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坐不能是抗精神病药治疗中常见的副反应之一,现将我院住院病人中症状典型,资料记录完整,用心得安治疗的30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例,在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静坐不能症状。诊断精神分裂症25例,癔症3例,躁狂症2例;单一用氯丙嗪9例,氯丙嗪合并奋乃静8例,氯丙嗪合并五氟利多4例,单一氟哌啶醇2例,五氟利多合并氟哌啶 7例;静坐不能持续的时间 3~14d,平均 6.5d;静坐不能出现时已合用安坦者21例,未用安坦者9例;临床表…  相似文献   

2.
静坐不能是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常见的副作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近来,Lipinski报道用心得安治疗效果显著。据此,作者最近试用心得安治疗18例药源性静坐不能患者,初步认为近期效果显著而迅速。现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本组18例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2—48岁,病程7月—18年。按1981年苏州会议标准均符合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为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均为治疗剂量。 18例患者均有不可控制的烦躁不安、好纠缠、心神不宁等症状,15例反复走动、静坐不能;有6例伴类巴金森氏症状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普萘洛尔组,每组30例。2组均保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分别口服米氮平15 mg qd或者普萘洛尔10 mg tid,疗程为10 d。在治疗第3、 5、7、 10日采用Barners静坐不能量表(BARS)评定疗效。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BARS客观分、主观感觉分、主观痛苦分、总体临床评价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各个时间点的时间效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组间效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对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治疗各时间点的BARS各项目分的分析发现,时间效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05),组间效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米氮平组痊愈率57%,总有效率87%;普萘洛尔组痊愈率53%,总有效率87%, 2组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过程中,米氮平组出现轻度困倦嗜睡1例,普萘洛尔组出现心动过缓1例,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与普萘洛尔相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王翼  雷彤  张国双 《天津药学》2008,20(2):36-3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40例和普萘洛尔组38例,分别予美托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10 d,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美托洛尔组的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高于普萘洛尔组的趋势.结论:普萘洛尔较美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赛庚啶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赛庚啶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方法:赛庚啶组30例,服赛庚啶4mg,tid;普萘洛尔组30例,服普萘洛尔20mg,tid;疗程均为10d。采用修订的Simpson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赛庚啶组为87%,普萘洛尔组为83%(P>0.05)。结论:2药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疗效近似  相似文献   

6.
锥体外系副反应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有震颤麻痹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等。我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1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6岁~50岁。服用药物有氯丙嗪,盐酸氟奋乃静,5—氟利多,奋乃静。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1例,静坐不能5例,急性肌张力障碍9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6日60岁以上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情况及用药记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使用抗精神病药的431例患者中,单一用药355例,联合用药76例,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的是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奋乃静。结论:我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且药物剂量相对较低,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刘烨  翟新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733-733,736
静坐不能是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一种椎体外系反应,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并伴不同程度的失眠、焦虑、烦躁.静坐不能在治疗1~2周后最为常见,发生率约20%[1].为了解东莨菪碱与苯二氮(革)类药物治疗静坐不能的效果,本文对二者做了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2]确诊,年龄18 -52岁,心电图、脑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均正常,116例患者均为首次用药或入组前已停服精神药物2周以上,其中奋乃静所致静坐不能26例,氯氮平所致静坐不能30例,利培酮所致静坐不能18例,舒必利所致静坐不能32例,喹硫平所致静坐不能8例,齐拉西酮所致静坐不能2例.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入院时均无静坐不能,排除躯体疾病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运动不安.  相似文献   

9.
熊俊 《北方药学》2011,8(4):12-13
目的:探讨消遥丸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抗精神病药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消遥丸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组)50例。结果: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遥丸与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13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用药记录。结果:13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中89例(64.96%)伴有各种躯体疾病;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83例(60.58%),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54例(39.42%);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78.53%;用药频度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氯丙嗪、氯氮平;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基本都在常用治疗剂量低端;在联合其他精神科药物方面,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联用较多。结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躯体情况个体化用药,用药品种宜少,选择疗效高、不良反应小、药物间互相作用少的抗精神病药物,低剂量使用,慎用对心脏毒性大、抗胆碱作用强和锥体外系反应明显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院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旨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2018年上报的374例抗精神病药物致ADR的报告,依据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药品品种、ADR的发生剂量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71例(72.46%)患者单独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其中8例(2.14%)使用第1代抗精神病药,263例(70.32%)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103例(27.54%)患者联合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其中7例(1.87%)联用第1代与第2代药物,96例(25.67%)联用第2代与第2代药物。(2)ADR构成比前五位的药品依次是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及齐拉西酮。(3)将引发ADR的药物剂量换算成氟哌啶醇理论等价剂量,联合用药组日平均剂量为13.42±5.10 mg,单一用药组日平均剂量为6.84±3.57 mg,2组剂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4)ADR临床症状主要有肌张力障碍、心慌、震颤、静坐不能及便秘;联合用药组肌张力障碍、震颤、静坐不能、流涎及泌乳ADR构成比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导,联合用药发生ADR的风险更高。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应权衡利弊,谨慎增加剂量、更换药物和联合用药,并加强ADR的监测,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心得安与氯硝安定治疗静坐不能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心得安与氯硝安定治疗静坐不能的疗效。方法 出现静坐不能的病例,随机分为心得安治疗组与氯硝安定组,通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疗效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两组在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心跳加速,无需镇静的病例,使用心得安更为适合。结论 心得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静坐不能的药物,尤其对于有心动过速或其他心电图异常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合并高血压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精神病医院合并高血压的住院精神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合理用药水平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医生更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自制调查表统计我院2005—2009年期间所有合并高血压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共计118例的年龄、性别、应用抗高血压药的种类、剂量、用药频率等情况。结果:2005—2006年期间抗高血压药以单一应用复方利血平片、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定片、硝苯地平片、盐酸普萘洛尔片为主,2007—2009年以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贝那普利片等药物为主,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情况增多。抗高血压药常用剂量即有明显疗效,与抗精神病药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对合并高血压的住院精神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临床使用比较合理,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但因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故建议尽量给予服用方便的长效剂型,并及时做好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13年707例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2日住院和新入院的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707例患者中,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有421例(59.97%),奥氮平位居首位(91例,12.87%),其余依次为喹硫平(64例,9.05%)、利培酮(58例,8.20%)、氯氮平(45例,6.37%);联合2种药物治疗的有207例(29.28%),以氯氮平+阿立哌唑、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利培酮多见。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临床用药主导地位,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用药比例较2008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致静坐不能是急性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一种类型.本文对抗精神病药所致急性静坐不能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各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断推出,临床中抗精神病药的选择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为了解我院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对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本院住院患者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一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6月1日我院精神科和心理科全部住院患者416例。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有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氯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现状,探讨临床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特点。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住院的70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DDDs排序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单一药物治疗496例,占70.86%;二联或三联用药204例,占29.14%。DUI≤1。结论: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用药结构倾向合理。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应以单一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田豹  黄伟华 《北方药学》2020,(3):117-118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PANS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观察组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嗜睡、乏力、口干、静坐不能、心动过速、头晕、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效果显著,有效降低PANSS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各种抗精神病药对血液系统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常见有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等。通过我院141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分析常用抗精神病药对患者白细胞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6月1日至2004年8月1日入住北京回龙观医院,并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43例,其中141例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他们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前血象全部正常,在用药治疗过程中每月常规检查1次血白细胞。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的患者共24例,男:女=11:13,年龄36 ̄72岁,在我院的住院…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房》2017,(29):4174-4176
目的:了解新型多靶点抗精神病药依匹哌唑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依匹哌唑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研究和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依匹哌唑是5-羟色胺和多巴胺活性调节剂,对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并可用于辅助治疗重度抑郁症;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和体质量增加等,患者耐受性较好,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比,不良反应轻微,但仍应警惕其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依匹哌唑为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临床应用研究较少,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