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腹部闭合性创伤2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巨合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9):1059-1060
目的:探讨提高腹部创伤、尤其是严重腹部多脏器损伤并发伤的早期诊断与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1997年8月至2003年8月以来收治的226例腹部创伤的诊断、急救及诊疗经验。其中,男196例(86.7%),女30例(13,2%)。共损伤腹部脏器189个。合并其它部位损伤249例次。结果:保守治疗42例(18.5%),手术治疗184例(81.4%),死亡9例(3.9%),治愈217例(96.O%)。结论:(1)腹腔穿刺、B超、X线检查对闭合性腹部损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高,简便易行。(2)在积极抗休克及处理多发伤的同时,应积极腹部探查,并应反复多点腹穿,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变化以减少腹部损伤的漏诊,提高诊断率。(3)正确掌握剖腹探查指征,认真全面地腹腔探查,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积极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或(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996年9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4.3%,86.4%,90.2%;83例手术治疗,术后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2个以上脏器损伤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B超临床诊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患者130例,采用B超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的腹腔内脏器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了解患者病症损伤处。结果 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对照表明,B超诊断符合者108例,准确率为83.1%,不符合22例,漏诊率为16.9%。结论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重复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重复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重复B超检查的我院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经手术治疗者B超跟踪观察。85例诊断符合,符合率为98.84%;漏诊1例,漏诊率为1.16%,误诊率为0。结论:重复B超检查能准确地判断腹部的损伤程度和性质,可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部脏器的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临床急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自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院利用B超检查诊断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共128例,通过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116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开放性腹部损伤,有无实质或空腔脏器损伤的诊断容易,闭合性腹腔损伤因多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腹内脏器损伤被掩盖,昏迷休克者更易漏诊。详细的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反复多部位的腹腔穿刺仍是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重要手段。结果 115例痊愈97例(84.4%);死亡18例(15.6%)。结论 闭合性腹部损伤行反复多部位的诊断性腹腔穿刺简单安全、阳性率高,伤情重、严重休克、昏迷、合并有或脊髓损伤和小儿等更为重要,在抗休克时.掌握手术时机和术前伤情的判断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腹部闭合性损伤常为一个或多个腹腔脏器破裂或损伤,常伴出血或休克。易发生误诊、漏诊,诊断不及时,病死率高。目前随着汽车普及及交通运输业发展,交通事故增多,此类病人有明显增多趋势。现分析我科近两年3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诊断,观察B超及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老年人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应用腹腔镜诊治的老年人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病人经腹腔镜探查后全部确诊(100%),治愈34例(94.4%),死亡2例(5.6%)。出现并发症6例(16.7%),其中8例(22.2%)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老年人腹部损伤患者对创伤耐受性差,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腹腔镜的应用不仅可避免误诊或漏诊,而且可在微创条件下作相应的处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罗雪  李波 《华西医学》2009,(7):1664-166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声检查,并收集其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超声与手术结果完全相符者83例(占90.2%),基本相符者6例(占6.5%),漏诊3例(占3.3%)。其中脾破裂49例,肝破裂16例,肾破裂14例,胰腺损伤1例,肠破裂6例,复合性内脏破裂6例。92例患者均伴有腹腔积液,超声检出率100%(92/92)。结论:超声能迅速、较准确地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内脏破裂出血作出诊断,尤其诊断实质性脏器破裂比空腔脏器破裂更有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B超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间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59例行 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B超检查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B超的准确诊断例数为57例,漏诊2例,误诊0例,确诊率为96.61%(57/59),检查时间为(10.24±3.31)min。结论:B超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尽早判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判断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迅速展开治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误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是腹部外伤中一种少见的急腹症,术前诊断率低,术中探查易出现漏诊。我院1993~2003-05共收治15例,误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本组男13例,女2例,年龄7~42岁,单纯十二指肠损伤5例,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10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8例,工伤事故4例,斗欧致伤2例,摔伤1例。1.2 方法 本组入院时均按腹部闭合性损伤处理,除常规检查外,均行腹部X线及B超检查。选择行CT、DSA、MR等。明确诊断的及时手术,一时不能确诊的严密观察,如果有手术指征立即剖腹探查。对频繁呕吐胆汁,胃管内血性物时经胃管注入静脉造影剂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腹部创伤是较常见的急症,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误诊、漏诊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腹部闭合性外伤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在诊断技术方面,CT与B超是主要的两种检查方法,两者各有优缺点。超声检查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51例腹部脏器损伤B超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腹部脏器损伤患者51例,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诊断,同时将B超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检查结果显示51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腹腔积液,其中B超诊断出肝破裂27例,脾破裂17例,肾损伤7例;临床诊断结果为肝破裂28例,脾破裂16例,肾损伤7例,临床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对比显示B超诊断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6.1%(49/51),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诊断腹部脏器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能够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故B超值得应用于临床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中。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小肠破裂3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腹部开放性损伤中,对诊断是否有小肠破裂多无困难,但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对诊断有无小肠破裂常感阑难,稍有小慎极易漏诊或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我院从1995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小肠破裂328例,现将其诊治过程的失误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或减少漏诊、误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十二指肠损伤是严重的腹部创伤,发病率较低,仅占腹腔脏器损伤的2.5%~5%〔1-2〕,由于位置较深,临床表现不明显,漏诊率可达25%~40.6%〔3-5〕。而腹部闭合性损伤所致十二指肠损伤更为少见,患者症状、体征多不明显,易误诊、漏诊,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本院2002年至2006年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十二指肠坏死者5例,现就其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疑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符合率87.2%;超声漏诊8例,漏诊率10.3%;误诊2例,误诊率2.5%。结论超声检查应作为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其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腹部创伤中,多伴有腹内消化道损伤。其中尤以十二指肠创伤在诊断和治疗上,令许多外科医师感到棘手。本文参考近年文献,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集中探讨十二指肠创伤的诊断和治疗问题。1十二指肠创伤的诊断开放性十二指肠创伤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腹部其他空腔脏器破裂,一般术中探查多能明确诊断。在闭合性腹部创伤时,如十二指肠破口与腹腔相通,其内胆汁、胰液流入腹腔多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因此诊断也不困难。唯有腹部钝性伤所致的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或十二指肠血肿,术前易延误诊断,术中探查也可发生漏诊。据统计:十二指肠钝性伤多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床旁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经临床确诊的16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急诊超声检查结果、手术及保守治疗资料。结果 162例患者急诊床旁超声检查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完全符合148例(占91.36%),漏诊14例(仅提示腹、盆腔积液,未确定损伤脏器及部位,占8.64%)。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对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应作为急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策略,提高腹部外伤的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1996年9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性腹腔穿刺、CT和B超的阳性率分别为94.3%,86.4%,90.2%;83例手术治疗,术后8例死亡,3例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剌、CT和B超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效的诊断措施,2个以上脏器损伤多见.  相似文献   

20.
正腹部外伤多为复合伤、多发伤,病情急、重、复杂,位居致死性创伤的第3位。特别是闭合性腹部外伤,易出现漏诊、误诊,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是闭合性腹外伤救治成功的基础,尽早确定有无脏器损伤,重点是判断有无内脏损伤,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内出血及出血性休克,而空腔脏器损伤主要以腹膜炎为主要特征[1]。闭合性损伤早期临床表现可能不明显,必须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