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香草酸(HVA)及5-羟吲噪乙酸(5-HIAA)分别为中枢神经介质多巴胺(DA)及5-羟色胺(5-HT)之主要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在CSF中的浓度反映着CNS中DA或5-HT之浓度以及DA或5-HT能神经元之活动.从脑组织释放出来的HVA及5-HIAA进入侧脑室及第三脑室之CSF,主要通过第四脑室脉络丛被再吸收入血液中.因此这些代谢产物在侧脑室CSF中之浓度为蛛网膜下腔中的三倍.Andersson等于1966年曾观察到在脑积水患儿脑脊液中5-HIAA浓度增高,并提出这是一种早期脑积水之诊断特征,Maira等人曾报道,在有正常颅压脑积水之Hakin综合症患者中脊髓蛛网膜下腔之脑脊液HVA浓度降低,当前多数的观点认为诊断急性  相似文献   

2.
近15年来,对脑脊液(CSF)的研究已提出了一些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探索标记。多巴胺能系统在自杀行为中的价值过去少见报道,一些研究报告认为抑郁伴有过自杀行为的患者中CSF中多巴胺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浓度降低。有人同时对CSF中HVA和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5-HIAA)浓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作为自杀行为的指征,CSF中HVA水平降低较5-HIAA降低更可靠。然而,CSF中HVA水平的测定只反映了突触前多巴胺活动的指标,而神经内分泌的检查可以提供在突触后受体水平上的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与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CSF)内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用利培酮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 -ECD)法检测CSF中的DA及HVA含量,并与32名健康人进行对照。患者组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患者组在治疗前CSF中DA和HVA含量分别为(3.2 3±0 .36 ) μmol/L和(1.99±0 .4 9) 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2 .4 4±0 .32 ) μmol/L和(1. 4 1±0 . 37)μmol/L ;患者组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2 .4 9±0 .35 ) μmol/L和(1.4 2±0 .2 8) μmol/L。其治疗后降低值与PANSS总分的减分差值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CSF内DA和HVA含量显著增高,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DA和HVA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同时进一步验证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DA功能亢进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多巴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多巴胺 (DA)代谢的影响。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 (HPLC ECD)测定 33例立体向手术治疗前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 30例对照者脑脊液 (CSF)中DA及高香草酸 (HVA)水平。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前CSF中DA、HV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手术后DA、HAV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能纠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代谢的紊乱。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立体定向手术后多巴胺代谢变化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测定手术前后患者CSF中DA及高香草酸(HVA)水平;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手术疗效。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前CSF中DA、HV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DA、HVA水平显著下降(P<0.05);手术显效率为60%(15/25),有效率为100%(25/2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具有明显的DA能神经阻滞作用,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认为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由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DA)能活性增强所致。CSF 高香草酸(HVA)已作为突触前 DA 能活性的一种生物学标志。但有些研究表明,TD 病人 CSF 中 HVA 与正常对照者无差别。故有人认为,TD 是 NE 能活性增强,胆硷能和5-羟色胺(5-HT)能功能降低,但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些假设。为探索TD 的神经病理学基础,本文作者测定了伴有和不伴有 TD 的精神病人 CSF 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 HVA、3-甲氧基-4-羟苯乙二醇(MHPG)、5-羟吲哚乙酸(5-HIAA)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 (PD)患者脑立体定向手术前后脑脊液 (CSF)中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 2 6例原发性PD患者 (PD组 )脑立体定向术前、后CSF中多巴胺 (DA)、5 羟色胺 (5 HT)、去甲肾上腺素 (NE)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 (HVA)、5 羟吲哚乙酸 (5 HIAA)、3 甲氧基 4羟基苯乙二醇 (MHPG)的含量 ,另外测定 2 5例外科疾病腰麻手术患者 (对照组 )CSF中HVA、5 HIAA、MHPG含量。结果 PD组CSF中HVA、5 HIAA、MHPG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P <0 0 5、P <0 0 0 1) ;手术后组的CSF中DA、HVA ,、5 HT、5 HIAA、NE、MHPG含量明显高于手术前组 (其中DA、HVA、5 HT、5 HIAA和NE均P <0 0 0 1;MHPGP <0 0 5 )。结论 PD患者CSF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含量明显降低 ,脑立体定向术可提高PD患者脑部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67例精神分裂症及10例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多巴(Dopa)、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进行测试和比较,并以HVA/DA的比值作为DA相对代谢率。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Dopa、DA、HVA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而HVA/DA在精神分裂症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这一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有多巴胺功能亢盛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尽管新型抗癫痫药物(AEDs)不断研发和应用,但癫痫耐药仍然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癫痫耐药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存在一个非特异性的机制,降低大脑对AEDs的摄取,如P-糖蛋白(P-gp)过表达,可降低靶点中相关AEDs浓度,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目前,国内对癫痫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苯巴比妥(PB)浓度、以及二者比值与癫痫发作频率的关系研究较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们通过测定癫痫患者CSF和血清中PB浓度,并与发作频率变化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用HPLC-电化学检测法对15例服美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在加用溴隐亭(Br-C)治疗前后所测定CSF单胺代谢物含量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人组的MHPG含量显著降低(P<0.01);Br-C治疗后无明显改变。DA、HVA在Br-C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5-HIAA在加用Br-C后下降22%(P<0.01)。对可能引起CSF单胺代谢物含量改变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Ⅱ型),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型,其脑内多巴胺(DA),活动呈相对不足。DA的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测定CSF中的HVA水平可以一定程度反映脑内DA的活性。舒必利是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痉挛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DA)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的影响。方法:33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纳入研究,电休克治疗次数6~12次。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高效液相紫外分光检测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患者治疗前、中、后HV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17,P=0.000),HVA含量与PANSS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评分均存在相关关系(r=0.560,0.373,P<0.05)。结论:电休克治疗前后HVA水平的变化与疗效相关,电休克治疗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改变患者DA代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验和临床资料都提示癫痫发作的易感性与神经递质异常有关,确定人体中特异性神经递质在癫痫病理生理机制中作用的方法是测定脑脊液(CSF)中的神经递质或其代谢产物,本文观察了热惊厥儿童CSF中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研究对象为41例因发热(体温>38℃)收入儿童医院急诊科的患儿,分成3组:1组为未经治疗的17例,年龄2.4±0.7岁,虽持续发热但无惊厥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初步报道30例癫痫患者脑脊液5—HIAA及HVA含量测定结果,经与16例对照组比较,前者的降低和后者的升高都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原发性和头痛型癫痫的5—HIAA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情感障碍患者中枢神经递质的更新,人们广泛地研究了腰段脑脊液(CSF)中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和5-羟吲(口朶)乙酸(5-HIAA)的浓度,但研究结果至今仍有分歧。本文研究重症抑郁症患者CSF中胺代谢产物HVA和5-HIAA与各实验结果间的关系。方法:实验组为30名未用药的单相抑郁症住院患者(男14,女16),平均年龄36.4岁,均符合Spitzer等的研究用诊断标准。对照组30名,与实验组年龄、性别相匹配,无躯体和精神疾病。所有受试者均住院研究。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CSF,用Subhash的高压液相电化学检测法分析CSF样本中HVA和5-HIAA。取实验组患者血样分析血小板单胺氧化酶(MAO)、红细胞腺苷脱氨酶活性(ADA)、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等。将资料作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患者自杀与脑脊液单胺代谢产物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与脑脊液单胺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例抑郁症患者(自杀组10例,无自杀组14例)及25例对照组5-羟色胺(5-HT)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产物3-甲基-4-羟苯乙二醇(MHPG)及多巴胺(DA)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的浓度。结果:抑郁症自杀组5-HIAA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自杀组5-HIAA浓度、HVA浓度和HVA/MHPG比值均显著低于男性对照组,女性则无显著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杀可能与5-HT和DA功能低下以及DA和NE之间的关系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金卫东  唐珞珈 《上海精神医学》1992,4(4):203-204,200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42例Ⅰ型精神分裂症和25例Ⅱ型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多巴(Dopa)、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及 DA 相对代谢率 HVA/DA 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的 Dopa、DA、HVA 及 HVA/DA 未见显著差异。本文就多巴胺与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的相互作用,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脑内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4组未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谷胱甘肽加粉防己碱(GSH Tet)组,谷胱甘肽(GSH)组,左旋多巴(L-dop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上述药物共50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旋转行为,测定各组大鼠脑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MAO-B),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水平及DA的代谢率(HVA/DA).结果 ①GSH合用Tet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旋转行为[(7.72±2.05)r/min vs (12.39±3.20)r/min,P<0.05].②GSH Tet组的DA、HVA、DOPA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且其DA,HVA含量与GSH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GSH Tet组的HVA/DA(11.48±1.08)及MAO-B活性[(10.5±2.50)U/h/mgprot]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与GS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增强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的改变及其与精神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6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和21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脑脊液的5-HT、DA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和高香草酸(HVA)的水平。结果①患者组脑脊液的5-HT、5-HIAA和5-HIAA/HV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HT/DA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HV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患者组划分亚组后进一步比较的结果显示,除无精神异常组的5-HT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上述指标有或无精神异常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精神异常组脑脊液中的5-HIAA低于无精神异常组(P<0.05);阳性症状为主组脑脊液中的5-HT、5-HIAA、5-HT/DA和5-HIAA/HVA比值低于阴性症状为主组(P<0.05),5-HT、5-HIAA和5-HIAA/HVA比值低于无精神异常组(P<0.05),而阴性症状为主组与无精神异常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可能存在5-HT和DA功能失衡,且这种失衡可能与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预处理对癫痫发作大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癫痫组和Ptx预处理组(PTX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7mg·kg~(-1));癫痫组和PTX组大鼠用氯化锂-匹罗卡品(Li-Pc)诱发癫痫发作,先腹腔注射氯化锂(Li,127mg·kg~(-1)),20h后背部皮下注射匹罗卡品(Pc,20mg·kg~(-1));PTX组大鼠在Pc注射前30min通过腹腔给予Ptx(60mg·kg~(-1))。观察大鼠癫痫发作情况;利用免疫细胞化学、蛋白印迹和液质联用检测黑质(SN)DA能神经元功能活动;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SN和尾壳核(CPu)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探讨Ptx预处理对Li-Pc诱发癫痫大鼠DA能神经元的影响及氧化应激的参与。结果 (1)Ptx预处理降低了Li-Pc诱发大鼠的癫痫发作率,显著延长了大鼠的癫痫发作潜伏期(P0.01);(2)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印迹显示癫痫组大鼠SN和CPu处TH免疫反应强度和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与癫痫组相比,PTX组大鼠SN和CPu的TH免疫反应强度和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3)癫痫组大鼠CPu的DA、二羟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与癫痫组相比,PTX组大鼠DA、DOPAC和HVA含量显著增加(均P0.05);(4)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大鼠SN和CPu的MDA含量明显增多,GSH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显著降低;与癫痫组相比,PTX组大鼠SN和CPu的MDA含量明显降低,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Ptx预处理缓解了Li-Pc诱发癫痫大鼠脑内的氧化应激状态和DA能神经元功能活动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