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的发生率、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2002年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387例,12例发生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结果: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3.2 %。1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其中4例未完成治疗者生存期为1.5个月,8例完成治疗者为7个月,3例手术切除者为13个月,3例全脑放疗者为6个月,2例行颅脑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疗者为8个月;6例单灶转移者为10个月,6例多灶转移者为5个月;3例无其他远处转移者为9个月,9例有其他远处转移者为3.8个月。结论:转移灶的数目和有无其他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联合应用手术、颅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化疗可明显缓解病情,改善症状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1992年4月至1999年2月应用以威猛(VM-26)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脑转移癌对例,为探讨其疗效,现总结如下。方法病例资料:本组23例脑转移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历例,女性7例,年龄22岁~71岁,中位年龄52岁。肺癌脑转移18例,乳腺癌脑转移2例,食管爆、甲状腺癌、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各1例。全组病人均有颅内压增高和(或)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症状体征,表现为头痛、行走不稳、呕吐、癫痫发作、肢体功能障碍等,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行脑转移癌Y刀治疗后再行化疗。治疗方法: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  方法  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 男性19例, 女性23例, 中位年龄27岁, 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 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 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远处转移, 38例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  结果  中位随诊57个月, 全组5、1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63.6%、31.8%。随诊期间27例(64.3%)复发或转移, 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例, 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3例, 远处转移23例。远处转移病例中21例出现肺转移, 7例脑转移, 5例骨转移。远处转移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20例转移病例接受了化疗, 6例还接受了肺内转移灶的切除, 有化疗疗效评价的14例中8例进展, 6例稳定。  结论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轻, 四肢多见, 病程发展缓慢, 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远期预后差, 容易出现肺、骨、脑转移。   相似文献   

4.
我院1964年以来经证实的脑转移癌病例中作过脑血管造影的共100例,其中91例经开颅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尸体解剖证实,其余7例中,4例有肺癌病史,脑血管造影见脑内有肿瘤灶,1例胸片及脑血管造影见肺、脑多发转移灶,小便妊娠试验及妇科检查证实为绒毛膜上皮细胞癌;1例为皮肤黑色素瘤手术后,肺、骨骼、皮肤广泛转移,脑血管造影见脑内多发占位,皮肤转移灶活检证实为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5.
肺癌脑转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 11月至 2 0 0 0年 5月间我科收治 2 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 ,就其临床诊断治疗探讨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肺癌原发病灶全部经胸X线、胸CT和支纤镜病理学证实 ,脑转移灶头颅CT或MRI证实。体力状况根据Karnofsky评分方法。 2 4例中男性 17例、女性 7例 ,年龄 2 8~ 77岁 ,中位年龄5 3岁。其中腺癌 11例、未分化癌 6例、低分化癌 5例、鳞癌 2例。右肺 17例 ,其中右上肺 12例 ,右中、下肺 5例。左肺 7例 ,左上肺 3例 ,左下肺 4例。脑转移的诊断 有下列症状 :头痛 70 .8%、肢体乏力 66.7%、恶心呕吐 62 .5 %、癫痫 2 …  相似文献   

6.
T1-3N0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QL  Chen FJ  Zeng ZY  Guo ZM  Song M  Yang AK 《癌症》2008,27(3):299-303
背景与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的手术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是对局限于一侧腺叶的病变选择甲状腺全切除还是采用单叶切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1-3N0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0年在我院首治、术后病理分期为T1-3N0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53例,探讨其原发灶的多中心性、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15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21例有多中心癌灶,其中12例为单叶多中心癌灶,9例为双侧腺叶多中心癌灶。92例患者行癌侧腺叶 峡部切除术,44例行癌侧腺叶次全 峡部切除术;9例有双侧叶多发癌灶的患者中7例行一侧腺叶 峡部 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8例原发灶位于峡部的患者行峡部 双侧叶部分切除术。手术后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其中6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为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出现远处转移5例。本组患者的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8.7%、96.1%和86.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P<0.05);年龄<45岁、肿瘤大小≤4cm、病理为乳头状癌或混合型癌和无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好。Cox分析显示年龄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对T1-3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采用癌侧腺叶 峡部切除或癌侧腺叶次全 峡部切除术。T1-3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远期疗效较好,影响其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从1980年至1994年,对62例鼻咽癌原发及区域肿瘤控制、但有肺转移的病人,进行4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对比研究。分别采用全肺放射治疗十局部照射(IS例)、单纯全身化疗(l例)、化疗十局部小肺转移灶照射(历例)和单纯局部小野照射(1例)。至1995年,肺内转移灶完全消失的,以全脑放射治疗十局部照射组最高为55.6%(10/8),单纯局部照射组最低为万%(3/12)。全肺照射组有8例存活,其中存活最长者已逾4年。而化疗十小野照射组仅1例存活。其他两组病例均在18个月内死亡。比较4种治疗方法,采用全肺照射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阴转移性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0例外阴转移性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外阴转移性癌 ,主要继发于宫颈癌和宫体癌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0 15%和20 10 %。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手术加化疗24 10 %、放疗加化疗18 60 %)明显优于单纯化疗(10 96 %)和单纯放疗(14 54%)。转移灶大于2cm或多发或伴有原发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者生存率较差。〔结论〕外阴转移性癌预后差 ,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从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9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9例患者中6例找到乳腺癌原发灶(3~8 mm),随访1~8年,7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中5例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例术后1年发现骨转移灶,另1例术后1.5年死于脑、肺及骨转移;2例行保乳术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腺癌而无明显原发癌灶的女性患者,应高度警惕隐匿性乳腺癌。治疗宜采用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辅以全乳腺及区域淋巴结引流区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可能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0.
T1-3NO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原发灶的手术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是对局限于一侧腺叶的病变选择甲状腺全切除还是采用单叶切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1-3NO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方式及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0年在我院首治、术后病理分期为T1-3NO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53例,探讨其原发灶的多中心性、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15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21例有多中心癌灶,其中12例为单叶多中心癌灶,9例为双侧腺叶多中心癌灶.92例患者行癌侧腺叶 峡部切除术,44例行癌侧腺叶次全 峡部切除术:9例有双侧叶多发癌灶的患者中7例行一侧腺叶 峡部 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例行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8例原发灶位于峡部的患者行峡部 双侧叶部分切除术.手术后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其中6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为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出现远处转移5例.本组患者的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8.7%、96.1%和86.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P<0.05);年龄<45岁、肿瘤大小≤4 cm、病理为乳头状癌或混合型癌和无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好.Cox分析显示年龄和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对T1-3NO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采用癌侧腺叶 峡部切除或癌侧腺叶次全 峡部切除术.T1-3NO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远期疗效较好,影响其生存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与脑转移灶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况,分析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31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肺原发灶和脑转移灶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应用DNA直接测序法进行EGFR突变分析,如发现两者突变不一致则进一步采用增殖阻碍突变系统 (ARMS)验证。结果 31例NSCLC肺原发灶中,8例存在19外显子E746-A750缺失突变、4例为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在31例脑转移灶样本中,8例为19外显子E746-A750缺失突变,3例存在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EGFR突变类型在脑转移灶和肺原发灶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93)。共有16.1% (5/31)的肺原发灶和脑转移灶EGFR突变状况不一致,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3例腺癌 (2例脑转移灶19外显子缺失突变而肺原发灶阴性突变,1例肺原发灶21外显子点突变而脑转移灶阴性突变),1例鳞癌和1例非典型类癌 (均为脑转移灶阴性突变而肺原发灶19外显子缺失突变)。结论 NSCLC原发病灶及脑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存在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部病灶活检难度大或者肺部活检组织较少等情况下,转移灶穿刺活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接受淋巴结、骨、肝脏等转移灶穿刺活检的20例肺癌患者。对转移灶活检的必要性、转移灶活检的手段、准确性、标本质量、病理诊断及相关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共20例患者于肿瘤中心行转移灶穿刺,其中行肾上腺转移灶穿刺1例、骨转移灶穿刺3例、肝脏穿刺4例、皮下包块穿刺5例、淋巴结穿刺7例,结合临床及免疫组化均考虑肺来源(其中肺腺癌13例、肺鳞癌2例、肺小细胞癌4例、1例最终只能确定为肺低分化癌)。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分子检测,其中3例患者因穿刺组织较少难以行分子检测,余12例患者分子检测结果显示EGFR敏感突变阳性率75%(9/12)、ALK融合基因阳性率16.7%(2/12)。所有转移灶穿刺患者均未见严重出血、感染或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对临床高度怀疑肺癌并且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在肺部病灶活检难度大或活检组织取材不能满足分子检测时,转移灶穿刺活检可作为重要补充手段,达到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治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5日~1995年12月10日收治的40例卵巢上皮癌远处转移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初次手术后残余癌灶≤2cm和>2cm者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5%和60%。全身化疗<4个疗程和≥4个疗程者转移率分别为62.5%和37.5%,有腹水者和无腹水者的转移率分别为65%和36%P<0.05。结论:卵巢上皮癌初次治疗后残余癌灶大小、化疗疗程、有恶性腹水者是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24例肺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9年~1998年12月共收治肺癌脑转移24例,以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现分析探讨其疗效。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20例,女性4例。年龄31~70岁,以50~60岁为主。原发肿瘤先于脑转移癌诊断14例,约2~39个月,平均6-4个月;脑转移癌早于原发灶诊断7例,约6~45天,平均27天;同时诊断有3例。脑转移灶均经CT、MRI检查证实。脑转移部位以额、颞、顶叶为主。本组对症治疗1例,单纯放疗12例,单纯化疗2例,放疗+化疗2例,手术(脑转移癌切除)+放疗2例,手术+化疗1例,手术+放疗+化疗4例。…  相似文献   

15.
全肺转移癌是肺癌治疗中较棘手的问题 ,其疗效差 ,为探讨其治疗方法 ,现将本院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3月 ,2 7例全肺转移癌采用放疗加化疗 ,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7例全肺转移癌患者 ,其中原发灶为肺鳞癌 8例 ,鼻咽低分化癌 7例 ,食管鳞癌 5例 ,乳腺癌 7例。有 6例曾行过全身化疗 ,其转移瘤大小为0 5cm× 0 5cm至 5cm× 5cm大小 ,单发转移灶为 9例 ,多发转移灶为 18例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12例 ,年龄4 2~ 73岁 ,平均 5 8 5岁 ,Karnofsky评分≥ 70 ,治疗前所有患者一般状况良好 ,肺功能测定基本正常 ,均…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应用希罗达和泰素帝治疗晚期乳腺癌 1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女性患者 ,年龄 2 7~ 65岁 ,中位年龄 46岁 ,所有病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 ,其中乳腺导管癌 4例 ,单纯癌6例 ,髓样癌 2例 ;远处淋巴结转移 10例 ,胸壁转移 2例 ,肺转移 2例 ,骨转移 1例 ,肝转移 1例。 12例乳腺肿瘤按TNM国际分期标准 ,均为Ⅳ期 ,Karnofsky评分≥ 60分。近 1个月内未接受抗肿瘤治疗 ;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像均正常 ;预计生存期在 3个月以上 ;有可测量的客观指标 ,可以评价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开放血脑屏障治疗脑转移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脑屏障是脂质镶嵌的膜结构,它的存在及通透性左右着药物进入脑实质的浓度。而脑转移癌作为影响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一直是临床难题。以往以手术治疗为主,多认为化疗无效,尤其多发性脑转移癌治疗更是困难。为此进行了以下研究。资料来源选自我院1987年9月~1994年9月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病人共32例。病人均具备以下条件:(1)有肺内明确的原发灶的诊断。(2)有明确的肺内原发灶病理诊断。(3)有脑CT扫描诊断。且脑转移灶未经手术和/或放射治疗。(4)无严重的心、肾、肝功能障碍。32例病人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在37~66岁,中…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率在20%~28.1%,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骨、肺、肝,其中肺转移的发生率约在4%~20%。通常的治疗方法是:单个肺转移灶可以作放疗与手术,多个肺转移病灶以化疗为主。本院1989~1996年治疗鼻咽癌肺转移病人47例,回顾性将其分为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Brierly报告,众所周知治疗转移性甲状腺癌最重要的方法是放射性131I,但是其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转移癌的部位。Casare等曾分析了214例有远处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其治疗未取得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131I不能浓集和患者年龄超过40岁以及有骨转移者。尽管60%的分化的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能吸收131I,但获得完全缓解(CR)的只有3%。Brown报告说,他对对例出现肺转移的分化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131I后,10年生存率达到54%,但对倒骨转移患者用131I且治疗后10年生存率等于零。4例有多发转移灶的病人,在131I治疗后,肺部转移灶好转…  相似文献   

20.
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早期易发生血行转移,远处转移大部分见于肺。随着近30年骨肉瘤综合治疗的开展,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的应用,患者无瘤或带瘤生存期大幅度提高,转移的类型也有所改变。此外,新的检查手段如MRI、SPECT、PET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骨肉瘤远处转移灶的诊断能力,以往较少报道的肺外转移变得相对常见起来。我科于2007年诊治1例右髂骨骨肉瘤合并肺、脑转移患者,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