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冠心病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痛、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即有胸痛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肩痛,两臂内痛。”强调了此病为气滞血瘀而致。《金匮要略》把胸痛称为胸痹,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指出:“胸痹不得卧,心  相似文献   

2.
郭士魁治疗冠心病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心胃痛”等范畴。对此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辨治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呼范畴,临床以胸部门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在祖国医学的古典医籍中已有关于本病的记载和症状的描述。《灵枢·五邪篇》云:“邪在心则病心痛”。《索问·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呷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气篇》亦云:“真心痛,手足青致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里描述的即是本病的重症。仲景《金匾要略冲正式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及方药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寸口脉沉迟,关上小紧数,括萎鼓白白酒汤主之。”“胸…  相似文献   

4.
胸痹西医称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疾病。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阔加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曾经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讲的是胸痹重证。1病因病机胸痹的病因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有关,其病位在心,与脾肾有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交互为患。2辨证要点2.1辨标本虚实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当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书·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脏气法时论》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而胸痹的病名则最早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其主要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萧敬腾、心肌梗死)关系密切,亦与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胃炎等相关.胸痹心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提前.现代医学虽然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有了极大的发展,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而中医中药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同样显示出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刘倩  孙兰军 《天津中医药》2013,30(4):195-196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  相似文献   

7.
胸痹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据现代中医之研究,当属现代医学之心肺病变、胸膈病变等,尤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似.然后世诸多文献,尤唐宋以后.因胸痹有“心痛”、“心胃病”、九种心痛”等称谓,则常与脾胃病胃脘痛混淆.此不敢日沉冤千古.但不辨明个中奥秘实难真正继承发扬中医经验之精华.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复习.探寻幽微于后:1 内经纲目、仲景正名《(?)间·脏器法时论》云:“心痛者,胸中痛,胁下痛,(?)背(?)(?)(?)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进一步描述了胸痹心痛的临床表现:“厥心痛与背相控,善契,如以后触及其心.伛楼者肾心痛也痛也;……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色苍苍如死者,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根据其症状表现不同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分型,其中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早在《索问·藏气法时论》篇就已经对本病进行了描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相似文献   

9.
胸痹即现代医学的冠心病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系由于冠状动脉壁的粥样斑块 ,引起血管腔的狭窄或填塞 ,导心肌缺血、缺氧 ,严重者可发生突然死亡。祖国医学虽无“冠心病”病名 ,但考《内经》有“心痛”、“真心痛”的记载。《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 :“心痛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之痛 ,鹰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这些论述概括了冠心病的基本病状。从而可以推论 ,冠心病隶属中医胸痛、真心痛、胸痹、心悸等范围。1 冠心病的发病机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 :“失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 ,即胸痹…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助阳扶正法与冠心病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在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有“痛如以锥镐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指出了心源性休克时的征象及预后的严重性。下面仅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第九》为例试述仲景医学思想对冠心病治疗的指导意义。1病名含义《灵枢·本神》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当时未提出证治。仲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完整的论述,提出了独…  相似文献   

11.
胸痹主要是指阴寒痰浊痹阻、胸阳不振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脉。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论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并描述其“痛如锥刺心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简称 ,临床表现以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为主。在祖国医学中虽无冠心病病名 ,但有很多类似的记载 ,如《素问·脏器法时论》中有“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说明对典型的心绞痛部位和不典型的部位已有所认识。《灵枢·厥论》中则有“痛如以锥镐刺其心 ,心痛甚者 ,脾心痛也”及“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等记载 ,此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心肌梗死 ,并指出了心源性休克时的征象及预后的严重性。下面仅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  相似文献   

13.
贾小庆 《新中医》2020,52(22):24-27
正文;心系病证属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心病的学术思想,其《伤寒杂病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根据结合经方条目以及近年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胸痹之病名始见于《金匮要略》,其症状表现早在《内经》中就有所描述。《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胛间痛,两臂内痛。”目前临床主要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安卧为诊断要点。导致胸痹的原因一宣,气机闭阻,脉络不通所致。笔者则认为肝失疏泄为其重要一环。因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推动气、血、津液之运行。如《血证论》则血脉得畅。”肝失疏泄,则气机郁结,经脉不利,气血运行滞涩,痹阻胸阳而成胸痹此为其一。肝失疏泄,则情志不畅,心情抑郁,或致气滞、血瘀、痰阻浊阻闭经脉,胸阳不运行而发胸痹,此为其二。肝失疏泄,则脾胃及胆汁分泌功能受阻,饮食停滞,津液不行,水湿痰食阻滞,胸阳失展而为胸痹此为其三。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谓:"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其描述的临床表现与冠心病颇为相似,此病不惟痰浊且与瘀血交阻膈间痰瘀同病,导致胸痹.我科自2000~2003年间,应用活血祛瘀,燥湿化痰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连珍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围。古医籍中多有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鹰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包括现代医学的心肌梗塞、心肌缺血、不稳定心绞痛。马连珍主任在治疗胸痹、心痛中认为,其病位在心,病机在于”阳危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内盛,此乃本虚标实之证。心主阳气,又主血脉,心脏依赖阳气的鼓动血……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是现代医学病名 ,在中医古籍书中并无此名 ,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曰 :“心痛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曰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上述症状 ,颇似今日之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除有胸痹不得卧 ,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等一系列脉证外 ,笔者遵循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原则 ,以临床经验为基础 ,将中医治疗冠心病归纳为十法 ,下面逐一论述 ,以供临床参考。1 宣阳通痹法明代张景岳《类经》曰 :…  相似文献   

18.
李依良  史轲 《陕西中医》2005,26(7):732-732
<正>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包括在“真心痛”、“心痹”、“胸痹”等范畴中。从《内经》与《金匮要略》两书中描写的症状看,胸痹、心痛虽概括了多种胸部疾病在内,但其主要指的还是冠心病。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有“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冠心病的治疗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19.
一、中医对胸痹心痛证的认识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证的记载,首见于《内经》,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名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描述了胸痹(心痛)证的基本症状.又《灵枢·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指出本病预后的严重性.张仲景对于胸痹心痛的证治原则,就是继承《内经》的理  相似文献   

20.
胸痛,为临床常见之症。最早讨论胸痛当推《内经》,后世医家作了诸多发展,使之对胸痛的认识渐趋全面。如《素问·脉解篇》云:“所谓胸痛少气者,水气在藏府也。水者阴气也。阴气在中,故胸痛少气也。”《灵枢·五邪篇》又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内经》还把胸痛之重症命名为“真心痛”。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的概念,强调了胸阳不足,阴寒阻滞为发生胸痛的主要原因,后世医家多遵此说。明、清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