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贤华 《医药导报》1996,15(1):25-25
采用干扰素a-nI(Wellferon)3Mu间日肌注,连续3mo抗病毒治疗,近期复查病毒复制指标。结果7例慢乙肝患者4例转阴,7例慢丙肝患者有6例转阴,治疗慢丙肝的疗效优于慢乙肝。  相似文献   

2.
48例慢性重型肝炎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病情重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为了探讨其原因 ,我们对 48例死亡的慢重肝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病例均选自本院 1 993年至 1 999年住院患者。其中男 40例 ,女 8例 ;年龄 1 0~ 72岁 ,平均 3 9 4岁 ,>60岁者 8例 (1 6 7% )。病程 1 5天至 6年 ,住院天数 7~ 1 3 4天。慢重肝的诊断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除 1例重叠丙肝 ,1例重叠戊肝外 ,均为单一乙肝病毒感染。二、症状 持续性呃逆 3例 ,持续性低血糖 4例 ,持续性腹胀 1 5例 ,精神萎靡 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住院的84例慢乙肝患儿分为2~4岁、5~7岁、8~10岁、11~14岁不同的年龄组进行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α干扰素剂量为3 MU/m2,疗程1年,胸腺肽注射液50~80mg/d,疗程1个月.通过3年随访,观察4个年龄组的HBV DNA定量下降为5.0× 102copies/ml的时间及转阴率;HBeAg转阴时间;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时间;ALT复常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慢乙肝患儿中,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2~4岁组HBV DNA定量转阴时间及HBeAg转阴时间最快,转阴率最高,HBeAg/HBeAb抗体血清转换率最高;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对体重、身高、智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使用α干扰素治疗儿童慢乙肝,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对生长发育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慢性重型肝炎 (慢重肝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重肝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3例慢重肝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9例 ,男 2 6例 ,女 3例 ;年龄 2 7~ 6 8岁。对照组 2 4例 ,男 2 2例 ,女 2例 ;年龄 2 8~ 5 8岁。治疗组早期 8例 ,中期 14例 ,晚期7例 ;对照组早期 7例 ,中期 11例 ,晚期 6例。两组病人在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无差异 ,具…  相似文献   

5.
对98例丙肝患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表明Ⅱ、Ⅲ、Ⅱ/Ⅲ混合和未分化型依次为70、11、15和2例。98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干扰素组50例、对照组48例,3个月疗程结束时干扰素组之肝功能复常率和HCV RNA转阴率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Ⅱ、Ⅲ、Ⅱ/Ⅲ混合以及未分型者之ALT复常率和HCV RNA转阴率依次为72.7%、100.0%、75.0%和100.0%以及54.3%、100.0%、55.6%和100.0%。以Ⅱ型疗效差。此外,同为Ⅱ型患者急肝组HCVRNA转阴率仍达88.2%,慢肝14例中仅4例阴转,占28.6%,两者差异显著(P<0.005),提示早期干扰素治疗有助于病毒清除和肝功复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04周的临床疗效和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共纳入80例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治疗,每3~6个月进行HBV DNA、ALT、TBIL、INR及HBeAg检测,判断疗效。结果在治疗52周和104周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分别是54.2%和62.5%,与对照组HBeAg转阴率和转换率16.0%和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比夫定能够迅速抑制HBV复制,HBeAg血清学转阴率和转换率高,能阻断病情发展,适合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7.
于莉  马勇 《淮海医药》2013,31(2):114-116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酷治疗。2组均治疗48周,动态观察4、8、16、24、48周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水平。对治疗组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依据肝脏炎症程度将其分为3组,检测其48周后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水平。结果 (1)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治疗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第8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中,不同的时间段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拷贝数与17~24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肝脏炎症程度G1~2、G3组HBV-DNA转阴率及HBV-DNA下降拷贝数明显低于G4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对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过程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守义  程凯 《华夏医药》2002,6(6):56-58
目的 为了观察安达芬(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HBV携带者的疗效。方法 自1999.3-2002.1,我院门诊或住院后转门诊观察的有病毒复制的病人,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3.4岁,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8例,中度6例,HBV携带者6例;乙肝病毒标志大三阳 ,HBV-DNA 者21例,小三阳 ,HBV-DNA 者3例,以上均有肝功能异常,HBV携带者均为乙肝大三阳 ,HBV-DNA 者。治疗方法,安达芬300万u,肌注,前7天每天一次,以后隔日一次,运用6个月-1年,凡肝功能异常者均同时加用肝太药,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复方益肝灵和或五酯胶囊等。结果 21例慢乙肝HBV-DNA转阴,抗-Hbe转阳者9例,占42.85%,3例小三阳HBV-DNA转阴者2例占66.6%。肝功能凡达治疗效果者,除3例下降未恢复正常外,其余均恢复正常,6例HBV携带干,HBV-DNA转阴,HBeAg转阴,抗-Hbe转阳者3占50%。结论 安达芬治疗慢乙肝及HBV携带者有效。与其他各型干扰素比较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的一大特点是极易慢性化,慢性丙型肝炎(下称慢丙肝)是丙肝病毒(HCV)长期感染的结果。本文拟就慢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现状作一简述,并提出一些今后对该病研究和治疗的个人拙见,供同行共同磋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丙肝冲剂治疗难治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丙型肝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取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取丙肝冲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情况,记录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转阴、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年后转阴率为17.14%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6个月、1年后的下降率分别为20.0%、34.29%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ALT值为(49.22±18.62)IU/L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取丙肝冲剂治疗,可提高HCV RNA下降率,控制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后肝硬变终末期行肝移植术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变终末期行肝移植术的可行性探讨。方法 报告 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终末期在肝移植术后接受 lamivudine(拉米沃丁 )系统治疗后 ,乙型表面活性物质及 PCR- HBV- DNA的变化过程 ,分析在肝移植术中为最大程度地去除 HBV寄宿器官所能采取的可行性措施 ,并观察围手术期应用lamivudine治疗后乙型表面活性物质及 PCR- HBV- DNA的变化状态。结果 该例患者术前 HBs Ag(+ )、Anti-HBe(+ )、Anti- HBc(+ )、PCR- HBV- DNA(+ ) ,术后第 7d始 ,HBs Ag转阴、PCR- HBV- DNA转阴 ,肝功能正常 ,术后 6 0 d保持上述病毒抑制状态。结论 必须重新认识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行肝移植的传统观念 ,对该例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核苷类药物在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运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运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通过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和肝炎E抗原(HBe Ag)的转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通过ALT、HBV-DNA水平和HBe Ag转阴情况对比,观察者治疗后ALT、HBV-DNA水平和HBe Ag转阴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运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ALT、HBV-DNA水平和HBe Ag转阴情况,从而促进其快速恢复,可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自Rosenberg采用患者自体LAK细胞合用IL-2治疗恶性肿瘤取得显著疗效以来,LAK疗法日益令人瞩目。我国学者苏盛等将其用于慢性肝炎的治疗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我们将LAK细胞/IL-2用于慢性肝炎及肿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初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 1.1 治疗对象 慢乙肝3人,eAg均为阳性。慢丙肝1人,抗-HCV阳性。恶性肿瘤3人(直肠癌、胃癌术后、晚期肝癌各1人)。 1.2 方法 取自体血100ml(肝炎患者)或异体血200ml(肿瘤患者),分离淋巴细胞,配成1×10~6细胞/ml浓度,加IL-2500U/ml(美国 Cetus公司产品),37℃、5%CO_2中共同孵育3~6h后回输,每周1次,肝炎病人6次1疗程,肿瘤病人6~9次1疗程。  相似文献   

14.
李晖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3):44-45
目的分析门冬氨酸和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了因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或重症乙型肝炎出现的肝性脑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组(n=30)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n=20),治疗10d后观察疗效。结果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显效14例(46.7%),有效14例(46.7%),无效2例(6.6%),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3.3%;而乙酰谷酰胺组显效6例(30.0%),有效7例(35.0%),无效5例(25.0%),死亡2例(10.0%),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可迅速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迎恩  庄茂源  刘兆恩 《医药导报》2002,21(12):789-79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A组30例)、拉米夫定(B组29例)和苦参碱(C组29例)治疗,均12周,在完成治疗后继续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ALT变化、HBeAg和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86例完成12周治疗和12周随访,分别为A组29例,B组29例,C组28例.治疗结束时A、B、C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1.2%,62.1%和46.4%;HBeAg转阴率分别为62.1%,34.5%和32.1%,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和P<0.05).随访12周时,A、B、C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44.8%,17.2%和17.8%,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2.1%,31.0%和32.1%,A组和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近期显效率分别为58.6%,31.0%和32.1%,远期显效率分别为44.4%,13.8%和14.3%,A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B、C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药物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苦参碱,停药后无明显反跳,两者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8 - 0 2~ 2 0 0 0 - 0 4我科应用乳果糖联合思密达治疗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患者 36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重型肝炎合并内毒素血症患者 60例 ,临床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亚重肝 32例 ,慢重肝 2 8例。分为治疗组 36例和对照组 2 4例。治疗组男2 8例 ,女 8例 ;年龄 2 9~ 4 2岁 ,平均 35.5岁 ;亚重肝 2 0例 ,慢重肝 16例 ,合并肝性脑病 2例 ,自发性腹膜炎 6例 ,发热 2例。对照组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31~ 4 5岁 ,平均 37.6岁 ;亚重肝 12例 ,慢重肝12例 ,合并肝性脑病 3例 ,…  相似文献   

17.
报道巨细胞病毒性肝炎25例,血清检测HAV—IgM、乙肝抗原抗体系统、丙肝抗体、戊肝抗体、庚肝抗体均阴性,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阳性。治疗以保肝及戊环鸟苷抗病毒为主,25例均治愈,随诊无复发。  相似文献   

18.
傅碧珠  兰宁 《海峡药学》1995,7(1):28-29
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乙肝)病程长,反复发作,有一部分病例最终发展至肝硬化,有的则演变为原发性肝癌。本文采用肝炎灵及胸腺肽联合治疗慢乙肝123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将近期疗效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246例系1988年6月~1993年12月住院的慢乙肝患者。诊断及分型标准均符合1984年(南宁)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血清HBsAg均阳性,肝功能ALT均De100U(赖氏改良法),处于活动期。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男115例,女8例;年龄18~40岁别例,41~50岁35例,大于50岁4例。病程最长7年,最短8个月,平…  相似文献   

19.
王一 《淮海医药》2004,22(4):290-291
目的 采用干扰素 a- 2 b(IFNa- 2 b)联合利巴韦林 (Ribavirin病毒唑 )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以预测慢性丙肝患者对本治疗方法的治疗反应。方法 用 EL ISA分别检测 4 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前、治疗 6个月、1 8个月时 PBMC在血凝素 IL- 1 0的水平。结果  1 6例干扰素应答患者 IL- 1 0的水平在治疗 6个月、1 8个月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 4例无应答患者在治疗 6个月、1 8个月以及追加治疗 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 IL - 1 0的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用 IFNa- 2 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 ,高水平 IL- 1 0持续不降低 ,提示慢性丙肝患者对 IFNa- 2 b和利巴韦林无应答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丙肝复发是很普遍的而且会导致5-10年内20-30%的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早期监测移植术后HCV复发的危险因素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本文肝移植后丙肝复发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价,以期丙肝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4月~2009年11月间在天津第一中心医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的丙肝患者资料加以分析总结,随访期大于3个月资料齐全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共有患者44人,其中男性37人,女性7人,平均年龄57.84(39-76)岁,随访时间3-42月。检查术前及术后HCVRNA水平以及组织学和临床后果。常规给予FK506+MMF+Pred三联或无激素二联免疫抑制药物,于术后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免疫抑制剂(FK506)血药浓度、HCVRNA水平,分析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的的影响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患者有31例,复发率达70.46%。术前及术后早期HCVRNA>104丙肝复发率显著升高(P<.01)。年龄大于65岁复发率高于65岁以下患者(P<.05)。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较未治疗患者病毒转阴率升高(P<.05)。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案与复发无关。结论: 1. 肝移植术前及术后早期HCVRNA复制水平是影响肝移植术后丙肝复发和预后的重要因素。2、肝移植术后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