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显像LUNDH试餐冰棒法在胆囊收缩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空腹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正常,超声检查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囊内胆汁透声好,油煎鸡蛋脂餐试验胆囊最大收缩率≥35%的50名受试者。试验前所有受试者均空腹行常规超声检查。试验1:选择体重50~60kg的23名受试者,第1天空腹服用LUNDH试餐冰棒1份(1支冰棒),同一组受试者于LUNDH试餐试验后第3天,空腹服用油煎鸡蛋1枚;试验2:选择体重50~100kg的受试者50名,分别于第1天、第3天、第5天空腹服用LUNDH试餐冰棒1份、1.5份、2份。所有受试者均分别于餐后15、30、60、90、120、150、180min行常规超声检查。常规超声检查测量胆囊最大长径、最大横径和最大前后径,计算每名受试者空腹胆囊容积、服用试餐后各个时间点胆囊容积,并取胆囊容积最小值作为胆囊最小残余容积,计算胆囊最大收缩率。结果 试验1:23名受试者服用LUNDH试餐冰棒后90min内均达到胆囊最大收缩率,而服用油煎鸡蛋后90min内仅有82.61%(19/23)达到胆囊最大收缩率。23名受试者服用LUNDH试餐冰棒1份所诱发的胆囊最大收缩率为(55.57±8.34)%,大于服用油煎鸡蛋1枚所诱发的胆囊最大收缩率(35.18±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7,P<0.05)。试验2:体重50~70kg的28名受试者服用1份试餐冰棒可达到胆囊最大收缩率,体重70~80kg的15名受试者服用1.5份试餐冰棒可达到胆囊最大收缩率,体重90~100kg的7名受试者服用2份试餐冰棒可达到胆囊最大收缩率。不同体重的受试者达到胆囊最大收缩率所需要的LUNDH冰棒试餐量随受试者体重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LUNDH冰棒试餐制作、使用方便,便于存储,可作为标准脂餐用于胆囊收缩功能测定。实时超声显像LUNDH试餐冰棒法是理想的胆囊收缩功能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57-5458
采用廖氏法就本院的75例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行保胆手术前予以脂餐试验,观察记录30min内及110~120min后的胆囊的恢复情况并对其收缩能力进行评测。本组患者中,脂餐50~60min后胆囊排空率平均值为32.4%,比正常人脂餐试验的平均值67%明显过低,且胆囊排空率<50%应视为排空异常。脂餐后0~30min,胆囊收缩明显,体积明显减小。50~60min后,胆囊排空率>50%为正常指标,有9例占12.00%;<50%为胆囊收缩功能低下,有63例占84.00%,其中胆囊排空率<12%则有14例;另有3例患者出现胆囊负收缩的情况。脂餐试验可作为判断胆囊无收缩功能的标准,且此方法能为临床选择胆囊手术治疗方案起到有效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3.
脂餐对胆囊疾病超声检查的新用途(附216例分析)王迎春①祁薇脂餐试验常被用于观察胆囊收缩功能。但我们实验证明,脂餐后更容易观察到胆囊轮廓及透声暗区,使病变胆囊显示率和清晰度明显提高,对胆囊疾病诊断十分有利。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均系我院1985年8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刺穴位与脂餐试验在超声监测胆囊收缩功能诊断胆囊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上已经确诊的136例胆囊炎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穴位组及脂餐试验组。针刺穴位组首先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针刺相关穴位,使胆囊收缩,在针刺后10、20、30min分别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相关径线,然后运用胆囊容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收缩前后胆囊容积,计算胆囊收缩功能。脂餐试验组在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前后30、60、120min进行超声检查,计算胆囊收缩功能,以进行对比研究。将两组作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针刺穴位组与脂餐试验组在诊断胆囊炎方面无明显差异(t〉0.01)。结论超声监测胆囊在针刺穴位及脂餐试验后的收缩功能,可以对胆囊炎进行诊断,并且具有无损伤、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可重复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超声观察抗结核药引起的慢性药物性肝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方法对31例慢性药物性肝病患者脂餐后测定胆囊排空率。结果慢性药物性肝病组胆囊排空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正常对照组的最大胆囊排空指数在脂餐后60min,慢性药物性肝病组最大胆囊排空指数在餐后120min。结论慢性药物性肝病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6.
胃部分切除是治疗胃十二指肠良恶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可导致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试对比正常人与胃切除患者胆囊壁厚及胆囊脂餐收缩实验的结果,通过分析胆囊的收缩排空功能,初步探讨胃切除与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健康名言     
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当自主神经病变累及消化系统时,胆囊收缩功能会出现异常。而胆囊收缩功能的异常可使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病人易发生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针对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早期无明显症状,我们用超声脂餐试验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前后胆囊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100例术前胆囊收缩功能≥30%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12、24个月行:(1)超声Lundh试餐试验检测空腹胆囊容积、最小剩余容积、最大收缩率;(2)超声测量空腹胆总管内径宽度变化;(3)大便苏丹Ⅲ染色。结果术前、术后空腹胆囊容积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小剩余容积、最大收缩率在术后3个月明显上调,其中最大收缩率在术后24个月达到(61.4±12.3)%,明显优于术前[(41.7±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例患者术前有脂肪泻发生,术后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胆总管内径(0.5±0.2)cm、术后胆总管内径(0.5±0.1)cm,胆总管内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能够较好地保护胆囊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肥胖症患者与正常体质量者空腹胆囊体积及胆囊收缩功能的差异.方法 对44例肥胖症患者(BMI≥28 kg/m2)、47例体质量正常者(BMI<24 kg/m2)行胆囊超声检查.分别于空腹状态下及脂餐后第30 min、第45 min、第60 min、第120 min测量胆囊最大长径、左右径、前后径,根据椭圆体公式计算空腹胆囊体积、餐后残余胆囊体积,计算胆囊排空率.比较肥胖组与正常体质量组之间空腹胆囊体积、脂餐后不同时段胆囊排空率的差异.结果 肥胖组的空腹胆囊体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脂餐后第30 min、45 min、60 min胆囊排空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以第45 min差异最显著.餐后第120 min与第60 min的胆囊残余体积在两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症患者空腹胆囊体积增大,餐后收缩功能减弱.超声对于肥胖症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评价时间可缩短至餐后60 min,第45 min为最佳观察时机.  相似文献   

10.
对10例胃Ca胃大部切除后观察胆囊,全部胆囊肿大,脂餐试验收缩功能差或无。随着时间的推移,9例形成胆结石,最早结石形成2—3月内,最迟一年左右,其中一例尚未形成结石为术后不到一年。  相似文献   

11.
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的超声表现,评价其在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6例因持续性阻塞性黄疸住院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肝门区结构、胆囊形态及收缩功能并与手术、腹腔镜、病理及临床结果对照。 结果2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的18例出现肝门区纤维块阳性。9例呈无腔胆囊,8例呈瘪小胆囊、5例充盈胆囊。15例餐后胆囊无变化,7例胆囊有变化但收缩率小于50%。4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未出现肝门纤维块阳性结果,1例呈无腔胆囊,5例呈瘪小胆囊,38例充盈胆囊。6例餐后胆囊无变化,14例胆囊收缩率小于50%,24例胆囊收缩率大于50%。 结论:肝门区纤维块阳性可作为诊断先天性胆道闭塞(BA)的一个可靠的客观指标,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是82%,特异性100%,准确性94%。胆囊的形态尤其无腔胆囊对两组病例的鉴别诊断有意义,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41%,特异性97%,准确性78%。胆囊的收缩功能也是鉴别两组病例的一个重要指标,胆囊收缩大于50%可以排除胆道闭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胆囊颈部/颈管嵌顿结石保胆治疗的技术方法及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恢复.方法 利用胆道镜下电切技术切开胆囊颈管结石前方的黏膜螺旋瓣及辅助应用等离子碎石技术碎石网篮取出,超细纤维胆道镜检查查胆囊颈管有无残石,留置胆囊引流管,术后6~8周胆道镜经瘘道检查胆囊,取出残石或吸净胆囊内絮状物或胆泥,引流管内的胆汁清亮,无絮状物拔除引流管.于8、12周脂餐试验测定胆囊的收缩功能.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发生胆漏、出血及胆道损伤,胆道镜检查见胆囊黏膜正常,无水肿、糜烂,有絮状物4例,经胆道镜下吸附器取净,8周后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功能:20%~49%的9例,大于50%的6例,12周后脂餐试验显示胆囊收缩功能其收缩率在60%以上.结论 胆道镜下电切、等离子碎石及超细纤维胆道镜技术是处理胆囊颈部/颈管嵌顿结石的有效方法,颈部嵌顿结石的胆囊收缩功能可以恢复,扩大了保胆取石的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B超对24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胆囊功能各方面的研究,并对照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浓度与胆囊壁CCK受体(CCK-R)数目,以进一步探讨胆囊功能改变在胆囊结石发病中的意义。结果发现14例胆囊收缩率“正常组”患者:空腹胆囊体积增大,正常的餐后CCK血浓度,而10例胆囊收缩率“降低组”患者;胆囊残留体积增大,餐后CCK血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胆囊壁CCK-R结合位点数胆囊收缩率“正常组”明显多于胆囊收缩率“降低组”,胆囊收缩性的差异与CCK-R数有关。揭示了二组胆囊结石患者产生结石的某些过程和机制的不同点及最终形成结石的胆囊功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当自主神经病变累及消化系统时,胆囊收缩功能会出现异常.而胆囊收缩功能的异常可使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病人易发生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1].针对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早期无明显症状,我们用超声脂餐试验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疾病患者胆囊的收缩功能.方法 应用SPECT99Tcm-EHIDA动态显像,用ROI技术测定胆囊放射性记数,计算出脂肪餐后排胆分数(GBEF),判断胆囊收缩功能.结果 胆囊结石疾病患者GBEF<25%,提示胆囊丧失收缩功能.结论 SPECT99Tcm-EHIDA动态显像及测定GBEF值可以判断胆囊收...  相似文献   

16.
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漏误诊分析(附23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特点 ,分析漏、误诊原因 ,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 2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 ,术前均行超声检查 ,其中 17例加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探头频率 3 5~ 5 0MHZ ,13例第 2天予脂餐试验后进行超声对比扫描。结果 2 3例中胆囊呈弥漫型增生 9例 ,节段型增生 2例 ,局限型增生 12例。术前诊断为胆囊腺肌增生症 8例 ,漏诊 3例 ,误诊 12例。超声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或局限性增厚 ,增厚的囊壁内见小圆形无回声区 ,部分可见强回声光点伴彗星尾征。脂餐试验示胆囊收缩功能亢进。结论胆囊腺肌增生症合并胆囊炎、胆结石致胆囊无收缩排空功能 ,脂餐试验超声图像无特有的胆囊亢进征象是超声误诊的主要原因。熟悉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特点、临床症状 ,可减少该病的漏误诊 ,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B型超声对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胆囊运动功能的评价郑笑娟,任淑先,曹霞,陈永兴,冯启江慢肝,肝硬化是临床的常见病,其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传统的概念认为胆囊运动似一"慢泵",最近国外学者提出,胆囊在餐后和消化间期均有快速变换的储存和排...  相似文献   

18.
B超与放免测定胆囊收缩素(CCK)结合观察肝胆疾病时胆囊收缩功能与血孕酮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尚无报道,国外报道甚少。我院自1988年7月至1989年3月对临床与B超已明确诊断慢性重症肝病17例,以及女性多胎胆石症11例,其它病种5例,使用B超观察脂餐试验的胆囊排空功能,同时测血孕酮值,并与放免测定CCK对照,现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胆囊结石病人胆囊收缩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培杰 《护理研究》2004,18(7):1285-1286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胆囊结石除了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外,还有体外震波碎石(ESWL)、灌注溶石和口服溶石等。所有这些,治疗前均要求详细而准确地了解胆囊颈及胆囊管是否畅通、胆囊的收缩功能和排空能力等。我院于2001年-2002年9月,应用超声脂肪餐试验对64例胆囊结石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B超对54例胆固醇结石患者和234例健康人进行胆囊功能的检测,发现胆固醇结石患者存在胆囊绝对收缩体积和胆囊排空率均减小,而空腹胆囊体积未发生改变,证实了胆囊收缩功能降低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