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惊厥发作迁延和群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其病因复杂多样,惊厥表现形式、持续时间及日内发作次数各不相同。本文就惊厥迁延和群发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指颅外感染发热引起的惊厥,多发于3个月~6岁小儿。热惊厥持续30min以上或者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的2次或2次以上的连续发作持续30min以上,均称为惊厥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2005年3月13日我院急诊门诊成功抢救了1例热惊厥持续状态的患儿,现将抢救经过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症状。发作次数和持续的时间不尽相同,而严重的、长时间、反复的惊厥发作,可致明显的脑损伤而遗留有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惊厥若连续发作,可引起脱水、衰竭、高热或并发肺炎。惊厥时多伴有意识丧失,有时亦可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小儿热性惊厥(FS)是小儿常见急症,0—4岁多见,也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一,绝大多数预后良好。FC从临床特点可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SFC)和复杂惊厥(CFC),CFC发作持续时间长、局限性发作、一次反复发作且多次复发。儿童期患病率3%-4%,首次发作年龄于出生后6个月-3岁之间,平均18—26个月,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患儿常有聆家族史。现对本院63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急救小儿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惊厥小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结果:小儿惊厥68例均全疗治愈,惊厥病因与患儿年龄、所在地区有关;惊厥以全身性或强直性的形式发作居多,局部抽搐仅占14%左右。结论:急救惊厥的方法是,阻断惊厥持续状态,防止惊厥发作,吸氧,防止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观察苯巴比妥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分析517例首发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一般资料及197例复发惊厥病例的相关因素,比较治疗组106例用苯巴比妥口服与对照组91例的复发情况。结果初次小儿热性惊厥发作时年龄〈1岁、体温〈38.5℃、阳性家族史、复杂型热性惊厥、生活环境在农村的患儿容易复发;治疗组13例复发,复发率12.26%?对照组34例复发,复发率37.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儿热性惊厥病例复发因素与初次发作时年龄、体温、有无惊厥家族史、惊厥发作类型、生活环境有关,短程口服苯巴比妥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7.
8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550004贵阳医学院附院刘长兰,叶晓芬,朱荣兰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约占5~8%。发病在6月~6岁之间,发作多在体温骤升之时,38.5℃~40℃或更高,多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颅内感染所致惊厥不称为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惊厥的原因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中238例小儿惊厥病例。结果惊厥占出院人数14.2%,其中热惊厥占59.7%,7个月至6岁占85.3%。结论小儿惊厥病因众多复杂,儿童期发病率较成人高数十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痉挛或严重发作至惊厥持续状态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惊厥可引起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经常发作会造成小儿智力障碍。现将我院2007年1~12月收治的4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惊厥(convulsion)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小儿常见急症,多见于婴幼儿,它是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现象,大多由于过量的中枢神经性冲动引起,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1996年4月~2004年4月我院共收治260例小儿惊厥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惊厥50例的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之一,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有紫钳,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也有意识清醒者,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痉止后多入睡。小儿惊厥发生率高,婴幼儿最多见。现将我科对2003-2005年收治的小儿惊厥5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215例小儿热性惊厥,结果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共215例,男132例,女83例。年龄6个月一6岁,其中6个月一1岁55例,一3岁104例,一8岁56例,有热性惊厥家族史49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622例,肺炎35例,急性细菌性痢疾8例,急性肠炎10例。215例热性惊厥病例中78%在发热12,J、时内发作,89%在发热24小时内发作,热性惊厥发作时的平均体温在39℃以上。热性惊厥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84%病例只发作1次,16%病例在首次发作后均有1次或多次的发作。54%病例发作时间不超过2分,82%不超过5分钟,仅6%超过ZoH钟。2.脑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3.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各年龄均可发生,尤以婴幼儿较多见。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的细胞浆、细胞膜分化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传导分化功能差,皮质抑制功能不适,兴奋灶易于冷化,故各种疾病的刺激均易引起皮层功能紊乱。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如惊厥持续时间过长或反复发生,可造成脑细胞缺氧性损害。所以必须尽快控制惊厥发作,应全力以赴、分秒必争,除对因治疗外,须积极进行抢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惊厥是儿科多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掌握快速急救方法,可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方法近两年来门诊收治37例患儿,将发作时的急救过程与止痉后的处理进行总结报告。结果此病从发作止痉后处理以及预防预后需医护工作人员和家长密切配合。结论小儿惊厥急救及时一般不会导致脑部损害,留下瘫痪、失语、痴呆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在儿科急诊中,经常可以遇到小儿惊厥。其中最常见的是高热惊厥。但也可由其它疾病引起。(如癫痫、化脓性脑膜炎等)。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小儿带来很大影响。现将38例典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资料,并对其家长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追踪其2年内出现发热和惊厥情况。结果:均痊愈出院,2年内48例患儿未再出现惊厥;2例发生1次惊厥;1例3次发作。结论:正确医护,强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住院的164例首次发生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 164例中共65例复发,复发率为39.63%;首次发作年龄<1岁、体温<40℃、伴有局灶性发作的惊厥形式、惊厥持续时间>10min、一次热性病程中惊厥次数>2次、病前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均为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对首次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进行评估,对存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朱加杰 《妇幼护理》2023,3(3):505-507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儿科急诊的常见疾病,有 2 种表现形式,分别为单纯型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前者的持续时间 短,一天发作一次,不复发,神经系统疾病无。而后者的发病持续时间很长,一天多次发作,且伴随神经系统疾病,十分严重。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突发性升高,头后仰,双眼上翻,四肢湿热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消失,若长时间高热不 退,则会损害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患儿就会有生命危险。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具体研 究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救小儿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惊厥小儿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结果:小儿惊厥68例均全疗治愈,惊厥病因与患儿年龄、所在地区有关;惊厥以全身性或强直性的形式发作居多,局部抽搐仅占14%左右。结论:急救惊厥的方法是,阻断惊厥持续状态,防止惊厥发作,吸氧,防止脑水肿。  相似文献   

20.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一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1]。小儿惊厥发病率为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2]。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73例小儿惊厥患儿,经过及时有效地抢救及护理,患儿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