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多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法,以减少复发。方法采用联合根治鼻腔鼻窦多发性内翻性乳;状瘤9例。结果本组9例均为一次手术治愈,对9例术后患者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多发性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复发目亦较高,且有恶变倾向,故应采取面中部唇下掀翻术、柯-陆式手术联合鼻内镜下手术能彻底清除Ⅱ-Ⅲ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北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Krouse分期行鼻内镜下或联合柯陆径路手术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3~6年.治愈33例(91.66%),复发3例(8.3%).结论 鼻内镜及对侵及上颌窦的KrouseⅢ期联合柯陆径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且并发症及出血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Krouse分期行鼻内镜下或联合柯陆径路手术切除。结果术后随访3—6年。治愈33例(91.66%),复发3例(8.3%)。结论鼻内镜及对侵及上颌窦的Krouse期联合柯陆径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确切,可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且并发症及出血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2011年收治的28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腔局部应用平阳霉素。结果随访2-10年,1例再次复发,其余27例均无复发。结论术腔局部应用平阳霉素预防和减少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何刚  杜泽秀  刘冰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84-318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Krouse的分期,回顾性分析26例行鼻内镜手术并运用内镜随访1-9年Ⅰ~Ⅲ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9年,有5例术后复发(19%),其中3例累及筛窦,1例累及蝶窦,1例累及上颌窦。[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面部不留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下切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独立完成切除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36个月,10例(25%)复发,其中6例在门诊局麻下,4例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完全切除复发病灶。结论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有其独特的优势,对于Krouse分期T1~T3期病变,可首选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俞萍  商黎明  杨菲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91-1092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术前鼻内镜下行新生物活检,12例明确诊断,活检1次者8例,2次者3例,3次者1例。术前误诊6例中,5例术中快切,2例确诊,3例术后病理确诊,1例术后病理报告“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部分恶变”。11例鼻内镜手术,5例Caldwell-Luc+鼻内镜手术,2例鼻侧切开术。随访1-5年,复发2例,鼻侧切开术1例;Caldwell-Luc+鼻内镜手术1例。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检查和活检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以彻底清除病变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件乳头状瘤切除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对32例中11例行鼻内进路鼻内镜手术,5例行鼻侧切开术,16例行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窥镜手术.结果 随访6-60个月,5例鼻侧切开术后复发2例,11例鼻内进路鼻内镜术后复发1例,16例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后复发1例.结论 术前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期局限性病变,改良面中部揭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多数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靠且有效的方法,对肿瘤侵犯鼻外的Ⅳ期病变,鼻侧切开术仍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方法以数字法抽选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鼻腔解剖手术联合鼻内窥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切除肿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观察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复发率为5.0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4/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5)。结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应用鼻腔解剖手术联合鼻内窥镜效果显著,术后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较传统手术方式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扩大邓克氏手术及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结果]13例中随访1~5年12例,失访1例,4例复发,2例癌变.[结论]根据不同侵犯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彻底切除病变是防止复发及恶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胜 《现代保健》2014,(9):125-12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的选择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5月-2012年5月接诊的26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以国内通用的Krouse分期法将其分为四级,其中Ⅰ级3例,Ⅱ级8例,Ⅲ级9例,Ⅳ级6例。结果:在术后10~60个月的随访中,共有6例患者复发;在对复发病例再次进行手术之后,随访24个月未再复发;不同术式患者的复发情况、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来说,当属鼻内镜手术无疑。然而需要根据Krouse分期法的分期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手术。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好转,可以减少肿瘤的残留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鼻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鼻和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对8例显微手术后病人作鼻内窥镜及创面肉芽组织学检查的前瞻性观察。结果:发现2例(2个月内)有残留性复发,1例在术后1年有再生性(不在前次手术同一部位)复发。结论:显微手术作局限性根治辅以术后密切随访,可以避免反复的面部切口和大块组织切除,在保持生活质量基础上对处理原发和复发病变都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并评估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4年1月间按照标准诊断的诊断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共33例,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复发患者3例,再次手术后疗效满意,死亡患者共7例,康复且未见复发及转移的患者16例。结论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理想,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5例NI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38例和对照组(单纯鼻内窥镜手术治疗)37例。结果 治疗组均未见并发症,术后症状消失。随访恢复良好,术腔上皮化,1例Ⅲ级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术后随访5年,未复发。对照组1年内复发3例,在第2年复发4例,5例经再次手术痊愈,2例恶变。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6,P< 0.05)。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NIP,术中、术后给予丝裂霉素局部辅助治疗,能有效抑制NIP复发与癌变,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鼻侧切开术治疗57例(鼻侧切开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42例(鼻内镜组)。术后随访1~3年,平均(32±11)个月,观察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内镜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18.6%,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50、5.648,P﹤0.01);Ⅳ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0,P﹤0.01)。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1、6.102,P﹤0.01);Ⅳ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9,P﹤0.01)。而两组Ⅰ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1,2.361,P﹥0.05)。[结论]鼻内镜下切除治疗NIP临床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但在治疗NIP时应根据Krouse分级选择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D3根治术与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乐山市某医院收治的15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接受腹腔镜D3根治术(D3根治术组),91例接受腹腔镜CME(CME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随访2年结肠癌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D3根治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均少于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3根治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5%,低于CME组患者的6.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年,D3根治术组患者复发及转移发生率为12.30%(Ⅱ期1例肝转移,Ⅲ期2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Ⅱ期2例局部复发,Ⅲ期2例局部复发),高于CME组的5.50%(Ⅲ期2例肝转移;Ⅱ期1例局部复发,Ⅲ期2例局部复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D3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较CME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200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未给予治疗,试验组100例进行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2.O%,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1.4%,显著低于对照组1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1月入我院进行肺癌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治疗组在胸腔镜下进行手术,对照组按传统开胸方式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肺部引流拔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治疗组有2例患者有并发症状,占4.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例(25.00%);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病情复发2名(4.88%),显著低于对照组4例(12.50%),P<0.05。结论胸腔镜下对肺癌患者行根治术创伤性小,临床疗效更好,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