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乳腺癌组织bcl—2,P53和c—erbB—2蛋白表达和相互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为探明bcl-2、P53和c-erbB-2在肿瘤中表达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145例乳腺癌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全部阴性为19例(13.1%),全部阳性12例(83%)。仅c-erbB-2阳性者19例(13.1%),仅P53阳性者20例(13.8%),仅bcl-2阳性者20例(13.8%)c-erbB-2和P53阳性者26例(179%)c-erbB-2和bcl-2阳性者17例(11.7%)及P53和hcl-2阳性者12例(8.3%)。P53和hcl-2表达率之间有明显负相关性(P<0.01)。P53阳性及P53与c-erbB-2共同阳性者分化差,而bcl-2阳性者分化较好(P<0.05)。单独bcl-2阳性者坏死明显少于单独c-erbB-2阳性者和c-erbB-2与P53共同阳性者(P<0.02)。bcl-2阳性者核分裂少,而c-erbB-2和P53均阳性者核分裂多(P<0.05)。c-erbB-2和P53影响患者的生存期(P<0.02,P<0.05),而bcl-2无明显影响。二种以上蛋白表达者死亡率较高。提示这三种蛋白均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ras癌基因产物P21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女性乳腺癌40例,良性肿瘤37例,乳腺增生病52例用ABC法做了免疫组化P21蛋白水平检测,其阳性率分别是72.5%,32.4%,23.1%。阳性表达主要在分化差的浸润性导管癌细胞;乳腺增生病中5例导管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有3例阳性表达,提示P21蛋白检测可为估价乳腺组织癌变和病变预后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肠腺瘤与腺癌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免疫组化及PCR-RFLP法检测30例大肠腺瘤、74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P21、P53、P185蛋白表达及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大肠腺瘤P21、P53蛋白阳性率(53.3%,27.6%)高于癌旁粘膜(P<0.01),二者过度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癌P21、P53及P185蛋白阳性率(72.9%,37.8%,47.2%)皆高于腺瘤I级不典型增生(P<0.01,P<0.05及P<0.05)。9例腺瘤,40例腺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表达,共同表达与腺瘤恶性倾向及腺癌预后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ras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7%及41.9%,ras基因突变与腺瘤恶性倾向有关。大肠腺瘤及腺癌p53基因248位点突变率分别为3.3%及14.9%。6例腺癌存在两种基因突变,两种基因协同突变与大肠癌预后有关。提示ras、p53及c-erbB-2基因改变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克隆抗体N21对217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作了癌基因c-erbB-2表达产物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167例乳腺癌中66例c-erbB-2过度表达,全部浸润性导管癌。50例乳腺良性病变c-erbB-2全部为阴性。c-erbB-2过度表达与组织学细胞分极,淋巴结转移度,死亡率,复发率呈正相关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克隆抗体N21对217例乳腺良、恶性肿瘤作了癌基因c-erbB-2表达产物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167例乳腺癌中66例(39.52%)c-erbB-2有过度表达,全部为浸润性导管癌。50例乳腺良性病变c-erbB-2全部为阴性。c-erbB-2过度表达与组织学细胞分级、淋巴结转移度、死亡率、复发率呈正相关,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且用c-erbB-2表达情况优于用淋巴结转移来观测乳腺癌预后,但两者联合应用则更为全面有效  相似文献   

6.
7.
为探讨基因的改变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法,检测1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以及50例ras、p53基因突变。结果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P21、P185、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3%(89例)、55.3%(83例)、29.3%(44例)。P21、p185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呈正相关(P<0.01)。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预后呈显著相关,P21与预后呈负相关。7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两种以上蛋白共同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Ha-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突变16例(32%),p53基因突变9例(18%),均为248位点突变。Ha-ras第12位点突变随病理分级增高而增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ras基因、p53基因突变患者死亡率高于无突变患者。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存在ras基因及p53基因共同突变。  相似文献   

8.
c—myc基因和p53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德巍  高长泽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4,23(2):100-103,T020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c-myc基因探针在石蜡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p53蛋白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肝癌高发区4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作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c-myc基因和p53蛋白的表达均位于细胞核内,在PHC中异常表达阳性检出率c-myc为76%,p53为55%。而PHC中异常表达的分布和强度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癌周肝组织中阳性检出率及其强度均低于癌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CL-6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BCL-6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127例乳腺癌中BCL-6蛋白的表达,另随机选取其中74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法检测BCL-6 mRNA的表达。同时分别检测5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CL-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6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1%(40/74)和32.3%(41/127),两者呈正相关;5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分别有3例和5例的少数腺上皮细胞(<10%)呈BCL-6蛋白和BCL-6mRNA弱阳性。BCL-6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相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BCL-6蛋白可能成为乳腺癌中一个新的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及其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乳腺癌发生早期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1例不典型增生、14例原位癌和16例浸润癌中p53蛋白的表达,用PCR-SSCP检测了上述组织中p53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结果:p53蛋白在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导管内癌、浸润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22.6%(7/31)、42.8%(6/14)、50%(8/16),PCR-SSCP在各组中均未检测到该基因第5外显子突变。结论:乳腺癌发生早期阶段有p53基因的参与,但与第5外显子突变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同一组织连续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了AFP、CEA与P21 ̄(ras)在人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的免疫定位关系,并探讨了AFP与P21 ̄(ras)在肝癌辅助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显示(1)AFP及P21 ̄(ras)较CEA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更为密切,半数以上肝癌可同时表达AFP与P21 ̄(ras)两种抗原,且二者在组织中的阳性分布极相似;(2)癌组织AF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而P21 ̄(ras)与之相反。由此可见,AFP作为肝细胞癌相对特异的标志物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优于P21 ̄(ras);癌旁同时表达AFP与P21 ̄(ras)的肝细胞很可能是已经启动的、尚未产生表型转化的、已具备肿瘤性增殖能力的癌前细胞群。  相似文献   

12.
对97例肺癌进行了癌基因产物C-FOS、C-JUN、Phosphotyrosine(以下称P-Tyr)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表达率为C-FOS<CJUN<p-Tyr。上述三者均可在核、核膜及细胞质内表达。正常支气管、肺组织C-FOS表达分别占3.8%及1.6%。而在肺癌、C-FOS表达占60%。C+FOS及C-JUN同时阳性的54例(56%),C-FOS阴性,而C-JUN阳性的31例(32%)。C-FOS阳性、C-JUN阴性的4例(4%),两者同时阴性的8例(8%)。虽然C-FOS与C-JUN通过拉锁构造形成杂二聚体,但C-FOS也可单独表达。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p16基因的纯合缺失、高甲基化、突变及其表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纯合缺失,高甲基化和突变等结构变化及其与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甲基化银染分析技术(PCR-MASS)对60例乳腺癌和24例癌旁组织进行了p16基因纯合缺失和p16基在第1外显子的甲基化检测,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DNA测序技术进行了p16基因突变分析,检测了p16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60例乳腺癌中,检出7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人乳腺癌细胞制备紫杉醇耐药细胞模型,探讨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中紫杉醇耐药基因Txr1表达的影响。方法比较紫杉醇预处理前后不同浓度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用RT-PCR方法检测Txr1、TSP1和MDR1的mRNA水平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Txr1和TSP1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结果紫杉醇预处理后,紫杉醇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生长作用明显减弱。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MCF-7细胞经过紫杉醇作用后被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2M期。紫杉醇作用于MCF-7细胞后,Txr1的mRNA水平上调,TSP1下调,而MDR1表达无明显改变。类似的结果在蛋白的水平被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结论紫杉醇可能通过Txr1上调抑制TSP1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人大肠癌细胞p53蛋白表达和DNA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青年人大肠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DNA含量。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结果:青年组大肠癌细胞DI值(1.30±0.17)显著大于老年癌组(1.10±0.09)(P<0.01),且细胞增殖指数(PI)亦明显大于后者(24.9%±6.5%vs20.2%±4.7%)(P<0.05)。青年组大肠癌中DNA异倍体癌发生率为87.1%(27/31),而老年癌组仅为28.6%(4/14),两者之间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01)。p53蛋白表达量青年患者(FI=1.34±0.26)显著大于老年患者(FI=1.15±0.25)(P<0.01)。在青年大肠癌中,粘液癌和侵犯周围软组织者,其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00%,95%)分别高于腺癌和浸润较浅者(67%,58%)(P<0.05),而且低分化癌和有局部淋巴转移者p53蛋白的表达阳性率(93%,100%)也较高、中分化癌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69%,68%)为高。结论:在DNA水平上,青年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高于老年大肠癌;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造成青年大肠癌恶性度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人纤维源性肿瘤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基因水平研究问叶源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给临床提供有益的信息,应用微波处理ABC免疫组化法,对87例人纤维源性肿瘤进行了P53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P53蛋白表达总的阳性率为20.7%。在纤维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纤维肉瘤(FS)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中的阳性率分别为O、4.0%、37.5%和62.5%。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P53蛋白表达增加,P53蛋白表达与DFSP和MFH的组织学亚型无关,但和FS的分化程度及肿瘤转移呈显著相关,因此,检测P53蛋白的表达,可作为纤维源性肿瘤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c-myc、p53和p16蛋白在骨的纤维结构不良(FD)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检测FD中GNAS1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探讨FD的病变性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FD(包括1例FD恶变,1例Mazabraud综合征)及20例对照组(10例骨痂、10例骨肉瘤)中c-myc、p53和p16蛋白表达.采用基因组DNA抽提、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35例FD中GNAS1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 91%(32/35)FD中检测到c-myc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53阳性表达仅出现于1例FD合并骨肉瘤变病例中.p16蛋白在34例FD中阳性,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5例FD中,12例GNAS1基因第8外显子DNA扩增成功,其中2例(1例Mazabraud综合征的FD;1例单骨性FD)检测到GNAS1基因突变.结论 c-myc可能是除c-fos外的又一FD相关的原癌基因,p16基因的异常表达在FD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53蛋白过表达有助于FD恶变的预测及预后的判断.FD中存在有GNAS1的基因突变.F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骨成熟障碍的肿瘤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