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1994年5月14日—16日,蚌埠医学院召开了医学检验系建系10周年庆祝大会。回顾了10年来检验专业的办学经验,畅谈了改革开放为这一新兴专业的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描绘了医检系跨世纪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4.
武汉大学医学检验系开设“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英语水平,锻炼和提高了医学检验系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英语阅读理解的学习和钻研。同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了适合医学检验专业使用的教材,完成了武汉大学教务部教材建设课题,完善了医学检验系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自1983年创建以来已整整十周年了。为适应和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填补国内检验医学领域人才教育培养不完善,缺乏高层次人才的落后局面,1983年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经国家教委及卫生部批准正式成立。1986年、1990年该系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该系“医学检验系的建设和发展”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年本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被列为省重点学科点。  相似文献   

6.
检验医学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物理化学是检验医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对检验医学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10.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括了重庆医科大学高等检验医学教育从创建到发展21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实践。在总结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验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旨在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检验医学教育体系,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检验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高职医学检验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是在近20年来国内外实验室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向临床医学不断渗透、结合,促进了实验室医学迅速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为了适应和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填补国内历史上检验医学领域人才教育的不完整体系,改变检验队伍长期不配套,缺乏高层次人才的落后局面于1983年开创的。十多年来,实验室医学  相似文献   

13.
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检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依靠现有条件下检验科的作用和功能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的需要。因此,要求检验专业必须向多极、多功能、多元化、高层次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国家教委对医学检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即本科生培养目标由原来的检验技师调整为检验医师。就目前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看还不能完全适应培养检验医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0月.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与台湾医事检验师公会签署了“关于开展海峡两岸检验医学学术交流的备忘录”,从此拉开了海峡两岸医学学术交流的帷幕。十年来。海峡两岸的检验医学同行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流。在《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1]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从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上加强医院检验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检验医学正面临一个发展的大好转折时机。今日之检验科应该逐渐走出单纯数据科室的模式,走向与临床结合的发展道路。中华医学会全国检验学会、中央卫生部全国临检中心主任杨振华教授及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主任康格非教授等一批出身于临床医学而正从事检验医学管理、教育和科研的临床医学家们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相似文献   

18.
19.
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在我国开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开设医学检验专业的医学院校已有四十余所,而且办学形式多样,培养屡次齐全,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目前已有3500余名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加入检验队伍,而且今后若干年内估计每年有检验专业  相似文献   

20.
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检验医师,即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又懂得临床医学的一般诊疗知识,参与临床诊疗的一些活动。能够用现代实验科学技术指导临床,在更高层次上与临床医学结合,从而使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