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药治疗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告少见,陈氏曾报道1例(中医杂志22(1):40,1981)。我室于1981年收治2例,符合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未用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益肾健脑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通过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和基础实验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神经营养因子的保护和再生,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以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有关。近期研究表明,抑郁症的发病与海马神经元再生障碍密切相关,中医学益肾治疗可以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元的分化和再生等。对益肾健脑法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现代科学探讨,益肾可以通过调节中枢性激素水平或其受体功能状态来完成其健脑功能,达到防治抑郁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腐再生法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糖尿病大鼠行创面造模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菠萝酶+生肌象皮膏(化腐再生组)、菠萝酶(单纯化腐组)、生肌象皮膏(单纯再生组)、凡士林(对照组)换药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分析创面分泌物理化指标。结果:化腐再生组创面剩余面积较其他组明显减小,分泌物pH值更加符合伤口愈合pH值曲线,分泌物一氧化氮(NO)含量明显增加。结论:化腐再生法促进伤口愈合机制主要是顺应伤口愈合规律,通过改变创面pH值和NO含量促进糖尿病创面修复,其具体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致病因子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临床对其治疗主要有免疫抑制治疗、输血、雄激素等,其中免疫抑制治疗疗效显著,使得其免疫学方面的发病机制研究成为热点.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者们相继提出了Th1/Th2细胞失衡、Th17/Treg细胞失衡、IL-23/IL-17轴等发病机制学说,进一步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免疫细胞活化过度导致骨髓造血衰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19例 ,采用中药联合雄性激素康力龙等治疗 ,对照组 17例单用雄性激素康力龙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7.5 3%。治疗组临床相关检验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行牙种植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钛膜引导骨再生,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稳定率、骨再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3个月后的植骨厚度和骨厚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种植体稳定率(95.0%)与对照组(9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再生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不良反应发生率(2.4%)明显低于对照组(14.6%),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植骨厚度(2.4±0.5)mm、骨厚度(2.8±0.6)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0±0.3)mm、(2.1±0.5)mm,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种植中采用钛膜和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均有疗效,但海奥口腔修复膜效果更佳,其不仅能促进患者植体稳定和骨再生,同时还能保证骨和植骨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7.
万锐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1):29-29
1996年~ 2 0 0 1年 ,我科采用自制急再生血丸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0 8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182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0 8例中 ,男 6 4例 ,女 4 4例 ;年龄为 16岁~ 4 8岁。对照组 74例中 ,男 4 0例 ,女34例 ;年龄为 18岁~ 5 2岁。以上病例均符合急性再障的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治疗组 :口服急再生血丸 (主要药物为 :黄芪、西洋参、山茱萸、熟地、山药、泽泻、茯苓、菟丝子、丹皮、丹参等 ) ,6 g~ 10 g/次 ,3次 /d。同时口服环孢菌素A(10 0m…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愈障再生汤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对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酸性成纤维细胞因子(FGF-1)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应用雄激素治疗,研究组57例应用愈障再生汤联合雄激素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评定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测2组治疗前后骨髓组织MVD、VEGF表达情况以及骨髓液中FGF-1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小板数量(Plt)、白细胞数量(WBC)和血红蛋白数量(Hb)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MVD、VEGF表达及F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愈障再生汤联合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明显增强骨髓组织MVD、VEGF表达,调节骨髓液FGF-1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腐再生法对糖尿病足坏死肌腱的化除及对伤口的愈合的初步机制。方法:107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化腐再生组35例,化腐组36例,再生组36例,针对其创面情况适时行蚕食清创,而后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换药治疗,在治疗0、3、7、14天分别提取伤口分泌物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及pH值检测,并对化腐再生组分泌物行扫描电镜检测,观察三种换药方法对糖尿病足肌腱坏死创面康复的影响,并分析其初步机制。结果:8周后观察化腐再生组坏死肌腱治疗后较其他两组脱落明显;创面分泌物中的总蛋白、总氨基酸、总DNA、总一氧化氮(NO)及溶菌酶含量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加,其中各项指标化腐再生组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腐再生组各阶段分泌物pH值更加符合伤口愈合pH值曲线;分泌物电镜观察显示化腐再生法处理过的伤口分泌物逐渐浓稠,白细胞活性增强。结论:应用化腐再生法治疗能够明显调动起有益于伤口修复的活性因子,并顺应伤口愈合规律,提供适宜伤口修复的外环境,从而促进糖尿病肌腱坏死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重型再障)的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单用雄激素等药物治疗及脾切除治疗效果常不满意。我们从1979年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重型再障,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0例重型再障患者均符合1987年6月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制订自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7;26(8):494],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2~75岁,平均34岁。病程为6个月~7年,平均2.4年。病程中合并感染发热者14例(70%)。20例均伴出血倾向,其中皮肤瘀点、瘀斑20例,齿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科常见疾病,且较为难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与护理有其极大的临床意义,主张配合中药(自制方剂)穴位贴敷法来治疗和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对此作以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滋阴补肾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10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同时给予辅助的对症治疗,总疗程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滋阴补肾方,疗程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象变化、免疫因子,再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外周血象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后均可显著降低IL-2、IL-6及IFN-γ的水平(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以上因子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滋阴补肾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免疫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鹿龙再生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药理机制.方法:将再障患者分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造血抑制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障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其外周血清的造血抑制活性和凋亡诱导活性明显降低,加服鹿龙再生汤可增强此种作用.结论:鹿龙再生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障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通过降低再障患者血清造血抑制活性从而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是鹿龙再生汤治疗再障的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AA)是一种常见的骨髓功能障碍性疾病 ,症状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特征 ,临床根据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再障 (AAA)和慢性再障 (CAA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 ,藏精 ,“精血同源” ,再障的发生与肾虚有关。临床常按症状不同 ,将再障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三型。1 再障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依据的研究1.1 现代医学研究再障的发生目前较公认的有造血干细胞异常、骨髓微环境障碍和免疫异常三种发病机制。从发生、发育学的角度看 ,免疫与造血系统关系密切 ,免疫活性细胞来源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消瘀降脂胶囊治疗高血脂症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病人,诊断参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老年医学攻关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①总胆固醇(TCH)≥5.70mmol/L;②甘油三酯(TG)≥1.7mmol/L;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男性≤1.04mmol/L,女性≤1.17mmol/L.符合一项既可诊断.中医辨证符合痰滞血瘀型,排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继发性高血脂症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51例,女39例,平均年龄58.2岁.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7.8岁.伴有高血压病者35人,伴有冠心病者16人,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维海  牛景月 《河北中医》1998,20(6):373-374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取得了长足进展,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1994~1998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70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符合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满3个月以上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1.2 一般情况 本组270例,均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A—PNH)综合征4例,肝炎后再障3例.全部是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例,均做骨髓象、血象、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Ham’s、Coomb’s试验.男168例,女102例;年龄3~74岁,平均27. 34岁;既往病史1个月~23年,平均病程45.45月;初治病例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引导骨再生术联合翻瓣刮治治疗牙种植周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牙种植周围感染患者,按照其入院时记录的单双数记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药物联合超声洁治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引导骨再生术联合翻瓣刮治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牙周袋探诊指数(PD)、菌斑指数(PL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种植体边缘骨高度。结果 2组治疗后PD、PLI、SB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略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种植体边缘骨高度的对比上,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牙种植周围感染患者,应用引导骨再生术联合翻瓣刮治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在骨体与种植体之间具有更佳的结合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再生复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方法: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单号)和治疗组(双号),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再生复血汤。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再生复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够有效的提高骨髓增生程度,增加造血细胞数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朱强 《江苏中医药》2005,26(8):16-17
目的:探讨中药血复生冲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CA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血复生为主治疗)30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30例,一般以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血常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WBC、HGB指标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血复生治疗CAA临床疗效较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  相似文献   

20.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我院自 1 998年 6月~ 2 0 0 2年 1月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 35例 ,取得良好疗效。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修订的再障诊断标准[1] 。 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 35例 (治疗组 ) ,男 2 5例 ,女 1 0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 45 .2岁。西医组2 8例 (对照组 ) ,男 1 9例 ,女 9例 ;年龄 2 2~ 67岁 ,平均 48.2岁。全部病例治疗前均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此后每 2周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