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在碳化二亚胺交联的去细胞牛心包膜上采用3种方式进行肝素改性,即共价键合肝素、离子结合肝素以及共价-离子联合负载肝素,比较这3种肝素化方式对牛心包膜抗凝血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肝素化方式。方法通过溶血试验、血小板黏附实验、体外凝血测试以及复钙时间测定观察3种方式肝素化的基质抗凝血性能和血栓形成情况,以评价其血液相容性。结果综合上述4项检测的结果,共价-离子联合负载肝素改性的抗凝血性能优于共价键合肝素、离子结合肝素这2种单独负载肝素方式,溶血率〈5%,电镜照片无血小板黏附,体外生理盐水浸泡15d后,仍保持良好的抗凝血活性。结论共价-离子联合负载肝素,将离子结合肝素活性好、共价键合肝素稳定性强的优点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使这种方式肝素改性的牛心包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RGD是许多粘附蛋白结构中的高度保守序列,与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的粘附、增殖密切相关。本研究在聚酯薄膜表面分别预衬纤维粘连蛋白和共价接枝RGD三肽,然后在不同聚酯材料上种植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果显示RGD可明显促进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增殖,与纤维粘连蛋白相比,RGD促进细胞粘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在细胞增殖方面,二者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改进生物材料的表面设计,促进心血管移植物的内皮化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合成了基于肝素和硫酸软骨素的两种纳米颗粒,用于316L不锈钢表面的生物功能改性。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水接触角等对纳米颗粒的性质及颗粒固定前后表面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和内皮细胞相容性评价对两种纳米颗粒改性表面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纳米颗粒均能有效降低材料表面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行为,但肝素纳米颗粒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表现出抑制作用,而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改性表面则具有促进内皮再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H2O2及其促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外H2O2及其在VEGF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① 以H2DCFDA为H2O2指示剂,检测 500 μg/L VEGF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H2O2的产生;② 以MTT法检测3×106 U/L过氧化氢酶(CAT),及外源性加入5-20 mmol/L H2O2对VEGF促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 在VEG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 15 min 后,细胞内开始出现逐渐增强的荧光,且随时间逐渐增强,至 45 min 左右最强,随后逐渐减弱;而同时加入过氧化氢酶组的细胞则仅有微弱荧光产生,且荧光强度不随时间变化;② 3×106 U/L过氧化氢酶对VEGF的促增殖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③ 外源性加入5-10 mmol/L H2O2 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1),但其对VEGF的促增殖功能却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 VEGF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外H2O2,在促细胞增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外源性H2O2对VEGF的生理功能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RGD肽的聚酯材料表面粘附内皮细胞的抗剪切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GD)是许多粘附蛋白的高度保守氨基酸序列.生物材料表面结合RGD肽有助于内皮细胞在材料上的粘附、迁移和增殖.本研究在体外流动条件下观察结合RGD肽或纤维粘连蛋白的聚酯材料表面粘附内皮细胞的抗剪切能力,并通过观察肌动蛋白和踝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影响细胞粘附稳定性的机制.结果显示材料表面结合RGD或纤维粘连蛋白可以增加细胞的粘附强度,提高抗剪切能力;而RGD和纤维粘连蛋白导致的细胞抗剪切能力增加可能与细胞内肌动蛋白和踝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VEGF与鼻咽癌     
艾毅钦  刘光贤 《医学信息》2007,20(8):1517-15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0.000-~23.000、具有肝素结合活性的同源二聚体多肽,VEGF的生物学效应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VEGFR来介导实现的。VEGF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提高血管通透性,改变细胞外基质,对组织器官的发生、正常状态的维持起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VEGF能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应力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对内皮细胞(ECs)增殖功能的影响及其一些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系统对单独培养的ECs以及与VSMCs联合培养的ECs施加15dyn/cm2(1dyn=10-5N)的正常切应力;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反映细胞增殖能力的分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Akt的磷酸化水平。静态条件下,以单独培养ECs为对照组,将ECs与VSMCs隔开培养,并应用TGFβ1封闭性抗体,观察TGFβ1在VSMCs诱导ECs增殖中的作用。结果正常切应力抑制了ECs增殖及p-Akt表达,VSMCs在与ECs联合培养及隔开培养时均明显促进ECs增殖及p-Akt表达。正常切应力部分逆转了联合培养VSMCs诱导的ECs增殖和p-Akt表达,而TGFβ1封闭性抗体能够拮抗隔开培养VSMCs诱导的ECs增殖和p-Akt表达。结论正常切应力可视为血管的保护因子,抑制ECs增殖;VSMCs通过旁分泌作用诱导了ECs增殖;TGFβ1及PI3/Akt信号分子参与了其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8.
316L不锈钢表面抗体的固定及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快速内皮化是预防支架植入后血栓和再狭窄的新途径。本实验分别将合成的仿生海洋生物粘性多肽及对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CD34抗体固定到316L不锈钢片及支架表面,并对其体外细胞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的多肽及抗体促进了内皮细胞在钢片表面的粘附和增殖,提高了细胞活性,增加了细胞与不锈钢基体的结合强度。提高多肽浓度,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粘附,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细胞的粘附;提高抗体浓度,可以增加抗体的固定及细胞的粘附。支架固定抗体后,内皮化速度加快。该方法促进了材料表面的原位内皮修复速度,因此可用于支架材料及组织工程材料等的表面改性。  相似文献   

9.
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需要调节这两种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这些前粘附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表达机制,既可将两种细胞缚着在一起又可作为信号诱发依赖于激活的粘附事件。缚着分子与信号分子联合调节内皮细胞与粒细胞在内皮表面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EM s)被认为是一种血管相关性疾病,大量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强大的促血管内皮增殖、促血管生成作用,与EM s的发病密切相关;另有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抑素(endostatin)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和迁移,从而拮抗VEGF的促血管生成作用。本文就VEGF、endostatin对EM s发病的影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