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咪达唑仑及氯胺酮组合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疗效,与传统术前用药加基础麻醉的优劣。方法选择ASAⅠ~Ⅱ级1~6岁择期手术小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n=30)。A组按传统方法,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地西泮0.02 mg/kg,入室前肌注氯胺酮4~8 mg/kg做基础麻醉;B组未用术前药,入室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0.015 mg/kg+氯胺酮2~2.5 mg/kg+咪达唑仑0.05~0.1 mg/kg(总量<2 mg)。入室后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以丙泊酚6 mg/㎏/h+瑞芬太尼6μg/㎏/h维持至术前5 min停药。观察两组基础麻醉的起效时间、小儿配合度、术中分泌物量以及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变化。结果两组镇静、镇痛评分无差异(P>0.05)。B组麻醉后HR明显慢于A组(P<0.05),术毕时两组间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HR明显增快(P<0.05),B组麻醉前后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间及麻醉前后差异无差异(P>0.05)。B组基础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麻醉后口腔分泌物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与咪达唑仑及氯氨酮组合用于小儿基础麻醉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莉  古军  刘玉琼 《华西医学》2008,23(2):245-246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作为小儿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2~8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术前30 min两组患儿分别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A组)、阿托品0.01 mg/kg(B组),记录各时点的HR、MAP、SPO2、T和口腔分泌物的变化。结果:术前用药后30 min B组在T2、T3、T4时点HR明显增快(P<0.05)。两组患儿的MAP、SPO2各时点均在正常范围内,B组在T2、T3、T4时点体温明显增高(P<0.05)。两组患儿术前用药后30 min,唾液分泌均保持在Ⅰ级,用药后60 min、90 min、120 min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明显减少唾液分泌,无明显心率增快、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作为小儿术前用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复合咪迭唑仑(力月西)作为麻醉前用药,在小儿氟胺酮麻醉中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及镇静程度和麻醉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方法 40例3~6岁患儿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每组20例,均行氯胺酮静脉麻醉。纪录各时点的MAP、HR,SpO2,观察病人用长托宁或阿托品复合力月西后的镇静程度和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用药后的镇静程度及麻醉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R、MAP与基础值比较,阿托品组用药后HR明显增快,MAP升高(P〈0.05);长托宁组HR、MAP基本不变。氟胺酮麻醉后,阿托品组HR显著增快,MAP显著升高(P〈0.01),长托宁组HR、MAP略有上升,但不显著(P〉0.05),其中HR未超过基础值。结论 长托宁或阿托品复合力月西作为小儿氟胺酮麻醉前用药,均可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苏醒期的精神反应,但长托宁可使惠儿HR、MAP保持稳定,较阿托品更适合作为小儿氯胺酮麻醉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4.
王燮  谭玲  姚玉笙 《华西医学》2014,(6):1178-1181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中枢性肌肉松弛及顺行性遗忘作用。由于其起效快,安全性好,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儿术前镇静。通过概括咪达唑仑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以及有关镇静-躁动双向反应,镇静成功率,与术后烦躁、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等,旨在了解咪达唑仑在小儿术前镇静中的应用进展及药物特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全麻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对不同剂量戊乙奎醚作为术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ASAI-II级病人 30例 ,按照戊乙奎醚的剂量大小分为 3组 ,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芬太尼、硫苯妥钠、琥珀胆碱快速静脉诱导 ,异氟醚吸入全麻维持 ,间断追加维库溴胺和芬太尼维持肌松和镇痛。记录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体温和呼吸频率 ,唾液分泌量、口干程度、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记录。结果 :3组病人的组内比较表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呼吸频率和体温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各时间点的组间各值比较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唾液分泌量和口干程度而言 ,肌注药物后 30min和术后 1h较基础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以上两个时间点的不同剂量的组间比较表明 ,以高剂量组的肌注后30min的唾液分泌量和口干程度最明显 (P <0 .0 5 ) ,术后 1h时间点 3组之间的唾液分泌量和口干程度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戊乙奎醚低、中和高剂量均可以安全和有效的作为全麻病人的术前用药 ,减少围术期唾液腺的分泌和口干程度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全麻病人术前肌注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对血流动力学、腺体分泌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麻醉前30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和东莨菪碱,观察给药前,给药后10min、20min、30min的血流动力学,口干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HR)、收缩压(SBP),东莨菪碱组给药后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无显著差异;在抑制唾液腺分泌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盐碱戊乙奎醚作为术前用药,其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兴奋作用,对唾液腺分泌的抑制明显,作用时间长,是全麻病人术前用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小儿口服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糖浆用于术前镇静的护理体会。方法 80例患儿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M1和M2组,分别口服咪达唑仑0.5mg/kg或0.75mg/kg。记录用药前后患儿的心率,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达2分所需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M2组患儿用药后,Ramsay镇静评分达2分的时间比M1组更短。结论 患儿术前口服0.75mg/kg的咪达唑仑糖浆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镇静效果并且能有效的减轻患儿面对手术的心理负担以及和家属分离的恐惧,服药后患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一安全,简洁,人性化的术前镇静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小儿术前口服与经鼻滴注咪达唑仑与氯胺酮混合液的镇静效果、安全性以及患儿接受率。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患儿 78例 ,随机分为口服及经鼻滴注 2组 ,均给予咪达唑仑 0 .5mg/kg、氯胺酮 5mg/kg、饱和糖水 0 .3ml/kg ;制成的混合液于用药后 2 5min与家人分离 ;35min时进行浅静脉穿刺 ,同时监测患儿心率 (PR)、呼吸 (RR)、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结果 口服与经鼻滴注咪达唑仑混合液均可达到满意镇静效果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并且安全可靠 ,但口服组患儿接受率明显高于经鼻滴注组 (P <0 .0 1)。结论 口服或经鼻滴注咪达唑仑及氯胺酮混合液作为小儿术前给药 ,镇静效果满意 ,而口服给药更易为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10.
麻醉前用药盐酸戊乙奎醚对手术患者眼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手术患者麻醉期间眼部瞳孔和眼压的变化情况,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临床麻醉中眼部安全性。方法:60例拟在全麻下行腹腔胆囊切除手术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ASAⅠ~Ⅱ级。无心肺疾患、内分泌疾病及青光眼等病史。按双盲法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阿托品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患者入室安静10min后,记录瞳孔大小作为基础值,用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在左右眼球上各滴1滴做表麻.2~3min后用YZ7A眼压计测量左右眼球的眼压;在右肩三角肌注射阿托品或盐酸戊乙奎醚,剂量0.01mg/kg。30min后,再次记录瞳孔大小和眼压等。随后手术结束,患者入麻醉恢复室,清醒30min后再次记录瞳孔大小和眼压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眼压差异无显著性,在给药30min后阿托品组双眼眼压都高于盐酸戊乙奎醚组(P〈0.05)。两组患者的瞳孔大小基础值差异也无显著性.在给药30min后阿托品组双眼瞳孔都大于基础值(P〈0.01).也大于盐酸戊乙奎醚组(P〈0.01)。结论:在术前使用抗胆碱药物中,盐酸戊乙奎醚不升高眼压.对眼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托宁联合力月西应用于小儿术前用药对镇静、情绪、心率、血压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方法4-10岁泌尿外科患儿4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肌注阿托品0.02mg/kg+鲁米那钠2mg/kg;B组20例肌注长托宁0.02mg/kg+力月西0.1mg/kg,分别记录基础值、入室、诱导、手术开始、术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静、情绪状态、与父母分离和静脉穿刺时的行为变化及在麻醉诱导时面红、口干程度、手术结束时有较多分泌物的病例数。结果长托宁联合力月西应用对患儿的心率和血压影响轻微,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强且还具有一定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结论长托宁联合力月西应用于小儿术前效果满意,是一种较好的小儿麻醉前用药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治疗性抚触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将2006—2008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方法(盐酸哌替啶),观察组采用治疗性抚触进行护理,无效时加用盐酸哌替啶。比较两组患者镇痛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医嘱依从性,术后3d内盐酸哌替啶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明显减轻[(1.76±1.08)分比(2.94±1.23)分],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2.25±0.67)分比(1.36±1.23)分],医嘱依从性好于对照组[(2.42±0.66)分比(1.56±0.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99,3.801,5.826;P〈0.01)。观察组术后3d内盐酸哌替啶使用次数(6次比98次)和量(300mg比4900mg)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28,P〈0.05;U=236.00,P〈0.01)。结论治疗性抚触有助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控制,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增强其医嘱依从性,并可明显减少镇痛剂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联体结合录像指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院外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外康复管理,观察组予以医联体结合录像指导的院外康复管理。比较干预前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后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入路形式。对照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加快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2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程度、SAS与SDS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髋关节脱位、DVD形成、便秘、感染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SAS与SDS评分,减少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实施康复护理期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71例,并以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未实施康复护理期间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6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康复护理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康复护理组的术后疼痛、假肢脱位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康复护理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7.18%,对照组9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并改善髋关节功能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总结56例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病人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的评估、术后预防感染、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和康复锻炼等,认为加强围术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的临床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深静脉血栓能够导致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肺栓塞以及远端深静脉的功能障碍,因此深静脉血栓出现对于逐渐增多的髋关节置换是一个极大的障碍。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筛选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28例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在置换前 1 d及置换后的第7天分别进行双下肢的彩超检查,将患者下肢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与临床的可疑因素予以Logistic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在置换后的第7天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16例,其中女性、全身麻醉、双侧髋关节置换、骨水泥的应用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显著因素,其P值〈0.05,能够导致7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呈显著性增加。Logistic非条件多因素的分析中显示性别、肥胖、骨水泥的使用3个因素在老年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出现的风险倍数依次增加达11.398,3.109,8.925;患者血型为O型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则显著降低,在置换后出现深静脉血栓降低至O.186倍,能够被作为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一项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