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流大鼠脑内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生长抑素(SS)含量变化及其意义,为临床探讨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及指导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四血管关闭全脑缺血模型及再灌流模型,借助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大鼠全脑缺血5,10,15,20,30,60,120min7个时点4个脑区(皮质、纹状体、下丘脑、中脑)和垂体的SP、NKA、CGRP、SS含量变化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测定缺血5min再灌流5min、缺血15min再灌流45min、缺血30min再灌流30min各脑区及垂体四种神经肽的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后脑区、垂体SP、NKA、CGRP、SS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但大部分呈现下降趋势。缺血5min尚处于可逆状态,缺血5min再灌流肽类呈不同程度的上升,缺血30min再灌流肽类上升不明显,甚至下降。缺血15min再灌流肽类变化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结论SP、CGRP、SS均为与学习、记忆过程有关的神经肽,在脑缺血后其含量的降低可能与脑缺血后智能障碍有关。从实验动物的神经肽角度看,应在缺血超早期(<15min)积极恢复血液供应。CGRP对缺血性脑损伤是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否在整体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IPC)中起作用。方法将 96只 SD大鼠随 机分为 8组。所有动物均接受 30 min缺血/ 2 h再灌注,缺血预适应方案由 3次 5 min缺血/ 5 min再灌注组成。 30 min缺血前 20 min静脉注射 CGRP 10μg/kg·b.w.。预适应前 30 min静脉注射优降糖(GLI) 0.3 mg/kg·b.w.。首次预适应 缺血前静脉注射CGRP多抗(PcAb)2.5mg/kg·b.w.。梗死大小由硝基四唑氮篮染色判定,并以坏死区(IS)占危险区的百 分比表示。血浆CGRP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首次和第3次预适应缺血的血浆CGR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 加(P<0.01),且后者增加更为明显(P<0.01)。IPC能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和几乎完全抑制缺血和再灌注时室性心律 失常的发生,预先用CGRP-PcAb能明显减弱上述作用。CGRP预适应具有IPC样心肌保护作用,但程度不及IPC明显。 预先用GLI均能取消IPC和CGRP预适应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但对室性心律失常无影响。结论CGRP在整 体大鼠缺血预适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CGRP预适应限制心肌  相似文献   

3.
急性重复前脑缺血再灌注对大脑皮层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重复前脑缺血与缺血耐受的关系。方法:采用Pulsineli四血管闭塞法略加改良制成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及再灌注期的ECoG及ECG变化。结果:重复2.5min短暂缺血,随次数的增多,ECG复灌10min时的恢复渐降低,1,2,3次分别为(78.8±16.0)%,(53.2±18.1)%,(32.8±25.6)%,差异显著。多次缺血再灌注组与单次持续缺血再灌注组比较,ECOG的恢复在10,20,30,40min时波幅较低。整个试验过程中,ECG变化较小。结论:急性短暂缺血不能诱导缺血耐受,更可能造成累加性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制作家兔心脏骤停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肺复苏后各时相血浆ET、CGRP、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 动物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即刻血浆ET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浆CGRP水平降低(P〈0.05),复苏后30min血浆ET明显升高(P〈0.01),复苏后120min血浆ET,CGRP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急性脑缺血和再灌流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和血液镁含量及血液粘度变化。结果显示:血液镁在缺血30min组和缺血再灌流30min组比对照组升高;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缺血30min再灌流30min组比对照组降低。讨论了血液粘度和镁含量变化与急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离体和在体两方面探讨热休克反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动物经热休克处理恢复24h后,离体部分取心进行Langendorf灌流,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中全程记录心电图(ECG)及心肌收缩幅度,并测定冠脉流出液的流量变化、肌酸激酶(CK)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在体部分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松绑术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全程记录ECG并测定MDA的含量。结果:离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注2、5、10、15、20、30min,6个时点心肌收缩幅度及冠脉流量的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热休克反应对大鼠离体与在体的缺血再灌心肌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闭塞四动脉全脑缺血大鼠模型,通过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组化实验、图象分析和耳蜗切片,观察了缺血30min及不同再灌注时间对耳蜗SDH组织化学和组织学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血30min和缺血30min后再灌注24h时外毛细胞SDH活性显著升高(P<0.01或0.05);而再灌注2h时SDH活性则显著降低(P<0.01)。缺血及再灌注各组可见Corti's器变形、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和血管纹变薄等病理变化。提示脑缺血及再灌注可致内耳酶活性和组织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对各脑区一氧化氮(NO)的变化,以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剂WN-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对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时各脑区NO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动脉阻断的全脑缺血模型,通过组化方法、荧光方法和放射免疫方法,观察脑缺血5min、10min、15min、30min和60min,以及脑缺血10min再灌注15min、缺血30min再灌注15min,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组织中NOS表达、NOS活性、NO2和cGMP的变化;同时观察了L-NNA对脑缺血10min、缺血10min再灌注15min,各脑区NO2生成量的影响。每组大鼠8~10只。结果(1)大鼠四个脑区NOS表达、NOS活性、NO2和cGMP的含量,在缺血5~15min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在缺血30~60min开始下降。(2)在缺血10min、30min再灌注15min,它们的含量可明显增加,与单纯缺血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3)L-NNA可使脑缺血10min和缺血10min再灌注15min,各脑区NO2的生成量明显减少(P<0.05或P<0.01);左旋精氨酸可部分逆  相似文献   

9.
山莨菪碱对脑缺血后海马突触体ATP和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对海马ATP和ATP敏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时间10min。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常温缺血再灌注组,山莨菪组,每组8只动物。测定脑缺血后和再灌注30及60min时海马触体ATP和ATP酶活性。结果 脑缺血后ATP与缺血前后相比明显下降(P〈0.01),常温再灌注30min时,ATP恢复到缺血前的64%。山莨菪碱组ATP含量明显高于常温组(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GRP对海马神经元坏死的影响。方法:用RIA法测定脑损伤大鼠血浆及海马匀浆中CGRP含量变化。结果:脑损伤组血浆及海马匀浆中CGRP水平在伤后6h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伤后30min、24h及72h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及海马CGRP水平变化与病程有关,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脑损伤后海马缺血及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与血浆、海马CGRP水平下降有关,动态测定血浆CGRP水平可作为脑损伤后病情发生、发展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神经降压素 (NT)的变化方面探讨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的机制。方法 :青年 (5月龄 )和老龄 (2 0月龄以上 )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 30分钟再灌注 6 0分钟后胃肠组织病理损伤和血浆ET、CGRP、NT含量。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胃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 ,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青年对照组血浆中CGRP高于青年模型组和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血中ET高于老龄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血浆中NT高于老龄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胃肠损伤与以ET占优势的CGRP与ET的平衡失调和NT含量降低有关 ,由于老龄大鼠ET与CGRP间平衡和NT的增龄变化使脑缺血再灌注后这些病理改变较青年大鼠有着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大鼠肝脏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之前,先进行5,10,15min的缺血及等长时间的再灌注。于再灌注30min完成时取标本测定肝功能、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及形态学研究。结果持续6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后,肝功能明显受损,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下降,肝组织大片坏死;5min的缺血预处理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减少肝细胞坏死;10min效果次之;15min反而加重肝脏损害。结论5min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它可能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过程中脑组织中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探讨两者在脑组织不同部位的改变及可能的作用。方法:建立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缺血30min组(I组)、缺血30min再灌注组(I/R组),I/R组又分为再灌注后1h组(I/R1h)、再灌注后2h组(I/R2h)、再灌注后4h组(I/R4h),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Fos和NOS的变化。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时段可出现脑组织不同部位Fos和NOS改变,尤其在再灌注后期表现明显。结论:HIRI状态下,Fos和NOS在脑内参与了损伤过程。下丘脑中两者的变化在中枢调节作用中可能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芩甙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黄芩甙对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芩甙I组、黄芩甙II组和维拉帕米组。观察对各组大鼠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及心肌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芩甙可显著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降低CPK活性和MDA含量 ,升高SOD和GSH PX活性。提示黄芩甙对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缺血再灌流脑区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中NOS的活性。结果大鼠脑缺血后5min,各脑区结构型NOS(cNOS)活性明显升高,持续到脑缺血30min,脑缺血30-60开始下降,诱导型NOS(iNOS)活性在脑缺血后10-15min开始升高,并持以脑缺血60min;脑缺血30min再灌注15min,各脑区cNOS和iNOS活性明显高于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氟醚(ISO)预处理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纯种新西兰幼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h;ISO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1%异氟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脑局部缺血再灌注的形态学变化与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建立鼠大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 ,采用常规染色及TTC、Thionine染色和凋亡检测。结果 假手术组大脑无病理形态改变 ,阻塞组和复通组在术后 48h病理形态相似 ,8~ 15d后复通组比阻塞组有明显的病灶缩小、修复等现象 (P <0 .0 1) ,复通组交界区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脑缺血后的即早灌注有利于病情晚期的恢复 ,但同时也引起神经细胞的轻度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多循环两种缺血预处理方案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加只雄性SD大鼠经切除右肾、分离出左肾动脉后随机均分为4组:①缺血再灌注(I/R)组:直接夹闭左肾动脉45 min恢复血供24 h;②单循环缺血预处理(SCP)组:夹闭左肾动脉10 min,开放血流10 min,仅一个循环,余同I/R组;③多循环缺血预处理(MCP)组:夹闭左肾动脉2 min,开放血流5 min,反复三个循环,余同I/R组;④假手术(Sham)组:暴露术野60 min后,直接缝合.24 h后取材行生化、病理检查及肾小管损伤评分.结果:sham组未见明显改变;I/R、SCP、MCP组血肌酐(Ser)水平及肾小管损伤评分明显高于sham组(P<0.01),MCP组低于L/R组,差异显著(P<0.01);SCP组低于I/R组,差异显著(P<0.05);MCP组低于SCP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从功能和组织学上减轻肾脏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多循环预处理方案的保护作用在24 h内强于单循环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葛根素对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葛根素 (Pur)对家兔脑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自由基作用。方法 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缺血前、再灌注后应用Pur对家兔大脑皮质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影响。结果 家兔静脉注射Pur 3 0mg kg可显著减少缺血区脑组织的过氧化脂质MDA ,NO含量 ,提高SOD活性 ,降低NOS活性 ,缺血前应用Pur效应优于再灌注后应用 (P <0 .0 1)。结论 Pur可减轻自由基反应对脑组织的损害 ,对缺血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与复苏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全脑缺血后再灌注纹状体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探讨ET和CGRP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及褪黑激素(MT)对缺血再灌注纹状体ET、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于大鼠“四动脉结扎法”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后第0、1、2、6h分别腹腔注射褪黑激素2.5mg/kg和10mg/kg两个剂量,各组大鼠再灌注24h后测定MDA含量,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纹状体ET和CGRP含量变化。结果:MT2.5mg/kg和10mg/kg两个剂量于大鼠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后第0、l、2、6h分别腹腔注射可降低再灌注24h大鼠纹状体ET的表达,加强CGRP的表达,并降低了MDA的含量。结论:MT可能通过影响再灌注过程中ET和CGRP的表达,降低缺血神经元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神经元的延迟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