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MFH患者资料,其中1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结果 经CT检查的1例肿瘤呈等密度,瘤内有坏死,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经MRI检查的14例肿瘤在T1WI上均呈低信号,T2WI上均呈混杂高信号.肿瘤内出血8例,肿瘤内坏死或黏液变性14例,肿瘤内钙化1例.11例T2WI上肿瘤内显示低信号分隔样结构.结论 MRI对软组织MFH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MRI特征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包括肿块大小、部位、信号及密度均匀性、境界、毗邻血管神经包绕及边缘形态特征.同时分析脂肪肉瘤和纤维肉瘤各20例的影像学特征,两两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20例脂肪肉瘤对比分析发现,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内囊变与坏死信号方面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20例纤维肉瘤对比分析中,两者CT/MRI各项特征表现均无差异(P>0.05).结论 肿瘤边缘情况以及肿瘤的囊变与坏死信号程度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结合其他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提高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征象分析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俊杰  田志雄  张在鹏  朱凌  胡慧娟   《放射学实践》2011,26(12):1290-1293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及MRI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FH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2例行CT与MRI检查.结果:6例瘤体位于四肢,类圆形,边界模糊;其中2例MRI表现为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稍高混杂信号;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1例患者的X线摄片、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的诊断价值。结果:21例中长骨BMFH 18例,扁骨或不规则骨BMFH 3例。X线平片均有不规则溶骨性骨质破坏,相邻骨皮质破坏,9例病灶边缘有轻度骨硬化,5例伴有膨胀性改变,14例骨质破坏区周围出现弥漫性软组织肿胀;CT表现为不规则、无结构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部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替代,邻近骨皮质呈不规则虫噬样破坏,同样可以看到有软组织肿胀,5例病灶内部见少许残留致密骨嵴和骨质破坏边缘断续性硬化,另有4例肿块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囊状低密度区,未见钙化及残留骨结构;MRI表现:8例骨质破坏区均呈不均匀长T1长T2异常信号,其中夹杂斑片状或囊状更长T1长T2信号,均有骨皮质破坏并突破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原发性BMFH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X线平片、CT和MRI的结合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有  杜恩甫  李丹  仇俊华  母华国   《放射学实践》2009,24(12):1341-1344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BMFH的临床及X线片、CT、MRI表现,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13例中,男8例,女5例,40岁以上10例;长骨骨端11例,长骨骨干1例,髂骨1例。13例X线和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其中6例病灶边缘有轻度骨硬化,7例骨质破坏区间夹杂粗细不等的骨嵴,骨膜反应1例。全部病例均见超过骨破坏范围的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以等信号为主,间有片状短T2和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BMFH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好发于长骨骨端。X线平片为首诊方法,CT和MRI对显示病灶范围及病变细微结构价值大。骨破坏区内粗大骨嵴、超过骨破坏范围的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少见是原发性BMFH的影像特点,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MSCT表现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5例均位于腹膜后,平均长径9cm,占位效应明显,其中4例肿物形态为类圆形,1例表现为分叶状,5例均呈有多发大小不一坏死灶,增强后实体部分呈中~高不均匀强化,3例周边见环形强化,邻近结构仅受压粘连,5例血管重建均未见来源明确的粗大供血动脉。结论: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BMFH 13例,9例行CT检查,其中行增强扫描3例;6例行MRI检查,其中行增强扫描2例;2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分析原发性BMFH的CT和MRI表现,并与组织病理学表现相对照。结果:13例中,长骨骨端11例,长骨骨干1例,髂骨1例。骨质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其中6例病灶边缘有轻度骨硬化,7例骨质破坏区间夹杂粗细不等的骨嵴,骨膜反应1例;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13例均见超过骨破坏范围的软组织肿块,钙化1例;T1WI表现为等或等低信号,T2WI为等高或混杂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病变不均匀强化。结论:原发性BMFH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能较好地反映病变的病理特点,对术前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软组织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和CT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MFH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12例中9例为复发病例,复发病程平均5.06个月。12例中2例为2处病灶,14个病灶中发生于四肢者9个(64.29%)。CT像上病灶境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具有侵犯邻近组织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结论MFH的临床和CT特征性表现对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铿霖  马隆佰   《放射学实践》2013,28(2):146-149
目的:探讨颌面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面部MFH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其中2例仅行CT平扫,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上颌窦4例、下颌骨2例、颊部1例;边界清楚2例,边界不清5例;2例MFH患者CT显示密度不均,其中1例呈明显囊实性肿块;另5例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呈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均出现囊变区,MRI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5例呈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结构,1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结果示多形型MFH 4例,黏液型MFH 2例,炎症型MFH 1例。结论:颌面部MFH常呈侵袭性生长,侵犯周围结构,囊变坏死多见,CT及MRI对其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例行CT,2例行MR检查.结果 4例来自于肺内,其中2例呈边缘明显强化方式,1例强化不明显,1例呈不均匀强化,2例侵犯周围组织,3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远处转移,2例有囊变、液化坏死、出血改变,2例肿瘤T1WI、T2WI上均呈中等不均匀信号,可见液化、坏死、出血.1例来自于胸膜,表现为胸壁下多发结节,边界清楚.结论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CT和MRI对于肺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定位、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复习12例周围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临床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搜集经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骨与软组织pPNET12例,平均年龄23.8岁,9例〈30岁。12例均摄有X线片,10例行多层螺旋CT,9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12例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特点。结果pPNET发病年龄较轻,患者临床症状重。10例X线片可见溶骨性改变。6例软组织pPNETCT显示病灶侵犯并包绕周围相邻的血管神经间隙,邻近骨被包埋或破坏。6例发生于骨的pPNE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到骨膜反应及瘤骨或钙化。病变于MR T1WI上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6例原发于骨的pPNET,MRI显示软组织肿块巨大,边界不清。3例呈多椎体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并沿硬膜外和韧带下跨节段浸润。2例发生于椎管内的pPNET沿脊神经蔓延,但其对邻近结构有明显的侵蚀破坏。CT及MR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12例均有CD99(+)、波形蛋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嗜铬粒A、神经丝等高表达。结论pPNET具有一定临床和影像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和影像表现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邹月芬 《放射学实践》2001,16(6):422-424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和良恶性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软组织肿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良性10例,恶性6例,结果:MRI定性诊断正确率68.7%,良恶性区分正确率为93.7%,良性诊断正确率为90%,恶性诊断正确率为33.3%,结论:MRI对良恶性区分诊断,对良性肿瘤的生物组织学定性诊断很有价值,对软组织肿瘤的定性诊断存在局限性,对恶性肿瘤生物组织学诊断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13.
骨髓炎与恶性骨肿瘤软组织改变的影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软组织影像改变对骨髓炎和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57例骨髓炎和7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软组织异常CT和MRI征象进行界定、观察、记录和统计学比较。结果57例骨髓炎患者中,CT检查54例,MR检查14例。CT检查的54例中,软组织肿胀52例(Ⅰ度19例、Ⅱ度16例、Ⅲ度17例),脓肿样囊腔6例,软组织肿块5例,软组织内气体、脂液平面和窦道各1例。MR检查的14例骨髓炎中,软组织肿胀14例(Ⅰ度2例、Ⅱ度6例、Ⅲ度6例),脓肿样囊腔(扩散加权成像均呈明显高信号)3例,软组织肿块和脂液平面各1例。7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CT检查54例,MR检查49例。CT检查的54例中,软组织肿胀44例(Ⅰ度29例、Ⅱ度12例、Ⅲ度3例),软组织肿块49例,软组织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16例,软组织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25例。MR检查的49例恶性骨肿瘤中,软组织肿胀46例(Ⅰ度21例、Ⅱ度17例、Ⅲ度8例),软组织肿块43例。骨髓炎组和恶性骨肿瘤组CT图像显示的软组织肿胀程度(Uc=4.1066,P〈0.01)以及脓肿样囊腔(X^2=4.4118,P〈0.05)、肿块(X^2=71.7037,P〈0.01)、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X^2=18.7826,P〈0.01)和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X^2=32.5301,P〈0.01)出现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图像所示的软组织肿胀程度(Uc=2.5997,P〈0.01)以及脓肿样囊腔(四格表确切概率P=0.0092)和肿块(X^2=29.8757,P〈0.01)出现比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软组织肿胀程度和软组织肿块对骨髓炎和恶性骨肿瘤鉴别具有一定价值。软组织肿块边缘残留骨壳或壳样钙化以及软组织肿块内肿瘤骨或瘤软骨钙化是恶性骨肿瘤的特异性征象。脓肿样囊腔、软组织内气体、脂液征和窦道是骨髓炎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14.
This review addresses the spectrum of malignant soft tissue tumors frequently found in adults. Rather than presenting a complete review, the focus of this discussion is on common lesions or lesions in which the diagnosis may be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imaging. Diagnoses covered include undifferentiated high-grade pleomorphic sarcoma, fibrosarcoma,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liposarcoma, synovial sarcoma, 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 clear cell sarcoma, hemangioendothelioma, hemangiopericytoma, angiosarcoma, and leiomyosarcoma.  相似文献   

15.
恶性胸腺瘤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侵袭性胸腺瘤及胸腺癌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复习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8例侵袭性胸腺瘤及9例胸腺癌的CT、MRI所见,重点观察肿瘤的大小、密度、边缘改变,对周围纵隔结构的侵犯。结果:18例侵袭性胸腺瘤、9例胸腺癌CT、MRI均表现为前纵隔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前者肿瘤直径大于8cm者15例(83%),病灶内密度及信号不均匀12例。心血管受侵16例,后者肿块直径在8cm以上者7例(77.8%),肿块内密度及信号不均6例,心知管受累8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1例,肺内转移3例,双侧肾上腺及肝脏转移1例。结论:虽然侵袭性胸腺瘤和胸腺癌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但胸腺癌更具有侵袭性,胸外转移常见,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7例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中,骨盆软组织来源10例,骨性骨盆来源7例。骨盆软组织来源者多位于臀部肌肉或肌间隙(7/10),骨性骨盆来源者多位于双侧髂骨或累及髂骨(5/7)。5例显示钙化,其中软骨肉瘤2例,表现为多发环状及条状钙化,另外3例为平滑肌肉瘤、滑膜肉瘤及血管肉瘤,为散在少量点状钙化;11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4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5例为囊实性,12例为实性。结论: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复杂,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符合率,最终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  相似文献   

17.
We reviewe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MR) appearances of 13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s (MFH) of soft tissue and correlated each with the respective lesion's histopathology. The MR images were evaluated for signal intensity on T1- and T2-weighted spin echo sequences, homogeneity of the lesion, presence of internal low signal septations, and margin definition. Histologic subtypes of MFH included storiform-pleomorphic, giant cell, myxoid, and inflammatory. We could not establish a correlation between MR appearance and histopathology. Instead, our series exhibited general features suggestive of malignant soft tissue neoplasms, namely poor margin definition, internal low signal septation, and heterogeneous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2-weighted imag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一组软组织肿瘤同一病例相同ROI的MR DWI及PWI的影像信息,比较这2种MR功能成像技术用于软组织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软组织肿瘤(良性24例,恶性26例)同时行DWI及PWI.通过扩散及灌注软件分析DWI及PWI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中的表现,进行差异的t检验,对所获两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x2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阈值并对2种诊断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良、恶性分别为(2.03±0.36)和(1.52±0.39)×10-3mm2/s]、首过灌注(FP)期信号强度丢失率[良、恶性分别为(13.54±3.37)%和(47.57±5.2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5和2.938,P值均<0.0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最大线性斜率[良、恶性分别为(5.51±2.54)%和(7.94±3.3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272,P>0.05);以ADC值1.866×10-3mm2/s为阈值,DWI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4.6%(22/26),特异度为83.3%(20/24);以FP期最大信号丢失率40.33%为阈值,PWI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8.5%(23/26),特异度为75.0%(18/24);TIC类型的Ⅰa型在良性肿瘤中占3/24,在恶性肿瘤中占20/26;Ⅰb型在良性肿瘤中占14/24,在恶性肿瘤中占3/26;Ⅰc型在恶性肿瘤中占3/26.Ⅱ型TIC在良性肿瘤中占7/24.在DWI上用ADC值、PWI上用FP期最大信号强度丢失率作诊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0%(42/50)和82.0%(41/50),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P>0.05);AUC测得的准确度分别为81.7%和83.6%,PWI诊断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敏感度高.结论 以DWI和PWI的ADC值、FP期信号强度丢失率分别为1.866×10-3mm2/s和40.33%为阈值时,均有利于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鉴别;TIC最大线性斜率对于软组织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意义不大;软组织肿瘤的TIC形态有助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DWI和PWI用于诊断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准确性均为中等,在DWI与PWI用于诊断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准确性相近时,应选择诊断敏感度较高的PWI.  相似文献   

19.
软组织肿瘤的多层螺旋CT、MR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MR灌注成像对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对软组织肿瘤 2 6例 (良性 15例 ,恶性 11例 )行MSCT灌注成像、2 9例 (良性 17例 ,恶性 12例 )行MR灌注成像 ,通过灌注软件分析灌注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结果 MSCT灌注成像结果 :恶性组血流速度 (BF)为 (2 4 4 9± 14 4 9)ml·10 0mg-1·min-1,良性组BF为 (1 98± 1 19)ml·10 0mg-1·min-1;表面通透性 (PS)恶性组为 (14 6 4± 1 89)ml·10 0mg-1·min-1,良性组为 (2 4 0± 0 38)ml·10 0mg-1·min-1。良恶性软组织肿瘤间的BF、PS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值均 <0 0 5 ) ;血容量 (BV)、平均通过时间 (MTT)值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值均 >0 0 5 )。MSCT灌注成像诊断软组织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 90 9% (10 / 11) ,特异度为 86 7% (13/ 15 ) ,准确度为 88 5 % (2 3/ 2 6 ) ,阳性预测值为 83 3% (10 /12 ) ,阴性预测值为 92 9% (13/ 14 )。MR灌注成像结果 :恶性组BF为 (0 11± 0 0 2 )ml·10 0mg-1·min-1,良性组为 (0 0 7± 0 0 1)ml·10 0mg-1·min-1;良、恶性软组织肿瘤之间的BF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BV、MTT值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MR灌注成像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 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