年-2007年间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1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干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62例患者平均年龄71.7±23.23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56例(90.32%),糖尿病40例(64.52%),冠心病40例(64.52%);常见症状为眩晕36例(58.06%)、肢体无力32例(51.61%)、肢体麻木30例(48.39%);头MRI检查发病部位依次为桥脑38例(61.29%),延髓16例(25.81%),中脑8例(12.9%).梗死灶直径〈0.5cm 36例(58.06%),0.5~1.0cm 16例(25.81%),〉1.0cm 10例(16.13%).结论 脑干梗死常见于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常见临床症状是眩晕、肢体无力,常见发病部位是桥脑,但部分病人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严重时死亡,轻症病人可以无神经定位体征,部分病人临床表现酷似大脑半球病变,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五聚素3(PTX3)、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在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所接诊的6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60例高血压合并CHD患者(高血压合并CHD组)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纳入研究,比较三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PTX3、Gal-3水平,并比较不同病变血管数的高血压合并CHD患者血清PTX3、Gal-3水平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合并CHD组高血压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长于或高于单纯高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合并CHD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血清PTX3、Gal-3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高血压病程,TC、LDL-C、PTX3、Gal-3水平和CHD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PTX3、Gal-3水平在高血压合并CHD患者中明显升高,而且随着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可通过加重血管炎症的途径,进一步增加心肌损伤程度,该研究也为临床防治高血压合并CHD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郑小琴 《现代护理》2007,13(9):2392-2393
目的了解我院1999—2004年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方法对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前三位的基础病因为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68.2%病例为多病因心衰,并且随年龄比例逐渐增大,多病因组合中,双病因组合最多见的是冠心病和高血压,3种以上病因最多见的组合是冠心痛、高血压和糖尿病。结论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主要是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随年龄老化,多病因心衰比例逐渐增大。临床护理中,应加强该类老年患者规范化、程序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减少慢性心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方法:将418例住院病人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236例),糖尿病组(182例),分别比较高血压和糖尿病二者并存的发生率,并与冠心病的发病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发生率29.2%;糖尿病并高血压发生率为45.6%。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高血压井糖尿病)冠心发病率为19.2%和55.0%;糖尿病组(糖尿病、糖尿病并高血压)冠心发病率为21.2%和67.4%,明显高于高血压组2%和12.4%(P<0.01)。女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发病率较男性高(P<0.01)。结论:本组资料显示高血压、糖尿病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三者之间相互并存、相互加重,是我国人群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回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316例临床资料,分为回族组(78例)和汉族组(238例)。对8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家族遗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回族组吸烟和糖尿病比例均高于汉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汉族组,而心绞痛比例低于汉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A型病变为主,回族组C型病变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均以单支病变为主,回族组三支病变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早发冠心病患者较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糖尿病、前降支病变率、右冠脉病变率、三支病变率和C型病变比例更高,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6.
王翠英  李敏  李虹伟 《临床荟萃》2011,26(9):743-744,747
目的对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MHFE)的多病因性构成及多病因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MHFE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MHFE的病因构成特点与心力衰竭类型。结果构成MHFE的主要基础病因前3位为冠心病40例(42.1%)、高血压20例(21.1%)及肺源性心脏病12例(12.6%)。MHFE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为主,合并疾病以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力衰竭为主,占67.4%(64/95)。结论 MHFE患者的主要基础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且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力衰竭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为针对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50例,男性683例,女性367例,<50岁患者124例、50~59岁患者199例、60~69岁患者330例、≥70岁患者397例。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结果男性AMI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低于女性[(62.01±12.35)岁 vs (71.43±9.75)岁,P<0.01];随年龄增长,吸烟患者的比例和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女性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随年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比例最高的是60~69岁年龄组(62.4%),男性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的比例高于女性(54.9% vs 46.1%,P<0.05);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均较男性偏高(40.0% vs 27.3%,42.6% vs 26.4%,P均<0.05),尤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女性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在50~59岁组最高达55.6%;随年龄的增长,患者血清三酰甘油水平逐渐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升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AMI患者病变血管支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高达50.9%,<50岁的患者以左前降支病变最为常见,> 70岁的患者以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病变多见。 结论针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AMI患者可采取差异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中老年左心瓣膜钙化在本市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例50岁以上无心脏瓣膜疾病的人群中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检出左心瓣膜钙化病252例(12.5%),其中女性81例,男性171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主动脉瓣受累率增高,临床中常合并高血压(30.2%)、冠心病(16.7%)、糖尿病(19%)及高脂血症(22.2%)。结论性别、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等原因与左心瓣膜钙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对三个病种的MTHFR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20例冠心病,214例脑梗死,112例糖尿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THFRC677T基因,采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浆Hcy,比较四组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Hcy的差异。结果(1)MTHFR基因型在冠心病,脑梗死和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0);(2)MTHFR基因频率在冠心病,脑梗死和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1);(3)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的MTHFR基因TT型患者的Hcy水平远远高于CC型和CT型患者(F=6.212,P=0.003;F=44. 362,P=0.000)。结论不同病种间MTHFR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冠心病组和脑梗死组MTHFR基因TT型患者Hcy水平则远远高于CC型和CT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壮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发病特点,有针对性早期干预控制危险因素,监控高危人群,预防和延缓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回顾分析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壮年人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77.78%)、血脂增高(44.44%)、高血压(22.22%)、平时精神压力大(66.67%)、超重及肥胖症(63.89%)、饮酒史(55.56%)、糖尿病(11.11%);危险因素及诱发危险因素劳累(38.89%)、饮酒(36.11)、情绪激动(25%)、饱餐(11.11%)。结论清楚与青壮年AMI有关的危险因素和发病诱因,积极做好预防干预对防治心肌梗死发生发展有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