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作期和自身缓解期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CS患者的发作期和自身缓解期及64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进行比较,同时测定C-反应蛋白对照观察。结果:ACS发作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6.72±3.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8.94±2.1)μmol/L]和自身缓解期[(17.88±2.8)μmol/L],均P<0.01。血浆C-反应蛋白在ACS发作期[(14.54±3.1)mg/L]与对照组[(4.36±1.8)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自身缓解期[(13.72±5.3)mg/L]比较,则(P>0.05)。结论:ACS患者发作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C-反应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比同型半胱氨酸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以34例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人院后第二天清晨及82例ACS患者症状发作后24h内的血浆BN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所有患者人院第二日清晨血浆Hey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BNP浓度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心肌梗塞(AMI)组BNP浓度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P〈0.05)。ACS组的Hey水平分别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2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和Hey水平明显升高,AMI的较UAP的更高,提示两者在AC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0例ACS患者,根据空腹血Hcy水平分为A组(5~10umol/L)、B组(10~15/amol/L)、C组(〉15umol/L),测定各组UA水平。结果:A、B、C组的UA水平分别为(350.00&#177;30.53)umol/L、(509.00&#177;20.53)umol/L、(650.00&#177;30.12)umol/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CS患者随着Hcy水平的升高,UA水平逐渐升高,近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UA和Hcy水平可作为预测ACS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3年4月至2004年8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92例发病24h之内入院的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成人52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并将上述患者分为CRP正常组(〈10mg/L)36例,CRP上升组(≥10mg/L)56例。入选患者在服用调血脂药之前及出院时(3—4周),空腹状态下采静脉血测定Hcy和ox—LDL。其中58例患者出院后追踪观察6个月,统计其心脏事件的发生与Hcy及ox—LDL的关系。结果 患者出院时血浆Hcy较急性期时明显下降(P〈0.05),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患者出院时血浆ox—LDL较急性期时明显下降(P〈0.05),两者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RP升高组血浆Hcy值与CRP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升高组血浆ox—LDL比CRP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追踪观察6个月,发生心脏事件者出院时血浆Hcy、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发生组(P〈0.05)。结论 Hcy、ox—LDL与CRP不仅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且可能在导致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促进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及早期肾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ACS患者303例,年龄≥60岁的166例为老年组,年龄<60岁的137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Hcy和hs-CRP水平以及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及相互影响。结果老年组血清Hcy为(20.09±14.15)μmol/L,hs-CRP为(7.00±5.62)mg/L,对照组分别为(21.31±14.64)μmol/L,(5.93±5.33)mg/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不同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和eGFR水平中血清Hcy和hs-CRP比较,MTHFRC677T基因型CC、CT、TT血清Hcy水平依次升高,与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同eGFR水平比较,血清Hcy水平无显著差异。老年组hs-CRP水平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逐渐升高,与eGFR≥90ml/(min.1.73m2)比较,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2组hs-CRP与eGFR之间呈负相关(P=0.002,P=0.039)。线性回归显示,老年组eGFR对hs-CRP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老年ACS患者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是血清Hcy升高的主要因素,炎性标记物hs-CRP水平与Hcy无相关性,但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并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3年4月至2004年8月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92例发病24h之内入院的AMI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成人52例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并将上述患者分为CRP正常组(<10mg/L)36例,CRP上升组(≥10mg/L)56例。入选患者在服用调血脂药之前及出院时(3~4周),空腹状态下采静脉血测定Hcy和ox-LDL。其中58例患者出院后追踪观察6个月,统计其心脏事件的发生与Hcy及ox-LDL的关系。结果患者出院时血浆Hcy较急性期时明显下降(P<0·05),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患者出院时血浆ox-LDL较急性期时明显下降(P<0·05),两者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CRP升高组血浆Hcy值与CRP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升高组血浆ox-LDL比CRP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追踪观察6个月,发生心脏事件者出院时血浆Hcy、ox-LDL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发生组(P<0·05)。结论Hcy、ox-LDL与CRP不仅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且可能在导致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和促进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CHD的发病机制复杂,高血压、糖尿病、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感染等均可能参与CHD的形成与发展。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标志性氨基酸[1]。C-反应蛋白(CRP)作为经典的炎症标志物已被人们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2,3]。本研究对CHD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血清Hcy和高敏CRP(hs-CRP)水平检测,以探讨其对CHD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ACS患者98例,按临床诊断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44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26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28例。另选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血清Hcy及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指标检查。结果 ACS各亚组血清Hcy、NT-proBNP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亚组间血清Hcy、NT-proBNP水平为STEMI组>NSTEMI组>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各亚组患者心功能Ⅱ组的血清Hcy、NT-proBNP水平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cy、NT-proBNP水平有助于ACS的诊断和预后判断,血清Hcy、NT-proBNP检测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检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病人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11b/CD1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ACS75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e angina pectoris,SAP)35例,健康人35名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cy,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1b与CD18表达,比较CRP、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脂和血压改变。结果①ACS组和SAP组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对照组;而在ACS组和S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②ACS组血浆Hcy(19±11)#mol/L、CD11b和CD18表达分别为(6.0±2.3)MC(平均荧光强度单位)和(27.7±4.3)MC,白细胞计数为(9.4±2.4)×109/L均高于SAP组(P<0.05)。CRP为3.75(0.5~7)mg/L,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与对照组比较,仅Hcy轻度升高和CRP升高,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S和SAP有血脂、血糖、血压改变,同时Hcy、白细胞计数及CD、CRP升高,表明炎性因素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95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并根据冠脉病变程度分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8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7例。另选40例非ACS患者作为非ACS对照组,测定各组hsCRP、纤维蛋白原、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非ACS对照组比较,UAP组、AMI组hsCRP水平明显升高[(0.85±0.49)mg/L比(10.01±1.73)mg/L比(52.73±2.39)mg/L,P〈0.01],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MVL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SVL组[(69.11±1.98)mg/L比(10.12±2.01)mg/L,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冠脉狭窄呈正相关(r=0.210,P=0.042),与纤维蛋白原(r=0.516,P〈0.0001)、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00~0.159,P〈0.001~〈0.0001)。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和预测病变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11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分成辛伐他汀常规治疗组(48例)和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组(69例)。观察治疗后6周两组血浆hs—CRP和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周血浆hs—CRP、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组的hs—CRP下降幅度较辛伐他汀组更大(P〈0.05),两组血脂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hs—CRP浓度。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斑块在血管内超声(IVUS)下的表现特征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SA及UA患者中的变化特点。方法102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冠脉造影(CAG)结果阴性者纳为对照组,30例;SA组,25例;UA组,4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CAG检查,均测定血浆hs-CRP水平。对其中的9例SA患者、31例UA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SA组主要为稳定型、纤维性斑块,UA组主要为不稳定型、脂质性斑块。钙化性斑块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组的偏心指数(EI)显著高于SA组,有以正重构为主的趋势。血浆hs-CRP水平UA组显著高于SA组,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SA组与对照组类似。不稳定型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稳定型斑块组。结论SA患者及UA患者的冠脉斑块在性质及结构特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有望成为预测冠脉斑块易损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1例为试验组,另选40例不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均有意义则计算试验组两者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结果:试验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具有正相关性(r=0.6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hs-CRP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28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40mg/d,64例)和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20mg/d,64例),分别在人院24 h内及服药后3、7 d测定两组患者血脂、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及粥样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心病及粥样斑块的关系。方法:对拟诊冠心病的119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稳定性型心绞痛(SA)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阴性者30例]和血浆hs-CRP水平的测定;对其中的7例SA患者、29例UA患者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AMI者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UA者、SA者及阴性者(P<0·05、P<0·01);UA者显著高于SA者及阴性者(P<0·05及P<0·01);SA者与阴性者类似(P>0·05)。不稳定型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稳定型斑块组(P<0·01)。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者血浆hs-CRP水平与轻度狭窄者类似(P>0·05)。结论:hs-CRP水平有望成为反映冠心病不稳定程度、斑块不稳定程度的敏感指标,但不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CS患者158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根据临床用药方式的不同所有患者被分为联合治疗组(80例,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治疗组(78例,阿司匹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14d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P-selec-tin)、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第7d,两组患者hsCRP、IL-6以及P-选择素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阿司匹林治疗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治疗第14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hsCRP[(3.48±1.98)mg/L比(2.93±1.16)mg/L]、IL-6[(9.81±4.58)μg/L比(8.98±3.52)μg/L]、P-选择素[(9.56±4.67)ng/ml比(9.11±4.57)n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5)。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标志物水平,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了解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差异。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年龄35~59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排除体重指数(BMI)≥25kg/m2患者。入选患者81例,其中冠心病组43例,脑卒中组38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三组入选年龄、性别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入选者抽清晨空腹血,EDTA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脑卒中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值分别为(16.6±8.0)μmol/L、(19.9±10.2)μ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59±1.43)μmol/L(P〈0.05),但冠心病组、脑卒中两组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 CHD 患者78例,测定其血浆 Hcy,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此外选非冠心病患者29例测定血浆 Hcy 作为对照。结果:CHD 患者的血浆 Hcy 水平较非冠心病者的血浆 Hcy 水平明显升高[(14.56±6.15)μmol/L:(9.89±3.98)μmol/L,P< 0.01]。急性心肌梗塞(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浆 Hcy 水平皆较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明显升高[(16.69±7.20)μmol/L、(14.70±5.21)μmol/L vs,(11.59±4.51)μmol/L,P 分别<0.01、0.05],AMI 患者与 UAP 患者的血浆 Hcy 水平无差异(P>0.05)。3支血管病变较1支、2支血管病变患者血浆 Hcy 明显升高 [(18.14±7.14)μmol/L vs.(11.14±4.99)μmol/L、(13.43±3.51)μmol/L,P 皆<0.01]。2支血管病变与1支血管病变患血浆 Hcy 无明显差别(P>0.05)。血浆 Hcy 水平与冠状功脉病变积分呈轻度正相关(r=0.375,P< 0.05)。结论:血浆 Hcy 水平越高,提示其冠状动脉病变越重、病变范围越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