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MTP 存在于细胞微粒体、内质网腔内,在内质网内含量最高,占总蛋白的0.5%~1.0%。用层析技术获得纯的 MTP在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表现为两种异构体,其分子质量是58000和88000;另外用沉降平衡技术测得的分子质量是150000,说明 MTP 有两种异源二聚体。氨基酸测序和免疫技术分析证明低的是一个亚单位,称为蛋白二硫化合物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它的二硫化合物异构酶活性能使新合成蛋白质的一对半胱胺酸残基形成二硫键。另外它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心肌肥大症是发生频率很高的遗传病,其发生率在0.2%~0.5%之间,中国有多达600万的突变基因携带者。家族性心肌肥大症与两类基因的突变有关,一是心肌蛋白相关基因,目前已发现10种,其中主要是β-肌球蛋白基因、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和肌钙蛋白结合基因,占患者总数的75%以上。二是非心肌蛋白基因,包括线粒体基因组DNA、线粒体蛋白基因。本文对引发家族性心肌肥大症的分子遗传机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自富硒豌豆中提取的硒蛋白进行抑瘤试验。方法受试硒蛋白制成经酶解和非酶解两种形式,给接种了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AC的ICR纯系小鼠分组饲以不同剂量和两种形式的硒蛋白口服液。结果两种硒蛋白液对S180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达52.24%和55.88%,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两种硒蛋白使HAC荷瘤鼠的存活期分别可延长37.30%和27.7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饲用酶解硒蛋白的HAC荷瘤鼠其存活期高于饲用非酶解硒蛋白而与5-Fu相当。  相似文献   

4.
金属硫蛋白是富含半胱氨酸的低分子金属蛋白质。采用高速离心和凝胶过滤法从舒蝇蚴虫体内分离出金属硫蛋白,用银饱和分析法进行了测定。每克舍蝇幼虫中约含金属硫蛋白0.8mg。结果提示,舍蝇可以用于提取有实用价值的金属硫蛋白,为进一步探讨舍蝇抗杀虫剂和抗衰老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在阴茎癌中表达的意义及规律。方法:收集阴茎癌37例,石蜡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金属硫蛋白在阴茎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8.4%,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86.2%,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5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5,P<0.05),结论:金属硫蛋白在阴茎癌中过度表达,其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猫用饲料配方改进后的饲养效果,将普通级外观体质健康的家猫6只随机分为对照、实验Ⅰ和实验Ⅱ3组,每组2只,饲养三个月,以体重变化和试验样品批次为评定标准,对三种饲料配方进行评价。这三种饲料配方动物蛋白含量均为15%。结果,实验Ⅱ组的2只猫饲养三个月体重分别增加1.27kg和1.45kg,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分别为4批和7批;而实验Ⅰ组体重分别增加0.41kg和0.39kg,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都为1批;对照组体重分别下降O,01kg和0.05kg,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降压物质检查批数为零。试验证明,85%鼠用全价颗粒饲料 15%动物蛋白,加工成熟食并调成半干半湿型喂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10 非蛋白氮类物质测定.血液中非蛋白氮类物质为代谢产物,约有15种之多,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含量最多的依次是尿素占45%、氨基酸氮20%、尿酸20%、肌酐5%、肌酸〈2%及氨0.2%。  相似文献   

8.
王慧  罗炜  陈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8):1479-1480
目的 评价日本(ITARON)CRP试剂盒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可靠性。方法分别用ITARON试剂盒与西班牙BioSystems试剂盒、德国Human试剂盒同时对50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通过线性试验、准确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对IATRON试剂进行评价。结果IATRON与其它两种进口试剂的相关系数均为0.998,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IATRON试剂盒检测二种质控物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33%及0.29%;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变异系数为2.48%,批间变异系数为2.72%;线性试验显示检测浓度在10mg/dl以内呈良好线性。结论 IATRON试剂测定CRP浓度具有较好的精密度,结果准确可靠,其性能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用双缩脲试剂测定脑脊液总蛋白的方法,方法:使用Olympus1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双缩脲试剂终点法测定20例脑脊液总蛋白。结果:该法线性可达20g/L,0.3、0.6、2.0g/L3种浓度的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1.1%、8.9%、2.3%,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0.1%、13.3%、4.2%;与磺基水杨酸钠浊度法比较。相关方程为Y=-0.017+1.054X,r=0.9962。结论可利用不经浓缩的双缩脲技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脑脊液总蛋白,方法简便易行,有足够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3和P21蛋白在鼻咽癌(NPC)、癌旁组织和鼻咽慢性炎症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首程放疗前的NPC病人100例,癌旁组织和鼻咽慢性炎症对照组各20例,用SP法进行P53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P53阳性细胞的标准为:癌巢内肿瘤细胞核有棕色沉着的细胞;P21阳性细胞的标准为:癌巢内肿瘤细胞浆有棕色沉着的细胞。结果:在鼻咽癌、癌旁组织和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8.0%、35.0%和0.0%,P=0.001;P2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3.0%、75.0%和65.0%,P=0.170。在鼻咽癌原发灶早期(T1+2)和晚期(T3+4),颈结阴性和阳性及临床早期(Ⅰ Ⅱ)和临床晚期(Ⅲ Ⅳ)各组中,P53蛋白和P21蛋白的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P53基因的突变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P53蛋白可能是鼻咽癌癌病变的指标;P21的突变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无明显的关系,P53蛋白和P21蛋白的阳性率与鼻咽癌原发灶的早晚,颈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抗内毒素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机制。方法:将具有抗内毒素作用的板蓝根氯仿提取部位(F位)及该部位中的‰组份配制成1%水溶液(样品液)。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经样品液作用前后内毒素结构形态的变化;用显色基质法检测样品液对内毒素的破坏作用;用样品对脂多糖致鼠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呼吸作用、对脂多糖刺激鼠组织moesi mRNA分子表达影响及对脂多糖诱导鼠体内蛋白激酶MAPKP38、TNFα、IL-6和NO的抑制作用等探讨板蓝根抗内毒素的分子机制。结果:经板蓝根样品液作用后,长链状且相互交叉成网状的内毒素呈不规则的短片状或颗粒状;0.5ml 1%F02液可使20EU内毒素降解为0.02EU,破坏率为99%;1%F02液和1%F022液20ng/ml对浓度为50和100ng/ml的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的抑制率分别为84.4%,49.0%,77.6%,42.4%和78.6%,41.7%,85.9%,39.6%;1%F022液对脂多糖刺激鼠肝、肾、脾组织moesim mRNA分子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93.5%、88,6%和87.8%,平均抑制率为90.1%;1%F022液对脂多糖刺激鼠体内蛋白激酶MAPKp38,TNFα、IL-6和NO的抑制率分别为93.2%,96.6%,95.8%和93.0%。结论:板蓝根氯仿提取部位(F02位)及其F022组份不仅直接破坏内毒素结构,且体内外均可抑制机体炎性因子的过渡释放、抑制膜结构伸展刺突蛋白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从分子水平阐明了板蓝根抗内毒素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观察胃癌组织Survivin蛋白、PTEN蛋白和p21ras蛋白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互关系及三者与胃癌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988~2003年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有完整病理学检查资料的标本140例。构建胃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蛋白(17A)、Survivin蛋白和p21ras蛋白(F13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构建420点和288点组织芯片2枚,140例胃癌中有118例符合分析要求(组织芯片利用率为84.3%)。PTEN阳性率为76.3%(90/118),Survivin阳性率为52.5%(62/118),p21ras阳性率为78.8%(93/118)。PTEN与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相关(均P〈0.05)。Survivin与UICC淋巴结分期、组织学分型相关(均P〈0.05)。p21ras与年龄相关(P〈0.05)。PTEN与Survivin、PTEN与p21ras、Survivin与p21ras均呈正相关(均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UICC淋巴结分期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 PTEN蛋白表达是推测进展期胃癌的分子标志物。Survivin蛋白表达是推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及转移程度的分子标志物。PTEN及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有关。PTEN及p21ras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有关。PTEN蛋白、Survivin蛋白及p21ras蛋白在胃癌中呈正相关关系。UICC胃癌淋巴结分期是重要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铜蓝蛋白,脂结合唾液酸作为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用对苯二胺法测定了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氧化酶活性,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脂结合唾液酸的含量,对数据作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氧化酶活性均比正常人增高,阳性率依次为:80.0%,52.9%,73.3%,66.7%,90.0%,44.  相似文献   

14.
COX-2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X-2(cyclooxygenase-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nac)和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47例鼻咽癌组织(其中用IHC33例,Western Blotl 4例)及24例鼻咽部炎症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7/33),在鼻咽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5%(3/12),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两种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1.258±0.034和0.487±0.076,在鼻咽癌组表达显著增高(P=0.000)。结论COX-2蛋白的高度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望成为鼻咽癌化疗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Beckman.Coulter分析仪和快速法Orion Diagnostica Quick Read分析仪均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本文观察二者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以及这两种方法的可比对性。方法分别对两种方法进行精密度评价、回收实验以及溶血、黄疸和脂血的干扰实验,并对二者进行C-反应蛋白测定相关性分析。结果两分析仪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8%;两分析仪高中低浓度c-反应蛋白回收率分别为95.8%、97.1%和102.1%和94.O%、103.4%和94.3%:受不同浓度溶血干扰结果分别为+0.2%、+0.5%、+1.4%和+0.3%、+0.4%、+1.1%;受脂血干扰+0.2%、+1.1%和+2.4%;快速法则为+2.2%、+6.1%和+9.4%。受黄疸干扰时,+0.3%、+2.0%和+3.1%:快速法则为+0.6%、+2.1%和+5.4%。二者相关系数r=0.909。结论两种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都很可靠,Beckman—Coulter分析仪优于快速法,适于临床应用;快速法更适合于急诊分析及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低分化癌中E-cad、P53、Bcl-2蛋白表达情况与它们的病理分级、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HE和组织化学方法对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7例甲状腺低分化癌进行诊断,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P53、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低分化癌中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18/23)和23.5%(4/17),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7%(5/23)和76.5%(13/17),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正相关),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4/23)和70.6%(12/17).2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呈正相关),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肺转移2例,甲状腺低分化癌组肺转移8倒。原发灶E-cad蛋白均为失表达。结论 E-cad、P53、Bcl-2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E-cad与甲状腺癌远隔脏器(肺)转移明显相关。它们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的检测指标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研究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和ras蛋白)在胃癌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对22例浅性胃炎,2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0例早期胃癌标本进行p53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线性胃炎中两种蛋白均为阴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两种蛋白阳性率非常接近,其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浅表性胃炎,差异性显著,(P<0.05)p53和p21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在重度不典型增生(76.0%)和早期胃癌(70.0%)中,均高于两组中p53蛋白单项阳性率(40.0%和36.7%),和两组中p53和p21蛋白同时阳性率(24.0%和26.7%),其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重度不典型增生在p53和ras基因表达水平上接近早期胃癌,二种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CNA、Ki-67和P21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玉梅  朱丽英  吕玲 《浙江医学》2006,28(8):616-618
目的 检测PCNA、Ki-67和P21蛋白在女性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1例CA组织和8例正常外阴皮肤中的PCNA、Ki-67和P21蛋白的过度表达情况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41例CA组织中PCNA、Ki-67和P21蛋白的阳性过度表达率分别为72.4%、85.4%和41.5%,而正常外阴皮肤中除Ki-67蛋白过度表达率为25%外,PCNA和P21蛋白均无过度表达。CA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结论 CA组织中PCNA、Ki-67和P21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C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沙蓬籽蛋白质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和生物学方法研究了沙蓬籽蛋白的营养价值。沙蓬籽含蛋白质21.3%,蛋白质功效比值为0.93。真消化率、生物价和净利用率分别为89.21%、87.33%和78.24%。表明:沙蓬籽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有广阔前景的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豚鼠哮喘模型上观察心、肝、肾、肺等组织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内源性防御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诱发豚鼠哮喘,分别以[^109Cd]血红蛋白饱和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肝、肾、肺组织及血浆M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豚鼠哮喘发病时,心、肝、肾、肺和血浆MT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2%、170%、66%、78%、30%(均P<0.01),心、肝、肾、肺组织及血浆MDA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9.30%、62.66%、71.42%、72.01%、52.30%(均P<0.01)。结论:哮喘豚鼠体内MT生成增多,可能是机体的重要防御保护性反应,其病理生理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