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很高,文献报道的差异较大,从10%到96%不等。Lawrence等报道,有1/3~1/2的2型糖尿病长期被误诊,而当诊断糖尿病时,这些人群中至少50%以上可证实已存在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常见。以下对一些少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进行报道,以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吗丁啉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顺风  张若萍  薛丽秀 《临床荟萃》2004,19(10):574-57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病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文献报道FD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等有密切关系。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对资料详细的80例FD患者中的40例,加服帕罗西汀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失语症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发病后常见的高级神经功能受损,二者的发病和转归均有众多因素参与其中。这些因素包括与脑卒中相关因素以及与患者自身相关因素等。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干预,对于降低卒中后失语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改善其预后十分必要。然而受限于目前的认知评估工具,使得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成为卒中后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盲点,而相关因素的报道更为少见。因此,通过对卒中后失语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二者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比较,可为后续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疾病本身易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足部病变等慢性并发症,出现下肢感觉及血液循环障碍,常发生步态异常、体态不稳和行走摇摆,在行走时发生跌倒、外伤的机会明显增多。有文献报道糖尿病年跌倒发生率明显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的社区老年人群跌倒的发生率。因此,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跌倒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护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蛋白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凝蛋白缺陷是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密切相关的易栓病因,这些遗传因素在中国人群血栓病患者中的分布与西方人群存在较大差异。由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导致的血浆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已被证实是西方欧美人群DVT发病最为相关的危险因素。然而在我国,APCR的发病率并不像国外那样高,而且FV Leiden突变更为少见。中国人群DVT的主要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为此,我们检测了100例DVT患者的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蛋白S(protein S,PS)活性水平及APCR,旨在探讨抗凝蛋白缺陷在中国人群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经济、方便、有效的早期实验室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探讨不同时期影响该病疫情的可能因素.方法 收集1949 -2009年黑龙江省布病监测数据和文献中相关数据,对布病在不同时期、人群、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949-2009年共出现3次布病发病高峰.20世纪50年代第1次发病高峰波及全省13...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为发病后双侧皮质脑干束的受损或延髓中枢的麻痹从而引发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功能受损。国外文献报道22%~65%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中国国内报道发生率为52%。  相似文献   

8.
精神疾病与糖尿病患者均有神经-内分泌紊乱。早年文献报道,精神分裂症可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近年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为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bone minerl density,BMD)降低、骨微结构破坏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慢性复杂性疾病。现阶段,BMD测定仍是临床预测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而基因多态性决定骨密度变异性。有研究报道,双生子和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及其继发性骨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峰值骨量在人群中的变异有80%可以从遗传的角度来解释。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遗传相关,本文回顾国内外文献,就骨质疏松症几种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病症中,进展性脑梗死为最常见的临床病症,在全部脑梗死中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急性进展性脑卒发病后,大脑局部会出现缺血缺氧,神经功能逐渐缺失,且呈阶梯式叠加。该病发病的基础是动脉硬化,详细情况为:血小板出现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随后破裂,深处的胶原组织暴露出来。爆裂的伤口感染后,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进行趋化作用,血小板附着于爆裂伤口处,与纤维蛋白等作用后形成血栓。致使动脉管狭窄。反复恶性循环后可出现闭塞状况。通俗而言,急性进展性脑卒是发病后1-3天内神经功能出现损伤且恶化,5天后达到高峰。该病治疗较为困难,常规处理对病程作用不大,且该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在医学治疗上是棘手的问题[2]。本次研究将对该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地处郊区,抢救有机磷中毒很常见,尤其是春夏季,在抢救中发现部分病人在治疗好转后出现反跳现象,根据经验和查找资料,认为与输入病人体内的大量葡萄糖注射液有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凌芸 《妇幼护理》2021,1(2):243-24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女性妊娠期间极为常见的一种妊娠并发症,亦为妇产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病症可产生 极大的危害性。目前临床主要站在流行病学角度上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针对该病症的发病诱因、机制等尚未有统一认识形 成。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以供今后临床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气象因素在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气象因素在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988年1月~1998年12月10年间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病情况与当地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病在冬季最多,春季其次,秋季较少,夏季最少,其中2,3,10,11,12月为发病高峰,终年呈双峰型分布。气压与发病高度正相关,气温与发商高度负相关,温度与发病不相关。结论:急性胃粘膜病变发生在明显的季节性,气象因素可以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58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 15856例体检者中危险因素发生率最高的为缺乏运动、超重和血脂异常,各类危险因素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且在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中呈不同水平。结论脑卒中危险因素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且在不同年龄段体检人群中呈不同水平,临床工作中针对不同体检者进行脑卒中个性化健康指导与干预,控制不良行为危险因素,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ABO血型抗原作为一种稳定的遗传标志物,不仅在临床输血上有重要意义,且与许多疾病的发病有关。使用血型抗原作为遗传标记,研究某些疾病和血型的关系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内外已积累上百种疾病与血型关系的报道。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之一,其发病与环境、遗传、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为探索ABO血型抗原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易感性)的关联,笔者对632例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和41020名健康人群的ABO血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有许多因素影响血清测定的准确性,其中样本因素是常见的因素,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在夏季,临床上常常会反馈血钾检测结果是否偏低的信息,为此我们对2年间的临床血钾测定结果的月检测均值作了统计分析,并对其中的现象及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内2012~2014年公开发表关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查找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研究吸烟、饮酒、使用非甾体类药物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危险因素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之间的关系。其中吸烟、饮酒和非甾体类药物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相关,其OR(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5(1.39~2.20)、1.6(1.33~1.93)及5.19(4.26~6.32)。结论吸烟、饮酒及非甾体类药物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相关,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6 — 2018年吕梁山片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6 — 2018年吕梁山片区人间布病资料。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 — 2018年吕梁山片区布病人群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6 — 2018年间共报告人间布病10 556例,主要集中在神池县、绥德县和子洲县等地,2008年和2014年出现两次布病发病高峰;2006 — 2015年间季节性明显,春夏季发病占病例总数的72.89%;2015之后季节性特征下降,春夏季发病占病例总数的65.93%。 50~8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为报告病例总数的58.79%,以男性和农民为主。结论吕梁山片区布病发病趋势呈现双峰变化,且有地区聚集现象,近年季节性特征不明显,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尤其在胸部手术后更易出现 [1],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时间等.有报道 [2,3]30%~50%患者常于术后6~72 h出现,本文报道肺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42.7%,与文献报道 [2]相似.  相似文献   

20.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心电图异常,但其某些问题,诸如在一般健康人群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发生率,RBBB,尤其新近发生的RBBB与临床心血管病的联系、预后等尚未为临床医师普遍认识。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上述问题简述如下。一、发生率1.在一般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3‰。一项122,043名健康人(16~50岁)的研究,发现231名RBBB,发生率为1.9‰,各年龄组均有发生,其中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