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精神分裂症和精神鉴定:西尾等1965年报告指出,在起诉阶段忽视分裂症的可能性很大。久山、吉沢等(1964)、河西、稻村等也分别指出很多分裂症在审判阶段中被忽视。西尾等例举了从检察官起诉到接受精神科医生鉴定的犯罪者比例只占.总数的0.2%左右,这与 Bearcroft(1967)报告的5%的数字相比,低得令人吃惊。另外与 A.L.McGarry 等(1969)报告的Massachusetts 州的1~2%相比也很低。据Bearcroft 报告,在鉴定的患者中50%为精神  相似文献   

2.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犯罪内容:Sartorius(1908)认为分裂症患者中较多的犯罪形成为伤害、流浪、盗窃等。E.Bleuler(1955)也指出,在分裂症患者中,除了难以理解的莫明其妙的杀人冲动(Mordtrieb)外,还有纵火狂(Pyromanie),偷窃狂(Kleptomanie)等。此外,Wanner在总结他报鉴定的168例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与犯罪的关系,很早就受到重视,并成为精神医学及犯罪学中的重要课题。在精神病中,精神分裂症与犯罪有着特别重要的关系。一、精神分裂症的犯罪率:D.Wiersma(1966)把过去这方面的报告分成三类。即:在犯罪者中求分裂症的比  相似文献   

4.
治疗15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采用 BPRS、SANS、TESS、Simpson 量表评定表明二药治病效果及显效时间相近,三氟噻吨的副作用主要为锥体外系副作用,其他副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三氟噻吨与泰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结果表明两药疗效相似,且对阳性症状的疗效较早,多在2—4周,而阴性症状改善的疗效多在4—6周。三氟噻吨的主要副作用为锥体外系症状,泰必利的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照研究氯噻吨和三氟噻吨治疗精神分裂症148例。结果表明两药均有良效,两组显效时间为第二周或第四周,第六周疗效更佳。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两药主要改善幻觉,猜疑,形式思维障碍,情感交流障碍。并能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其主要副反应为锥体外系症状,其它副反应较少见。  相似文献   

7.
(三)神经系统损害;精神分裂症一向被认为是“功能性”精神病,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器质性的损害可以引起精神分裂症样的症状,而分裂症也可以发现一些“器质性”的表现。1.神经系统软体征:Rochford等(1970)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三分之二至少有一个  相似文献   

8.
早在七十年代,就已发现“σ受体”,当时把它归入阿片受体一类。近年研究发现该受体实际上并非阿片受体,有其独特的生物学性质。特别是它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与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和毒副反应等的关系,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23例服药精神分裂症和20例未服药精神分裂症及20例正常受试者,记录事件相关电位N_(400)。受试者均接受视觉词意分类作业。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组N_(400)波幅较对照组低,潜伏期延长30~100ms。随病情好转,精神分裂症N_(400)波幅逐渐增大,其潜伏期缩短。而未服药组N_(400)波波幅更小且形状不规则,潜伏期延长50~100ms。精神分裂症组N_(400)潜伏期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精神分裂症组N_(400)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关。精神分裂症组N_(400)地形图显示以左颞叶不活跃,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左颞叶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回顾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Tegretol,简称CBZ)是一种三环抗惊厥剂。1961年由瑞士Schneider等合成。1962年作为抗癫痫药投入临床使用。1971年日本学者首先用于治疗躁郁症获得较好疗效。此后,即广泛应用于精神科;除作为广谱抗惊厥药和抗躁狂药物外,还用于治疗非周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精神分裂症仍然是一个治疗难题,目前多采用综合疗法,以促进病人的社会适应,防止或延缓衰退。最近,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军医大学精神病学教研组的 84(3):418,1984),根据人为地给精神病人引进外源物质,产生暂时的精神病状态治疗精神病的设想,用氯胺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据称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者用核磁共振对31例符合 RDC 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结构与33例条件相同的正常人进行了对照研究,并观察脑结构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左侧颞叶均明显小于右侧,但两组间无差异。对照组杏仁核左侧小于右侧,而精神分裂症组无此变化,两组间差异显著。病人组海马旁回左侧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根据BPRS 分数将病人进一步分成阴性症状组(16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认知事件相关电位N400成分和精神分裂症的N400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二、知觉障碍较为常见。知觉是我们经历体验的第一个步骤;而最能籍以诊断精神病的症状亦就是虚伪的知觉或幻觉。应该说,这种障碍是一种真正的感觉缺陷;亦就是说对于某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患者却感觉  相似文献   

15.
多巴胺假说是七十年代以来,精神分裂症病理生化机制研究中颇有发展前途的一个新理论,受到普遍的重视.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是由于中枢多巴胺活动过强".现就此假说的证据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一、从临床观察及动物试验中所得到的启发1.临床上有效的、不同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酚噻嗪类及丁酰苯类),都可产生震颤麻痹症丛,甚至认为药物的剂量,应大到足以产生此种副作用时才能奏效.已知震颤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P_(300)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异常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Andreason分型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混合型三组,分别记录Fz,Cz,Pz,Oz,C3及C4的视觉P300。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P300潜伏期延长、幅度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阳性症状组的P300幅度左侧中央区显著低于右侧,混合型与阴性症状组以额区P300幅度减低为显著特征。结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组间有不同脑区P300改变模式,提示两组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生理损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5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其入组标准为: 一、首次住院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二、出院时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简明精神病量表任何一项不超过2分,大体评定量袭在85分以上。三、出院时无抑郁症状,Beck-Rafalson抑郁量表分在10分以下。 50例皆为男性;年龄20~50岁,平均32.5±7.3  相似文献   

18.
关于精神分裂症病程类型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文献报导,本文取材仅限于部分俄文资料。一、关于精神分裂症病程类型的阐述指出,病理现象逐渐地发展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但在精神分裂症机能变化的阶段,其病理障碍是可逆的,有时  相似文献   

19.
Schizophrenia is a complex disease caused by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ith a global heritability of more than 80%. By the end of the 1970s, Chinese scientists reported a heritability of schizophrenia of 82.9%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Continuous improvements in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the recruitment of larger samples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Chinese scientists to identify a number of candidate susceptibility genes for schizophreni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ults in genetic research of schizophrenia by Chinese scientists over the last five decades.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前,开始测量人的诱发电位,记录意识清醒状态下人脑的电活动,这对阐明精神病患者的脑机能障碍,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知道,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低波幅、失同步以及快而不明显的α节律的脑电图。这种脑电图被称为“起伏(choppy)活动。大约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呈现上述所谓的“起伏”电活动。可是,这些发现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