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合肥市6~12岁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肥市6~12岁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徐勇,曾广玉,陶芳标,张洪波,许德据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在大多数国家,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最主要的原因,且因青少年过早死亡,使人群期望寿命损失比癌症和心脏病两者之和还多。在我国许多地区,...  相似文献   

2.
汤池  圣龙贵  陆健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515-515,519
目的:了解大丰市居民意外伤害致死的情况。方法:根据该市1996~2000年居民的全部死亡报告资料进行意外伤害死亡率及构成比分析。结果:意外伤害在居民全死因的顺位中居第4位,平均死亡率为52.56/10万,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意外跌落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意外伤害是威胁居民生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居民意外伤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庆市居民意外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保障生命安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对从重庆市某国家一级殡仪馆收集到的1999-2004年共5106例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死因分类,并对意外死亡的构成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致死占全死因的比例维持在11%左右,其中青壮年占意外死亡的64.66%,车祸、溺水、高坠和自杀是主要的伤害死因。各项意外死亡发生发展与年龄和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 意外伤害致死已成为威胁我市居民健康与生命的主要死因之一,有关职能部门应对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昌市新建区居民2011—2015年伤害死亡水平与分布规律及其所致寿命损失情况,为该区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控死亡报告信息系统及新建区统计局获取死亡和人口数据,采用ICD-10对伤害死因分类,采用SPSS20.0建立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进行伤害所致寿命损失分析。结果新建区5年内居民伤害粗死亡率为47.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20/10万,期望寿命78.38年,因伤害寿命损失为1.52年,男性伤害平均粗死亡率高于女性(χ2=25.747,P<0.05)。不同年龄组伤害死亡率分布特征为"两头高,中间低"。前5位伤害死因及死亡率为交通事故(23.36/10万)、溺水(8.35/10万)、自杀(3.48/10万)、意外跌落(3.00/10万)、意外中毒(1.50/10万),其寿命损失分别为0.71、0.37、0.09、0.08、0.04年。0~14岁组首位伤害死因为溺水,其他年龄组则为交通事故,男女性寿命损失的前2位均依次为交通事故和溺水。结论南昌市新建区居民伤害死亡及其所致寿命损失较一般地区严重,应结合伤害死亡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特征进行针对性综合防控,以降低伤害发生,减少寿命损失。  相似文献   

5.
0-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以湖北省十堰市常住人口中,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意外伤害致死的0-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意外死亡参考《ICD-9损伤和中毒外因的补充分类》为本次调查的意外死亡分类标准。结果 O-4岁儿童年均意外死亡率为313.04/105,儿童意外死亡占0-4岁儿童死亡的14.36%,前5位主要原因为意外窒息、溺水、交通意外、中毒、跌落。结论 意外伤害危及儿童生命,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原因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05年余姚市死亡登记系统资料进行伤害死亡分析。结果伤害粗死亡率为71.57/10万,位于死因顺位的第4住。伤害粗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机动车交通事故是男性第l位伤害死因,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女性第1位伤害死因,死亡率分别为35.91/10万和15.33/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是伤害死亡的高发人群。伤害造成的寿命损失率男、女分别为19.30‰和7.32‰。结论伤害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以及意外跌落是主要的伤害死因,对人群寿命造成极大的损失,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人群伤害死亡。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社区保健措施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上社会环境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意外死亡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已经成为引起人们早死、导致寿命损失的原因之一。探讨意外死亡的特点与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意外死亡的发生,对降低非疾病性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县2001~2003年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掌握居民意外死亡特点为今后做好意外伤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市城区与郊区居民意外伤害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哈尔滨市城区与郊区居民意外伤害的分布、类型的差异 ,为制定不同的居民意外伤害预防措施以及进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哈尔滨市城区抽取了 1 8周岁以上居民 1 4 83人 ,郊区抽取 1 8周岁以上居民 1 4 6 1人 ,采取半开放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了居民 1年中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结果 城郊居民意外伤害发生率高于城区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城郊男性意外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区男性意外伤害发生率 (P <0 .0 5 ) ;城郊居民意外伤害类型的前 3位均依次为跌伤、车辆伤、碰伤。结论 城区与郊区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不同 ,郊区高于城区 ,所以 ,意外伤害的预防重点应偏向郊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启东市2000~2009年居民死亡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伤害死因分类按ICD-10编码进行。采用计算粗病死率、标化病死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减寿率(PYLLR)来描述伤害死亡状况。标化病死率用2000年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计算。结果伤害总病死率为48.45/10万,标化病死率为46.72/10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为6.37%,在全死因死亡中位居第5位,在减寿顺位中居第2位。伤害年龄别病死率自35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最高病死率在80岁年龄组;35~85岁年龄段伤害死亡比例为84.23%。人均减寿年数(AYLL)为17.55岁,减寿率(PYLLR)为8.50‰。结论启东居民的意外伤害已对中青年劳动力寿命损失产生重大影响,需加强对意外伤害的综合防护。  相似文献   

10.
昆山市2000年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死因谱发生显著变化,意外死亡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第4大死因,居民因意外死亡期望寿命损失受到关注。本文对昆山市2000年居民意外死亡前5位主要死因作YPLL分析,旨在了解意外死亡特点,为疾病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97年至2001年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娟  杨莉  刘勇 《广西医学》2005,27(4):487-488
目的 了解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及分布,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7年至2001年南宁市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死因根据ICD-10分类。人口资料由南宁市统计局提供。结果 南宁市居民意外伤害年平均死亡率为27.08/10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居所有疾病死因第3位。在意外死亡死因构成中,运输事故死亡率为11.12/10万,构成比为41.04%,居首位。结论 意外伤害死亡是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青岛市黄岛区的疾病负担,为政府制定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年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率为3.81‰,期望寿命为79.00岁,婴儿死亡率为1.72‰,导致居民死亡和早死前五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肺癌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伤害平均造成的YPLL是28.34人年。结论青岛市黄岛区居民的死亡率低,期望寿命高,导致居民死亡的疾病主要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是导致居民早死最主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2~2013年丹东市城乡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早死和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丹东市城市、农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分析导致儿童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2~2013年丹东市5~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死亡率为19.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98/10万,男女标化率比值为2.82(χ2=25.18,P0.01)。前5位死因依次是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和中毒的前2位死因依次是交通事故和淹死,占损伤和中毒总死亡的66.67%(40/60);肿瘤主要是白血病占35.71%(5/14),白血病城市高于农村(χ2=4.42,P0.05)。主要死因PYLL前三位依次是损伤和中毒(3 610人年)、肿瘤(835人年)和循环系统疾病(590人年),占全部死因PYLL的77.97%。结论无论城市和农村,损伤和中毒都位于儿童青少年死因首位,其中交通事故是首因,应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控制;白血病是城市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主要死因,应改善医疗保险条件和加强健康促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率情况,为预防伤害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提供的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数据,描述伤害死亡率在1990—2019年间的变化情况,并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道路交通伤害、溺水、自伤等原因导致死亡率变化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总体伤害死亡率从46.22[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 UI):40.88~52.12]/10万下降至20.36(95%UI:17.58~23.38)/10万,各亚组变化趋势与总体基本一致。溺水由该人群首位伤害死因下降为第二位,道路交通伤害则成为首位伤害死因,自伤处于伤害死因第三位。各亚组前三位死因与总体基本一致,但排序有所不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伤害、溺水和自伤的死亡率均随着时期的推移和队列年份的增加而下降,其中道路交通伤害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溺水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自伤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 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情况在过去30年中整体得到改善,但具体原因导致的伤害死亡在不同亚组中表现有所差异。未来应针对不同亚组伤害的死亡特点,提出针对性政策和干预手段,减少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急诊0~16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病例,探讨急诊儿童青少年死亡原因及特点,以期寻找救治急重症儿童,减少急诊儿童死亡的切入点,为降低儿童青少年病死率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调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09年1月至12月期间16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分为新生儿组(≤28 d)、婴儿组(28 d<年龄≤1岁)、幼儿组(1岁<年龄≤3岁)、学龄前组(3岁<年龄≤6岁)、学龄期组(6岁<年龄≤10岁)、青春期组(10岁<年龄≤16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导致儿童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外伤害死亡、猝死、疾病终末期,呼吸衰竭及呼吸、心跳骤停等。死亡原因第一位是意外伤害,占40%;第二位是猝死,占15%;第三位是呼吸衰竭和疾病终末期,各占13%。在意外伤害死亡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86∶1。其中交通伤占首位(42.5%),其次是坠/跌落伤(25.0%)。儿童死亡存在年龄阶段的差异,青春期组以交通伤为主要伤害类型(42.85%),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和婴儿组以交通伤和坠/跌落伤为主要伤害类型,幼儿组以交通伤(28.57%)和异物(28.57%)为主要伤害类型,其次是坠/跌落伤(14.28%)、溺水(14.28%)及中毒(14.28%)。儿童死亡地点发生在来院途中是第一位占37%,其次是在家中占32%,院前死亡占69%,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发生院前死亡明显高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组儿童。结论 通州区0~16岁儿童青少年急诊死亡前3位的原因是:意外伤害死亡、猝死、呼吸衰竭及疾病终末期,不同年龄段死亡原因不同,死亡地点多为院前,年龄越小发生院前死亡风险越高,男孩多于女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珠海市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的分布态势,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本市托幼机构2006~2012学年度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伤害类型和产生原因。结果全市集体儿童意外伤害总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男生多发于女生,户外多发于户内,5岁组〉4岁组〉3岁组,P均〈0.01。碰撞/跌落(缝合)、骨折位居意外伤害前两位。结论 预防碰撞/跌落是集体儿童伤害干预的首要任务。骨折、眼耳损伤/异物、脱臼是伤害控制的主要类型,烫伤、走失及食物中毒不容忽视。集体儿童中4岁以上的男童是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珠海市青少年肥胖减肥行为的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珠海市8所中学和2所大学所有一二年级的学生,采用《珠海市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7%和1.7%,在这检出的209名肥胖或超重学生中有6.7%正尝试增肥,在过去1个月内,有21.1%的男生和18.8%的女生报告有不良减肥行为。结论青少年学生未能正确评价自己体重,盲目减肥和漠视体重的行为同时存在,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营养评价和科学控制体重的知识教育十分必要,并应倡导运动健身观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近些年来宁夏居民病、伤死因谱及主要死因对人群寿命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1994~2000年我区疾病监测网的26万疾病监测人口报告的出生、死亡资料,应用寿命表计算宁夏居民全死因预期寿命、去主要死因预期寿命。结幂:1994~2000年宁夏居民男、女、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69.48、71.40和70.40岁,女性高于男性。目前影响宁夏居民的前四位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与中毒。若去除以上死因,宁夏居民预期寿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与中毒目前依次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死因,也是造成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损伤与中毒造成青壮年寿命损失严重,应加强对主要死因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2011年伤害死亡情况,为全省伤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的死因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进行分类,应用SPSS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青海省10个疾病监测点居民因伤害死亡813例,占总死亡数的11.02%,伤害粗死亡率为39.54/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机动车事故、意外跌落、自杀、中毒、溺水;男性伤害死亡率59.22/10万,女性伤害死亡率18.5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伤害是危害我省不同地区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琴  刘毅 《重庆医学》2016,(18):2528-2531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死因进行分类及编码,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重庆市万盛经开区2014年居民粗死亡率为650.5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3.35/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93.21%。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分析前5位分别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减寿率分别为13.76‰、10.19‰、8.35‰、4.84‰和2.6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已成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